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MI锐评 | 如何定位数字人民币及其应用场景?

国际货币研究所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2021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支付结算工作电视会议,重点强调深入推进反垄断、加快构建跨境支付体系、健全网络支付“四方模式”、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3月25日举办的“2021国际清算银行创新峰会(BIS Innovation Summit 2021)”中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开发的数字货币将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技术平台共存,数字人民币将按照以市场为导向的方式推出,同时与纸币和移动支付平台共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认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主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M0),不予计息,商业银行也不向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换服务费。如何看待数字人民币M0定位?数字人民币是否有分流第三方支付的可能性,及其是否有助于打破第三方支付垄断地位?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可以如何拓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特将部分业内专家及IMI成员观点整理如下: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如何看待数字人民币M0定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认为国家有必要利用新技术对M0进行数字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性的基础货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批发资金依托支付系统实现了电子化,支持M1和M2流通的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如大小额支付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等)、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等各类支付系统不断完善升级,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发展需要。用数字人民币替代M1和M2,既无助于提高支付效率,也会造成现有系统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IMI学术委员、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认为,数字人民币定位仍需斟酌。数字人民币本质上仍是人民币,只是表现形态与运行方式的改变。在此前提下,关于数字人民币的定位与管理仍需进一步明确。如果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M0,那么,比照现金管理,统一由央行投放,需要下载央行数字人民币APP,通过央行指定的少数商业银行作为运营机构进行兑换(兑出、兑回),用于替代现金且完全免息免费是可以理解的,根本的改变是:央行能够掌握数字人民币所有的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但这又带来新的问题:数字人民币的规模如何掌控?是只能控制在现有M0额度内并替代部分现金,只能用人民币现金兑换,还是可以超过现有M0额度,可以用银行存款兑换?如果数字人民币钱包免息免费,那么,对维护钱包的银行而言,是否就属于表外业务?钱包除数字人民币兑出兑回外,大量的支付使用如果都需要银行进行钱包调整维护,但又完全是免息免费的,可能并不合理。如果这些钱包的収付都是由央行直接处理,那么就会对银行及支付机构产生替代效果,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IMI特约研究员、西班牙对外银行研究部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认为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在多个城市推出数字人民币(DECP)的试点使用,国内民众对于数字人民币的问世推广更为期待。目前,数字人民币(DECP)被清晰定位于现金M0的数字版替代品,主要目的是增进金融普惠性,提高支付体系的整体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青年成员宋鹭认为数字人民币与普通移动支付工具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其前面的“法定数字货币”属性。作为现金也就是M0的替代,在应用终端的数字人民币可以简单理解为装在电子钱包里面的数字化的现金,而这个数字现金的使用不需要再通过银行存款进行转移。显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传统移动支付工具并不具有此项功能,它们只是电子化的“钱包”,而支付所需的钱包里的“钱”仍需经过银行系统来实现转化。

 2

数字人民币是否有助于打破第三方支付垄断地位?

重庆市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认为受DCEP推行的影响,传统的支付宝、微信在移动支付上的垄断地位可能会有所改变,同时他们建立在支付业务导流上的信贷、理财、保险等业务也可能会受到影响。DCEP的价值不仅仅限于传统纸币的M0替代,其更为重要的价值是可以参与未来国际贸易中全新的数字结算体系的构建,因此是形成互联网经济新秩序的基础之一。

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认为央行建立的是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且不向发行层收取流通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和兑回的服务费。同时,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同样不靠行政强制来实现,而是应该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说老百姓需要兑换多少,我们就发行多少。另外,只要老百姓有使用纸钞的需求,人民银行就不会停止纸钞的供应。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和纸钞将长期并存。此外,支付宝、微信支付和数字人民币并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前两者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在数字人民币诞生以前,里面承载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数字人民币诞生以后,钱包里装的内容可能会增加一种,但大家仍然可以使用原有的钱包进行支付。不过,因为支付机构不得经营和变相经营货币的兑换和现金存取等业务,不具备为M0定位的数字人民币提供兑换服务的制度基础。因此,按照现行法律制度要求,只能由商业银行向大众提供兑换数字人民币的服务。同时,因为微信支付、支付宝各自的商业银行也属于运营机构,因此同样和数字人民币并不存在竞争关系。王永利认为,如果数字人民币钱包在用于兑换和支付之外,不能用于存贷款及其他各种金融业务,如果要办理存贷款及其他各种金融业务都需要转换成传统人民币,那么数字人民币的规模和作用将非常有限,而且将长期维持两套人民币运行体系,可能会带来管理上的麻烦。数字人民币应该突破M0限制。一旦推出数字人民币,就要推动其尽快替代所有人民币,可以用于办理所有金融业务,包括存贷款。金融业务仍由商业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办理,并按照业务约定计息收费。央行也可以直接用数字人民币向银行等提供再贷款等,保证数字人民币的充分供应。央行仍要通过数字人民币运行体系掌握到所有数字人民币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这样,既能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又能削弱单一金融机构的数据优势与垄断地位。有限匿名最大的表现是数字人民币用户信息和所有交易数据全部集中在中央银行,会比今天所有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或者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都要全,这个可能在打破数据垄断上会有重大的作用。夏乐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线上支付市场中,一些网络巨头已经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尽管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可能为一些小型线上支付提供商提供发展契机,但是央行数字货币不应以直接参与线上支付市场竞争为目标,而是应当更关注于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场景,切实提高金融普惠性。在这些公共服务方面,利用数字人民币缴纳小额税费这样的功能不难实现。

 3

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可以如何拓展?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副行长李波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分论坛“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上表示至于数字人民币的具体推进计划,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时间表,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冬奥会就是推广数字人民币的一个时机。现在正在考虑更多的场景,以及更多的城市来进行试点,例如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期间,我们会让数字人民币不仅能够为国内用户所用,也能够为国际来宾所用,未来还会继续进行试点,这样在试点项目当中可以涵盖更多的使用场景,在试点过程当中进一步加强生态系统的建设。数字化人民币的发展重点目前主要是推进在国内使用,就人民币的国际化而言,我们已经多次表示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进程,我们的目标绝不是要取代美元或者是其他的国际货币,我们的目标是让市场来做出选择。

夏乐认为未来可以考虑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某些类别的财政补贴发放,降低补贴发放的成本,提高效率。央行还可以与财政当局进行合作探讨,开发新的应用场景。例如,财政可以将数字人民币以补贴形式发放至某些群体,但是规定补贴接受者在某个时限之前使用掉这些数字人民币。这样的使用场景类似于消费券,去年多个地方政府曾经利用消费券发放刺激本地消费和抗击疫情。如果在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中加入这样的应用场景,必能提高其应用的普惠性。宋鹭认为数字人民币将拓展支付新场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不断扩展,数字人民币与大众生活的结合程度还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各种C端(消费者市场)场景之下,数字人民币的金融服务功能也将不断丰富。

本文综合了IMI专家和人民网、腾讯财经、凤凰新闻等媒体的报道

编辑  艾建伟

观点整理  艾建伟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发展绿色金融高效助力“碳中和”——大金融思想沙龙160期主题报告

刘青松:注册制评估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IMI研报|《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0》系列四:充分发挥上海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引领作用

会议简报|2021年春季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隆重举行

RUC之声 | 郑志刚:国企混改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和未来突破的关键问题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