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锐评 | 聚焦两会:经济增长稳中求进,多领域部署全面考量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此外,《政府工作报告》重点部署了财政、政府投资、减税、乡村振新等领域的工作。在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局势紧张、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中国会选择何种抗疫策略,采取何种外交政策,设定何种经济增长目标,受到国内外热切关注。如何看待2022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如何看待宏观政策的走向?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会对国内产生怎样的影响,应如何应对?在实现“双碳”目标、落实创新发展战略、解决民生问题、金融领域部署等领域应如何考量?就上述问题,本文特将IMI专家团队和部分外部专家观点整理如下: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如何看待2022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5.5%左右经济目标的设定,综合考虑到了就业、民生、风险等方面的因素。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2022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设为5.5%左右,背后应该说也是有比较系统的考虑的。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预期目标设定的考虑来看,第一考虑到的是稳就业,第二是保民生,第三是防风险。
首先是稳就业,应该说稳就业是我们目前经济工作稳字当头中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了。因为所有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跟民众相关。有了民众的参与,经济社会就会稳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的话,我们面临着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这种压力有时还是挺大的。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经济工作面临三重压力:供给的冲击,需求的收缩,预期的转弱,这些对经济增长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怎么样来应对?保障就业是一项最根本的措施。只有达到了足够的就业以后才能有足够的收入,有了足够的收入以后才能有充分的消费,有了充分的消费以后,企业生产出来产品才能卖出去,企业才能够完成正常的生产运行,才能够给国家交税。所以就业就是一个核心的问题,稳定就业就是经济增长最基本一个考虑。
其次是保民生,特别是从政府的角度看,怎么样能够让政府的资源和资金有效的发挥作用,投到切实需要的领域中去,让我们在民生领域里的各种短板能够及时的补上,提高民众的幸福感。
最后是防风险,确切的讲,我们现在面临着国际国内环境很大的变化,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特别是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会对国际的政治、经济贸易等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怎么样能够很好的应对这种新的不确定性和新的挑战,我们要有预案,要有对风险的提前的考量。所以综合考虑到这几个方面,我们把今年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5%左右。同时也是考虑到了我们现有的基础条件,因为我们去年增长了8.1%,去年是疫情以后恢复的第一年,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高的,但去年8.1%的增速是在前年疫情冲击比较大的情况下实现的。
IMI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戴稳胜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速定位5.5,是在去年较高增速的基础上做出的,属于市场预期5-5.5的较乐观值。既展现了中国政府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这个数值同时也表明中央对未来一年面临的复杂形势有清醒认识,因此中央并未提出一个激励人心的过于乐观的目标。
报告对形势的判断很严峻,认为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发展须爬坡过坎,顶住压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加强调稳增长,保就业。
这个判断很准确,很清醒。两年多的疫情影响,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下降。国际上放宽疫情管制,生产反弹,对中国需求也会下降;疫情对产业链的破坏、俄乌冲突等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等对供给面形成冲击。全球产业链不稳定风险提高,海外疫情后遗症带来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可能等,都使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急剧上升。在风雨飘摇的世界经济危机前景下,要取得5.5的GDP增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IMI研究员张瑜认为,增长目标5.5%左右这个数据本身高于社会普遍预期,在就业压力(千万体量应届毕业生)和中美竞速(今年或是三十年来中美经济增速最接近的一年)外压的双压之下,稳增长在今年不仅仅是经济诉求,更是战略诉求。
在数字解读上,专家普遍认为,5.5%是“稳增长、强信心”基调下的目标,且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较大努力。IMI学术委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认为,由于目前市场预期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可能在5.0%-5.5%之间,因此我国政府定5.5%的增长目标,意味着无论宏观经济政策还是金融监管政策都要出现一定程度的放松。否则5.5%的目标难以实现,例如最近余永定老师等人的文章指出,要实现5.5%的增速,基建投资增速必须达到6%。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今年政府将GDP增长目标设定在了市场预期的上沿——5.5%左右,体现出对经济行稳致远具有较强信心。由于年初房地产投资的下行惯性仍在持续,消费表现仍显低迷,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2022年GDP增速落在5.5%以“左”的可能性更大。其中,房地产融资监管政策的边际调整、各地陆续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销售、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的下行,将促进房地产领域“经济底”的到来,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完成增长目标将发挥重要作用。
IMI研究员王彬补充道,由于今年出口在高基数下增速将大幅回落,国内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基建投资是上半年投资扩张的重要领域。因此,5.5%左右的增速目标需要宏观政策加大力度。
而其中的原因,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创始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分析认为,国际国内的形势太严峻了,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太大了。全球疫情冲击尚未结束,俄乌战火叠加,国际形势之严峻前所未有。我国经济自身自2011年以来即处于下行周期或趋势,去年四个季度GDP分别同比增长18.3%、7.9%、4.9%和4%,下半年以来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下行压力。因此,2022年要实现5.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并非易事,而是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金苹果。
关于目标实现的路径,杨再平提出八点:一是投资要跳一跳。稳增长,投资首当其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还提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 亿元,较去年力度有所加大,多增300 亿,增速5%。。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增长4.9%,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今年期望再有3-5个百分点的提升。二是消费要跳一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消费持续恢复。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两年复合增长3.9%,今年与上年同比增长期望不低于10%,或努力再保持上年增幅。三是外贸要跳一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得益于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和我国率先复工复产,去年我国对外出口快速增长,贸易差额屡创新高,贸易规模占全球市场的份额继续提升,带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0.9%,连续第二年位于20%以上,对我国近两年经济恢复性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我国贸易发展目标为进出口保稳提质,这也更是需要跳一跳才可以达到的目标。四是制造业强国要跳一跳。制造业强国日益重要,所有其必须跳一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强链补链固链稳链等产业政策将驱动技术改造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同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的重点在于制造业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带动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本开支,预计2022 年制造业投资有望实现11.1%的增速。这跳一跳当然离不开金融支持,报告提出,“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等”。五是大众创业要跳一跳。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这么大规模的就业岗位哪里来?当然高度依赖大众创业。只有大众创业,才有千万人就业。所有大众创业要跳一跳。六是万众创新要跳一跳。报告指出,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并提出“实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等”。这都要求万众创新跳一跳。七是市场主体生存与发展能力跳一跳。投资、消费、外贸、制造业强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离不开亿万市场主体,所以报告提出要着力稳市场主体。为保增长,不仅要稳住一定规模的市场主体,而且要在稳的基础上力争其生存与发展能力跳一跳。八是相关配套支持政策要跳一跳。报告更加强调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七大政策的系统性,提出从七大政策细化实化具体举措,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就宏观政策而言,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IMI特约研究员王佐罡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当前动荡的世界里,需要继续发挥我们的积极作用,全力保障自由的国际贸易秩序,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坚持我们成功的吸引境外资本和技术的政策。二是更多用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以及保护个人信息权利等等,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三是保护市场经济主体的信心,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中长期投资的信心,有效的民事权利保护制度和体制是关键。这也是鼓励民众创业、创新,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
IMI研究员张文春认为, 实际上,从我国现状看,5.5%依然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增长目标,需要打出一套综合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拳。面对疲弱的国内消费、房地产市场的拖累、高居不下的地方债务水平,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进出口的不利影响等,中国政府的确要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税降费,降息降准同时发力。特别以财政发力带动新基建投资,更符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主动作为”,预计是今年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但需要指出的,这种靠长期财政刺激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是存疑的。中国的长期稳定向上的经济增长还需要靠充满活力的微观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大持续的国内消费以及稳定增长的进出口。
2
如何看待宏观政策的走向?
今年的宏观政策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为主要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突出强调“稳”字。他认为,2022年,宏观经济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既要直面问题不回避,也要看清我们的“底牌”,坚定信心。当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布局下,经济向稳的态势已经开始显现。从目前政策出台的情况看,“稳”的信号明显。比如,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进行了适度调整,降准降息等政策已经实施,普惠金融已进一步加力;再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商务部确定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来稳定外需,实施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市场多元化行动、外贸供应链畅通行动、外贸创新提质行动等,着重提高中国外贸的综合竞争力。
稳增长的政府责任也进一步压实。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前发力,1.46万亿元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提前下达各地。各省出台了“一揽子”投资计划,投资规模有明显的提升。另外,各部门也出台了专门的稳外贸、稳工业等举措。“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这对短期扩需求、中期调结构、中长期促创新会带来综合性效果。随着稳增长政策的不断推出,稳增长的效果正在陆续显现。
从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顶层设计,不仅在思想层面解决了大家的困扰,而且在政策层面有落地的举措。有了这些前提和保证,“稳”就有了基础和抓手。
在财政政策方面,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主要有四个亮点。一是赤字率降低不减财政支出强度。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低于去年的3.1%、2020年的3.7%。这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体现了宏观政策适应跨周期调节需要,既要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支持力度,又要考虑为今年应对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二是推出“减税+退税”的税费支持政策新组合。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首先是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其次是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显著加大,有助于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有力提振市场信心。而且,与用财政资金搞投资事后要终身追责相比,搞退税花了基本没有尾巴,有助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三是用好政府资金带动有效投资仍有空间。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高于过去两年分别为6000亿、6100亿元的水平;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与去年额度持平,但加上去年的剩余资金,实际可用资金量更多。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合理扩大地方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四是加大中央本级支出。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过去两年均为负增长),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这有助于进一步减轻地方政府负担,调动各级政府稳增长、惠民生的积极性。
钟正生认为,2022年财政政策目标虽比去年有所收缩,但实际支出预计将更加积极。体现为:实际赤字率预计高于去年达到3.8%、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4%,也较去年明显扩张;预计2022年广义赤字规模约为10.9万亿,显著高于去年的8.9万亿,与2020年水平相近;此外还推出减税、退税规模合计达到2.5万亿。
在货币政策上,IMI研究员廖志明强调对货币政策注重扩大新增贷款规模的提法。货币政策基调延续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及去年“M2增速及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表述。今年为近几年首次明确提出“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此前的1月18日,央行领导亦明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靠前发力”等。今年货币政策注重扩大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新增贷款或接近22万亿,同比多增近2万亿。
王彬提出,按照两会报告提出的要求,后续将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因此,今年货币政策在数量上支持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后续将进一步开展利率调整,引导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下降。
3
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会对国内产生怎样的影响,应如何应对?
IMI学术委员、中合担保独立董事兼特别顾问、中拉产能合作基金原首席风险官范希文认为,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将对中国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这个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短期内,首先,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与疫情形势的演变将叠加在一起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大约占其全部出口的17%左右,制裁后,俄对中出口的依赖有可能进一步加大,以抵消制裁后俄整体出口的下滑。其次,中国对乌克兰的贸易额虽然只占中国进出口总额不到万分之三,但这两年增长迅猛。2021年,中国出口到乌克兰的总额增加了47.9%,进口则增长了16.3%。从乌的进口主要是铁矿石、大麦和蔬菜渣等。俄乌冲突很可能造成贸易增长放缓,同时,中国需要从其他国家找到如铁矿石等的替代品。再次,欧美的制裁还将迫使俄罗斯在跨境金融通信方面增加对中国CIPS系统的依赖,并就此带动其他国家参与到CIPS系统中来。最后,欧美制裁导致北溪二号油气管道项目终结,同时,欧洲会逐步减少对俄油气进口的依赖,这将促使俄中能源贸易的进一步扩大。
中长期看,俄乌冲突意味着战后全球秩序的解体,同时导致以地缘政治为核心的欧洲的迅速崛起,全球很可能会在以安全为主题的基础上重建国际秩序。在这个秩序中,俄罗斯将被进一步孤立。并且,在中美贸易争端以及疫情发生的大背景下,俄乌冲突还将加快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中国作为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波新的冲击。除了低端产业会继续向制造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南亚等国家转移之外,基于国家安全考虑的供应链重组会加快布局,特别是在“卡脖子”技术上中国可能会面临更加广泛的西方围堵,一些正在兴起和升级的行业如制药业则将面临产地分散化趋势的冲击。
面对这样一个挑战局面,中国需要审时度势,以深思熟虑的策略和高度开放的心态,突破西方围堵的局面。除了在创新推动的产业升级方面需继续加力外,进一步完善制造业生态的整体环境,保持低成本和高效率优势会有效减缓供应链重组的冲击。
4
在实现“双碳”目标、落实创新发展战略、解决民生问题、金融领域部署等领域应如何考量?
基于“双碳”目标的实现,赵锡军认为,对能源的使用和各种各样的排放有一定的约束,但限于我们现在的能源结构,我们经济增长里头主要的能源结构是煤炭,它的排放对环境是影响比较大的。如果过多乃至无限制的来使用这种煤炭类的化石能源,可能对我们双碳的目标的达成就会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压力。但是要把传统的能源这种结构要转化为更加清洁的能源的这种结构,需要时间,不能一下子完全转过来,做不到一刀切,所以就提出要留有弹性留有余地。
我们要根据能源结构的变化,能源技术的进步,以及我们经济增长的变化来进行微调,适度的比较及时的来进行调整,这样能够保证“双碳目标”能够实现。同时保证经济增长的目标,能源需求和能源消耗的目标也能够同时实现,这是是一个多重目标下的均衡。
IMI研究员熊园也重点关注到对“双碳”政策的纠偏,即今年能耗约束有望明显减轻。《报告》指出: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张瑜提到,2015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单位能耗下降只有两次没提定量目标——2020的疫情年和今年。今年能耗主要是通过科学统计来完成与稳增长的配合,豁免了两个部分——原料耗能与新增可再生能源耗能不纳入能耗统计,从而可以避免再次出现2021年下半年的限电停产的矛盾。在去年的运动式减碳基础上明确纠偏,同时为稳增长做好了“能耗约束”的柔和处理。
钟正生持类似观点,认为“碳中和”的紧缩效应显著弱化。今年没有像往年一样设定能耗强度下降目标,而是改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隐含着2022-25年平均每年需降低2.9%,应该说完成的难度并不太大。加之“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以及“留有适当弹性”,均进一步减轻了能耗强度目标对经济增长的可能约束。
IMI研究员胡波重点关注到创新驱动战略。他认为,理论和实践都已经充分证明,相对于其他资本形式,创业投资对支持科技创新有着超高的效率。在当前我国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尤为重要。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创业投资基金存续规模为2.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7万亿元,这一增量大致相当于当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1.35万亿元)的2.2%。作为对比,根据PitchBook和美国创业投资协会(NVCA)的数据,2021年,美国当年新增创业投资规模超过了3000亿美元。总体来看,我国的创业投资资本供给非常不足。
加大创业投资资本供给,需要多管齐下,打出政策“组合拳”。基于目前的政策和市场实际情况,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第一,在当前已经给商业保险资金政策松绑的情况下,要改变保险公司内部考核激励机制短期化的做法。第二,充分考虑创业投资基金所具有的企业和产品双重属性,有针对性地调整国资监管政策,使其更加适应创业投资基金行业规律。第三,继续大力发展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运作,加强对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第四,从支持创新驱动的高度,加强创业投资税收政策的顶层设计,改变目前涉及创业投资税收政策分散、冲突的现状。
在民生层面,赵锡军认为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民生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说明政府的工作重心越来越转向民生领域,也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这么一个理念。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在一年中开展的各项工作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一个纲领。在这个文件中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的理念和方向,为各个部门,各级政府、也包括各类市场的主体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体现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
钟正生强调稳就业的隐性压力增强。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保持在11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设定在5.5%以内,比去年的5.5%左右略显积极。但这两项项指标的约束性不强,过往年份实际新增就业均明显超过目标设定:2021年实际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但仍不及2019年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实际运行也均在目标范围以内。
稳就业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高校、特别是大专毕业生就业面临挑战。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076万人,比去年增加167万,占到新增就业目标的97.8%。特别是,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上升,主要是2019年专科扩招的结果,因此稳就业的一大重点在于推动这些专科毕业生在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形成有效劳动力供给。
戴稳胜则把关注点放在乡村建设上,他认为,中国农村蕴含极庞大的发展潜力与资源,农村城镇化与其将人集中至城镇,不如使广阔农村拥有发展经济、便利生活的发达基础设施。加强新基建与农村基建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带动广泛的就业,解决疫情之下的就业问题,保障社会稳定发展。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其中关于基建部分的政策,应该可以结合各地情况进行推广。
在金融便利和风险上,熊园指出《报告》对防风险的新要求,《报告》强调“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并新增“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延续强调防风险要“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等,但新增了“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说法。廖志明提到两点,一是金融让利未再明确提及,构成利好。关于金融让利,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为“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当年6月中旬,国常会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为“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2022年则未明确提及让利,银行单边让利要求明显降低,有望降低市场对银行单边让利的担忧,对银行股构成较大的利好。二是对大型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不再设增速要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2021年则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今年仅提出“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并未对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额外设定要求,有望缓解大行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压力。这有利于小微贷款市场化定价,对大行及小微业务占比较高的中小行,如江苏银行、常熟银行等构成利好。
本文综合IMI专家评论和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
整理 虞思燕
编辑 张必佳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两会关注|IMI理事长庄毓敏作为人大代表参加2022全国两会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