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俞平康:反全球化的警示

2017-01-24 俞平康 IMI财经观察

IMI特约研究员、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在2017年1月7日举行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五周年年度论坛上对“反全球化”现象发表演讲。演讲中,他揭示了反全球化的典型现象和原因,并以美国和欧盟为例表明,由于阶层、国家之间没有均衡地受益,分裂的思想日益严重,被一些政客利用,推动了反全球化的思潮。最后,演讲分析了对中国的启示。

以下为演讲全文:

近几年以来,反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2016年更为恶化:

一是在政治领域,民粹主义四起,美国特朗普赢得大选、英国脱欧公投成功、意大利举行宪政公投;

二是全球贸易与金融领域管制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筑起高墙、以邻为壑,贸易战增多、外汇管制增多,全球对外投资规模下降。

究其原因,主要来自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不匹配——以贸易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人口自由流动为特征的全球化在增加全球财富的同时,并没有在各个经济体内部实现财富和收入的合理分配,各阶层和各地区间贫富分化加剧,赢家对输家补偿不足,激发了民粹主义,又被不良政客利用,转移矛盾,激化排外情绪。

以邻为鉴,关注社会阶层的分化、关心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在从全球化过程中获利的同时必须补齐的短板,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以及建立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理想的实现。

“愤怒的小鸟”们来自何方?

献给2017年1月1日去世的世界著名经济学家Anthony Barnes Atkinson。几十年前,Atkinson几乎一手缔造了经济学中对于不平等问题的研究领域,激发了几代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

一、全球化与贫富分化

贸易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人口流动

全球化具有三大特征,即贸易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以及人口的自由流动。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球贸易总额占GDP比重整体上升,全球移民数量激增,2000以来全球人均财富几近翻倍。

各国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但与全球化过程并不匹配的是,许多中低收入阶层民众并未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益处。以美国为例,1975-2015年的40年间,前1%的人口占据全社会总收入的比例从9%上升至22%,贫富差异显著扩大。其他国家也呈现出内部贫富差距扩大的特征。在全球范围内而言,中国贫富分化现象也不容小觑。

二、美国:内部问题激发民粹孤立主义

美国的民粹孤立主义和反华势力的崛起

特朗普内阁中唯一的一位学院派经济学家Peter Navarro, 2016年12月22日被任命为白宫贸易与产业政策委员会主任,是反华和反全球化的急先锋。他2012年拍摄了纪录片《致命中国》将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归罪与中国,去年又拍摄了一部记录片《卧虎》,宣扬中美必有一战。值得警惕。

美国多年持续贸易逆差,制造业就业持续低迷

普通民众支持特朗普贸易保护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不断扩大的贸易赤字与产业向外迁移而导致的低迷不前的制造业。而中国作为贸易逆差的最主要贡献者,最易成为特朗普新政攻击的对象。在美国2015年5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对中国的逆差高达3600亿,占比70%以上,且不断升高。并且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低迷,所以许多产业工人成了特朗普的支持者。

美国限制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是其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但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严格限制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其对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占其高科技产品总出口的不足10%;中国每年要进口5000多亿美元的高科技产品,从美国的进口只有区区300多亿美元,只要美国愿意放开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其贸易逆差将瞬间变为顺差。

美国各阶层收入分化严重

同时,民粹主义思潮涌起的背后,是美国各阶层收入分化的加剧。中下阶层群众并没有从全球化进程中收益。截至2015年,美国前1%人口占总收入的22.0%,前10%人口占总收入的50.5%,后50%人口占总收入仅8.5%。况且这只是收入数据,财富的分化更为严重。

股市与房价上升加剧贫富分化

过去35年间,美国劳动生产率持续上升,但家庭实际收入却停滞不前;说明资本所有者从生产的进步中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一般劳动者。股市和房价的上涨与收入基尼系数的强相关性,提供了进一步佐证。

美国阶层间的固化日趋严重

美国的收入阶层固化日趋严重。代际收入弹性即父母的经济水平和子女的经济水平的相关性,最高为1,就是彻底固化;最低为0,也就是子女和父母的经济阶层没有相关性。所以,如果自己不能致富,自己的下一代注定受穷,矛盾就激化了。

美国医疗、教育等福利减少

与此同时,社会福利却越来越少,居民自身需要承担更多的教育与医疗支出,降低了低收入阶层生活质量。因此,如果自己不能致富,自己的下一代也不能致富,而如果自己放弃希望,一心成为“懒人”时所享受的社会福利也在减少,那矛盾就更为激化了。

小结

 美国的问题本质上在于,全球化带来的财富在各个收入阶层间分配不均衡,导致内部贫富分化差距不断扩大,激发民粹主义,被转嫁至反全球化。

三、欧洲:一体化面临考验

欧洲失业情况严重

欧洲的问题在于地区间的不均衡。 欧洲作为一个一体化的试验区,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巨大。整体失业率居高不下,仍位于在10%左右,部分国家甚至达到25%的高位。

欧洲各国财政状况分化严重,缺乏互助机制

金融危机后,欧盟各国间演变为一种债权人-债务人关系,债务国难以履行义务,而债权国又不愿退让。分裂开始展开。现实情况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情况渐行渐远,欧元区作为一个货币联盟,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与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最终必将走向解体。

欧洲一体化今年再度面临考验

正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无法协调的财政政策以及分配不均的利益机制,部分国家民众民众退欧意愿居高不下,且债务问题越严重的国家,退欧意愿越强。2017年,多个国家将举行大选,很有可能将有新的黑天鹅事件出现。

小结

与美国的各阶层间的分化不同,欧洲的分化体现在各国家各地区间的不均衡。在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之后各国财政就业等问题分化严重,富裕国家与经济较差国家之间,产生权利与义务的分歧,又缺乏互助机制,矛盾不断激化,激发民粹主义。

四、中国:前进中的希望与反思

收入分化问题不容小觑

中国的收入分化问题在最近10年间得到了部分缓解,但仍然不容乐观。截至2015年,前1%人口占总收入的11.4%,前10%人口占总收入的37.2%,后50%人口仅占总收入的16%。但请注意,这只是收入数据,财富的分化可能正在不断加剧。

不同区域的收入差距

不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分化较大,反映了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东部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中部的2.4倍和西部的2.6倍。

房价与中国基尼系数的扩大

财富的差异比收入的差异更为严重,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房价的差距带来的财富差距。中国人均财富基尼系数与一线城市的房价高度相关。

住房差异

房价收入比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差距高达5倍,且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远高于三线城市。

住房的可得性在各群体间差异巨大。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群体更容易购买住房。换言之,收入的差异导致了财富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医疗资源不足

但在较高的收入差距的背后,医疗资源的投入严重不足。卫生费用占GDP的比例仅5.6%,约为美国该数据的1/3。其中,居民的医疗费用中近1/3为自付,远高于发达国家。

医疗资源差异

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不均等。东部在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人均医疗开支等多个方面均优于西部区域。

教育程度不同造成收入差距

教育程度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居民收入与学历情况呈正相关关系,城市中本科及以上的居民家庭收入是小学及以下学历的6倍以上,在农村家庭中该比例为10倍。

教育资源差异

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严重的不均等。教育资源最充足省份(北京)的人均教师数量和一本录取率分别是教育资源最缺乏省份(四川)的4.3倍和4.5倍。

北京与上海的重点大学录取比例最高的省份集中在在本市及偏远地区。

教育资源不平等的另外一个角度是升学率的差异,城市居民初中升高中和高中升大学的升学率分别是农村的两倍左右。

社保资源差异

社会福利的差异除了医疗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之外,还体现在养老金水平的不均衡。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高的省份是西藏,其平均水平相当于河南的2倍。

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群基本养老金水平的差异较其收入水平的差异更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平均年收入为4.8万,是城乡居民的3.1倍;但前者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却是后者的33倍。很多个体工商业者、农民工、自由职业者都没有被基本养老所覆盖。

二次分配调节可显著降低收入不平等

以转移支付为主的二次分配调节可显著降低收入不平等。市场经济发达的OECD 国家在转移支付前的基尼系数都比较高,通过转移支付的再分配,基尼系数都有显著下降,例如德国基尼系数由二次分配前的0.5降低到分配后的0.3。

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总结

反思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进程,在美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并没有均衡地受益,贫富分化不断增大;在欧洲,各个国家之间并没有均衡地受益,分裂的思想日益严重。这种矛盾的激化激发了民粹主义,被一些政客利用,推动了反全球化的思潮。

这对中国富有启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会各阶层的均衡发展,特别是社会的中下阶层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并通过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福利措施,促使全社会共同致富,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共同前进。

编辑  魏宗 肖子琛

来源  俞眼看世界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翟东升:中国如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赵海英:为什么说特朗普的能源政策是险招?

曹彤:经济下行期金融异常活跃之谜

涂永红:如何看待新汇率形成机制下的人民币贬值?

谢亚轩:指责人民币被低估?特朗普恐难获认可!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埃德蒙、陈云贤、汉克、李若谷、李扬、马德伦、任志刚、苏宁、王兆星、吴清、夏斌、亚辛·安瓦尔等12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7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IMI所长、联席所长、执行所长分别为张杰、曹彤、贲圣林,向松祚、涂永红、宋科任副所长。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