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MI工作论文 | 黄继承等:“双支柱”调控的微观稳定效应研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金融思想 Author IMI

原文信息

作者:

黄继承 (IMI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姚   驰、姜伊晴、牟天琦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原文信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政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仅依靠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应对金融失衡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中国也提出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并在实践方面进行了较早的探索。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由此可见,“双支柱”调控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上被寄予厚望。


既然如此,那么“双支柱”调控框架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稳定效应?面对不同的经济状况、对于不同性质的微观主体,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应当如何协调配合?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双支柱”调控框架的作用机理和政策效果,更能为“双支柱”框架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提供政策建议。然而,尽管已有文献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部分探讨,但是相关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仍然非常匮乏。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基于中国银行业和上市企业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双支柱”调控的微观稳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基于银行层面的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得到了经验数据的支持,宏观审慎政策在降低银行风险方面的政策有效性也得以验证,并且,“双支柱”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被证明是显著的,表现为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抑制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的过度风险承担,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效应,起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


其次,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发现,在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有提高负债率的激励,而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这一过度负债的动机;同时,宏观审慎政策能够降低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促进企业优化债务结构,并且,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强化这一作用。上述实证结果说明“双支柱”调控政策在银行和企业两个微观主体层面都具有更好的稳定效应。


此外,本文的实证分析还发现,“双支柱”调控对银行风险承担和企业负债行为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同时,“双支柱”调控的政策效果在不同性质的银行和企业中也有所差异。对于银行行为而言,在经济上行时期,以及对于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银行风险承担对货币政策的调整更为敏感,与此同时,宏观审慎政策抑制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的过度风险承担的作用也更加明显。对于企业负债行为而言,在经济上行时期,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负债率和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并且,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能够强化这一作用;在经济下行时期,宏观审慎政策抑制企业过度负债的作用也有所体现。区分企业性质来看,宏观审慎监管抑制企业过度负债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而宏观审慎政策促进企业优化债务结构的作用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具有更大的影响。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同于已有单方面研究货币政策或宏观审慎政策影响金融稳定的文献,本文在“双支柱”调控框架下,以银行和企业层面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稳定效应,从而丰富了“双支柱”调控领域的文献。二是本文从银行和企业两个维度,研究了“双支柱”调控在微观层面的稳定效应,并讨论了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以及在不同性质银行和企业中的差异性,既从微观层面为“双支柱”调控的实施效果提供了补充性证据,又有利于分析“双支柱”调控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从而对相关领域的文献提供了有益补充。三是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我国实施“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支持,并为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一定启示。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启示:第一,健全“双支柱”调控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在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各自政策效果的基础上,注重政策间的协调作用,从而更好地抑制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实现政策效果的最优化,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二,为实现降杠杆的政策目标,一方面,可以通过收紧货币政策以降低企业负债率;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应及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以抑制企业负债率的过度提高。第三,充分发挥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作用,合理引导企业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促使企业多元化债务融资渠道、降低财务风险,这也有助于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第四,在“双支柱”调控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经济运行状况以及调控对象的异质性,选择合理的政策工具组合,从而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工作论文

编号IMI Working Paper No.2130

原文刊载于《金融研究》2020年第7期

系《金融研究》2020年度优秀论文

扫二维码阅读原文

编辑  陈婷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易纲:中国的利率体系与利率市场化改革
视点|夏斌:如何看待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
穆长春:数字人民币助力金融普惠

海外之声 | 韩升洙:空谈无用,行动降排
IMI研究动态 |(2021年8月总第三十五期)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