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读史 | 外国货币史漫谈:犍陀罗王国的萨塔马纳银币

石俊志 IMI财经观察 2022-04-30

编者按


《IMI财经观察》每周末带您聆听名家解读中外金融的发展兴替和制度演变,在史海钩沉之中领略大金融的魅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石俊志在《金融博览》杂志专栏上先后发表《外国货币史漫谈》系列文章,讲述关于罗马帝国货币的故事。罗马帝国在西方历史上具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了解罗马帝国货币的发展,能让我们对货币世界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为系列第八篇,原载于《金融博览》2021年第7期。

以下为本期连载的内容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列国时代,在南亚次大陆西北端兴都库什山脉(今巴基斯坦东北部和阿富汗东部)出现了一个古国,称犍陀罗(GANDHARA)王国,属于古印度列国十六大国之一。犍陀罗人聚居在喀布尔河、斯瓦特河、印度河冲击形成的山谷地区,这里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犍陀罗王国的重量单位“萨塔马纳”(SATAMANA)源于古印度吠陀时代。公元前 6 世纪,犍陀罗王国以萨塔马纳重量标准生产出特定规制的条形银币——萨塔马纳银币。

一、重量单位

萨塔马纳重量单位最早出现在吠陀文献中。

公元前 1500 年以后,印欧语系居民进入印度河流域,逐渐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居民。这些人自称“雅利安人”,意思是“高贵的人”。雅利安人称印度河流域原有居民为“达萨”,意思是“敌人”。这说明,雅利安人的进入是通过战争实现的。

雅利安人创作了 4 部吠陀(经文、诗歌、咒语汇编)——《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梨俱吠陀》形成于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900 年,这个时期被称为“梨俱吠陀时代”或“早期吠陀时代”。其余 3 部吠陀形成于公元前 900 年至公元前 600 年,这个时期被称为“婆罗门教时代”或“后期吠陀时代”。4 部吠陀是研究雅利安人历史的主要文献。

吠陀文献中,“马纳”(MANAS)是常见的交易术语,被用作称量单位。1 萨塔马纳等于 100 马纳。萨塔马纳原来是一个圆形金属片,用于国王登基祭祀典礼,当国王加冕时,两个萨塔马纳被分别嵌在皇家战车的两个轮子上,典礼后赏给祭司。

马纳采用百进制,100 马纳等于1 萨塔马纳。但是,两者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单位——沙那(SHANA),重量1.375 克。12.5 马纳等于 1 沙那。8 沙那等于 1 萨塔马纳。

二、条形银币

犍陀罗王国使用萨塔马纳作为重量单位,生产出条形银币——萨塔马纳银币,理论重量 11 克,与同时期吕底亚王国斯塔特纯银币的理论重量恰好一致。

古印度的列国时代,始于公元前6 世纪初。犍陀罗王国的主要城市有河东的塔克西拉(TAXILA)和河西的普什卡拉瓦提(PUSHKALAVATI)。塔克西拉作为犍陀罗王国的都城,是古印度八大商业城市之一,现今为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塔克西拉市。公元前5 世纪,塔克西拉古城所在地区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犍陀罗王国开始生产萨塔马纳银币的时间,在公元前6 世纪中期。

吕底亚王国开始生产纯银币的时间,也是在公元前 6 世纪中期,即克洛伊索斯国王执政时期(公元前 560年至公元前 546 年)。犍陀罗王国的萨塔马纳条形银币与吕底亚王国的斯塔特椭圆形纯银币是同时期的钱币,两者重量标准相同,其间应该有着某种联系。

犍陀罗王国的萨塔马纳条形银币,一般在正面有印记符号,背面是光面。图 1 为犍陀罗王国 1 萨塔马纳银币,弯条形状,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03 年生产,重量 11.2 克,正面印有 2 个六臂符,背面是光面,没有记号。


图1 犍陀罗王国 1 萨塔马纳银币

印度钱币学者帕尔梅什瓦里说 :犍陀罗国发行的货币是很特别的凹形长条状,长度为 1 ~ 1.75 英寸,平均宽度约为 0.4 英寸……刚刚铸造的钱币重约 183 格令;受到实际状况影响,其重量通常为 150 ~ 180 格令。格令(GRAIN)是 1 颗麦粒的重量,为 0.0648 克。帕尔梅什瓦里所述犍陀罗王国的条形银币初期重量为 183 格令,后来降至 150 ~ 180 格令。萨塔马纳的理论重量为 11 克,约等于 170格令。

图 2 为犍陀罗王国 1 萨塔马纳银币,弯条形状,公元前 600 年至公元前 500 年生产,重量 11.5 克,正面是2 个六臂符,背面是光面,没有记号。


图2 犍陀罗王国 1 萨塔马纳银币

犍陀罗王国早期钱币是条形银币,后来又出现了圆形小额银币。图 3为犍陀罗王国 1/16 萨塔马纳银币,圆形,公元前 500 年至公元前 400 年生产,重量 0.67 克,正面是 1 个六臂符,背面是光面,没有记号。这枚 1/16 萨塔马纳的银币,实测重量 0.67 克。以此推算,1 萨塔马纳便是 10.72 克,近似于萨塔马纳的理论重量 11 克。


图3 犍陀罗王国 1/16 萨塔马纳银币

古印度列国时代,不仅犍陀罗王国制造和使用萨塔马纳银币,自犍陀罗王国从西向东的一条线上,有居萨罗(KOSALA)王国、末罗(MALLA)王国和迦尸(KASHI)王国,他们都生产和使用萨塔马纳银币。但是,这些王国的萨塔马纳银币的形状已经不再是条形,而是四边不规则的方形,或者是圆形。

三、印记符号

根据近代考古发现,古印度文明源于公元前2500 年至公元前 1750 年的哈拉巴文明。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在印欧语系民族到来之前,印度无史可言。1922年,考古学者在印度河流域偶然发现了一处奇特的文化遗址。经过数十年的发掘研究,整个印度河流域发现大小城镇遗址 200 多处,其中三处——哈拉巴、墨亨佐达罗和甘瓦里瓦拉——规模最为庞大。这些遗址被统称为“哈拉巴文明”。哈拉巴文明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2500 年至公元前 1750 年,其中大部分早于中国的夏朝,小部分与中国夏朝的时间重合。哈拉巴文明的主要经济是农业,现已发现当时所用的镰刀等农具。农作物主要是大麦和小麦。人们已经开始畜养牛、羊、家禽等。椰枣、果品也是人们常用的食物。制陶、纺织、冶炼和车船制造都已经相当成熟。哈拉巴文明遗址中发现大量的铜器,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进入铜器时代。城市文明已经出现。哈拉巴、墨亨佐达罗和甘瓦里瓦拉是当时主要的三大城市。哈拉巴文明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存留在各种石器、陶器、象牙制的印章上。文字符号有象形的,也有用方、圆等几何图案组成的。这些文字迄今尚未被解读。古印度早期钱币上的印记,是对石刻、陶器、印章上的印记的发展和继承。钱币上的印记,也可以看作是“未能解读”的图形文字。截至目前,古印度钱币上的印记已发现有五六百种,对它们的解读,众说纷纭,难以统一。关于各种印记符号,不同城邦有着不同的图案,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图案。萨塔马纳银币上的印记,大多是太阳符和六臂符。太阳符由实心圆盘或圆眼及芒线组成,芒线数目多在 6 至 16 条。有学者认为,太阳符与宗教信仰有关 ;另一些学者认为,太阳符代表王朝权力;还有学者认为,太阳符的芒线代表国王所统治的邦国的数量,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管辖权的象征。六臂符由圆眼与 6 臂组成,其中3 臂为箭头,3 臂为公牛徽。有学者认为,六臂符与宗教信仰有关 ;另一些学者认为,六臂符是王朝的标志 ;还有学者认为,六臂符是王朝领土扩张的象征。此外,在古印度的另一些钱币上,有些印记是佛丘、树栏、几何图形,可能用来表示地域、部族、王朝等,还有些印记是人、兽、植物,可能用来作为造币场的标志。


作者简介


石俊志,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北京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货币法制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学博士、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精算统计专业博士,研究领域横跨金融、法律、历史。对中国货币法制史有深入研究和独立观点,著有《中国货币法制史话》《半两钱制度研究》《五铢钱制度研究》《中国货币法制史概论》《中国铜钱法制史纲要》《中国古代货币法二十讲》等;在国际金融、金融资产运作、债权保护等方面亦深有造诣,著有《国际保理》《现代精算数学原理》《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商业性债权转股权法律研究》等。


《外国货币史漫谈》题解


要深入对特定制度与文化特质的认识,必须建立一个罗马帝国在西方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若要了解西方文化,必须研究罗马历史,特别是罗马帝国历史。货币史研究是寻求历史真实的一个重要视角。在此,我们依循世界货币史的发展脉络,讲述关于罗马帝国货币的故事,分期连载,供读者们阅读参考。

编辑  刘嘉璐 

来源 《金融博览》

责编  蒋旭、李锦璇

监制  朱霜霜、董熙君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周末读史 | 外国货币史漫谈:牧人摩塞雇佣女奴支付的银环

周末读史 | 外国货币史漫谈:克洛伊索斯的金银分离术

周末读史 | 外国货币史漫谈:钱币法令与提洛同盟的瓦解

周末读史 | 外国货币史漫谈: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发行的合金铜币

周末读史 | 外国货币史漫谈:君士坦丁发行的索利多金币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