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锦 | 2021年国际货币论坛平行论坛三:ESG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新格局
平行论坛三“ESG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新格局”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主持,IMI联席理事长、瀚德科技董事长曹彤致开场致辞。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月秋,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马险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发表主题演讲。周月秋首席、马险峰副院长、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辑郭建伟、曹彤理事长、王文执行院长、蓝虹副主任以及深圳找铅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强先生、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姚尧先生,共同发布《铅蓄电池行业绿色金融标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国俊,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产品创新处处长陈亚芹,郭建伟总编辑,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孟萌,天津商业大学再生资源研究所所长、广州联合再生产业研究院院长吴爱政,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系系主任许光清等嘉宾围绕“‘30·60’绿色背景下的转型和挑战”的圆桌研讨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以下为与会嘉宾的观点集锦:
开场致辞
曹彤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理事长、瀚德科技董事长 |
共话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绿色经济建设
以绿色金融助推绿色经济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绿色复苏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的有力举措;另一方面,发展绿色金融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全新方式,也是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快速成长,已经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早在2016年,人民银行等7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2021年,人民银行提出构建包括绿色金融标准、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激励机制、产品创新体系、国际合作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16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和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绿色金融及其应当发挥的历史性作用进行深入的讨论。此次论坛旨在探讨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制定绿色金融行业标准,共寻绿色金融投资机会,也期待大家充分交流,畅所欲言。
主旨演讲
周月秋 |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我国ESG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ESG是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存在三大重点。一是金融机构将ESG纳入投资管理标准,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三是ESG信息披露。企业披露ESG信息能够使市场绿色信息更加全面、透明,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夯实金融创新基础。
我国ESG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我国监管体系在2016年便构建了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基金业协会持续发布ESG报告和绿色投资指引。至2020年底,我国实现绿色贷款11.95万亿元,构建泛ESG指数50余个。一批本土化ESG评级机构涌现,社会评级更为适合我国国情。
“十四五”期间,中国ESG有望实现评级更加完善、投资持续增长和披露质量提升。评级体系进一步实现国际标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ESG投资队伍壮大,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丰富。经审计的强制性披露全面铺开,披露更加标准化和定量化,信息披露质量提升。
对中国ESG未来发展提出四条建议。一是建立统一的和国情相适应的特色化ESG评级体系。二是鼓励和引导ESG投融资市场发展,促进长线资金进入市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完善ESG信息披露体系,增加半强制、自愿性披露方式,为企业ESG信息全面披露创造条件。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形成国际标准和中国标准的良性互动。
王文 |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
碳达峰碳中和对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来讲是一次涉及到能源、产业、技术、金融各方面大的变革和经济转型,是一次中华复兴观念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大革命,其意义几乎可以与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相媲美。
从宏观层面,首先,有必要对过去40多年纯粹以GDP、以增长为主要指标和导向的发展理念进行梳理,未来中国要以绿色为核心导向重构社会经济系统,这将涉及到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其次,碳达峰、碳中和对政府来讲有重大意义,这是提高我国各级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重大机遇;此外,碳中和、碳达峰还将迅速推动中国绿色金融成熟稳定,并最终有望发展成为功能完善、全球领先的新型金融体系。
从微观角度看,碳达峰、碳中和也是一场极具意义的变革。中国全国性统一碳市场的形成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创举,低碳经济必然也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碳中和、碳达峰还对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量。
中国的ESG、碳中和以及碳达峰,一定要具有崭新的、全球化的视野。当前的碳中和已经成为涉及全球的大博弈,无论是安全、健康,还是稳定,都确实需要从全人类视角去看待。并且,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服务方式,才能在这场全球大博弈中拔得头筹。
行业标准发布
蓝虹 |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
铅酸蓄电池行业绿色金融标准发布及其解读
铅酸蓄电池行业在能源转型中非常重要,其主要的环境问题在于能耗和重金属,应该获得格外的金融支持,以实现整体减碳和重金属控制的目标。铅蓄电池分为启动型、动力型、工业用铅蓄电池,目前的绿色标准下,这三类电池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分别不高于4.5、4.2和3.8千克标煤/千伏安时。我们将其作为制定绿色金融标准的基准值。再将国内关于铅酸蓄电池的主体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截取排名前20%主体的减碳和重金属排放指标,在基准绿色标准上,再降低1/3的能耗,达到三类电池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分别不高于3.0、 2.8、2.5千克标煤/千伏安时的绿色金融标准,同时参考国际标准给出了相应的重金属指标。
张强 | 深圳市找铅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
铅酸蓄电池行业绿色金融标准发布及其解读
"十四五"规划要求铅蓄电池到2021年再增加30%。铅蓄电池作为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回收迫在眉睫。在产业转型期间,废铅蓄电池、绿色金融标准的发布会起到关键作用,会带领整个产业进行生产环节的升级改造以及回收环节的生产改造。铅蓄电池产业各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回收环节比较散、乱、差,对环境的污染风险相对较大,生产环节目前比较集中于几个大的铅蓄电池产业,销售环节基本上属于传统渠道专属专营。在整个系统,联盟链会形成庞大的数字资产场景,对于产业内的所有客户都有非常大的价值。
圆桌研讨 :“30·60”绿色背景下的转型和挑战(以姓氏拼音为序)
安国俊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
碳中和、碳达峰有赖技术创新与共同努力
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除推动绿色金融工具创新,也需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加大创新力度,解决绿色投融资面临的问题。如何协调央地政府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绿色金融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与自下而上的落实方式有效结合,是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挑战之一。中国应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绿色财政、绿色金融的衔接和财政税收的激励政策也至关重要。
技术创新是碳中和、碳达峰的最核心。绿色技术创新很大一部分来自绿色专利和知识产权,通过技术创新基金和各类基金推动技术研发落地,也需要学界、市场参与者和技术研发部门、科技孵化器来转化。
ESG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新格局。第一,绿色基金的ESG评价指标体系会对国内绿色投资起到引导性作用。第二,未来应该是气候投融资、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转型金融以及责任投资相互协调推动的过程。第三,疫情之后,影响力投资和绿色金融更突出责任和资本向善的力量。第四,未来绿色基金、绿色投资对于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城市发展、乡村振兴、产业研发和转型的落地非常重要。此外,不同部门应该有效整合、衔接绿色基金的标准、绿色技术的标准、产业的标准。
绿色金改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应继续有效推进金改试点工作。区域金融合作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就是长三角绿色发展区,就是整个区域金融合作的力量。
陈亚芹 |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产品创新处处长 |
双碳目标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双碳目标背景之下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更有责任担当。
围绕双碳目标,可以聚焦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资金的投向和资源配置。从13万亿的绿色贷款存量结构来看,原来相当一部分是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的,如今支持的重点则转向了减污降碳以及相关布局,如国土空间的重新构建,城市更新,农村的人居环境改善。围绕新的机遇,主要关注三个方向:气候金融、转型金融和碳市场。
第二个方面是数字化的应用。最终的考核是需要量化的,我们已经进行了环境压力测试在内的许多尝试,也在协助监管机构进一步丰富测算工具,把更多碳排放的数据纳入考虑范围,未来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也要将企业端与金融端的解决方案融合,跟踪监测其减排效果。
第三是对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打造。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一些产品,比如理财或者资产管理服务等引导个人和企业客户的行为,从而促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
另外,金融体系自身也要做到“碳中和”,进行绿色运营。我们兴业银行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包括今年在业内率先采纳了联合国“立即实施气候中性”倡议。而未来随着市场导向和监管标准提高,还要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并进行合理的量化和测算,这对金融机构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郭建伟 | 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辑 |
“30·60”目标提出后,绿色金融如何发展?
“30·60”目标现已排在人民银行的前三大工作中:货币政策、风险防控、绿色金融。人民银行也在创新相应的政策工具。“30·60”目标提出后,绿色金融将如何发展?
第一,绿色金融的发展要进入第二阶段,即高质量的绿色金融发展。高质量的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对准实现“30·60”目标,否则将可能出现新的绿色金融风险。通过对准“30·60”目标,引导金融资本按照社会责任方向有选择地进行配置,倒逼经济主体进行绿色化发展转型,也倒逼地方政府进行思考。
第二,“30·60”目标发展需要系统思维。减碳要双轮驱动,一方面要将传统行业按照“30·60”目标进行绿色化改造,另一方面要抓紧培育新型的符合“30·60”目标的新产业。首先,需要制定清晰的实体经济减碳线路图,从行业到省市、再到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减碳线路图。然后,银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按照减碳线路图来支持绿色金融。另外,在实现碳中和的整个过程中,也要正向地激励整个社会生活的绿色发展,比如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居民生活推广减碳行为等。
总而言之,通过制定清晰的减碳线路图,金融资本、实体经济、政府乃至全社会一起合力行动,相信共产党领导下一定能实现“30·60”目标,实现高质量的绿色金融发展。
吴爱政 | 天津商业大学再生资源研究所所长、广州联合再生产业研究院院长 |
再生资源行业可贡献1/4的碳减排
再生资源行业可贡献1/4的碳减排。我国目前仍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铁矿石,我国的碳排放还会进一步上升,而资源再生会减少大概25%的碳排放,也就是说,未来1/4的碳减排来自于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规模相当大,我国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在2020年达到3万亿,发改委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建立资源循环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5万亿。这一产业会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再生资源领域要发挥作用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
一方面,科技创新在循环经济产业的各个领域都可能会发挥作用,目前很多企业借助科技的力量,在减排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要不断地数据化、信息化,加大研发力度。
另一方面,也需要创新的政策来支持,目前我国的垃圾回收成本依旧较高,这对循环经济产业形成了一定掣肘,绿色金融政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相关的绿色金融标准也要同“一带一路”相联系,因为各国都非常重视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和政策创新,才能尽快帮助再生资源完成1/4碳减排的任务。
许光清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系系主任 |
双碳目标:经济发展的硬约束和新动力
当前双碳目标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双碳目标是经济发展的硬约束,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双碳目标是经济发展的硬约束。力争2030年之前碳达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我国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现在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还是非常高碳的。双碳目标下,一些产业肯定受到影响,比如煤电将由压舱石变成调峰机组,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要的电源结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也面临调整。
双碳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既是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新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在要求。总书记说过,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学者提出,碳中和是中国战略机遇,有望开启下一个40年的发展奇迹,碳中和或是与改革开放同等重要的战略决策。
欧盟在1990年已经实现碳达峰,到现在已经碳达峰30年,再过3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我们的经济系统比较高碳,目前虽然也有碳交易等市场机制,但实际上我国的碳达峰是政策干预下的人为达峰。目前来看,通过一些节能增效、节能降耗的手段可能实现达峰。但是实现碳中和还需要一些更加突破性的技术
本次论坛更多嘉宾的精彩观点将于近期陆续推出,欢迎持续关注!
观点整理 李珊珊、袁 阳、刘瑞钰、
杨 智、杜欣泽、包燕平
编辑 邹明芝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徐力婧、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观点集锦 | 2021年国际货币论坛平行论坛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人民币国际化
观点集锦 | 2021国际货币论坛开幕式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发布会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