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样是一日三餐,为何有人吃出一身病?这10个错误一定要改!

点击关注→ 健康时报 2021-12-07


健康时报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同样是一天三顿饭,为什么有人把自己吃得一身肥胖,有的人却能保持健康身材?为什么有的人吃出一身病,有的人到老年都非常健康?
医生提醒,这10个错误的饮食习惯一定要改!
1. 吃饭不规律
浙医在线2018年曾分享过一个真实故事,28岁的李先生(化名)因为持续一周多的腹部胀痛,在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检查结果给了他当头一棒——胃窦腺癌!
医生分析李先生病情后认为,饥一餐饱一餐,严重不规律的饮食,是他这次发病的主要原因。

不吃就不吃,一吃起来就吃太饱,会打乱胃肠消化的生物钟。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肠胃最怕不守时、不规律的情况。若平时都是大概晚上6~7点吃晚饭,但某几天因为各种原因改到八九点才吃,过两天又提前到5点吃,没几天又变成了九点十点吃,这样就会造成胃的守时混乱。此时,胃液已经分泌了很多,但是胃里面却并没有食物,导致胃液会直接侵蚀胃黏膜,时间久了就容易引发胃溃疡。
2. 精米白面吃得多
很多人的主食吃得太细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提到,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以谷物为主,但谷物以精制米面为主,全谷物及杂粮摄入不足,只有20%左右的成人能达到日均50g以上。
我们常吃的精米白面,多为高碳水化合物。吃进体内,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谢,会让血糖急速升高。再加上运动变少,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被马上消耗掉,胰岛素只能把多余的葡萄糖储存起来。长期如此,就造成了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血糖值就越来越高了。
2006年一项发布在《淮海医药》的研究测定了144人食用粗粮后的4个指标,发现食用粗粮 3个月后,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这三项指标都有下降的趋势,高密度脂蛋白有上升的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蒋晓敏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建议,粗粮:细粮=1份∶3~4份,比如做二米饭的时候,小米约占总量的1/4左右即可,玉米窝头,玉米面占1/4左右等。
3. 不爱吃蔬菜水果
2016年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对45万中国健康人进行了跟踪调查显示:每年有56万人因不吃水果而死于心血管病,其中20万人在70岁前死亡。
这项研究估计,全球约七分之一的心血管病死亡可能与水果吃得少有关,十二分之一的心血管病死亡可能与蔬菜吃得少有关。据研究人员称,2010年,吃水果少导致近18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吃蔬菜少导致100万人死亡。
蔬菜水果含有膳食纤维,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新陈代谢,带走身体里的有害物质。而且还有益心血管健康,其中的纤维、钾、镁、抗氧化剂和酚类物质的良好来源,已被证明可以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我们现在吃蔬菜以浅色蔬菜为主,深色蔬菜约占蔬菜总量的30%,未达到推荐的50%以上的水平。人均水果摄入量仍然较低,摄入量较高的城市人群仅为55.7g/d。与合理膳食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你达到了吗?
4. 每餐吃得太饱了
吃得太多太杂,肠胃负担过大,现在不少人的肠胃病就是这样“胡塞”出来的。而且吃得过饱,很容易使营养过剩,极容易变胖。
全国名老中医杨友鹤80岁体检时,没有糖尿病、高血压,103岁还在出诊。他曾强调:再好的饭从来不多吃一口!
吃得过饱,对于心血管本身不好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事。2020年《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发现,猝死的诱因第五大因素就是过饱。
 俗话说,“饭吃七分饱,疾病不来找”,饮食一般七八分饱即可。
5. 习惯了吃烫食
2018年海峡导报报道,32岁的厦门周先生就因为吃火锅时候太着急,结果嗓子不仅红肿还起了几个白斑。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宏2019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食管黏膜比较娇嫩,它和口腔一样,都难以经得起烫食的折磨,若进入口腔的食物或者水的温度超过65℃的时候,食管黏膜就容易被烫伤。如果长期反复烫伤食管,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创伤和炎症,从而可能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6. 喜欢重口味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提到,2015年调查显示,家庭烹调用盐摄入量平均每人每天为9.3g,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对于推荐的6克,依旧是超标的。
吃得咸、吃得辣,许多人都贪图味蕾的刺激!不过当你舌头舒服了,你身体很可能就不舒服了!
重口味的食物一般辣椒、麻椒、白糖、咸盐等调味品放得过多。常吃这类食物,会让肠胃受到过辣、过咸、过油的刺激,容易出现不适。而且重口味饮食还下饭,不知不觉吃多了,还可能引发体重增加、血脂异常等后果,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等患病的风险。
现在孩子健康也深受饮食影响。2020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肝硬化患者,是一名11岁的小男孩,当时已经重度的肝硬化。根据家长介绍,孩子从小就胃口好,一顿能吃2、3碗白米饭,爱吃红烧肉等荤菜,也喜欢吃重油重盐的食物,每一顿都要吃到撑才罢休。结果就是孩子越吃越胖。 
7. 经常饮酒
“小酌怡情、大酌伤身!”“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等说法由来已久,似乎给公众的印象就是,喝酒只要是少量的就没问题,甚至认为喝酒有益健康。
然而,这只是一种想当然,喝酒就没有所谓的“安全阈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彭玉清2019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中医把酒当成‘药’,既然是‘药’,如果用对了,那就一定是有功效的。不过,也正因为是‘药’,‘是药三分毒’,就跟喝药一样,没啥毛病就不要喝。”
8. 吃得太油腻
吃油多,害的是自己!常吃得过油,导致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热量高,会导致血液里胆固醇增加,加速血管变窄,肯定不利人体健康!
由中国工程院宁光院士带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团队完成、发表在《糖尿病杂志》(Journal of Diabetes)一篇涉及2亿多国人的研究发现,对油炸和烧烤的偏爱可导致高BMI、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高发生率,还和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异常升高有关。
而且研究还发现,油炸食品偏好主要分布在北京及其周边和东北地区,总体分布在东部较高,西部较低。女性比男性更喜欢吃油炸食品。
9. 经常吃剩菜
“就剩下这么点了,赶紧吃了吧”,这是我们在家里常听到的一句话。
但在急诊,由于吃剩菜剩饭而导致胃肠道疾病发作的人真不少,轻则头晕,重则呕吐、腹泻。千万别把剩饭剩菜当宝,没营养不说,还会致癌。剩菜放太久会在细菌作用下产生亚硝酸盐,食用后将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因此,尽量少剩菜,剩菜不要反复熏蒸,不要长期吃剩菜。
据安州生活2019年报道,四川绵阳市雎水镇安州区的张女士因感染性休克送入安州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抢救。这位68岁的老人重度腹泻,送来时已经严重脱水、循环衰竭、高热、意识模糊、生命体征很不稳定。究其原因,是吃了冰箱里的剩饭剩菜。
接诊护士谈到,尽管剩菜看起来没什么变化,但其中的细菌数量会超过人肠胃的耐受范围,尤其是老人的身体器官功能下降,易引起肠道感染,严重时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10.  吃得太快了
有些人吃饭的速度非常快,狼吞虎咽地,甚至吃一顿饭,在2分钟内就能搞定。
不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雷敏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吃饭速度太快的话,食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咀嚼和消化,对胃也是一种折磨。食物没有经过充分的咀嚼就进入了胃肠道,给胃肠造成负担,长期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出现消瘦、胃肠不适的症状表现,甚至出现胃炎。况且,吃得太快,不知不觉就会吃很多,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超标。还有,对于早上没时间吃早饭,边走边吃的行为,对胃更是一种很大的打击。
更多健康饮食小知识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更多精彩文章:

8种体质的养生调理方法来了!对症养生,才能事半功倍!

许多年轻人把自己坑惨了: 30 岁的年纪40岁的卵巢,十几岁就开始胃痛......

过了端午,“毒五月”来了!收好5个解毒方,安然度整夏!

左肝被掏空,长满了虫卵…医生提醒:夏天吃饭,千万别犯这个错!

本文综合自:
① 2018-11-09 浙医在线《才28岁就得胃癌! 医生说跟他太忙三餐吃饭不正常关系密切》
②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
③ 姚雪琴. 食用粗粮对人体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J]. 淮海医药, 2006, 24(005):407-407.
④ Fresh Fruit Consumption and Maj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N Engl J Med, 2016,374: 1332-43.
⑤ 赵智梅,陈晓松,杨仪君,杜鹏举,周攀豪. 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2): 158-163.
⑥ 2018-02-08 海峡导报《火锅趁热吃食道伤不起 超过65℃的热饮有致癌风险》
⑦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痛心!11岁娃重度肝硬化,竟和这件小事有关!》
⑧ Journal of Diabetes《Dietary preferences and diabetic risk in China: A large‐scale nationwide Internet data‐based study》
⑨ 2019-08-09 安州生活 《安州雎水68岁老人,因吃剩菜剩饭入ICU抢救 》


本文编辑:任璇   审稿主任:杨小明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