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监管研究
“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监管研究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
组长:吴晓求
成员:
郭彪 何青 刘泽豪 罗煜 钱宗鑫
瞿强 宋科 谭松涛 涂永红 许荣
张成思 赵锡军 庄毓敏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0年第7期
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此为目标,从构建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完善金融体系功能、深化金融对外开放、防范金融风险、推进金融科技发展6个方面,加快推动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
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
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开放
金融风险
金融科技
以下为文章全文: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开放和改革的推进,中国的金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导的单一金融业态,发展成为一个涵盖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财富管理、支付清算等多元化的金融业态。金融业态的多元化,推动了中国金融功能的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逐渐从单一融资的金融功能发展成为融资与财富管理并重。金融风险也由改革开放初中期的单一机构风险(资本不足风险)演变成机构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的格局。金融监管模式与之相适应,也由“大一统”的模式历经“分业监管”到目前正在探索的功能监管模式。在过去40年的金融变革中,中国一直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在资源配置方式、风险分散机制和监管模式改革等领域朝着现代金融方向推进,在开放和国际化方面秉承试错性探索的原则,并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带来的变革。目前,中国金融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传统、落后的计划性金融,转变成初具现代化金融功能特征的市场化金融。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中国也必须构建与大国经济规模、结构和特征相匹配的大国金融。因此,中国金融应该是开放的,具有强大的基于市场的资源配置、财富管理和风险分散功能相统一的特征。“十四五”规划时期,中国金融面临开放加速、金融科技实践的冲击,应延续市场化的方向进行结构性改革,顺应技术性特征和国际化趋势,探索适合中国的大国金融模式。
中国的大国金融模式是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这既是党中央对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金融业发展的新任务。要以此为目标,从以下6个方面,加快推动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
1
构建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2)金融国际化范围亟待扩大。现代金融体系是开放的体系。开放不但使一个国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风险分散,还能够通过相关制度和法治的建设,促进一国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实现国家文明与现代化。当前,我国金融开放程度落后于经济发展程度,无法适应经济全面开放的要求,没有充分发挥好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作用。
(3)金融科技化程度有待提高。现代金融体系是科技创新驱动的体系,要求科技成为金融脱媒和金融开放之外推动金融发展的第三种重要力量。金融科技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金融供给在时间、空间上的约束,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可获得性,不仅独立形成了一种金融业态,还将帮助传统金融业更具效率地管理风险、拓展客户。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在增加金融服务供给、提高金融效率、推动普惠金融、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金融监管能力尚需加强。现代金融体系必须是能够识别并有效防范风险的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发生变化,金融监管也应随着本国金融结构和金融风险的变化而做出应对。随着中国金融向现代金融体系转变,单一信贷资产逐渐发展为多元化金融资产,证券化资产占比将提升。这将导致风险的来源从资本不足为主转向资本不足和透明度不足双重风险并存。一方面,识别出具体的风险点帮助更好地完善金融监管;另一方面,不同风险互相扩散、交织,导致金融风险存在异变性和复杂性,给金融监管带来新的挑战。
总体思路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因此,应当从满足微观主体的金融需求出发,设计好现代金融体系服务居民和企业的机制和结构;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风险分散机制出发,建立健全开放、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从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角度出发,提升金融监管水平(吴晓求,2019b)。
(1)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发展要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带来的金融需求变化,离开了实体经济需求,金融的自我发展是不可持续的(Buera and Kaboski,2012;刘伟,2018)。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和居民财富增长,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前,中国金融要越来越多地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居民多样化财富管理的需求倾斜,越来越多地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和消费类企业倾斜,越来越多地向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倾斜。这就需要切实转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构建一个涵盖银行信贷、便捷支付、风险投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不同经济主体、不同风险特征的金融需求。(2)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不断提升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快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大力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并轨。持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逐渐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外汇市场投资交易功能,逐步推进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支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改革和调整金融结构,加大直接融资比重,推动资本市场发展。(3)稳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和拓宽外资金融机构的参与度,完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机制,提升跨境资本流动的便利度。加快形成涵盖金融机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的现代金融体系。大力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协调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税收、会计、评级等配套制度,完善与金融业开放相适应的风险评估体系,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架构,提高可兑换条件下的风险管理水平。切实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完成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变。(4)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进一步改变金融市场格局。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改善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缩小数字鸿沟,服务长尾人群,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技术壁垒、综合经营等引起的金融风险,加大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5)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要不断提高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度,完善证券交易制度,健全退出机制。加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力度,优化投资者结构,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培育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功能。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提升资本市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6)加快推动金融监管框架和制度变革与创新,更加关注透明度风险。实现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协调配合,特别关注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政策的衔接与可转换性。充分利用监管科技手段,建立智能动态的金融市场监测系统和金融风险防控系统,加强新型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提升金融监管的实践效果。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一委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国际协调,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2
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央行的专业性地位和政策制定与施行中的独立性有待提升,货币政策稳定性与连续性不足。央行货币政策目标较多,多重目标之间的权重不甚清晰。央行承担较多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维护金融稳定等长期任务,使得市场对货币政策的短期预期不稳定,增大了经济波动性。央行在政策制定和施行中的独立性尚显不足,使得政府债务货币化冲动有所增强,加大了未来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的可能性。
(2)基础货币投放主动性尚需加强,投放工具仍需丰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仍然占据较大比例,货币市场短期调节工具需要进一步充实,短期国债市场深度不足,制约了回购交易开展。结构化投放工具效果有限,实施过程中存在监管套利现象。(3)基准利率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反映市场资金真实供求的能力有限。贷款基础利率(LPR)报价以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为基准加点形成,而MLF的形成过程中,行政干预存在较大影响,导致MLF的市场化程度不足,没有完全反映市场出清的利率水平,进一步导致银行贷款成本与流动性不完全匹配,资金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4)货币政策定向调控能力有限。货币政策用于调节经济结构具有一定局限性。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会存在由低收益部门流向高收益部门的激励。定向货币政策往往只能在初期取得一定的短期效果,随后政策效果会由于资金市场化流动和监管套利而减弱。改革的目标与重点
(1)货币政策目标应聚焦主次,增强央行独立性。央行应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其次考虑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主要作为短期稳定器,不应过度作为长期工具使用。防范化解风险应通过专门的金融稳定工具实现。货币政策应用于推迟债务风险爆发时,应当明确退出时间表。要进一步增强央行独立性,从体制机制上逐步减少对货币政策的干预,赋予央行独立决策利率、货币供应量等重要中间目标的能力(Stein,2012)。
(2)优化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和抵押品结构。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合理确定基础货币结构。首先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乘数,释放流动性资金。存款准备金率降到较低水平后,再通过央行增持有价证券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直接持有的国债规模增加不宜过快,防止赤字过度金融化。(3)加快推动数量型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完善市场化调控机制。要逐步实现数量型中间目标到价格型中间目标的转变,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基准利率并传导到终端利率。合理选择市场化基准利率,考虑将基准利率从MLF利率改为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FDR利率),并将其统计范围扩展到全部金融机构,提高基准利率地位和市场认同。要尽快消除存贷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双轨并行”的格局,择机将存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挂钩。
(4)加快货币市场子市场建设和货币政策工具创设。要加强利率工具在基础货币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建设数量型与价格型并重的多维度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适当考虑超额准备金利率的使用。3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金融体系功能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2)上市公司质量亟待提升。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整体偏低,体现为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较低、成长性以及成长的持续性不足。从证券发行的角度看,在审核制的框架下,企业发行上市的标准过于关注其当前和历史的财务指标,对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缺乏有效的评估。过高的发行门槛导致上市资格成为一种稀缺品,进而阻碍了退市机制的顺利运行,资本市场难以真正实现“优胜劣汰”。从公司治理角度看,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和有力的淘汰机制,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事情时有发生,公司价值遭受损害。
(3)投资者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中国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规模庞大,整体理性程度偏低,交易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情绪的干扰。这种情绪驱动的交易活动加大了资产价格的波动,降低了资产价格的信息含量。当非理性交易成为市场普遍存在的活动时,由此带来的噪音交易风险就成为市场一类重要的风险来源,进而影响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降低市场有效程度。与此同时,当投资者非理性程度较高时,上市公司有更大的激励去迎合投资者而不是专注于公司业务的发展和长期盈利能力的提升,这对资本市场整体发展会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4)资本市场透明度监管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透明度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资本市场虚假信息披露、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相对严重。究其根源,一是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从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到股票发行条例、信息披露、退市准则等都应逐步修订完善。二是违法违规成本过低。上市公司通过虚假信息披露获得巨额收益而无需承担太多经济成本,从而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声誉。
总体改革思路
(1)构建融资和财富管理功能并重的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要与我国现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配合实体经济的调整,加强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不能把资本市场看成是一个简单的融资市场,看作是商业银行借贷、融资的市场化延伸。一个无法为投资者提供合理投资回报、缺乏财富管理功能的资本市场,长期来看会严重损害其融资功能的效率。这一理念如果无法形成,就无法深刻理解资本市场在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价值,变革就会找不到正确方向(吴晓求,2019b)。
4
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够完善,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交易。金融对外开放需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没有变,在操作层面上秉持的逻辑是谨慎的、探索性的试错方法。目前人民币的汇率,离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仍有一段距离。在没有达成浮动汇率的情况下,人民币仍无法实现完全可兑换性,人民币的跨境流动将会受限,这会降低中国金融开放的成效,也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汇率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金融开放,监管部门会常常陷入国内均衡和外部均衡取舍的两难境地,也不利于形成一致稳定的市场预期。
改革目标与路经
(1)短期路径与目标。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短期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包括4个层次:不断提高外资机构对中国金融的参与度;进一步拓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机制,提升跨境资本流动便利度和效率,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通过实施高效率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维护人民币币值的合理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逐渐完成中国金融业从被动适应现有国际金融规则和国际金融体系到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和体系建设的角色转变(吴晓求等,2020)。
5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可能存在的风险
防控思路与重点
(1)总体原则。要继续遵循“渐进、审慎、可控”原则,做到金融市场有预期、金融机构有准备、金融监管有安排、国际合作有保障,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协调有序地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处理好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国内产业经济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关系。金融开放顺序和层次,要与国内金融体系成熟程度、实体经济风险抵御能力相适应(裴长洪、刘洪愧,2018)。
6
金融科技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发展重点
主要影响和问题
(1)推动金融脱媒,改变市场格局。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方式、风控流程等,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与传统银行支付相比,第三方支付操作更加便捷高效,并嵌入了电子商务和社交等互联网平台,对零售端客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迅速分流了原属于银行的支付业务。从长期来看,随着客群整体数字能力的提升,第三方支付不排除未来介入大额资金交易的可能,银行支付中介功能将会弱化。金融科技发展还引发零售信贷市场竞争,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银行信用中介功能,推动金融脱媒。大数据信贷的发展让一些科技公司进入信贷市场,与银行在零售信贷市场开展竞争,也部分替代了传统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加速金融脱媒。
(2)增加金融供给,提高服务效率。金融科技发展促使经营成本显著下降,主要体现在减少对物理网点的依赖,云计算和分布式架构等技术发展降低机构前期成本和后续基础设施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工作效率和客户的管理效率。利用金融科技可以改善传统的低效率组织结构,改进复杂和耗时的预审批、中期管理和后期监督与控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分析客户金融需求,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化风险偏好,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减少了筛选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服务流程实现了优化,运营效率得到了提升,客户可以快速接触到优质服务。
(3)服务长尾客群,助力普惠金融。金融科技拓展了传统的风险评估手段,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更为全面的信用评估,提高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利用大数据可以识别出具有低违约风险的优质服务对象,可以有效地防止高违约风险的客户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活动,更有针对性地快速提供优质服务。通过金融科技不断缩小数字鸿沟,服务长尾人群,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解决成本与收益不匹配、效率和安全难以兼顾等普惠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服务没有被传统信贷体系覆盖的人群,有助于实现真正的普惠金融。
(4)金融风险变异,增加监管难度。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金融创新,其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存在不确定,风险有出现变异的可能。同时,技术进步带来的机构综合化经营,使得系统性风险增加,也使得透明度监管变得更加困难。金融科技公司的兴起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出,打破了金融业原本子行业之间的隔阂,通过一个平台,可以对接支付、储蓄、信贷、保险、理财、股票、基金等几乎各金融大类的产品,提升客户的黏性,推动金融业朝着更加混业的方向发展。这为既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带来了挑战。此外,非法集资等金融诈骗活动打着金融科技的旗号蒙蔽金融素养相对较低的普通群众,也为监管带来了很大挑战。
发展思路和重点
(1)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机遇,引导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金融科技发展为金融乃至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块链技术的论述,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和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结合央行等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规划,努力建立健全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强金融与科技的协调发展,增进金融科技落地的实践效果,拓展人民群众获得金融服务的渠道,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在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占据领先水平。在监管方面,应继续对金融科技的发展保持开放、包容态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用战略眼光和前瞻性视角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
(6)严厉打击新型金融犯罪,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要加强金融科技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市场准入审核是净化金融科技生态的第一步,要贯彻落实好“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的基本要求,凡实质从事法定特许金融业务的,一律须申请并获得相关牌照,才可以开展业务并接受持续监督。要尽快完善相关基础性法律法规,尤其应明确网络借贷机构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使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防止不法分子打擦边球进行非法集资,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合法的网络借贷活动,避免“一刀切”。要建立和健全信用体系,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强大数据发展过程中的个人隐私保护,加紧出台相关立法。还要通过对投资者加强教育,对其投资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以规避和防控金融诈骗风险。
文章刊发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监管研究》,《管理世界》,2020年第7期,第5~14页。
编辑 郭瑞华
来源 公众号“管理世界杂志”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安然、魏唯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