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 | 刘珺:银行非传统业务之殇

2017-10-12 刘珺 IMI财经观察

《新金融论衡》是《金融论衡》的姊妹篇,是IMI学术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珺出版的新著。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篇是关于经典理论,包括逆周期理论和流动冲击的短缺经济学解释;第二篇是关于金融理论,包括影子银行、金融改革和创新等;第三篇是关于银行发展模式,包括对金控平台的思考、银行目标异化的见解、中小微及农村银行困境的思考、零售银行转型思考;第四篇是关于货币,包括货币政策的解读、国际货币体系的解读、抑制卢布坠落的建议等;第五篇是关于新制度,包括新科技助推新金融、传统金融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思考,以及互联网金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内容丰富,见地深刻。《IMI财经观察》将于每周四连续刊登《新金融论衡》节选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本文节选自第五篇·关于新制度:银行非传统业务之殇。刘珺认为,银行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监管强化的背景下重塑自己,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从银行功能及其与货币联系的视角分析银行存在的必然,第一,由于信用度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体系化差异,形成了银行在公众心目中的“准公器”印象,使其替代成本和难度极高;第二,提升实体经济效率方面,银行“当仁不让”;第三,银行让世界透明起来。接着,他指出,银行的根本在于信用,而不在于“物”,金融创新是必然,而坚持“创新基于实需”则是应然,创新优劣不以传统与非传统划界。最后,刘珺得出了五点启示:脱离传统的金融创新犹如“沙中建塔”、信用识别与管理是银行的永恒主题、莫忽视成本与风险因素、银行的专长并非“物”以及非传统的创新业务模糊了银行的才智资本。简而言之,银行传统业务未必不好,非传统业务未必都好,切莫舍本逐末而殇于无妄的非传统创新。

 

以下为节选内容:

银行是什么?“21世纪灭绝的恐龙”(比尔盖茨语),被互联网替代的旧媒介,还是受到第三方支付、网购、物流以及连锁渠道不断侵蚀的金融中介?这些悲观的预测反映了人们对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然而现实却是银行依然存在,并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监管强化的背景下重塑自己,不仅没有消失,而且依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银行存在的必然

这方面的研究不胜枚举,最基本的是资金要素的资源配置功能,之外Hayne E.Leland和David H.Pyle(1977)与Douglas W.Diamond(1984)分别建立信息示意模型,从银行能减少信息不对称,进而减少融资逆向选择的角度分析;Raghuram G.Rajan(1996)与Evan Gatev和Philip E.Strahan(2003)认为,银行存在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其在提供和管理流动性方面具有优势,等等。

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理论中缺乏货币这一元素,造成新古典经济理论与现代经济现实之间的“鸿沟”。以下将从银行功能及其与货币联系的视角分析银行存在的必然。

(一)“集合”、“信用”与“准公器”

较之沃尔玛等跨国连锁企业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集中了巨额的社会闲散资金,并对形色各异缺乏资金的企业进行融资,本质上是集合资金、集合信用、集合客户、集合风险管理、集合货币收益。规模再大、渠道再广的机构,对于流动性、风险、信用的管理难以与银行比肩,银行在这些方面的专业管理有纵向的历史性和横向的多元化。由于信用度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体系化差异,其他机构或许能履行类似银行的投融资功能,但很难全功能替代银行,难以形成与银行一样的在公众心目中的“准公器”印象,当然银行并非永远不可替代,但替代成本和难度之高是不言而喻的。

(二)提升实体经济效率银行“当仁不让”

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化部门,其作用首先体现在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上。银行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点覆盖广、信息集约化程度高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银行不但能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融通,减少搜索成本,而且还能依靠其信息方面的长板,为企业的业务拓展提供有效支持,管理信用和利率波动风险。另外,银行能够灵活地根据经济、社会的需要,开发投融资产品和个性化服务,使其作用力深入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

(三)银行让世界透明起来

银行以货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范式将各个部门、各个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用统一的货币度量,使得部门间、市场间、部门与市场间交易成本降低,交易便利性提升,同时也使得交易活动简单化。另外,科技发展和服务分工精细化,对信息的要求几何级数地提高,不仅是速度和数量,而且包括信息挖掘管理、集成和运用。银行体系资金是载体,它以光的速度运动,负载巨量信息,使得携带的信息在不同参与者之间高速地交换,让世界变得愈发透明。

二、银行的根本

银行理应存在,但是否墨守成规,依然故我地存在下去呢?为了吸引客户、增加盈利,银行在传统业务基础上进行了多维度的创新,其中与实体经济结合紧密、满足市场和大众需求的“非传统”逐渐成了“传统”业务,并纳入银行的规定动作组合中;而相当部分的创新产品却一直“非传统”下去,不断演化,脱离实需,自我循环、自我实现。在发展的喧嚣中,银行迷失于“为创新而创新”的虚无中,迷失于“苟日新,日日新”的迷幻里,而忽视了根本。

(一)银行的根本在于信用

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银行业在存款、贷款和汇兑三大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如贸易结算、理财、资产管理、衍生产品等“非传统”业务,使得银行业务种类极大丰富,金融中介链条拉长,风险特征趋于复杂。与传统业务相比,这些业务的源头仍是信用,信用是银行的“血液”,切不可忽视信用而求其他。以结合资金流和物流的供应链融资为例,这类业务的优点是银行嵌入了实体经济的流程中,但也必须看到,一旦银行管不住“物”则会造成“钱”的体外循环,增加资金杠杆,使风险倍数化;另外,供应链融资锚定在基础产业上,而产业受宏观经济基本面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大,一旦产业受到剧烈冲击,必然波及银行,引发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继而导致资产质量下降,最终影响银行的信用。

(二)银行的根本不在于“物”

银行作为现代社会无可替代的金融中介,其中介化过程可归纳为:资产→负债→资产→负债,即银行将资金盈余部门的资产变成自身的负债(融入资金),用自身的负债形成贷款等资产,而贷款等资产又构成借款人的负债,全过程均是通过一般等价物货币完成的,货币在反映价值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交易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便利交易流程。货币是市场经济的价值度量衡,是最为公正、最为干净的标准。

但倘若银行诸多资产逐步物化了,银行也就自然成为了“物资产”的管理者,这便改变了其原本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经济现代化的标志是化有形于无形,变货物于物流,变实体为票证,转化过程中的载舟之水仍是货币。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也是经营风险的,要发挥银行的作用,货币是核心。

(三)非传统未必强于传统

金融创新是必然,而坚持“创新基于实需”则是应然。创新优劣并非以传统与非传统划界。从表1可以看出银行的传统业务仍处极其重要的位置。

数据来源:《金融时报》

当然,从代表性而言,利息收入未必是传统业务,中间业务收入未必就是非传统业务,但粗略分类以说明问题在学理上是站得住脚的。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非传统业务遭遇“滑铁卢”,而传统业务却实现“诺曼底”。金融创新的益处不必多言,但必须正视其成本与风险。

作为非传统的贸易融资产品,供应链融资的说服力极强,尤以货押、保理(Factoring)为甚。供应链融资真正的“稳定器”是核心企业的信用,物的监管、物权凭证的管理、过程的控制都是从属性的,若核心企业倒下,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都将无从幸免,那时候,回过头来处理“物”不仅要面对严苛的市场环境,而且要涉足完全陌生的领域。很难想象银行如何处理钢、煤、糖、棉花等,即便是仓储这一所属行业的基础工作对银行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因此,莫纠缠于供应链的概念和物的管理,对核心企业的风险进行分析、定价才是银行的所长。

那么,不执著于“管物”、“管物权”可行吗?以物权凭证为载体、现金流匹配物流是西方银行创新成型的产品,中国金融市场应该可以复制。但是,千万莫忽视必要条件:信用环境。比如货押业务,银行把“重”的货转换为“轻”的仓单,通过对仓单的监控来管理物流,并配以融资。物的管理在银行的可控范围之外,物权的管理嵌入供应链融资的流程之中,用标准化的货权凭证予以连接。问题是,中国信用环境远未成熟,银行对物权的风险管理就只能系于仓单等票证上,不仅是贸易真实性管理,而且要兼顾资金用途、资金流向、资金与贸易的数量匹配和期限匹配。然而,在经济泡沫累积过程中,银行过分专注于该产品带来的利润以及利息收入加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没有动力也没有手段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上成立的流程监控承担了几乎所有的责任。这种流程管理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其一是资金流和物流在金额上、时间上的对应关系稳定,即没有过度融资、变相长期融资和资金挪用情况;其二是程序要件无瑕疵,即货权凭证洁净、权属关系明确。理论版的货押划了一个完整的圆圈,而现实版却是借款人有过度融资的冲动,一份货物对应几份银行融资,货押变成了实物的CDO(抵押债务凭证),反复中介化的结果是货物看不到、摸不着,货权由于合同要件瑕疵(比如伪造印章等)难以实现或实现的成本巨大,一旦经济下行或发生“黑天鹅”事件,物的市值大幅缩水,认为可控的发票在造假、制假的环境下,很难辨别其真伪,克隆发票、克隆关单、克隆凭证频现,表面真实性审核的原则在现实中遇到了不同的解读,实践中难以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终端风险在所难免,银行的资金打了水漂。2011年在长三角集中爆发的钢贸授信不良率急升演绎的就是这一幕。

三、启示

非传统业务未必强于传统业务,各有定位,互相补充而已。以上分析得出五个方面的启示。

(一)脱离传统的金融创新犹如“沙中建塔”

银行的传统业务所体现的根本原则是创新的起点,而创新既是传统业务得以稳固、突破并保持活力的途径,也是传统业务衍生出新的业务领域的推动力量,银行的创新与巩固传统业务是相互依存的。

(二)信用识别与管理是银行的永恒主题

不论中国还是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欧美,银行的根本是其价值的真正所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是必然存在的。而对于经营信用的银行来说,以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依托,识别信用、定价信用、管理信用是核心竞争能力。即便是市场风险的管理,指向也是货币与资金,而非实物。

(三)莫忽视成本与风险因素

非传统创新业务的生命力须经过市场的检验,甚至要置于经济周期中进行长期、反复地检验。银行最忌迫于竞争压力而盲目创新,并且创新后沉湎于表面的繁荣,而忽视了成本与风险。还是以供应链融资为例,若要真正实现对货押、保理等非传统业务的管理,人力、系统等方面投入所新产生的成本不容小觑,过程管理的复杂性所引致的间接成本和潜在风险更难以量化,若市场逆向变化,终端借款人资金链断裂,流程节点的控件形同虚设,完全有可能成本和风险数倍于收益。

(四)银行的专长并非“物”

纵观银行发展历程,不少非传统的创新业务往往摒弃了银行信用和资金流管理的专长,而让银行去管理物流,这些创新业务对于银行来说,即使不是越俎代庖,也是“赶鸭子上架”。

(五)非传统的创新业务模糊了银行的才智资本

银行竞争的本质在于才智资本,即人,而银行的才智资本是基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的人力储备,舍弃了这样的优势而陷入实体经济物资产的管理范畴,其结果是信用迷失于物里,资金流塌陷于供应链中。

简而言之,银行传统业务未必不好,非传统业务未必都好,切莫舍本逐末而殇于无妄的非传统创新。

编辑  包倩文 赵玉卿

来源 《新金融论衡》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刘珺:人民币国际化之锚与海外投资范式变迁

刘珺:国际货币体系的“破与立”

刘珺:商业银行在新型城镇化中的角色

刘珺:稳健不稳健的货币政策

刘珺:多条利率曲线考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拳”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