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后遗症:中期经济损失的前景

Sonali Das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4月22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联合主办,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协办的2021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隆重举行。IMF研究部高级经济学家Sonali Das从华盛顿远程连线并以《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后遗症:中期经济损失的前景》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这次疫情使得中期产出增长预测由4%下调到3%,从严重性和持续时间看,影响仍将弱于全球金融危机。总体来说,平均收入水平、经济收入结构、财政政策、应对规模有助于解释各经济体表现的差异。新兴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恢复前景弱于发达国家,会遭受更加长期的持续伤害。从长期看,这种对行业的冲击主要还是由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损失所驱动的一种深度衰退。重点关注未来长期损失的传导渠道,并相应地提供应对措施。
以下为会议纪要:

 1

危机之后的“伤痕效应”

首先,危机之后的“伤痕效应”或者长期影响如何。我们关注了过去衰退的历史记录,它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我们希望以史为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疫后的世界。对未来经济走向的预测当然不能忽视这种“伤痕效应”。首先看一下它的冲击,之前各种各样的经济危机影响到了许多所谓高接触行业,特别是这次疫情当中高接触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这些高接触行业无法全部搬到线上,包括餐厅、运输以及商店。至于它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千差万别。我们也观察到了,如果你在高接触行业就业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包括低技能的人、女性、老人、年轻人受到的影响最大。因此,我们看到不同的国家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比如他们的经济结构是不一样的,有些国家是以旅游导向的国家,他受到的影响肯定就很大。我们把他们分为四类:图1
从上图可见,红线在疫后往下走然后上来,去年3季度往上走,但高接触行业仍然没有达到疫前的情况,也就是高接触行业确实受到的冲击最大。如何理解它传导的机制,因为在经济衰退过程当中,从长期、中期来看,它的影响是有一些传导渠道的。这次疫情传导机制可能有一些差异。过去一些传导机制可能这次也有,但还有一些独特的传导机制,因为这次的影响,比如它影响到高接触行业,而且导致疫后资金的错配以及资源分配的失衡。全球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冲击,因为很多人无法跨境流动。比如只能开展在线教育,长期来看,相应的资本也会受到流动方面的一些限制,在过去可能没有这样明显的线上(发展)趋势。上图的三个未来路线图代表了中期的发展趋势。在经济衰退之后,总体来说大多数国家不能完全恢复,存在中期产出的损失。

 2

典型危机的中期产出损失更严重之根源在于生产率冲击

下图标示了脉冲冲击的历史经验。虽然衰退的类型不同,包括金融危机和好几次疫情,但这些国家GDP的恢复趋势总体来说都很难恢复到之前的情况。我们去看各种各样的文献,包括参照过去不同的衰退经验,都很难恢复到疫情前的情况。从中期产出损失渠道看,我们跟踪了过去供应侧占GDP比例的差异。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蓝线是个典型的金融危机衰退情况的曲线。对于典型的衰退来说,人均GDP的中期损失主要归因于持续疲软的生产率。金融危机与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工人比率和就业的永久性恶化有关。当然,对财政和劳动力市场也会有一些影响,但这两块很快就能够恢复。图2

 3

经济冲击的行业维度

下图展现了不同行业受到的冲击,某一个行业受到的冲击会蔓延到其他的行业。实际这次影响最大的行业是高接触行业,它有外溢的效应。需求侧的冲击也会影响到这些国家政府的支出。图3
我们想了解在2020年冲击对不同的行业是不是存在放大效应,特别是在疫情高峰期。虽然冲击影响到了所有行业,但主要是高接触行业。这些行业实际从生产网络角度来说,权重并不高,但我们发现,它仍然还是有比较大的溢出效应,也就是说他们受到的影响被放大了。比如它快速的下降主要是由于高接触行业受到冲击的量实在太大了,放大之后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也显得非常得大。对经济的中期冲击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首先有长期持续的伤害,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放缓,资本积累的放缓;之后冲击可能不断地蔓延,导致更广泛的经济不断地下行。

 4

中期产出损失的国家差异

各个国家有差异,但也取决于其他很多因素,既要看未来大流行传播的趋势,疫苗的接种和普及率;要考虑旅游业和高接触行业恢复的情况如何;还要看政策的回应和政策的空间,特别是在过去三四季度有超常规的政策回应和政策空间;以及全球溢出的渠道会影响到不同国家的经济。我们可以预测一下中期产出趋势有多大,这里做了与国际金融危机衰退影响的比较图(如下图)。这次疫情导致未来中期产出增长预测从过去4%下调到3%,和金融危机差异还是比较大的,金融危机严重性更强,而且持续的时间更长,特别是对金融行业造成的打击更大。这一次我们比较关注的是,这种影响对全球金融机构没有产生特别大的影响,总体来说,新兴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并不是普遍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这里要关注,未来到底这些疫苗接种情况,像发达国家疫苗接种情况比较好,可能他受的影响就小一些。同时,我们在未来符合政策支持的空间会非常得有限,尤其是低收入国家。图4
为了考察中期的预期损失在各国之间的差异有多大,我们分析了不同的因素以及不同国家的组合。总体来说,平均收入水平,经济部门结构、财政政策、应对规模有助于解释各经济体之间的差异。比如有些国家财政支持力度比较大,受到的影响当然就较小。特别是依赖旅游业的经济体的危机是最大的。总的来说,我们未来的生产率会有损失,但这主要还是由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损失所驱动的一种深度的衰退。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可能会导致有一些企业破产,特别是在高接触行业,可能有大量的企业破产。我们认为,和过去的金融危机相比,新冠疫情确实有疫后的长期损害,但各国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明显。《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第一章当中讲到的各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应对,但总体来说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未来这种长期的损失,它的传导渠道是哪些?进而相应地提供应对措施,也影响到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他们会遭受更加长期的持续伤害,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重新配置,特别是刚才我提到的高接触行业。这种投资也是要去看疫情之后能不能够持续;还有人力资本的积累也受到挫折,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持措施。以上是我发言的主体内容,谢谢大家!

编辑  郭瑞华

观点整理  李珊珊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梅德文:做大做强碳市场,高效率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

会议简报 |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与治理

直播入口 | 国际资本市场形势分析——大金融思想沙龙·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开局系列第4期

IMI宏观月报 | 疫情反复扰动海外经济修复,出口强劲支撑国内工业复苏(2021年4月)

宏观经济专题 | 全球失衡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于估值效应视角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