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涛:推动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双向开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金融杂志 Author 杨涛

近日, IMI学术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撰文分析我国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双向开放问题。杨涛认为,支付清算的严监管和扩开放并不矛盾,合理推动改革开放,反而更有助于把握支付效率与安全的“跷跷板”。这就需从“引进来”与“走出去”、对外与对内开放、壮大行业与加强消费者保护等不同层面,重新梳理与探讨新形势下的支付清算市场发展路径。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支付市场开放是金融开放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我国支付清算市场的对外开放稳步向前推进。就清算市场的开放来看,2014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和规范银行卡清算市场,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迎来全面对外开放。2016年6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2017年6月,人民银行发布《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服务指南》,对相关工作程序和要求进行了细化。2017年11月,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第六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指出,金融业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我国将大幅放宽金融业市场准入,支付产业将在金融业对外开放中扮演重要角色。由此我们看到,通过对内资和外资企业提供同等国民待遇、放开外资机构准入,多主体同台竞争的双向开放市场环境正在形成,这将对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主体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支付清算市场是承载金融市场国际化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主要包括三种途径:一是外资在我国发起和参股金融机构,在境内开展投融资业务;二是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如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三是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如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境外投资者直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无论是哪种方式,都离不开底层支付清算通道在国际视野下的重新架构和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数字化、新技术已经融入金融业务与功能的各个领域,给金融活动带来深刻影响。其中,支付产业更是已经全面拥抱数字化,给企业和居民带来全新的福利改善。应该说,数字化趋势天然意味着开放条件下的融合、共赢和规模经济,因此在国际环境下全球支付体系也加快了开放协同。

 2

以“引进来”提升支付清算市场效率

现代支付清算市场已经成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内容,而公众最关心的则是其中的零售支付市场,因为其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国际支付机构PayPal“借道”国付宝进入国内市场,到万事达“牵手”网联筹备银行卡清算机构获准,再到运通的融入,都意味着境内支付清算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最终将为国内支付体系改革带来更多“鲶鱼效应”。

一是有助于经济的开放式、高质量发展。从全球来看,零售支付服务不仅着眼于支付本身,而且成为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中国,新兴支付手段与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密不可分。据统计,2019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8.03万亿元,增长超13%。2020年初在疫情冲击下更体现出了跨境电商的生命力。随着国际支付清算组织参与B2B跨境支付领域,势必会进一步助力中国跨境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

二是更好地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支付需求。国际领先的支付清算组织通常具有扎实的商业基础、丰富的创新经验和规范的管理机制,进入中国之后同样可以发挥出自身比较优势。例如,虽然B2C跨境支付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但仍然有诸多可创新的“蓝海”。此外,在服务中国居民的本土需求方面,海外支付清算组织或许不具备短期优势,但通过市场化竞争来落地场景、增加客户黏性,最终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福利。

三是有利于优化支付市场结构,完善产业链布局。客观来看,在支付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需要解决,体现在供给侧、需求侧和中间环节。同时,行业利益矛盾与协调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从零售支付角度看,行业“蛋糕”高速增长时代难以持续,这时更需要完善“分蛋糕”的规则。对此,引入海外机构将有助于缓解市场结构的缺陷,降低集中度风险,优化支付服务定价机制,促进整个零售支付产业链的优化与重组。

四是推动“国际惯例”与“本土特色”的融合,强化市场内生活力。一方面,当前全球支付体系都进入加速变革时期,在支付手段不断创新的同时,监管规则和业务标准也趋于完善,海外机构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也更了解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偏好与文化。另一方面,国内的“支付+”探索快速发展,即依托支付可以衍生出大量的附加金融和非金融服务,这成为中国特色支付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也面临合规性挑战。由此来看,国际与本土特色“近距离碰撞”对于整个支付行业的管理、业务、模式、渠道创新都利大于弊,这也有助于本土机构在竞争中提升“走出去”能力。

五是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多层次支付风险管理。近年来,我国支付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风险与问题。海外机构在风险管理的技术、理念、规则等方面都有自身“独到之处”,引入海外支付机构有助于我们在行业与监管互动中借鉴经验,更好地把握效率与安全的“跷跷板”,乃至推动支付类“监管沙盒”的创新尝试。

六是能够助推支付清算法律制度的完善。支付服务市场开放需要有国际化的制度规则,从而符合全球支付清算变革的大趋势。尤其在中国,进一步开放有助于推动支付清算体系的上位法建设。因为现有规则总体上法律层级比较低,有些基础规则相对滞后,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支付体系的发展需求,对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处理标准和力度缺少威慑力,违法违规成本偏低,市场乱象屡禁不止。同时,还有许多支付清算设施尚未纳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的评估范围,或难以适应规则要求。相信在双向开放环境下,这些“制度短板”将会加快完善。

 3

全面练好金融基础设施“内功”

就严格意义上看,跨境支付体系的发展应该包括三大层面:一是证券清算结算体系的跨境发展,如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金融市场的开放探索,本质上都离不开证券清算机制的国际化安排;二是大额支付清算体系的跨境发展,过去曾经表现为人民币清算行、代理行模式,或人民币NRA账户(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现在则是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重点;三是小额零售支付的跨境发展,这也是当前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支付清算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引进来”和“走出去”同等重要。当前亟须统筹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在“引进来”提升国际化“色彩”的同时,同步推动跨境支付清算服务的“走出去”。对此我们认为,需要关注如下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应该推动多层次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支付清算市场为核心基础设施。据前期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目前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范围包括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包括中央对手方)、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等设施及其运营机构。其中前五类可以与PFMI中分类设施相对应,但其具体界定仍具有一定中国特色。二是重视金融科技时代的技术基础设施。根据相关国际组织的界定,技术市场设施通常包括客户身份认证、多维数据归集处理等可以跨行业通用的基础技术支持,也包括分布式账户、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础设施,此类业务多属于金融机构的业务外包范畴。因此,监管机构普遍将其纳入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的监管范畴,适用相应的监管规则。金融机构要更好地运用新技术,同样需要在基础设施层面夯实基础、推动重大底层共性技术的创新、提高金融应用水平。当然,面对全新的国际环境,合理推动数字化技术设施的自主可控建设,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三是数字化背景下的金融标准化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金融业务与产品标准化着眼于改善新技术在业务领域的应用效果,而技术标准化则是金融机构能够拥抱新技术与数字化的前提与保障。四是关注广义层面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从严格意义上看,金融基础设施涉及金融稳定运行的各个方面,也包括货币体系、金融法律法规、会计制度、数据治理、信息披露原则、社会信用环境等制度安排。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支付清算市场的参与者日益多样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市场规则的完善与优化。当前,在发展金融“新基建”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自主可控与开放共赢、政府主导与市场治理、行政(市场)垄断与市场竞争、多头建设与统筹安排、效率优先与安全优先、规模重要与质量重要等矛盾的破解。例如,在支付工具与交易层面,我国对民营企业的开放程度可谓全球领先。伴随着监管规则不断完善、支付市场治理日益深入,在清算环节对外开放的同时,也需进一步探讨对内开放的程度。

总之,支付清算的严监管和扩开放并不矛盾,合理推动改革开放,反而更有助于把握支付效率与安全的“跷跷板”。这就需从“引进来”与“走出去”、对外与对内开放、壮大行业与加强消费者保护等不同层面,重新梳理与探讨新形势下的支付清算市场发展路径。

编辑  侯津柠

来源  《中国金融》2020年第22期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安然、魏唯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盛松成:目前收紧货币政策不利于稳增长和防风险

视点 | 张明:超低利率的理论与实践

刘元春: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突破低收入陷阱是必须的

视点 | 陈卫东:银行业发展及变革趋势

周小川:传统通胀度量面临挑战,货币政策应考虑通胀指标背后的体验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