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祖庭:红螺一寺 祖师双列
文/念君
“怀柔为邑,东连密云、潮河,以抵于山海;西接昌平、居庸,以及于云中。实古幽燕之域也。……崇冈叠嶂,绵亘千里,雄居东北,以屏蔽中原。”这是弘治年间大学士谢迁在《重修怀柔城记》中对怀柔的描述,可见怀柔自古即是京都的“畿辅屏翰”。
乾隆六年清高宗曾有御制诗咏怀柔云:“山围古郡富耕桑,此地前朝是战场。四海怀柔原在德,由来礼义固金汤。”强调王朝统治在于实行德政,只有得人心才可守天下。
清时怀柔有一著名寺院,即红螺寺,曾被誉为“净土门庭”,海内闻名,盖因出了一位大德祖师彻悟大师,倡导念佛法门,专以净土为说,世称“红螺彻悟”。
红螺寺原为大明寺,元时昭文馆学士樊从义所撰《红螺山大明寺碑》中对此有详细描述“京城之北,皆佳山也。然多为大雄氏之居,而红螺山大明寺为最胜。环寺诸峰,如龙如凤,嘉林蓊郁,微径幽邃,白云青涧,远绝尘嚣,是宜有道者之隐于此焉。”
元时此地临近都城,山上多建有寺院,如红螺山北侧有金代所建观音寺,东侧有定慧寺、法藏寺,西侧有甘涧峪华严庵、德胜庵等,其中尤以红螺山大明寺最是著名。
《日下旧闻考》中记载:“红螺山麓有资福寺,古之大明寺也。创于金皇统初年,距县一十五里。”在按中补充说:“资福寺在县北二十里,有元大学士樊从义碑,称寺创自金皇统初,明正统丁已重修。本朝康熙三十三年,圣祖临幸兹寺。”
从樊从义所撰碑文来看,在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金世宗曾派人从真定府洪济寺请来佛觉禅师,主持红螺寺寺务,影响日远,四方学者云集。
元时,世祖忽必烈定都燕京,推崇佛教,而朝中大臣多有崇佛者,故对旧有寺庵进行整修,并征召有德之士。所谓“大方宗刹,多敕修而不废;耆旧硕德,罗致之而不遗。”
仁宗更是对佛教推崇有加,“凡承命主大刹者,多位居三公,佩一品银章,以领其宗教。”大圣安寺云山禅师即是当时名望极重的一位高僧。其时太皇太后赐钞五万缗,委派云山禅师主持修缮红螺寺。
至正十二年(1352年)冬,云山禅师以年高倦于应酬,乃归隐于红螺山,潜修红螺寺。元顺帝以佛门乏材,“拟屈师于辇下,师固不起也。”
云山禅师入山后,见寺院风雨侵蚀,栋宇毁坏,感慨说,昔日太皇太后出内币,令自己主持修缮,如今重修之责,责无旁贷。乃命其徒,以累朝所赐珍玩,兑换钱币,又加诸善信襄助,再修大殿,重塑佛像,令寺宇庄严,圣像重光,山谷亦因此改观。
碑文曰:“而兹寺,由唐历辽金,以至我朝,主寺者皆以绍隆为切务,灯灯续焰于无穷,不亦盛矣乎!”可见,元时红螺寺规模影响已是不小。
樊从义专门作词赞曰:
名山燕地之艮方,郁蓊佳气来帝乡,峨峨佛刹山之阳,开基创建于盛唐,云门一派源流长,禅丛烨烨阳芬芳,司徒说法悦君王,银章紫绶提宗纲,匡徒四十余星霜,会中龙象何轩昂,暮年来此深退藏,仰观寺宇心慨慷,乃命其徒倾己囊,重修宝殿新栋梁,佛菩萨像金碧装,粲然林石增辉光,微风夜听金琅珰,诸天卫法藤萝傍,惟师趺坐石为床,衔花幽鸟俱相忘,师将隐德德弥彰,我因颂德歌词章,刻之翠琰传无疆。
云山禅师可谓红螺寺史上的中兴之祖。
目前公开资料介绍说,红螺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县城北部的红螺山,距县城约10公里。该寺初建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这一始建年代不知根据何在?
依樊从义所撰碑来看,应是建于唐。此碑立于至正十六年(1356年)。此碑还透露出另一信息,山何以名红螺,“山下有小潭,奇石森卫,水色澄碧,中有二螺,其色殷红,每夕能吐光焰,绚辉林麓,居人以为灵异,遂名其山云。后红螺死,瘗之寺中,今双浮图存焉。”相传山下有一“珍珠泉”,泉中有两颗色彩殷红的大螺蛳,每到夕阳西下,螺蛳便吐出红色光焰,故山得名“红螺山”,寺俗称“红螺寺”。
《明一统志》中记载说:“红螺山在县北二十里,高二百仞,下有潭,潭中尝有螺,色殷红,夕吐红焰,土人异之,因以名山。”
明代《帝京景物略》描述红螺山说:“山高二百仞,石山也。众山皆青,沉沉独黑;日午丽之,不秋而紫。”
明巡关御史仪真马文卿有《游红螺寺》:“非云非雾亦非烟,夕吐红云焰触天。山际翠眉呈透色,潭中螺髻照灵巅。虹霓林麓光遥度,老蜃楼台影倒悬。百丈峰头近北斗,错疑胜地吐龙泉。”
清朝县吏吴景果曾留诗曰:“红螺腾焰碧峰巅,螺去潭空不记年。孤塔尚传埋玉蜕,一沟犹见涌珠泉。琅圩百筒摇风细,璎珞双珠带雪妍。忆自宸游纡翠辇,霞光长烛紫霓天。”
红螺寺在元时已有这一称呼。樊从义所撰碑文言“近侍王伯顺大司徒,贞亮人也。一日启曰:檀州红螺寺,圣安宗派,而历岁既深,殿宇将圮,乃赐钞五万缗,命师修葺之。”《帝京景物略》中就有“有寺,土人呼之红螺寺”的记载。红螺寺原有名字“大明寺”,反倒不显。
据清怀柔知县陈大忠撰于道光十四年(1831年)的《重修红螺山资福寺碑记》说“怀邑之红螺山资福寺,殆其验欤。山距城北十里许,岩壑郁纡,层峦峭拔,峰腰旧有大明寺,考诸樊从义碑记,是寺肇始于唐,历辽金元明,皆具大庄严,为无上宝刹。迨入国朝,或作山庵,或为丛林,前后兴革不一,而基址尚仍其旧。惟更名资福寺,无可考。”现言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改名“护国资福寺”,亦不明其根据。
寺院占地百余亩,主要建筑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禅堂,以及由东西四座配殿和诵经房组成的中院。院内翠竹成林,已逾六百余年,为北京地区竹林之最。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皇帝曾亲临寺内赏竹。康熙年间的《怀柔县志》对资福寺记载如下:
资福寺,在县北二十里红螺山麓,古大明寺也。旧志称创自金皇统初年,至明正统丁巳,顺德长公主重修。按元樊从义大明寺碑称始建于唐,至金世宗大定年间,召佛觉禅师于真定之宏济寺,来居是山。至元仁宗时,诏云山禅师主大圣安寺。内侍大司徒王伯顺以大明寺为圣安宗派,请于太皇太后,发帑金五万为修寺之资。至正中,云山从圣安归老于此,复尽捐前后赐金帛,重修焉。则寺建自唐,历金元,皆为巨刹,寺制雄古,檐布铁网,殿前古槐二株。康熙三十二年,圣驾临幸,设御座于山亭,亭下有竹甚茂,上命内侍记其数,凡六百余竿云。
康熙帝特命寺僧善加管护,故称为“御竹林”。院内另有两株历经千年的银杏树,雌雄相伴,果实累累。尤为独特的是院内三圣殿前生长的一松两藤,每逢春末夏初时节,串串藤花沿着形态奇异的千年平顶松攀缘而上,被誉为“紫藤寄松”,松藤犹如一把伞盖,遮蔽院落,整个寺庙香气扑鼻。古时每临花季,本寺方丈皆会邀请本地贤达官人,以及附近寺院长老,前来赏花参禅。
元时樊从义《红螺山大明寺碑》中就有“微风夜听金琅珰,诸天卫法藤萝傍”之语。
清程宗颐有《游红螺寺》诗:“古寺倚瑶岑,森森竹径深。寒皋飞堕叶,荒渚舞翔禽。观偈窥禅性,谈空识佛心。多志云与往,坐此欲投簪。”
纳兰性德在《渌水亭杂识》中还专门谈到红螺山大明寺碑:
红螺山大明寺碑,元昭文馆大学士太史院使领司天监事樊从义撰文,宣文阁监书博士兼经筵译文官王与书,称寺始于唐,金世宗大定间,召佛觉禅师于真定之弘济,来住兹山。元仁宗时,诏云山禅师以荣禄大夫大司空,佩一品银章,主大圣安寺。内侍大司徒王伯顺,以大明为圣安宗派,请太皇太后发帑五万,为修寺之赀。至正中,云山从圣安归老于此,尽捐前后所赐金帛重修焉,盖沙门检校司空,在辽时已然,金、元循之不改也。碑又云:两红螺死,为双浮图,瘗之寺中。今寺南一池曰红螺池,三面皆果园,花时,游览颇胜。殿西有竹一亩。寺东南二里许,为明怀宁侯孙武敏公墓,有两碑:一李贤撰,一彭时撰。中一碑刻谕祭文。
寺内塔院有和尚灵骨塔四座,分别是资福堂、资明堂传临济宗三十七世、三十九世和尚灵骨塔。普同堂院内的四座僧人墓塔均为清代。
普同塔,六角形僧人墓塔。通高二点五米,单面宽零点二九米。塔正面阴刻楷书:“十方普同窣堵波嘉庆岁次丁卯(十二年、1807)皇九日讷堂醒敬题”等。碑文共二十三行,六百三十九字。
石公塔,塔身六角形,通高二点四米,单面宽零点二七米。塔正面阴刻楷书:“圆寂资福堂第二代临济正宗第三十七世上松下泉石公和尚灵骨塔,道光三年(1823)五月十三日立”。碑文共二十行,六百十九字。
兴公塔,塔身六角形,通高二点九米,单面宽零点三米。塔正面阴刻楷书:“圆寂资福堂上第四代通明堂上第一代传临济正宗三十九世上昆下泉兴公和尚灵骨塔。大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月吉日敬立”。碑文共二十行,七百零四字。
睿公塔,塔身六角形,通高二点六米,单面宽零点二六米。塔正面阴刻楷书:“圆寂资福堂上第二代第三次住持代传临济正宗三十七世上天下朗睿公和尚灵骨之塔”。碑文一行,三十五字。
在红螺寺东山沟中还有盛茂和尚塔。塔身六角形,须弥座僧帽顶,通高三米,单面宽零点二七米。塔正面阴刻楷书:“庄严圆寂资福堂上第三代临济正宗第三十八世上盛下茂林公老和尚灵骨塔,清光绪戊寅年春三月十六日立”。碑文共二十三行,七百九十五字。
本地有一段传说:盛茂和尚每天去寺院东侧山沟中打坐,有一天至晚未归。寺内僧人找到他时,发现他头放红光,面西圆寂。众僧称他为罗汉化身,并在他圆寂处建造此塔。后来这条山沟也被称为罗汉沟。
红螺寺周围也有一些古迹可寻。寺南卢庄村有清代阁老范文征的坟墓,残址尚存。寺东南的东宫村,有清代皇姑墓。寺东南二里许有明怀宁侯孙武敏墓,碑两座。
陈大忠《重修红螺山资福寺碑记》说:“嘉庆五年,有彻悟醒禅师,由京都觉生寺退隐兹山,礼大功德,发愿兴修,感谢当代王公大人岁助俸米,为养众僧费。从此缁素云集,法席鼎盛,复成洞天福地焉。”
可见,嘉庆五年(1800年),大师退居红螺山资福寺,欲终老于兹。四众弟子追随者甚众,大师为法为人,从无厌倦,便集众学修,一饮一食,与众共之。担柴运水,泥壁补屋,资福寺遂成一念佛道场,声名远播,香火日盛。
菩萨戒弟子徐显瑞言:“有清中叶,梦东老人继莲池、蕅益而起,宏阐净土法门于京北之红螺山,迄今百有余年。海内称净土门庭,首推红螺焉。”从此,红螺山资福寺成为著名的净土祖庭、念佛道场。
彻悟大师居红螺山十年,至嘉庆十五年二月,到万寿寺扫粹如纯翁祖塔,辞别山外诸护法云:“幻缘不久,人世非常,虚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净土好相见也。”
三月回到红螺山,命弟子预办荼毗事。交接住持位,告诫众人:“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无机不收,吾数年来,与众苦心建此道场,本为接待方来,同修净业。凡吾所立规模,永宜遵守,不得改弦易辙,庶不负老僧与众一片苦心也。”
圆寂前半月,大师觉身有微疾,即命大众助念佛号,见虚空中幢幡无数,自西方而来。大师告众人说:“净土相现,吾将西归矣。”众弟子恳劝大师住世。大师回答:“百年如寄,终有所归,吾得臻圣境,汝等当为师幸,何苦留耶?”
十二月十六日,大师指令设涅槃斋。十七日申刻,大师告众人说:“吾昨已见文殊、观音、势至三大士,今复蒙佛亲垂接引,吾今去矣。”大众称念佛号,声声不绝。大师面西端坐,合掌说:“称一声洪名,见一分相好。”遂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实现了“一寸时光,一寸命光。速出生死之关,共证安乐之境”的理想。众人闻到异香浮空,芬芳盈室。
供养七日后,大师面貌如生,慈和丰满,头发由白变黑,光泽异常。二七入龛,三七荼毗,获舍利百余粒。门徒弟子请灵骨葬于普同塔内。大师世寿七十,僧腊四十九年,法腊四十有三。“讷堂老人一生苦心,为法真诚,诲人不倦。”被奉为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语录》)流传至今。印光大师曾评说其遗著“《彻悟语录》,洵为净宗最要开示,倘在蕅益老人前,决定选入《净土十要》。”对其言教推崇备至。
彻悟大师门下龙象辈出,有天朗法师继其法席,再阐净宗。再有瑞安,专修净土,名士魏源曾向其问法。更有知名的印光大师,曾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湖北至红螺寺寻访彻悟祖师遗迹,专修净土法门,后至普陀山弘扬净业,更是光大门庭,为红螺寺增光,被列为净土宗第十三祖。
中国净土宗,出了十三位祖师,其中,第十二代彻悟大师和第十三代印光大师,都曾在红螺寺讲经说法,人能弘道,人也能名寺。红螺寺之所以在佛教界有如此声名,实因二位净土祖师之故。红螺一寺,祖师双列,诚为天下净土第一。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誉。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