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向松祚:金融危机 | 《新资本论》(72)
2008年金融海啸首先是一个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是全球金融体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海啸、大地震和大危机。虽然金融海啸的中心是美国华尔街,导火线却是由一家法国银行在一年之前点燃的。2007年夏天,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宣布中止一家投资基金的赎回请求,原因是该投资基金因为投资美国次级贷款抵押债券而蒙受巨额损失。2007年8月9日,这家法国重要银行首次披露自己由于投资美国业已开始大规模违约的次级贷款抵押债券而蒙受了巨额损失。当天晚些时候,欧洲中央银行被迫向欧元区银行体系注入大规模流动性,以防止欧元区银行体系出现大规模流动性危机和挤兑。两天之后的8月10日,欧央行、美联储以及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央行首次联合行动,向全球金融体系大规模输血,以防止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的崩溃。全球主要央行集体出手,充分显示出全球金融体系面临极其严峻和紧迫的全面崩溃风险。
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次级贷款抵押证券的耀眼泡沫终于被刺破。从挪威的乡村绅士到香港的贩夫走卒,从阿布扎比主权投资基金到新加坡淡马锡,再到欧美数之不尽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各类基金,无不因为次级贷款抵押证券及其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崩溃而心惊肉跳,无数投资者和机构损失惨重。2007年次级贷款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欧央行和其他各国央行迅速采取措施,暂时稳住局面,以至于2008年春夏之际,许多国家领导人和金融大亨皆高声宣布危机已经过去。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最猛烈的飓风和海啸即将袭来。2008年9月初,早已手忙脚乱的美国财政部和金融监管部门匆忙宣布将房地美和房利美置于美国联邦住宅金融管理局的直接管控之下。房地美和房利美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中流砥柱,占美国住房抵押债券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将房地美和房利美置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人们原本以为这个举措将终结次贷危机,危机从此将会大幅缓解。
然而,事情总是出人意料。仅仅过了两个星期,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司破产。华尔街遭遇1929年以来最恐怖的灭顶之灾。雄踞全球的保险巨头AIG(美国国际集团)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考虑到AIG破产将触发世界性金融灾难,美国政府立刻决定收购AIG高达80%的股份。与此同时,美国最大的储蓄贷款机构华盛顿互惠银行宣布破产,美国储蓄监管局被迫紧急接盘,迅速安排摩根大通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全球瞩目的投行巨头美林证券深陷危机,不得不低价贱卖给美国银行。
危机迅速蔓延,华尔街人人自危,几乎每家金融机构都随时有可能堕入破产倒闭的深渊。情急之下,美国政府将华尔街仅存的两家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强制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由美联储直接监管。一个月之后,国会授权美国财政部创立一个庞大的危机救助基金,强制要求美国最大的九家金融企业(包括高盛和大摩)向政府出售股权。恰如一位美国学者所感慨的那样:“仅仅一个月时间,以理念保守、信仰虔诚、坚决捍卫市场自由和金融自由著称的美国小布什政府,竟然对美国金融机构实施如此严厉和规模庞大的政府管制,恐怕连百年前的列宁做梦也不会想到。”
金融危机有内在的逻辑次序,国内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崩溃、金融机构大面积破产和倒闭是第一步。1929~1933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和大萧条,首先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解体,紧接着是世界范围的大规模银行破产,银行破产导致信用萎缩,随后快速演变为实体经济的大萧条。20世纪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首先都是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的危机,很快就蔓延到实体经济体系,酿成实体经济的衰退和萧条,各国皆为此付出巨额成本。
与以往历次金融危机相比,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传播速度更快,波及范围更广,损失规模更大。 从次贷危机爆发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短短一年时间,全球股市市值蒸发掉16万亿美元。这仅仅是巨大损失的开端。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产,全球股市应声暴跌,股灾瞬间席卷全球。数周时间里,全球35万亿美元股票市值灰飞烟灭,超过全球全部股票市值一半。与此同时,各国房地产价值堕下悬崖,损失惨重,仅美国损失就高达7万亿美元。2008年金融海啸数月内,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和其他商业机构的股权资本损失总额接近50万亿美元,相当2008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0%!随后的经济衰退、萧条、低速增长和失业的损失,则无法准确估计。
向松祚:资本主义主要思想体系之熊彼特 | 《新资本论》(70)
向松祚:资本主义主要思想体系之卡尔·马克思 | 《新资本论》(69)
向松祚:资本主义主要思想体系之亚当·斯密 | 《新资本论》(68)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王兆星、埃德蒙、苏宁、任志刚、李若谷、亚辛·安瓦尔、李扬、汉克、夏斌、陈云贤等10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6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互联网金融”、“银行与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