查看原文
其他

首印一万,两天售罄 | 开明社:一本关于高铁绘本的诞生记!

2018-04-09 肖维玲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我与《中国高铁》

一本高铁绘本的诞生记

(《中国高铁》2017年下半年入围 全球插画奖。经过 3 年时间搜集信 息,潜心创作、打磨整理而成。)


从印厂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夜里2点了。


北京,最冷的一周,我怀抱着卷好的纸样。跟伙伴们说着:“辛苦了,再见。回去早休息。”一路小跑着往小区跑,到楼下时,看到父亲屋里的灯还是亮的,内心温暖而愧疚。轻轻叩门,父亲抱着小宝给我打开门,孩子在他怀里睡得很香。这已经是近半年来,数不清几次晚归,小宝等不到我,直到自己熬到沉沉睡去了。


我是幸运的。


今天是大女儿的生日,清晨本想多睡一会再上班的。俩娃一边一个,准时在七点钟醒来,还没等我跟老大说“生日快乐”,她就暖暖地告诉我:“妈妈,你昨晚几点回来的,我想你了。”小宝更是不甘示弱,爬将起来,把我的脸使劲掰过去,着急地喊:“妈妈,妈妈。”我被她们逗笑了,一时睡意、疲倦全无。我认真地回应小宝:“哦,妈妈知道,你也想我了,是么?”一岁半的小宝狡黠地在我怀里笑了。


每个人,在一段时间里,似乎是会陷入一种自带魔力的环境。就像最近的我。确切地说,就像半年以来的我。


而昨晚,似乎就是阶段性的总结——我责编的新书《中国高铁》正式开机印刷。


《中国高铁》赵墨染  绘

开明出版社

2018年1月版

49.00元


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几乎都是与我一起,看着这本书从蹒跚学步,摇摇晃晃,到最后按时付印的。回城的路上,我给浩宇发截图,似乎也是对自己说,算是一个阶段的总结汇报。我给自己也点个赞。


《中国高铁》,更有位朋友把它比喻成,我的第3个孩子。我笑了,有种被戳中泪点的酸,还带着点甜。


犹记得,2017年仲夏,我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的时候看到最初的它时那种惊喜,留言本上满满的鼓励和点赞。确实没有想到,在今天,我成了这本书的策划编辑、责任编辑。


《中国高铁》的“编辑手记”留在了老领导的书桌上。我也想拿出来,跟认识“中国高铁”的有缘人分享:


认识作者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我从清华大学毕业生作品展上“猎”到了《中国高铁》,当天夜里失眠了,索性起床,费尽一番周折找到了这个才华横溢的90后新锐插画师——赵墨染,得知她的新书《我爸爸是军人》即将付梓,而且已经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基金会主席,帕奇亚当娜的推荐,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中国高铁是墨染经过3年的时间搜集信息,潜心创作、打磨整理出来的,于2017年下半年入围了全球插画奖。


选题在7月份正式立项,之后3个月的时间里,我陪作者深入调查了动车所、北京南站、虹桥车站、铁科院、中车集团、铁道博物馆等地,搜集了大量一手材料,在这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了“高铁人”的工匠精神以及他们的辛劳,更被祖国日益强大的科研水平所折服,高铁发展的进度,超越了很多人的想象力。但是,中国实现了。


2017年6月26日,“复兴号”开跑——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来临。承载着几代高铁人的梦想的种子,终于落地、生根,繁花似锦。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能赶上“复兴号”正式上线这一令人惊喜的消息,整个编辑室都很兴奋,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中国高铁》将会是市面上第一本介绍“复兴号”的科普绘本;从另一方面来说,似乎我们也在参与打造“中国高铁”这一世纪工程。角色丰盈,内心澎湃。


全部画稿在11月中旬完成,我一度很自信地认为,《中国高铁》在2018年1月肯定能到读者手中。然而,后续2个多月的时间,作者跟我几乎是在“抓狂”的状态下打磨这本书。


这期间,有幸得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几位专家的指导,经过了五六次打磨、推敲,一字一句,一幅一幅,甚至小到一个零件的位置,都被“检测”后再润色、再修改。专家们过硬的高铁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让《中国高铁》已经完全具备了“出厂资格”,到今天,可以正式跟小读者们见面了。


正式印刷之前,我问墨染:“现在是什么心情?”她说:“就像绘本里说的,开往春天的列车,是最有希望的。”


感谢专家的审校与支持,感谢作者的坚持,也感谢编辑们,“当天际曙光再现,又是我们的新的征程”。


习主席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里讲到:“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能把这句话,写进《中国高铁》绘本里面,作为责编,倍感光荣。

 

专家们对这句概括性的总结语,也十分赞赏。比起2个月前审校初稿时候的严苛,他们这次的“宠溺”让我有些惊讶。“小肖,你这个涂装不对啊,得换新的涂装。”“肖,这个叉车上面的工作人员,不能坐着啊,这不符合安全规范。”“小肖,这个得改,这个司机驾驶室现在是单手柄啊。”“最好再加一页乘客坐在复兴号里面的,乘车体验”……


我扭头望向墨染,发现我可爱的作者已经被“打击”地懵掉。但是,到今天,想起近几个月以来的5次专家见面会,仍不禁想向他们致敬,“他们秉持工匠精神,技艺精湛,一丝不苟”。确实,不虚此名。


 绘本内页展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曾因为人类的痛苦而停止,也不曾因为时光的美好而冻结。从太平洋华工,用生命铺路基,用血汗和水泥,修建了美国太平洋铁路;到国内首条自己设计和建造的京张铁路;再到拥挤、质朴而又温情的绿皮车;还有今天中国高铁——你能读出的不仅仅是历史的不懈前行,还有,我们内心的执着与坚守。


绘本内页展示 


绘本的最后,罗列了满版的可爱可敬的中国高铁人。让大家,在读完这本绘本后,能够真正体会到“中国高铁”的精神、触及高铁人的“风骨”。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