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A录取快报3月5日 | 哈佛GSD本年度对大陆招生骤减约40%

SA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2022-03-24



哈佛大学

Harvard


图片源自archdaily

今天我们来特别讨论一下哈佛大学,该校无论在学术成就,校友资源,国际名誉上都属于世界顶尖,并且GSD录取在华常年相对稳定,根据SA过往十余年的统计,我们甚至已经可以相对精确的评估该校以及几所美国东海岸院校的超发率(Yield)及相应的比值关系。



基本上由于GSD、Columbia、Upenn等几所东海岸名校是建筑、景观、城市设计专业的大众情人,所以综合各校招生规模,在华地区的录取发放比例约为1:3:5,或者1:2.5:4这样。也就是说,在都申请了这些学校的情况下,平均4-5位拿到Upenn录取的同学会有一位收到GSD的幸运儿。详细的数据分析请参考我们往期文档:都说去GSD不容易,那么到底有多难呢?


国内时间3月2日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开始发榜,3月3日录取部分基本发完,Waiting List的结果按照学校说明会在5月发出,很快我们就观测到了非常明显的其在大陆地区的收缩,而且对中国学生的录取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每年会对全国地区的院校进行总体统计,现在将相应的统计结果发布,感谢各大院校提供信息及进行核对的同学,由于新冠肺炎导致的学校延迟开学必然带来了信息的阻塞,我们的统计数据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如果有疏漏之处请指正,我们会及时更新。

 

首先看国内各大高校从2019Fall至2020Fall之间的变化,大家最关心这个:



个别数据矫正说明:

2020Fall清华大学出现一例双录取,记作两份录取

2019Fall同济大学及北京林业大学出现两例双录取,各记作两份录取


其次,从录取的项目结构变化来看,今年MLA景观类型的项目发在中国范围内的打破了以往的所有记录,MArch建筑类项目相比去年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而往年中国学生的录取热门MAUD项目被大规模削减,相比于去年超过50%的MAUD入学学生是华人,这些华人又大多数来自大陆地区,今年预计其比例会小很多很多。

我们暂时无法得知是什么样的缘故导致了这些在大陆地区的变化,但2019-2020这一年确实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从贸易博弈,到技术出口管制,到移民法案修订,到新冠肺炎的爆发等等,而哈佛大学本身也在去年换了新晋的系主任。GSD每年4月在确认enroll的学生之中会发一个新生同学录,到那时候我们才会知道到底今年入学的都会是哪些同学,来自哪些地区,我们预计实际的华人总数并不一定会显著降低,征兆体现在比如雪城大学五年制B.Arch本科今年收到GSD录取的学生高达10位,而其中竟然6位都是中国学生,他们之中又有好几位是MAUD的新生。但无论如何,对于大陆地区念书的建院学生来说,这不是什么好消息,该校的名额变得更加稀缺虽然会给予录取的同学更高的成就感,但却同时破灭了很多优秀学子的哈佛梦。


截止到目前我们暂时不知道还未发榜的其他美国院校本年度录取是否会有变化,但至少就目前相对完整发榜的顶尖学校来看,基本面还是比较正常的,比如我们现阶段的UC Berkeley录取总数及录取比例已经小幅超越去年的26人,达到30+;人数更多的WUSTL及Umich的录取总数及录取比例相比往年也完全没有异常。


以下是2020Fall SA截止至3月5日的哈佛大学GSD各个专业详细播报。现阶段SA学员一共拿到HarvardGSD录取确认23枚,在Waiting List 上面嗷嗷待哺的同学还有11人,总计34枚,我们会继续更新这个数字。大家多烧香做善事吧。和往年表现相仿,哈佛大学在大陆地区招生人数中的约50%为SA学生,非大陆地区占比则不可知。



以下录取播报的部分内容及色彩搭配

源自GSD官网



MArch

图例说明:实心圆环为录取确认,空心圆环为Waiting List

MLA


MAUD



MDes





录取通知书只贴一份……反正都长一模一样,请自行脑补。

 


我们在过去的11年中坚持每年统计并公布所有学生的录取结果,详情请见SA官网www.studioalpha.cn,也可以点击链接:SA 19Fall 申请大数据 | 他们到底最后去了哪?查看去年全员录取情况。也希望今后申请的同学可以对自己所面对的挑战有清晰明确的认知。




采访小剧场


我们诚邀部分收到录取的学员参加我们的采访单元

快乐悲伤辛苦都浓缩在其中

还有各种经验传授


Q

祝贺收到GSD MAUD和MArch II双录取!为了申请GSD做了哪些努力?大概什么时候就开始为申请做准备了?

M同学(985本科):我的申请没有说特别针对于GSD,我觉得申请过程是一个回顾、整理、提炼的过程,向内发掘自己,再向外表达出来。可能会有一些捷径让你理论上更接近某个学校的风格口味,但长远来看,还是积极地接纳自己、做好自己最重要。我个人的“申请季”其实开始得挺晚,在9月才开始把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申请中,所做的也和大家没有太多不同,每天在改方案、画图中度过,抽空了解一下申请学校的相关信息。我不是一个冲刺型选手,提前做好计划、均匀发力是我更适应的方式,虽然拖延症也是我的常态,但还好我也善于内省,焦虑和拖延的双重作用下能让产出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但其实在申请季本身以外,我自己已有很多privilege,例如985的教育背景、扎实的英语基础。这些背景很难量化,因为它们是与自己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在申请中和作品集、PS等材料一起构成了自己的一个整体形象。所以说,其实为了申请GSD,我个人没有做出太多特别的努力。在申请季期间,我看到很多同学的努力与爆发力都令人敬佩,以后还要继续向很多人学习。
如果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申请的话,那应该是9月中旬才开始,其实已经算比较晚了。9月初我考完了英语,开始认真画图, 10月底开始弄WES认证,11月底开始准备PS等材料,12月中旬搞定推荐信,12.16的伯克利DDL促使自己完成了第一版作品集,然后继续扩充和修改,直到1.15交完最后一个DDL。


Q

面试官的问题都打破了你的预想?面试的时候紧张吗?

Y同学(211本科):本以为都是常规的问题,比如介绍自己啊,选个自己喜欢的项目自己介绍啊,聊一聊实习经历啥的,结果这些统统没有......
开始还蛮紧张的,因为一上来教授就挑了作品集里她最感兴趣的一个项目开始问,问的问题也跟项目本身没有很大联系,所以基本全程靠临场发挥好在教授人很nice所以最后聊的挺开心的~


Q

申请准备期间有患拖延症吗?(笑)觉得自己有哪方面的申请优势呢?

X同学(海外本科):看了下记录 我第一次认识Ranran老师是18年的9月,但是我拖了很久因为美本的大三景观studio压力很大 一直没空 直到隔了一年 19年的10月中旬才初步开始 打破了作品集白纸一堆的尴尬 哈哈~真的很开心能遇到SA很好的资源!
优势的话自卖自夸一下还有点不好意思......可能是我的gpa一直呈上升趋势 大三以来每学期差不多都是3.8-4.0 但是大一大二很一般 看到了我的努力?也或者是我的实习经历,我从高三暑假开始在相关专业公司实习。


Q

拿到GSD MArch II offer的瞬间最想对谁说?回顾之前的准备期,有遇到什么挫折吗?

D同学(985本科):没想过可以拿到这个offer,今后要继续努力!拿到offer的第一时间就是告诉父母,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在截止日期将近的一段时间里,还剩不少图要画,每天画到很晚但有时毫无进展,心里很焦急......总之感谢SA给我很大的帮助,认真负责的作品集老师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善良暖心的申请老师一直帮助,鼓励我。


Q

首先恭喜录取GSD MDes Technology方向!,为什么选择了这个方向?面试的时候似乎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可以和我们分享下经验吗?

L同学(211本科):第一是个人的兴趣特点和优势。比起design,更感兴趣通过research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视角和立场,并进行实验探索,使最终的结果更具有指导意义。第二是因为以后的潜在发展方向。传统的设计行业不可避免受到新兴技术的挑战,无论是工作方式还是响应方式,比如目前大多数城市在面对疫情挑战时的真实状况。而未来的数字媒体还有新材料可以更好助力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的构建,形成更为完善的响应系统。就像是袁烽老师提出的概念“实验建造共同体”,在这个强调数据和人交互反馈的时代,新的尝试必不可少。这也是我选择MDes Technology的初衷。
收到邮件面试之后有三天时间来准备, 因此也不怎么紧张。在这个期间,找国外工作多年的老师进行了两场模拟面试,和之前MDes Technology的SA老师进行了专业部分的信息交流。并围绕着“在技术领域主要的关注点”、“发表论文和作品项目的结合”、“长期和短期目标”等核心话题进行了整理。多次练习之后,实际面试的过程就已经很有信心而且顺利了。
面试的经验就是准备早、准备全,并在面试过程中占据主导心理优势,自信地展现自我。


Q

怎样度过申请期间的低谷期的?听说你为了申请做了很多的时间规划?

L同学(985本科):12月中旬交完伯克利后一度觉得自己画不完图了,尽管4个项目大致完成,但是细节上还有不少漏洞和遗憾,因此有几天陷入焦虑怪圈,工作效率奇低,还好然然老师和Cindy老师用超级丰富的经验帮我敲定阶段性ddl, 把整个作品集重新全面critic一遍,让我稳下心态继续干活;另外,我在GSD DDL前的几天还在调整排版、大改旧图,并且找到Ranran老师约课,他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在上海凌晨两点半精神抖擞地跟我打电话改集子,当时特别感动,谢谢他。
时间管理上,给自己设定了许多小的ddl,想清楚了每周要完成的工作量,不断自我督促卡进度,并且在Ranran老师的推荐下开始使用番茄工作法干活,出图效率明显提升。另外,为了跟老师更有效地沟通交流,我从九月底到申请结束一直在上海面授,几个月的时间里基本是家和SA工作室两点一线,出去玩和吃大餐的次数屈指可数,最后在12月底更是晨昏颠倒地出图,虽然特别辛苦,但每次走出小房间去续咖啡的时候,看见办公室里大家讨论项目和画图的身影都备受鼓舞。


Q

当初对自己拿到offer有多少把握?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申请的?

Z同学(985本科):说实话自己心里也没底,刚提交作品集时认为有3成把握,随着时间推移一直没有收到面试通知,感觉几乎要被拒绝了,最后能拿到offer时是有点出乎意料的。
因为gap的缘故,前期工作准备的比较早,但是真正开始的又有点晚,因为英语一直没考够,所以反复考托福一直到11月初,这个时候作品集的时间已经比较紧迫了,建议学弟学妹们尽早考完英语,早一点投入作品集的制作中。


Q

收到了GSD MLA AP 和她隔壁学校的offer,GSD还给了你全奖,此刻想说什么?

S同学(985本科):其实我更喜欢MIT的方向,但是GSD给了钱emmm,心情有些复杂......
还有Ryan(Ranran老师)is Awesome!


Q

拿到MDes录取的时候心情如何?当初是否有把握?和我们聊聊申请期间的小故事吧~

C同学(海外本科):拿到的时候首先确认一下有没有在做梦。把握是0 (笑)
本科最后一年上了一节有关energy的课,觉得特别有意思,因此申请了MDes,Energy and Environment。推荐信很是波折,找教授写推荐信问了好多教授,大部分都不回email,最后还是做火车回学校算着教授下课的点在办公室门口等着有一个教授每次都在deadline前一天或者当天提交推荐信(无奈)


Q

面试的时候似乎遇到了意外?

Z同学(985本科):老师网络故障延迟了十分钟,所以没有按着节奏来面试,问了一些没准备好的问题。还是很紧张的......拿到offer后心情激动又平静。


Q

是什么时候萌生了去美国的想法?准备申请时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C同学(海外本科):我应该是本科最后一年的冬天有了这个念头,本科毕业之后的夏天才开始准备的,准确的来说应该是2019年的9月下旬才正式开始的,因为要一边工作一边准备,所以我还是时间比较紧张的。
困难可能就是准备作品集时候对于各个学校风格和作品集项目的选择吧,因为对于美国学校并不了解,所以在作品集准备前期,各种东西和学校的期待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吧,以及时间上的紧张安排都对我是很大的挑战。


Q

对你来说 GSD=?

M同学(985本科):A whole new platform. GSD非常多元,希望能在那里继续拓展关于建筑、城市、社会、文化的认知与想象力的边界。
Y同学(211本科):等于一个可以更好成长的平台吧~
C同学(海外本科):New Start


Q

SA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

L同学(985本科):SA有一群责任感强并且能力超群的老师,然然和Cindy老师给了我许多关于作品集思路逻辑梳理、画图排版技巧等方面的指导,除此之外,申请老师Amy也特别上心,经常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不断提醒、监督我这个拖延症患者完成各种任务,帮我平稳度过申请季。同时,在上海面授时结识的小伙伴们也很棒,大家常常会互相评图给意见,在那里感受到的peer pressure让人不敢松懈。
Z同学(985本科):因为gap的缘故,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个时候SA最大的帮助就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能够和一群人一起努力申请,负责申请的老师也很认真负责,每次都会耐心的解答我看上去傻傻的问题,让位没有被琐碎的申请操作淹没,能够专心完成作品集和ps,这些是我觉得最有帮助的地方。
X同学(海外本科):资源共享以及学习环境;资源在全方位的 并且很专业的针对景观;辅导老师们,咨询老师;每周的大课;学习环境就是SA的同学们都很上进,老师都非常负责,促使我必须加倍努力学习哈哈哈哈。
C同学(海外本科):我本身是在英国读的本科,风格和GSD包括很多美国学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觉得SA的老师们让我清楚明白了什么是作品集,和平时做presentation时候的画有什么区别。      


Q

喜欢SA周末讲座的哪些内容?

M同学(985本科):我最喜欢《图语》系列。因为我觉得艺术史很有意思。
L同学(985本科):作为忠实听众,非常喜欢《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和landscape urbanism的系列讲座,虽然之前读过书,但是听老师重新讲解和梳理还是会收获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在做作品集期间也常常从这些讲座里汲取灵感并不断反思着自己的设计;另外还很喜欢各种关于表现的讲座,比如图语系列和排版系列,能够开阔视野,帮助我审视自己的图面,激发表达欲,重获画图热情。
C同学(海外本科):学校信息类和软件类。


Q

作品集里有SA OpenProject项目吗?觉得收获如何?

L同学(211本科):第一个是OP+86—基于折叠的参数符号学,体验在舒马赫“建筑自组织”理论下,从research到design再到prototype的生产方式;第二个是OP84—深圳之眼,借助霉菌算法的生长逻辑,在城市原有双塔体系中,进行资本入侵的隐喻实验;第三个是OP+81—忆境,探讨在叙利亚战争文化背景下,对于记忆和希望的重塑,以及战争响应机制,是气候性、文化性和防御性的综合尝试。这三个OP项目在整个作品集对于“建筑信息系统”的表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L同学(985本科):脱产做作品集的第一个项目就来自Cindy老师的废弃机场OP。6周下来收获非常多,可以说从这个项目开始真正接触并初步理解了宾大景观research driven式的设计逻辑。从research、mapping到后面各种环节都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每次上课评图也都信息量满满,我和队友工作量不够的时候更是会收到老师严厉的批评和督促,最后一周熬夜赶图汇报完毕,回过头来整理各种草图文件才发现这个OP有多超值。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留学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你现在的准备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你所提交的信息将会严格保密。



留学评估二维码



21-22FALL建筑景观规划留学报名中

Studio Alpha 大巧筑人 | 2020 资费及服务




推荐阅读



录取快报2月29日 | MIT Cornell WUSTL 哪家巨款砸中了你?

录取快报2月11日 | 剑桥

新记录诞生!


以下OP正在报名中



SA OpenProject+ 112 | 

雙子建築 2.0

SA OpenProject 111 | 重返塔里埃森系列:数字古典

SA OpenProject+ 109 | 重构艺术馆 A Novel Museum

SA OpenProject 108 | 

重返塔里埃森系列:问门口

SA OpenProject 107 | 

重返塔里埃森系列:Niche Lyceum 霓時琉


Evan Tsai

微信:mysudea

电话:15601923989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长按二维码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留学评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