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装饰》2020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装饰编辑部 装饰杂志 2022-04-25



2014年,《装饰》杂志进行了首次年度“优秀投稿论文”的评选暨优秀作者交流活动,并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

 一直以来,《装饰》杂志都强调文献性与记录性,在实务研究中融入理论研究是杂志的一个努力方向。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本刊旨在弘扬扎实严谨的学术风气,也意在向广大作者进一步明确《装饰》杂志的学术标准和投稿要求。

 

本次评选以2020年《装饰》杂志发表的投稿论文为对象,主要集中在《史论空间》《民俗民艺》《个案点击》《设计实践》《教学档案》五个栏目。经过栏目编辑的严格审定与投票讨论,从数百篇已发表的论文中精选出主题鲜明、观点新颖、论据可靠、语言精炼、可读性强,并有原创性的10篇佳作为“优秀投稿论文”。(注:以往获评的“优秀投稿论文”作者将不再参评。)


2021年度的《装饰》学术年会,将对2020年度“优秀投稿论文”的作者进行表彰,并举行学术交流活动。相关信息将在微信公众平台公布,敬请留意。



2020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名单如下(共10篇)

(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2020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内容摘要及编辑推荐语

1

 


近代上海城郊花园住宅的空间生产与图像营销——以“公园地”项目为例

魏 枢

上海大学

 

内容摘要:本文以20 世纪10 年代上海法租界法国公园西侧的“公园地”项目为例,从项目的空间生产与图像营销入手,研究在城市扩张压力及房地产市场驱动下,近代城郊花园住宅形成与演变的动态过程。

 

编辑推荐语在中国近代设计史研究中,上海无疑是一个焦点。无论是建筑、产品、平面,还是服装,“海派”设计都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并已经产生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纵观目前既有的研究,无论是石库门、霓虹灯,还是旗袍、月份牌,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问题,大多局限在本专业领域内,较少有打破专业疆域的学术成果出现。本文作者虽然为建筑学专业背景,但视野却并没有局限在建筑本身,而是通过对一个具体住宅项目从规划建造到市场销售过程的全面考察,分析了在城市扩张压力及房地产市场驱动下,近代上海城郊花园住宅形成与演变的动态过程。无论作为人类的谋划活动还是思维方式,“设计”都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因素的动态概念,而非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设计史所关注的对象——设计的历史,亦应如此。(周志)


 

2

 


美国条纹面砖在东亚的技术传播

张书铭,刘大平(通讯作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内容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美国、中国、日本的实地考察,搜集使用条纹面砖的建筑实例,发现了因传播主体不同而导致的技术传播路径的差异。文章解码了条纹面砖所承载的时间、区域信息,阐释了条纹面砖背后的殖民、抗争语境,归纳还原了条纹面砖的演变规律和传播路径,揭示了美国的建筑材料技术转移对东亚的深远影响。


编辑推荐语建筑装饰材料,无论是在建筑学、美术学还是设计学中都算是一个边缘性的研究领域,既有研究成果,或从材料、技术、结构等工科角度切入,或者从纹样、肌理、样式等审美角度分析,或多或少忽略了装饰与材料背后的文化因素。本文的写作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即使一块似乎并不起眼的建筑面砖,背后其实也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艺术、文化等信息。而对这些信息的挖掘、梳理、分析与反思,其实也可以令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的设计、今天的环境、今天的生活。(周志)



3

 


维多利亚时期金银器技术变迁与大规模生产——以两依藏博物馆相关馆藏为例

付少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本文以两依藏博物馆金银器馆藏为研究对象,对维多利亚时期金银器进行拍照、观察、测绘和记录,结合技术原理和工艺实践经验,分析其工艺技术变迁所体现出的大规模生产趋向,进而探析这一时期英国金银器生产主体积极融入时代产业需求的发展道路。


编辑推荐语无论是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证据法,还是饶宗颐先生进一步发展的三重证据法,其实都是在强调材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中国学者对西方设计史的研究,有着天然的劣势,即往往依托于二手材料。这一方面源于语言上的隔阂(近些年来已有所改善),但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是缺乏与实物材料的零距离接触,往往仅能根据照片进行想象补充。作者在撰写本文之前,曾在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展开了为期42天的研究工作,以该馆的欧洲银器为研究对象,重点对79 件(套)维多利亚时期的金银器典型结构和技术细节进行了观察、拍照和记录,甚至可以拆分结构,对部分组装部件进行尺规测量。这种零距离的观察,使得作者能够发现这些实物作品外在表象下隐匿的真实的、内在的结构。更主要的是,作者还能够进一步以对技术革新与装饰样式之间矛盾的思考作为问题出发点,从而使得所掌握的一手材料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证据效用。这也正是设计史所提倡的一种研究方向和学术态度。(周志)


 


4

 


展览时代民间工艺美术转型——以莆田木雕为例

李精明

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在民间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地方民俗需求曾经起了关键作用。20 世纪以来,民俗衰落,现代展览会兴起,改变了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样态。展览取代了一部分民俗场所的作用,促进了莆田民间艺人身份转变、创作取向的变化、产业规模的发展等。未来民间工艺美术可进一步探索与展览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转型发展。


编辑推荐语:对民间工艺的研究,无法跳脱其身处的时代背景,无论是经济发展、制度环境、技术条件、人文风气,都是影响民间工艺面貌的因素。时下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对于传统工艺美术如何转型,如何传承与发展颇多关注,而在这一背景下,立足现实,对当下问题的关注与反思也颇为重要。本文的作者站在时代背景下,认识到展览正在成为民间艺人获得社会认可的渠道,民间工艺美术对外交流展示的重要场所,以及影像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关键因素,并依据这一现实去探究展览时代下民间工艺美术的转型问题。文章以莆田木雕为例,具体考察、分析了展览对于莆田木雕艺人、木雕创作、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结合展览时代这一背景,去认识和理解民间艺人的选择、民间工艺美术创作呈现出的面貌和产业发展走向。文章所关注的问题颇具现实性,其反思也具有一定的启发。(赵毅平)

 


5

 


窗花系统:胶东民间剪纸的群集性呈现方式

孟宪平

山东艺术学院


内容摘要:“窗花系统”指的是胶东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剪纸现象:由于窗花、窗裙等剪纸类型审美化和扩大化,造成艺术性较高的各种剪纸围绕窗户展开,形成色彩斑斓、意味隽永的棂窗剪纸群。窗花系统的出现,是清末民初胶东地区民间剪纸审美性扩张的表现,既具有地域特征,又具有普遍意义。本文对胶东民间窗花系统的形态、审美内涵、构成要素等进行了分析。


编辑推荐语:民间剪纸是学界较早关注并开展研究的对象。一方面,相关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另一方面,如何从新的视角入手,更新对民间剪纸的认识也成为新的挑战。本文作者没有孤立地对剪纸作品进行形式、工艺、审美、内涵的分析,而是发现了胶东地区民间剪纸系统化的特征,从窗花系统的视角切入,去探究这种视觉形式的呈现规律、构成要素、应用场景及其背后的形成动因。这种视角的切换,有助于我们从系统性的维度去重新认识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并结合地域性的审美倾向去理解其形成机制。对于从事同类研究的学者而言,本文的视角与思路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赵毅平)

 


6

 


城市公共管理制度引导下的社区花园建设研究——以美国西雅图P-Patch社区花园体系为例

何疏悦、张靖婕,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熊 星,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苏媛媛,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内容摘要:本文以美国西雅图P-Patch 社区花园体系为例,探讨城市公共管理制度引导下的社区花园发展策略,从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城市社区居民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了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可以协助形成完整的社区花园公共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大中城市社区花园建设和社区制度现状,作者提出对我国同等类型城市社区花园建设的应用策略建议,为我国今后政府主导下规范化、体系化的城市社区花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编辑推荐语:社区作为城市空间中的小单元是城市环境非常具体的议题,社区环境与人的密切关联使该议题一方面推动景观营建向精细化转向,另一方面立足民生并考量景观生成与大众参与的互动机制。与多数关注自下而上的社区花园营建模式不同,本文着眼在公共管理制度对社区花园建设系统的引导作用,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对生产性景观和社区花园的发展提出新的建设性意见。

      本文详尽介绍了西雅图P-Patch社区花园管理体系,对社区花园的三个核心要素:土地、资金和人的资源组织与分配方法梳理透彻。西雅图P-Patch 社区花园管理体系以市政的引导和保障、NPO 的推动和城市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的模式非常具有现实借鉴价值。本文不囿于景观实践环节本身,以开阔的视野为政府机构、非营利性组织、社区居民如何有效互动,并形成一套系统成熟的社区花园管理系统提供新思路。(贾珊)

 


7

 

现代戏剧舞台美术的转向——以英国拉尔夫·科尔泰的舞台设计革新为例

黄莎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20世纪中叶,以拉尔夫·科尔泰为代表的舞台设计师,从戏剧的视觉隐喻、现代材料的戏剧性表达、舞台空间的探索等方面,开启了现代舞台设计的新理念与方法,将舞台美术提升到艺术和技术的高度,使英国的戏剧舞台呈现出新的多元化面貌,为现代舞台美术创作的思维与方式奠定了基础。


编辑推荐语:本文从一个特定的历史节点入手,展现了现代戏剧变革影响下的舞台美术的转向。文章以英国拉尔夫·科尔泰的舞台设计革新为主线,试图显影20世纪舞台美术发生变化的推动力。案例一方面详尽地阐述了拉尔夫·科尔泰个人作品实践对整个现代舞美领域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好地分析了社会文化、戏剧艺术及现代材料在拉尔夫·科尔泰实践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文章虽始于具体人物的具体案例,却落脚于现代舞美的转向在历史进程中的逻辑,再现了现代舞美配合现代戏剧的发展进程。文本是个案点击栏目一个很好的范本,即从案例研究出发去揭示案例背后隐藏的设计逻辑和设计方法。(贾珊)

 


8

 


长屋计划:整合垂直绿化的生态住宅设计建造试验

萧 蕾,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许安江,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

梁家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内容摘要2018 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冠军作品“长屋计划”,是一座光伏建筑一体化、近零能耗的生态住宅。为寻找高密度居住与自然生态的平衡点,作品室内以垂直绿化为核心,将自然要素引入生活空间。本研究基于“长屋计划”设计、预搭建、实地建造与运营的项目全周期,进行垂直绿化系统设计、建构优化、用户评价等各阶段试验、评估与反馈。试验结果表明,垂直绿化显著优化了居住环境品质,整体提升了市场吸引力。结合其节约土地、灵活置入的特性,垂直绿化是实现高密度生态居住的有效切入点。

 

编辑推荐语作者选取2018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冠军作品“长屋计划”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从设计方案的立意到量化试验分析以及思考与总结等方面,深入细致地剖析了以垂直绿化为生态核心,整合建筑、自然与生活的设计-建造-试验-分析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可推广的住宅生态系统性研究的示范。

    文章展示了作者从循证设计到实施反馈的全周期研究,包括各阶段试验及实践分解,还原并展开了整合垂直绿化的景观系统在长屋中的应用过程,主题鲜明,结构清晰,论证严密,多阶段、多维度、多视角地探索了“垂直景观×高密度人居=都市生态栖息”的范式,且对实践创新的可行性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论证。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作者的实践无疑为我们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居住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田君)


 


9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服务设计研究

高 搏、沈小琳,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蔡丰丰,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内容摘要:研究团队通过对上海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深度调研分析,搭建了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医院- 家庭- 社区的延续护理服务系统。力图不仅协助解决照护中的医疗共性问题,更兼顾特殊患者所需的照护服务的个性问题,实现精准服务。


编辑推荐语通过多年的跨专业协同研究,作者带领研究团队针对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特殊需求,从延续性护理的全新角度,搭建了医院-家庭-社区的延续护理服务系统。该系统通过精准服务,使患者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在护理的协调性和连续性方面充分体现了服务设计的特色和优势。案例选题明确,方法具体可行,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实践功力。

      文章从研究背景切入,针对老年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现状提出了服务设计介入的可行性,进而对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生命延续的服务框架作者还就中国延续护理的特殊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测试、评估和迭代,实践过程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作者对设计的伦理价值的深入思考和实践,并得到了医院方和患者方的良好反馈。

      该设计关注的不仅是临床诊断和康复问题,而且从细节设计的处理上全面体现了对患者深层情感需求的关怀。因此,无论从伦理考量、设计方法,还是协作共创的成果看,作者的实践都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田君)



10

 


基于OBE 教育理念的课题内容设计——光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孔 荀

上海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光艺术设计课程,将OBE教育理念作为教学主旨,形成以成果达成和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构建起阶段性课题任务框架,在教学方法的优化中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成果转化的能力。

 

编辑推荐语这篇设计教学论文,依托教育理论,却非为理论而理论。它基于作者的多年教学实践,由实践产生问题,再通过理论,改变教学设计、过程、课题与评价。

      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光艺术教学中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可控的教学环节。作者的教学组织阶段递进、任务清晰、逻辑自洽,通过对创作五要素的认知、实践与综合运用,配合讲授、调研等其他教学手段,打通专业界限,从而让学生获得整体设计能力与判断力的提升。在课题设计与材料选择方面,作者有明确的思考与控制。这些限定和刻意简化,能够帮助学生不被其他形式干扰,更好地专注“光”,以及把握相关要素。

      今年的优秀投稿论文评选,教学栏目只有一篇入选。除了曾经获得优秀投稿论文的作者自动不参评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最近几年,教学类投稿数量少,能达到发表要求的有限。这似乎与学界迫切呼吁设计教育改革的情况不符。教学与科研不应是“两张皮”。怎样把前沿的研究成果延展,成为一门内容扎实、深度渐进的课程;如何把最新的设计理念落地,成为思维培养、能力提升兼备的教学策略。显然,教学也是一条重要的设计研究路径,一种不容忽视的实践方法。何况,能从中受益的不仅是作者,更是学生——那些未来的设计师与研究者们。(王小茉)



近期,10篇优秀投稿论文全文将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敬请留意。


--------------------------------------------------------


 延伸阅读 

《装饰》2019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装饰》2018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装饰》杂志2017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