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点 | 金融科技:驱动主因、产业全景及出海战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腾讯金融研究院 Author 杨望、杜晓宇

金融科技的核心要义,在于科技进步赋能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全球各大经济体,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建设的数字经济新基建。数字经济加速了金融、教育、医疗等产业与科技的融合,从开源增收、节流降本和提效低碳层面上,驱动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文章主要从驱动主因、产业全景以及出海战略三个方面针对金融科技产业进行叙述。

作者|杨望(IMI研究员)、杜晓宇(IMI研究员)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驱动主因

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之际,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2021年10月15日起,《人民日报》陆续推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系列观察版。刊发3篇重要文章,围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进行分析阐述。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在5G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普及的今天,“人往线上走”正成为一种新的客户需求,推动经济活动的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已达9.89亿人,占总人口规模的70.4%,互联网普及率位居世界前列。同时,仍然在以9.5%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腾讯金融研究院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保持高速发展,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数字经济规模全球高居第二位,规模效应明显。数字经济增速达到9.7%,高出GDP增速7.4个百分点,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加法。


2020年,数字经济补位作用明显,产业数字化在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核心驱动作用。中国2020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1.2%,占数字经济比重由2015年的74.3%提升到2020年的80.9%,同比增长10.3%。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GDP比重为7.3%,卡脖子硬科技等原因,占数字经济比重由2015年的25.7%下降到2020年的19.1%,同比增长5.3%。数字经济结构呈现“28”式发展态势,产业数字化未来主流趋势显著。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腾讯金融研究院


 2

产业全景

伴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进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虚拟体验及物联网等,与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产业融合日益紧密,应用生态日渐成熟,进一步融合发展成金融科技产业生态。


金融科技产业在数字经济活动的培育推动下,产业链已覆盖个人、企业与产业客户。关键参与方包含金融与非金融主体的全方位参与,逐步形成“产业为本,金融配置和科技创新”的产业链新业态模式。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腾讯金融研究院


首先,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作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者,从客户需求和产业升级两个角度,引领金融科技产业的创新方向。进一步来说,金融机构通过与平台企业、金融科技公司共建开放和产业金融平台,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金融科技工具,打造“场景+金融”融合业态。多方共同将金融、教育、医疗、工业、能源、零售等生活、生产场景数字化,配置理财、资管、支付、小贷、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产品资源,为产业链上的各方提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数字金融服务。在多个场景中,打破传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普惠金融、产业金融的方式,覆盖足够多的乡村边远地区客户和小微客户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与民营经济的发展。


其次,大中型、小微企业、个人客户,作为金融科技产业侧主体,大范围应用区块链中联盟链方式,搭建产业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为产业全方位提供支付、现金管理、可信存证、数据资产、票据流转、信用证数字化等金融科技的能力建设和产品流通。通过产业数字化的方式,由信息生产加工为数据,由数据进一步加工为信用金融产品,经过个人、企业征信持牌机构增信、流转。特别地,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监管机构穿透式监督管理底层资产,多维度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4

出海战略

202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逐步回正,海外资本开始在全球大范围投资研究金融科技项目,重点领域是支付科技、财富科技、监管科技、网络安全、加密货币、人工智能等。因此,金融科技的出海战略,关键在于追踪金融科技项目对资本的吸引力,换言之,金融科技的投资热度尤其重要。


进入2021年,全球各地疫苗接种率不断上升,各经济体开始走出疫情影响,金融科技项目也开始通过资本,寻求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海外借壳上市投资方法之一)合并机会。


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保持强劲反弹势头,投资额从2020年下半年的870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上半年的980亿美元。实现交易2456 宗,创历史新高。资本出海、投资并购、产业数字化,日益演变为金融科技出海必备操作。


数据来源:PitchBook、毕马威、腾讯金融研究院


进一步来说,2021年上半年,美洲地区金融科技投资总额全球第一,高达514亿美元,无独有偶,美国占到421亿美元。欧洲、中东、非洲三个地区的金融科技投资恢复到疫情前最好时期,总额达391亿美元。亚太地区也实现大幅增长,从2020年下半年的45亿美元增至75亿美元,与此前最高位相比,仍然有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PitchBook、毕马威、腾讯金融研究院


中国金融科技投资从2020年下半年的9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上半年的超过13亿美元,是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的最好成绩。2021年上半年中国未出现任何超大型风险投资交易,超1亿美元的风投交易显示了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多元性正不断提升。在加紧对加密货币的管控的同时,还在扩展其央行数字货币试点项目,10地1场景。


2021年上半年,美国金融科技风险投资破纪录,吸引250亿美元投资。超过2020年的年度记录220亿美元。集中在支付、财富科技、加密货币、信贷等领域,主要交易包括Robinhood34亿美元融资;Stripe6亿美元融资、Better、Service Titan和DailyPay分别融资5亿美元,美国金融科技市场日渐成熟。


2021年上半年英国金融科技投资达245亿美元,风险投资创新高。主要是受到为数148亿美元的Refinitiv(路孚特,金融数据基础设施提供商)交易的推动。金融科技的多个细分行业正受到越来越多英国投资者的关注,包括支付、财富科技、保险科技、合规科技、网络安全及其它领域,源于客户行为的变化,有价证券的数量上升和投资者类型增加。ZilchPay筹得8100万美元,数据分析Butterfly筹得2200万美元。在英国,应关注的金融科技领域包括中小企融资以及普惠金融、碳追踪和补偿的ESG解决方案。


新加坡金融科技投资出现下滑迹象。从2020年9.4亿美元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6.14亿美元。电子钱包公司Matchmove融资1亿美元,是新加坡本季度的最大交易。在2021年上半年,平台巨头Grab(网约车送餐平台)公布了一项400亿美元的SPAC(特殊目标收购公司,海外借壳上市一种)合并,预示着下半年将迎来巨额交易。同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公布了一系列旨在加速绿色金融发展的方案。


2021年上半年,印度金融科技市场投资额达20亿美元,包括商户平台PineLabs的2.85亿美元的私募融资轮以及多个超一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轮,包括Cred(2.15亿)、RazorPay(1.6亿)、KreditBee(1.53亿)、OfBusiness(1.1亿)和BharatPe(1.08亿)。重点关注数字银行、保险科技和支付科技。


综上,中美金融科技实力相当,出海主要通过SPAC合并,路径为金融科技产业链的横向或纵向延伸。站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大力推动金融科技的国际赋能,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抢占未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

编辑  徐诗惠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观点集锦 | 绿色金融创新支持低碳转型发展研讨会暨金融圆桌会议成都峰会

赵锡军:银行业投资分析的特点和现实意义——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69期干货

周道许: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推动铁路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曾刚:银行市值的提高有助于打破资本补充困局——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69期干货

商业银行的基本逻辑与分析方法——大金融思想沙龙169期主题报告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