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树人奖49 | Sirui:在20岁正式认识自己

SA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2021-05-21



十年树木,百年筑人。


SA于2016年设立“树人奖”。树人奖颁布于每年初春,表彰上届优秀学员们。恰逢春日,接受“树人奖”邀请的学员可以在SA上海设计中心的室内或花园阳台种植专属于自己的一株植物,以纪念申请这段有意义的人生时光。此外,“树人奖”的同学将接受SA专访,分享自己的留学经历,为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宝贵的经验。访谈结果将以“SA树人奖”系列的形式,公布于SA微信公众号。


本期“树人奖”专访19FallSirui同学。在此也感谢每一位乐意分享的小伙伴。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是来自你们的卓越智慧与辛勤汗水,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查看SA送给你们的结业致辞






在20岁正式认识自己


Sirui

北京林业大学城市林业

GPA: 3.7/4.0

IELTS: 7.0

GRE: 313+3.5



关于自己:

零基础零经验选手,情绪化,容易上头,人格分裂,慢热,随性,冷淡,果断,比较自我。很多事情就是因为那一分钟情绪上来了,就去做了,但并不是被情绪冲昏了头,我会很快对可能产生的后果做一个设想以及我是否能承受,最后决定到底要不要去做。


SA老师评语: 

我刚认识Sirui同学的时候,她几乎对于设计没有任何了解,而到申请季结束的时候,她有了一本相当优秀的景观作品集,有了不同尺度不同思考的作品。看似是漫长且水到渠成的结果,但我知道这其中她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回想这个过程,回想她如此快速的进步,我自己也觉得非常惊讶和欣慰。


Sirui同学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是带着对设计的热情前进的,这种热忱帮助她克服了初学者所要面对的种种难题,如何理解设计,如何在设计的过程中反复推敲,如何自我表达。我认为景观设计的难点不在于技术,不在于美学,而在于是否对于设计抱有由衷的兴趣从而不懈地推敲,相信拥有这种特质的她会在这个领域越走越远。


录取结果

Cornell MLA2

UVA MLA1(奖$15000)

UMICH MLA1 &MUD

WUSTL MLA1(奖$15000)

UBC MLA1

LSU MLA1

USC MLA1


关于出国动机

有点不好意思说,最最开始想出国是因为追星(脸红红)。吴亦凡在加拿大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起初我想去加拿大,于是学了雅思。其实追星真的带给我非常多正面的东西,也对我的性格形成有一定影响,我因为他想出国读书,想学好英语,想成为一个非常独立 清醒,能力强的人,“没有人帮你说明你自己可以”,我总是记着这句话。一开始也没想着转专业,一直是把风景园林作为兴趣在周末辅修,考完语言之后知道有学姐转景观结果很不错,才开始考虑转专业的事。


关于选校list

一共选了10个学校,8个美国,1个加拿大,1个英国。因为我的保底学校太少了,蔡老师那句“这样选校我们不保证录取哦”真的吓破我的胆,太坏了!没打算报伯克利的,ddl太早了我赶不及,最后又加上了,因为想借着12月25号的ddl推自己一把,当时进度实在堪忧,最后把我拒了也是意料之中。UBC是为了去加拿大的初心,至于UCL,是我选校已经定了之后,最后加上的一所学校,有一天突然想去英国了,就跟申请老师说加个UCL吧,可能是鬼迷了心窍。


申请准备

雅思:决定出国是大二的下学期,暑假回家开始学雅思(17年8月),第一次考是17年11月,成绩只有6,口语5,于是开始强攻口语,每天花费一上午的时间练习,写下关键词自己说,录音听,改正音调,语气,第二次考是18年4月,成绩是7分,除了口语是5.5之外,其他都上了6.5,我知道UBC是要求四项全都6.5,自己为口语下了那么多功夫怎么还是5.5,有点丧气了,后来就去复议,没想到直接从5.5-6.5了,能到6我已经很开心,结果好得太出乎我的意料。

 

GRE:因为据说MLA不太看GRE成绩,但最好还是要上310,确实要求不高,但我第一次基本是裸考,草草背了一段时间单词,做了几道题就去了,300分都没上哈哈哈,当时非常后悔。后来整理了一下单词,多做了一些数学和语文填空,阅读和作文我一开始就决定放弃,一道题都没做过,18年11月去考了第二次,北京考位一直非常紧张,第一次考我去了石家庄,第二次考找了代报,考场上阅读也是闭着眼瞎选,最后算是考出一个合格的成绩。

 

去年4月考完雅思,就准备了解申请,我一直是想DIY申请和本科一样的专业。本科的专业是有点偏园林,但又不涉及任何设计的课程,加上导师总说“我们这个专业出国很容易呀,我都可以帮你联系,学费都可以免了”之类的话,出国好像是特别轻松又花费不多的好事。有一天知道直系学姐成功转景观了,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走另一条路,就开始找作品集机构,除了网络我没有任何获取这方面信息的渠道,我周围同学很少有转这个的,我也不认识园林学院的人,就自己在网上查,慢慢问,首先排除那些任何专业都可以帮申请的机构,挑了几所专注申请建筑和景观的,各方面考虑,最后选择SA,现在看来是我做的很正确的决定。

 

我没有高GPA,没有论文,没有竞赛,没有牛推,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不会,我连作品集是什么都不知道,转景观像是一时兴起做的一个临时决定,有点走一步看一步的意思。和SA敲定是第一步,之后就是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了,别人走直线,我走得都是折线,我要比别人多花好几倍的时间去做同一件事。软件从零学起,一整天对着电脑什么都做不出来,经常处于手足无措的状态,总是一个人,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知道要去找谁帮我,经常和老师通完话知道要怎么做了,但就是不知道怎么下手,不知道键盘上按哪个键,屏幕上点哪里,所以最初我给老师看的只有我画的草图,乱七八糟的线条。

 

主带我的是Zhao老师,她非常有耐心,非常负责,手把手地教我用ps,ai和rhino,也一直在引导我的思路,纠正问题,她并不是直接告诉我要怎么做这个项目,而是先让我说出自己的想法,她告诉我可行与否,为什么不可行,告诉我可以参考的内容,为我规划时间和每周的任务,前面我一直找不到节奏,非常混乱非常慢,Zhao老师带我慢慢进入节奏和状态,引导我做出与我自己专业结合的设计,她说我没有必要和学了四年景观的同学比,只要做出有自己特色的东西,就是好的。一开始她每次都说,“我们已经讲的非常清楚了,就差你自己画图了,下次我希望看到一张图,而不是你用笔画出来这些线。” 然后过了三个月,我还停留在有了想法,知道要做什么,但是一张图也没出的状态里。每个月都被“警惕进度”,心里慌得不行。


其实6月就开始上课了,但一直到9月,第一个项目都没做完,只有三张图,我画了三个月,中间因为自己专业有暑期实习停课了一个月,8月去上海面授了,很热的时候,我也跟着天气一起浮躁,整个人都不太对劲儿,使不上力又很累的感觉,并不是说我在浪费时间,我也非常着急,但总要有个渐入佳境的过渡期,不过因为自己的状态不好,这个过渡期有点长。


9月开始有节奏了,有条不紊地出图,进入第二个项目,我变快很多,软件上手了,知道怎么做了。但作死的我把在面授做的那个项目放弃了,决定重新做,就是因为不喜欢,看它不顺眼,不是我想要的。于是在九月中旬,我只做完了一个项目。后面三个项目必须一个月做完一个,好难,我好慌。


到伯克利ddl那天,我还是没做完,随便交了几张图,但进度要比预想中快了,中途我甚至想gap一年,也想了如果全军覆没,我要去哪儿上班之类的事。

 

一月有了初稿,开始回过头改前期做的,这个时候看我一开始画的图,真的是很嫌弃,这样的图也配放在我的作品集上?不行,我得改。改了三轮吧,Zhao老师帮我挑问题,哪里最需要改,从整张图到颜色,字体,排版的各种细节,到最后她说已经可以了,这样的一本作品申请MLA1已经很优秀了,我还是总觉得哪里不对。

 

后期一直情绪不太好,但每次和Zhao老师打电话上课之后,就突然心情很好了,她也一直在鼓励我,给我信心,告诉我我很棒,做的很不错,真的非常感谢她。


设计思考

主旋律是与我的本专业尽量结合吧,一共四个项目,central park的重新设计是penn的竞赛,五道口周围改造是课程作业,概念性的建筑设计非常有趣,记录了树木的影子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过程,提取出变化规律进行设计,鹫峰的水源涵养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项目,与我的专业做了结合,做这个项目我查了很多关于水源涵养林的文献,如何经营和改造水源涵养林,应该用什么树种,不同坡度和林分类型对雨洪拦截的作用以及水与森林之间互相促进的关系,都应用到了设计中。


作品集中最满意的一个作品

每一个我都非常喜欢,也有很多想法,但其实都没有特别满意,有点遗憾因为自己经验不足,没能把最想要的效果做出来。


最有趣的the rise and fall这个建筑项目,是我抛弃了面授那个项目重新做的,面授那个也是建筑,是正经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实际的,专业的东西,我完全不懂,搞得我很头疼,做出来的我也不喜欢,就基于它重新做了一个,并不是专业的精密的建筑设计,带我的leilei老师说既然我不会做建筑,基础知识都不知道,那索性不要做传统的建筑的,就玩儿吧。于是我选择了学校的苗圃,建一个阳光房,有大温室,教室,实验室等满足师生需求。概念来源于对悬铃木影子的变化记录,刚入秋的时候我在学校的美桐大道上每隔一个小时记录它在地上投影的变化,画了出来,总结出规律,提取出形状,基于规律用木棒做了简单的模型,就生成一个建筑。


我一直在问老师这样是合理的吗,没有考虑整个建筑布局的合理性,leilei老师说没关系,重点在于概念的形成,have fun就好,放轻松,不用想太多。Leilei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思路,我也尝试了水彩和拼贴,每次和她上课我都是”咦,原来这样也可以““这样竟然都可以”的感叹。她的引导让整个项目变得生动活泼,不再是死气沉沉的建筑,赋予了生气。


申请过程中自己的心得体会

站在现在回想那半年,绝对不仅仅意味着一本作品集,是与自己的争吵又和解,我头一次深入了解自己,挖掘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着的的想法,反思不足,纠正错误,试着转变性格缺陷,接纳自己,也在不断鼓励自己。经过这段时间,会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更爱家人和朋友了,切实体会到努力和收获的对等关系,也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真的太多太多,沉浸在乐意做的事情中非常快乐,并不感觉特别累。


心态才是制胜关键,虽然非常紧张焦虑,但自始至终我都坚信我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好的结果,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一定要果断,不能犹犹豫豫,决定之后不要停,去做就好了,最后你会觉得所有的辛苦、委屈都值得,满满成就感。


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永远保持自信,热爱学习,勇于尝试,一遍做不好的就两遍三遍四五遍地做,扫清一切障碍,保持理智清醒,没有可能不可能,只有你想要不想要。


最后

感谢父母对我无条件的支持,爸爸是最让我安心的后盾,妈妈更像是可以毫无顾忌倾诉心事的姐妹,他们并没有给我压力;感谢三位给我写推荐信的老师;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和我可爱的室友们,是你们拯救了我,我永远记得和鹏鹏的那次20分钟通话让我突然振作,从高中到现在一直推着我向上走的浩哲,几分钟可以帮我搞定所有事情的大哥,为了带我去散心做了周密计划的开心,很爱我很照顾我的恬恬,一起哭一起笑的辅修三姐妹江江和雅歌,一直一直给我加油打气的很会照顾人的玮玮,经常觉得是妹妹,但其实很多时候又是姐姐的悦怡,以及作为我榜样的古丽,你们治愈了我,推着我走,非常感激能遇到你们;还要感谢带我作品集的Zhao老师和leilei老师,帮我解决所有申请问题的无微不至的Irene老师,以及我的ps辅导老师,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2018年的每段经历和陪伴我的每个人都值得赞扬和感谢,愿我们以后的人生都一年胜过一年的精彩。


我的植物

鹤望兰




点此查看

SA送给19Fall同学们的结业致辞



在即将进入尾声的2019Fall申请中,我们的同学们获得了33枚哈佛大学研究生录取,14枚耶鲁大学研究生录取,5枚麻省理工大学录取,3枚普林斯顿大学录取,120枚+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48枚英国AA录取,20枚+UCL伦敦大学学院录取,26枚TUD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录取,20枚+港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15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录取(以上数据均不计Waitlist)。美国方面的录取数占大多数顶尖建筑景观院校的华人区录取数的一半以上,也超越了我们过往九年中所创造的单年度记录。每一枚录取的实现都来自自同学们的卓越智慧与辛勤汗水,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留学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你现在的准备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你所提交的信息将会严格保密。





20-21FALL建筑景观规划留学报名中

Studio Alpha 大巧筑人 | 2019 资费及服务




推荐阅读

Shepard Yi | 彷徨者

并非都迷失方向

录取快报3月18日

就在帷幕落下前

录取快报3月4日

荣耀与骄傲都是人生的赘肉

录取快报2月24日

看看你的梦校发榜了吗?


SA常驻面授

和你在一起的时光


都说去GSD不容易

那么到底有多难呢?

SA OpenProject 74 

 建筑白板

虚拟体验下的建筑空间设计


SA OpenProject 73 

重装家具X

火与砼 · FIRE&CONCRETE


SA OpenProject 72 

霍普杯:莫干山路51号

SA OpenProject 71

 卢旺达-救赎之地

SA OpenProject 70

IFLA 19共諫同埊

SA OpenProject 69

Transforming I-980

SA OpenProject 68

Rethinking Coworking


Evan Tsai

微信:mysudea

电话:15601923989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长按二维码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留学评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