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做个心里有「数」的消费者
拉到页面底部,直接测试↑
不知不觉,“双十一”已经陪我们走过了14年。
2022年10月24日晚,天猫双11的预售活动正式开启。
“今年天猫双十一是全社会参与角色最丰富、最多元的一次双十一。”淘宝天猫产业发展运营中心总裁吹雪在发布会上说。
不止是天猫,京东、唯品会、“砍一刀”狂魔拼多多,甚至短视频巨头抖音、快手和b站都也加入进来。
从第一届只有27个商家报名,到如今超过27万个品牌加入。双十一,着实演变成一场商家和消费者共同的购物狂欢。
豆瓣上一个名为“不要买”的小组有超过30万的成员,成员们自称为 “反消费主义者”或是“理性消费者”。
他们在组内吐槽和揭露网上消费主义陷阱和商家营销的多种套路。“双十一”更是其吐槽和揭发的对象。
在这个看似给消费者们福利的购物节中,隐藏着的是商家们不为人知的消费陷阱。
千算万算,算不过商家老板们的“神机妙算”呀!
01
套路一:超低价?不,根本抢不到!
面霜超低特价,某大牌吹风机降价一千,贵妇级水乳套装双十一秒杀……捧着手机的你我看到这些打折消息欣喜若狂,预售当天卡着点进去准备大战一番。
刚按下购买键,系统提示:商品已售罄
(淘宝截图)
其实,折扣力度确实有,特价的宝贝也存在。但事实是商家放出的特价商品太少!
商家巧妙地利用了数学中的概率问题。前期大幅宣传,引来万人围观,最后真正放出来的货可能只有一两百件。
而预售当天可能有上万人甚至十几万人准备开抢。几万人抢这么几百件货,抢到的概率能有多大呢。
幸运的“分子”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只能是充当被商家利用的“分母”了。
02
套路二:提前涨价,拔高消费者心理预期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锚定效应”。指人们在做决策或下判断前,容易受到之前的信息影响,该信息犹如一个沉重的锚,沉到了海底,让你的思想以该信息为基准,在它的范围内做判断。
双十一前期,商家悄摸摸地把商品在原价基础上做一定程度的涨价,拔高人们的心理预期,让消费者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商品本来就是这么高的价格。
双十一或预售当天再把价格调回原价,再大张旗鼓地宣传一波:双十一大特惠,原价xxxx元,双十一狂欢只要xxx元。
你一看:哇,原价这么高,现在降价这么多,太划算了。就这样,你就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商家设好的陷阱里。
比如,京东上某笔记本电脑今年9月份的价格为5699元,双十一预售价格居然涨到了6199。
最后消费者可能以原价甚至比原价还要再高一些的价格入手,但是心里还以为自己占便宜了呢。
(京东截图)
03
一到双十一来临,铺天盖地的优惠券,满减凑单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什么满1000减200啦,满200减20啦。
乍一看很划算,其实仔细想想,对于原价大额的商品,减去那么一两百块也只是杯水车薪。对于原价小额的东西,便宜个几块钱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有时候为了满减还要费尽心思,这个店那个店凑来凑去。很多优惠券还不能叠加使用。
最后算来算去,能凑到商家宣传的那样便宜的价格就如同做奥数题一般。
商家运用了经济学中一种叫“价格混淆”的策略,利用复杂的价格计算规则增加了消费者比价的困难,并造成了一种价格优惠的假象,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或增加自己的销量。
比如,满200减20,感觉也还蛮划算的。但咱们来算算:
(200-20)/200= 90% ,但分母往往不是200,而是
(200+X-20)/(200+X)> 90%
实际上就是商家给了你一个九折的优惠。但却拐个弯子,让你凑满200减20。
但为了凑零成整,人们往往花费比200更多的钱,以此来获得实惠和满足,商家的目的也就达成了。真可谓是“神机妙算”呐。
04
套路四:永远的999,就是没有整数
经常网购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商家给的价格从来都是以9为尾数。出现整数的价格极少。
这就是电商平台常用的“非整数定价法”。非整数定价法是指当商品的价格处于整数与零头的分界线时,定价不取整数而取零头的定价法。
其实,将价格末位定为“9”的方式,也属于尾数定价策略的一种。
尾数定价,即给商品定一个以零头数结尾的非整数价格。这样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觉得比整数价格更加“便宜”。
例如,39.9的商品,乍一看起来还是30多块,比40显得要“便宜”。但其实二者仅仅相差分毫。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绝对会选择买39.9的商品而不是40元的东西
05
套路五:明星带货,大众参与
2015年起,阿里巴巴集团开始举办天猫双十一晚会,大牌明星云集,甚至还有国外巨星的加盟。
(天猫2021双十一宣传图)
更有网红明星倾情加盟带货,直播间滔滔不绝,疯狂上链接。
你的idol叫你买,能不买嘛?
再加上周围小伙伴们都在讨论,怎么凑满减更划算,打算拔草哪款面膜,入手哪款心仪好久的游戏机。
氛围到位了,不参与进去仿佛也不太合适。不但融不进话题吧,一年也就那么一次购物狂欢节,不买点什么总感觉亏了。
就这样,商家把握了明星效应和人们的从众心理,一步步将消费者拉近他们的设好的“圈套”中。
总而言之,商家的很多套路我们作为聪明的消费者其实早已识破了。
有些理性主义消费者坚决表示不上商家的当,不给商家投机取巧赚钱的机会。
有些随性乐观的消费者依然会愿意为双十一买单:一年也没几次“剁手”的机会,参与参与也没什么大不了。
无论如何,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最重要
不要被大众和商家牵着鼻子走
规划好每一笔钱,让自己和家人舒心
这才是消费的意义✍
●卖瑜伽裤就年入40亿美元,明星超模都爱穿的lululemon到底是什么?
●世界最美的岛屿沦为破产国,它会被其他国家or大富豪收购吗?
●BD、RD、PR、HR究竟是什么岗位?它们的全称你知道几个?
编辑:商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