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陈卫东: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和人民币国际化顶层设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Author 陈卫东
编者按
12月18日,IMI学术委员、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出席由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举行的CMF宏观经济理论与思想研讨会(第3期)。在论坛上,陈卫东提出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指出未来的格局可能就是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主权货币共存博弈的状态,并强调了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几点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
以下为发言主要内容:
1
美元之过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
美元地位困境从1945年开始讲起,对研究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有很重要的镜鉴意义。货币国际化不应该简单看它的水平,更要看国际化的本质及过程复杂性,要更为理性和冷静地思考人民币国际化。如何认识国际货币体系演化的基本运行规律?有三方面基本要素:首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贸易、投资、人员流动及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这是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力量;其次,基本的治理理念和规则意识,大家认同国际分工理论及其福利效应;第三,国际地缘力量对比格局及均势的形成。力量对比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各国间力量对比及均衡的形成,决定着国际话语权及体系、规则的偏向性。
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美元对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已有很多讨论,这里就不详谈。当前形势下,有必要深入分析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存在的问题。一是从特里芬难题演变为不受约束的无限扩张。美元无限扩张,债务无限扩张,流动性无限扩张,其币信依据何在?二是美元越来越成为美国寻求霸权制裁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美元是一种公共产品,维持全球流动性,促使全球贸易投资正常的运行。美国控制美元清算体系,所以它可以用这个手段对任何它不支持的政体、不支持的发展模式、不支持的企业,或者感觉到威胁它的霸权地位和垄断权的一些企业、技术的公司采取长壁管辖和制裁,让公共产品成为私器。这从道义上压缩了它的生存空间。三是国际协调的脆弱性。首先是IMF作为多边国际组织的地位、价值、作用的发挥,在促进各国国际收支平衡、全球市场稳定、全球市场风险管控和危机时的救助,目前空间受到限制。SDR是基于IMF的地位和它的信用,因为所有货币都基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上形成的信用基础,SDR的经济基础与一体化程度紧密相关 。四是国际金融市场衍生出来的很多问题都在相当程度上与现存国际货币体系有关系。当前,全球资本流动还是一种无序的状态,越来越追求短期收益和风险收益。全球货币体系风险在增加,这种风险没有解决的机制。
基于上面的考虑,维持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均衡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球力量对比格局上,美欧占比不断下降,亚太新兴经济体的市场占比不断提升。美国现在主导的地缘政治和它所推动的规则在改变全球一体化的根基。它在重构全球一体化的格局,它不相信自由贸易的互利共赢,不相信国际分工对它的积极意义。这从特朗普到新的拜登政府并没有改变。其次,美国在打造地缘对立联盟体系。所谓的美英澳联盟、印太联盟,现在又在组建新经济框架,尽量要把中国和它的盟友间形成隔离,不是政治上的隔离,而是经济、技术、产品、贸易多方面的隔离,这是和全球一体化的大的方向背道而驰。再次,全球贸易投资供应链格局也在重构。分工从水平分工、垂直分工到相互间网络分工联系越来越紧密,现在主张退回到自己的盟友,然后退回到自己国家范围之内。最后,现实的选择是,各国更加关注的是推动区域一体的发展。欧元看起来还有生命力,在次贷危机后也有人怀疑欧元区可不可以存在下去,但现在看起来他们还在努力维持这样一个联盟。另外RCEP、CPTPP这些区域联盟正在显示它们的存在价值。
基于这样一个逻辑和前面我提到的大框架,未来的格局可能就是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主权货币共存博弈的状态。这是比较可行的结构,基于全球一体化格局,基于全球各个国家关系的发展。但是,每一种货币取得什么样的地位、功能、作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欧元是在欧元区之内的一种货币,美元可能维持住某些传统的优势地位,人民币可能在区域内或与中国有紧密经贸关系的国家,在计价结算或者是某些国家的储备货币地位有更突出表现。每一种货币维持一种什么样的职能、功能,最后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构,能够解决前面提到单一主权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会带来的困难和问题,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现在国际货币理论问题是解决不了一种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存在的问题、困难和障碍,我们需要从理论层面上突破。
2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
根据对美元国际化本身经验教训的理解,在讨论人民币国际化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本质还是货币职能的发挥,币信源自它反映的价值,是生产力状况决定了综合国力。人民币国际化不能脱离综合国力提升这一基本支撑因素,而不是靠人民币国际化来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在讨论人民币国际化是应对霸权格局的一种方式和选择,可能不是去选择挑战霸权的一种有效手段。
第二,考虑人民币国际化时要考虑到国际责任可承受度。当国际化后,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到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调控能力会受到影响,在出现重大国际动荡时,有可能会面临着国际资金的冲击,面对国际地缘政治变化的连锁反应。
第三,单一主权货币在国际化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同样存在。我们不能在讨论美元时说会遇到特里芬难题和金德尔伯格陷阱,但讨论人民币国际化时就把这些事放在一边了。所以,我们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也离不开国际大循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要有利于形成国际大循环持续健康运行的结构,能够更好应对国际地缘政治治理规则变化,避免因为人民币国际化而导致国内经济的重大缺陷的产生。以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实现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所以,要从顶层上审慎考虑人民币国际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承担公共产品的角色,对国内平衡、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动力因素可能产生的某种冲击,这是要提前预判和分析到的。
第四,人民币国际化能否国际化以及国际化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人民币的稳定性。稳定性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低通货膨胀,更稳定币值。像马克的币值一直很好,在欧元之前马克国际化进程比其他币种快,和它的币信有很大关系。
在以上理论基础上,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准备工作,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操作,也涉及到更广泛层面的经济、金融发展及开放问题。涉及到制度开放的部署、开放的程度和开放的步骤。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时,顶层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进行考虑: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选择,在贸易投资中币种选择都有市场自然选择的问题,这是基于对汇率的判断和对利率的比较做分析的。在双边或者多边合作中,可以做一些贸易合作、投资合作、互换货币的制度安排,这都会促成人民币国际化按照我们所设定的领域和步骤不断地逐步推进。
第二,基础设施非常重要。比如,人民币清算体系的逐步完善、系统可靠性等相关制度安排对人民币国际化也非常重要。
第三,国际认可程度。我们不可能一厢情愿地搞人民币国际化,如果国际上不认可,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不可为的。
第四,国内市场稳定的基础,整个宏观经济架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金融市场的稳定是货币国际化长期发展的根基,制度完备和相关的配套措施都要不断地推进。有信用的货币、稳定的货币,才是不断获得认可的货币,它作为双边或者某个区域内作为货币锚的权重和认识度才能不断提升。具体推进来看,先周边、先区域、先贸易、先计价、先结算,后储备、后投资,按照这样一个逻辑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会行稳致远。
来源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编辑 徐诗惠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