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MI锐评 | 3月外贸增长超预期:外需仍然疲软,回暖或难延续

IMI财经观察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北京时间4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11.4%,进口下降0.7%。3月出口降幅收窄至3.5%,进口增长2.4%。贸易平衡也由前2个月的逆差转为顺差。外贸回升优于预期。如何看待中国3月外贸超预期增长?中国外贸结构有什么变化?未来中国外贸走势如何?中国外贸稳定对国际经济有何意义?就上述问题,本文特将部分业内专家和IMI成员的观点整理如下。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如何看待中国3月外贸超预期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3月份不少外贸企业反映订单锐减、经营困难,但外贸数据却未降反升,是因为两个“时间差”所致。第一个时间差是复工节奏变化带来的前期订单履约上的时间错位。2月份,由于企业无法复工,大量年前订单无法履约,不少外贸企业援引不可抗力条款与国外采购商达成了推迟交货的协议,3月之后复工节奏明显提速,2月份未能履约的订单被推迟到3月集中交付,促使当月外贸数据明显好转。第二个时间差是新订单传导到外贸交货上的时滞。3月中旬开始,大量外贸企业开始面临订单减少的问题,但从下单到交货,往往还有1-2个月的时间差,因此,3月开始的订单下降尚未完全反映在当月外贸数据上来。

IMI研究员张超表示,疫情防控的“时间差”推高了3月中国外贸数据。我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国范围的复工复产在3月全面铺开,与全球疫情的全面扩散有一个月的“时间差”,因此2020年3月中国外贸数据报复性反弹并强于预期。

IMI研究员熊园、刘新宇认为,3月出口增速超预期回升,主因前期企业停工导致的延迟交货。但是,3月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制造业PMI均处在荣枯线以下,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也连续2个月低于荣枯线,表明外需依然疲软。进口增速超预期回升主因复工带来的内需回暖以及低基数。内需方面,3月底复工率已接近9成,而2月底复工率仅为5-6成,从而3月生产性需求明显回暖,3月制造业PMI大幅反弹也反映了这一点。此外,2019年3月进口同比为-7.2%,较低的基数也为3月出口形成支撑。3月贸易顺差回升则主因新兴经济体的贡献。

IMI研究员张瑜指出,出口超预期的原因除外贸企业全面复工,前期因疫情而积压的出口订单交付之外,还有对东盟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稳定。进口超预期的原因则在于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导致的工业生产原材料进口大幅增长、肉类等重点民生消费品进口较快增加以及中美双边经贸出现的积极因素。

 2

中国外贸结构有什么变化

从商品类别来看,一季度铁矿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和肉类等重点民生消费品进口较快增加,高技术和机电产品进口表现突出。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璐指出,以美元计价,1-3月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分别下滑至-12.2%和-13.4%,而两类产品的进口增速却逆势抬升至-0.4%和-3.2%。在去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进口一直表现更差。这一变化可能反映了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之后,随着中国履行农产品采购目标,对中国进口方面的障碍也有所减弱;也可能是海外疫情恶化后国内厂商增加了相关备货。

张超表示,进口数据稍好于出口数据并出现由降转升,这主要归因于国内疫情初步控制后的内需回弹,铁矿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和肉类等重点民生消费品进口较快增加。在落实中美贸易协定第一阶段的窗口期,农产品进口增幅较大可以理解。

另外,民营企业出口受冲击较小。在去年出口减速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出口就表现稳定,体现出民营企业具有更强的市场开拓和追逐盈利的意愿。

分国别来看,我国贸易伙伴发生了趋势性改变。其中,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等传统贸易伙伴的进出口下降,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同比继续增长。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成为我国外贸稳定的一块“基本盘”。

钟正生、张璐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3月欧美国家疫情急剧恶化,而东盟国家疫情及其经济影响相对可控。另一方面则体现以中国为中心的东南亚产业链的联系加强。去年10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有力促进了农产品贸易发展。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宏观分析师程强认为东盟取代欧盟上升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地区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英国脱欧后我国对欧盟的贸易口径进行了调整,按照往年数据我国对英国的出口在欧盟中的占比约为15%左右;(2)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一直处于稳步增长趋势,尤其是能源和农产品方面合作促进了相关领域贸易增长提速。(3)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微观上出现了中国企业借助东南亚转口或者将半成品到东南亚的工厂完成最后的加工步骤的情况,这也可能是导致我国对东盟出口增长动力强劲的原因之一。

张超强调,考虑到前期中美贸易争端、全球需求疲软以及当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贸易结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根本性的逆转,并且在长期内得以延续。

 3

未来中国外贸走势如何

白明看来,此次疫情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接下来将进入第二阶段,即今年4-6月份,此时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但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外部需求不断下滑,并将逐步反映在外贸进出口上,中国外贸将面临非常大的下行压力。而从三季度开始,经过大幅调整之后,中国外贸有可能在三季度初步触底。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指出,最新的制造业PMI中出口订单指数仍在收缩区间,当前海外大量零售企业关门闭店,市场需求受到打压,外贸企业在手订单很多被推迟,新订单更是困难。尤其是海外疫情仍在持续,各国需求明显萎缩,在拐点出现前,出口订单将持续存在困难,这将对中国外贸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钟正生、张璐指出后续中国外贸可能呈现的三个趋势。第一,外贸顺差低位,将成为二季度中国经济的主要拖累项。目前对二季度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形成共识,这势必导致未来至少两个月内出口面临进一步下挫。而由于中国与海外疫情错位,国内基建发力、消费恢复,进口需求面临增长修复。这将导致2019年中国“衰退性贸易顺差”的特点被扭转。贸易顺差下降对对中国经济形成的“二次冲击”值得重视。第二,中国与东南亚、“一带一路”的区域合作有望得到加强。当前东亚产业链是全球三大产业链中受疫情影响最弱的板块,有加强产业链链协作的基础,也是二季度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来源。3月外贸数据已经展现出这一趋势。第三,“去中国化”不符合当前全球供应链客观条件。2019年,全球整体贸易量出现收缩,但高额关税所针对的中国,其贸易份额不降反升。这说明,中国出口产业客观上具有足够竞争力,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不管在体量还是效率上都难以承接取代。制造业回流美、日,从产业结构演化趋势来看更不现实。

张超认为,未来二至三个季度内全球贸易将面临冷战后最困难的时期,中国内需不稳、外需不振将成为长期存在的问题,或将不能延续2020年3月出现的增长趋势,衰退型顺差将逐步缩小。考虑疫情全球范围内扩散的因素,预计2020年前三个季度都将与全球需求疲软相随,而需求的持续疲软对全球贸易链的冲击不会少于12个月。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疫情仍然处于“上升期”,疫情的拐点乐观的估计也不会早于二季度中下旬,因此贸易链的恢复时点也不会早于二季度中旬。虽然有些国家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试图强行恢复经济,但疫情的传播是客观的现实,并不会随主观的意愿改变,全球疫情拐点到来之前,任何的放松不但不利于贸易链的彻底恢复,甚至在疫情的“反复冲击”下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外需的持续疲软是我国面对的最紧迫挑战,短期看紧迫性甚至高于内需疲软。

熊园、刘新宇认为,由于疫情蔓延导致海外“停摆”,出口增速大概率延续下滑,4月可能集中体现。进口增速后续有望延续修复。一方面,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政策力度大概率进一步加码,从而内需有望延续向好;另一方面,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中国承诺在今明两年相较2017年累计增加对美进口2000亿美元,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进口形成支撑。

张瑜认为二季度或难以延续3月回暖。出口方面,外需大幅回落或带来二季度出口增速“过山车”。3月出口回暖大概率难以延续,考虑到海外疫情带来经济增长预期大幅回落,目前国内已出现海外订单紧急取消、延缓出货、新订单减少的问题,预计二季度外需将大幅回落。进口方面,从3月国内工业企业原材料需求旺盛的状况可以看出,随着国内企业基本已复工,内需将逐步回归基本正常,带来进口相对稳定的增长。但海外疫情发酵后,大量原材料进口地区出现了工业生产停滞等状况,可能会影响部分产业链上的原材料进口。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疫情海外扩散、各国封锁措施造成的经济压力在3月中下旬方才开始释放,海外疫情引起的需求冲击正在深化。目前多国已将封锁结束期限延长至五月,不排除考虑疫情发展继续延长的可能性,因此整个二季度出口将面临很大压力,特别是电子、纺织、仪表等外需敞口高的行业。疫情下全球产业链断裂无疑也将冲击进口,但随着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以及利用油价暴跌窗口期增加石油储备等利好因素,进口表现大概率将优于出口。

 4

中国外贸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外贸稳定对维护全球贸易秩序、提振防疫信心、稳定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出,中国稳外贸为全球供应链注入正能量。不少行业,一个关键零部件缺了都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停滞。疫情蔓延让全球供应链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中国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努力稳定全球供应链。比如,在防疫物资供应方面,世界各国对中国防疫用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国工厂夜以继日生产,为全球抗疫提供物资。截至4月8日,已经有5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4个国际组织与中国企业签署了医疗物资商业采购合同,还有71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正在与中国企业开展商业采购洽谈。

(备注:本文综合了IMI专家以及新浪财经、中国日报网、人民日报、莫尼塔宏观观察、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的报道。)

观点整理  李锦璇

编辑  侯津柠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朱霜霜、刘家琳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IMF总裁:疫情下的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应对

报告 | IMF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20年全球GDP增速为-3%

RUC之声 | 戴稳胜:美股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了吗?

贲圣林:“新基建”将助力经济数字化转型

视点丨对应需求,精准投放——疫情冲击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扶持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