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超低利率新常态——全球货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大金融评论杂志 Author 李扬
1
超低利率发展标志性事件
2
超低利率成因
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运行体制机制的变化,是利率走低的基本因素。全球利率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摆脱其长期高悬的格局,并于90年代初期回落至5%之内,根因之一在于,期间世界的发展进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相继崛起、中国于90年代开启市场化改革进程、苏东集团于90年代前后解体并全面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等。这些变化深刻改变了世界,其中全球劳动力供求格局的巨变让全世界收获了长达二十年的人口红利。IMF曾在研究中指出,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劳动力变得日益全球化,全球有效劳动力供给在1980-2005年间增加了3倍。从时间分布看,有效供给的增加主要发生在1990年以后;从地区分布看,有效供给的增加约有一半多来自中国等东亚国家,其他则可归诸南亚、前东欧集团国家和非洲、拉美地区国家。分析显示:正是全球人口红利的释放,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时期。这个时期经济运行的典型特征就是“三高两低”: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同时并存。
然而,“大缓和”只是故事的上半段。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以及接踵而来的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危机等,则开启了整个故事的下半段。这个目前仍在持续的过程,连同此前长达20余年的“大缓和”时期,共同构成了“百年不遇之大变局”的丰富内容。 20世纪90年代便已形成的全球总储蓄长期超过总投资的格局,在新世纪中仍在持续,并决定了自然利率长期向下的趋势。只不过,上世纪的人口红利,此时已悄然转变为“人口负债”。其中,中国人口结构的加速恶化,成为主要贡献因素。进入“人口负债”阶段后,经济通常会在两个方向上失去增长势头:生产力下降和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负债”下,工资率上升、潜在生产率下降、老龄化恶化并带来社会支出提升、资本积累减少,“三高两低”中的“三高”渐次失去,仅余“两低”还在顽强地表现自己。换言之,表现在货币金融领域中的长期超低利率现象,实则只是实体经济长期衰退的金融表征。在诸多导致自然利率趋降的实体经济因素中,人口结构恶化和技术进步趋缓是主因。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全球劳动人口增长率、安全资产收益率在过去30-50年中均处于下行趋势,直接引致了全球自然利率下行。而由于近几十年来全球尚未出现“颠覆性”科技进步,全球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亦趋于缓慢下降。数据显示,自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全球技术进步的速度已落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期间的平均水平之下。金融周期的影响
对于经济活动日益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金融关系为纽带,以金融政策为协调工具,从而把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这一过程与趋势,我们将其称为经济的“金融化”。20世纪末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实体经济不断被“金融化”的现象,从而使得金融周期逐渐成为主宰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
从源头上说,金融工程的出现以及相应的资产证券化的广泛推行,完美地解决了实体经济运行中经常出现的期限错配问题,引导了经济的“金融化”进程。这一革命性进展最早大规模出现在住宅金融领域。抵押贷款证券化显著提升了住房市场的流动性,而其原理也在大范围复制和推广,催生了各式各样的资产证券化。正是这些证券化产品,构成发达经济体影子银行体系的主体,其规模如今已达到货币当局不可忽视的程度。经济“金融化”不断提高的事实,还可以从各个金融领域的发展及其同实体经济的关系变化中观察到。例如,经济的证券化率(各类证券总市值/GDP)上升、金融相关比率(金融资产总量/GDP、M2/GDP等)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年交易量、信贷余额、年保费收入、外汇日交易量等对GDP的比率稳步上升,贸易相关的资本流动与非贸易相关的资本流动的比率不断下降(上世纪末已达1:45)等,都是经济“金融化”的实例。毫无疑问,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正逐步改变着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使得债权/债务关系、委托/代理关系、风险/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逐渐在经济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经济运行。“金融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使得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上,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商品与劳务的价格(物价)和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利率)发挥作用;经济“金融化”情况下,当货币政策尚未来得及展示其对物价和资金成本等实体经济因素的影响时,金融产品等“虚拟”产品的价格便已发生即时和剧烈的变化,并通过改变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鉴于此,货币政策不得不越来越关注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动,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将政策重点置于压低利率方面。货币政策操作范式
基于货币政策操作的分析,能进一步解释超低利率背后的人为因素。这方面的进展,与金融界持之以恒地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展开研究密切相关。至今,学术界和政策界已经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对大萧条原因的解释。其中,大萧条的深刻教训是,在全社会都急切需要流动性的最紧急状况下,中央银行却囿于“真实交易”原则且将减少金融风险作为最优先事项,未能及时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救助商业银行和企业,致使危机愈演愈烈,终至演变成几乎使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大萧条。这种认识,深刻地改变了央行调控的逻辑和行为方式,并因一批精研“大萧条”的专家(如本·伯南克等)入主央行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其行为方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货币当局毫不犹豫相继推出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2020年以来,为应对新冠疫情影响,他们更将应对危机的政策推向极致,一方面允诺向经济主体直接提供支票,增加各类经济主体的资金可得性;另一方面,索性直接实行负利率政策,进一步降低经济主体获取资金的成本。
总之,鉴于以上三大因素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全球超低利率乃至负利率将在大概率上成为金融运行的长期现象。3
超低利率影响
企业
企业是超低利率的受益者,因为其贷款可得性和融资成本都将得到改善,企业获得循环贷款、贷款展期的机会也会增加。但在支持实体企业的政策导向下,商业银行很可能错配资金,为高风险、盈利能力很差的“僵尸企业”提供“常青贷款”。日本和欧洲地区的 14 个发达经济体在推行负利率政策之后都出现了“僵尸企业”数量增加的现象,我国原已存在量亏损企业和“僵尸企业”,也都在低利率的政策环境中得以存活。
居民
在收入不增加的条件下,超低利率会使居民减少消费,同时减少投资性储蓄,但可能增加预防性储蓄 ;在投资一端,居民更倾向于寻求高收益、高风险投资,如私募基金等,同时,也倾向于追求更为个性化的金融资产。值得忧虑的是,在正常情况下,居民收入的相对下降本应导致储蓄率下降,而目前的情况是,居民储蓄率不降反升,这样一种格局,将导致货币当局的救助政策效力递减(居民获得补助后“不花钱”)。这是反危机政策最不乐见的结果。
商业银行
超低利率对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有再分配效应,以利息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商业银行受负面影响较大;而主要依靠提供服务等非利息收入的银行则受损较小,相反,因其提供服务的资金成本下降,反而可能获利。我们的初步研究显示,在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商业银行受超低利率(负利率)的影响较小,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的商业银行早就完成了银行从“产品推销者”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变,而且大多采取混业经营模式,它们的盈利主要得自服务收费和市场交易,息差收入占比较低。
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超低利率(负利率)的受益者,因为它们原本就较少依赖息差收入,主要依靠向非金融部门提供各类服务和参加证券市场各类交易赚取收入。本世纪以来,欧美日等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均有较大发展,而且,随着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限进一步模糊了。
编辑 郭瑞华
来源 《北大金融评论》第7期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发展绿色金融高效助力“碳中和”——大金融思想沙龙160期主题报告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