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游戏成瘾,那是一些孩子的救命稻草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1-01-22

文 | 李雪



欢迎到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与李雪评论互动



01



不要没收他的馒头



小时候,陪伴我活下来的两样很重要的东西:零食和电视。零食随便买,电视随便看,这两件事情,是我童年少有的幸福。

随时随地吃零食,给我身体带来满足的感觉。我可以用零食随时给自己带来一点满足,这种感觉弥足珍贵,不是吗。

电视给我提供了另一个世界的窗口,至少,看电视那一会儿,我可以暂时离开现实生活的干枯和绝望。

家长在让孩子愉悦这件事情上,经常很吝啬。孩子玩手机吃零食的快乐都容忍不得,硬要剥夺。

这个世界上是有比手机更有趣的事情,是有比零食更营养的食物。问题是,此时此地的孩子有能力得到吗?

长期沉浸在手机里,不就是因为真实的家庭气氛冷漠无趣吗?看手机屏幕总比看父母那张麻木的脸有趣吧。长期大量吃零食,不就是因为总是得不到被无条件满足的确信吗?

慈悲就是:现在我没有能力给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提供餐食,但是我至少不要以“没营养对健康不利”的名义,抢走他手中唯一一个馒头。



02



“问题行为”是孩子自救的活路

* 以下,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作为本篇的辅助阅读。





英国报道,一个四岁女孩玩 iPad 成瘾,戒断后出现失眠、流泪,甚至呕吐、虚脱等症状。


因为,这时的 iPad 就是这个女孩心理上的妈妈。戒断 iPad 就等于要把这个孩子唯一的心理依恋给抽掉,这是对孩子巨大的打击。


婴儿最喜欢的“玩具”就是妈妈的脸,妈妈的脸像镜子一样映照出婴儿,从而让婴儿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如果没有这个“镜映”,没有这个好的母婴互动,那么 iPad 就会代替妈妈去弥补孩子的心理需求。



就好像一个极度贫困饥饿的人去啃树皮,导致全身浮肿,那错不在树皮呀。





孩子的每个“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其实是他在努力地弥补内心的黑洞,他在努力的寻找自救的活路。


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不怎么吃正餐,每天随身装着各种零食水果吃。很幸运的是,父母都当时并没有制止我。我要多少零食就给我多少零食。后来,我自然地不怎么再依赖零食了,我也没有营养不良或者发胖。


现在我可以明白:那个时候的我,是在自发地弥补婴儿期未能够满足的吃到母乳的这种内心的匮乏感。


所以,每一个“问题”行为都是孩子在弥补内心的缺失。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和弥补爱,当然好。如果不能,至少不要去打扰孩子。





一个16岁的农村女孩,她退学后,整天在家里看电视,基本是韩剧与宫廷片。我去感受她,我感受到:如果不是电视剧中“王子公主”那些全能自恋的幻觉,拼凑她破碎的自我,她可能早就自杀了。


幸亏,她的妈妈没有禁止她看电视,并且在我的鼓励下,真诚地为孩子在过去所受的创伤而道歉。


后来,这个孩子去工作了,并且告诉我,她已经从自杀的冲动中走了出来。


每个孩子的“问题行为”都是在弥合自己心灵的创伤。而“限制行为”会让孩子的创伤压住,并且出现更可怕的后果。


父母若能弥补爱,当然好。如果不能,至少不要去自以为是地控制孩子,不要掐断孩子自救的活路。



03



钱与自由

* 以下,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作为本篇的辅助阅读。





我自己,还有一些来访者和微博网友的故事,都是在童年时,父母在物质上几乎都顺着自己,想买什么,零花钱自由支配。结果就是:毕业后都很快地经济独立,不靠父母。而且把钱用在自我成长上,很痛快。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在物质上我们满足过了。童年物质上的零延迟满足,导致现在对金钱既不狂热,也不羞耻抗拒,轻松富足。


大家都知道,我从小到大是非常匮乏母爱的,但是同时,物质被满足得比较好。我心理问题很严重,但幸好还有物质满足的基础。能让我安心地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自我成长上,不会对物质没有安全感。


所以说,如果没有爱,至少多花点钱。也是好的。





我自己和一些来访者,在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凄惨,以那样的凄惨程度,如果按照心理学理论,现在应该住进精神病院或者自杀了。


但是我们都有一股内在的精神力量,只要在不被父母干涉的空间,就能发展自救。


我毕业后,远离父母,躲在一个小出租屋里什么也不做,连人都不见。就在这彻底“堕落”的一年里,我破碎的人格得以喘息,我活了下来。


我知道的一些精神分裂和自杀的青少年,他们的悲剧就在于没能有一个自救空间。“问题行为”父母不断的纠正,一路纠正进了精神病院或者火葬场。


如果自己童年太痛苦,爱孩子确实不容易。给爱很难,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管住嘴巴,给孩子一个自由喘气的空间。



04



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

* 以下,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作为本篇的辅助阅读。



当父母焦虑想要控制孩子的时候,就会压制孩子的能量,孩子处在低能量水平,就只能看电视刷手机;当孩子感受到被父母无条件的爱和信任,能量就会高涨起来,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发展自己。

如果孩子长期处在精神孤岛中,从低能量水平恢复到正常,就要更长的时间,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长短,取决于父母是否真的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全部,父母接纳度越高,面对孩子越放松,孩子恢复得就越快。

没有哪个孩子,在能量高的时候还长时间沉溺在电子屏幕中,人都渴望丰富有趣的精神世界。



05



消磨时间 与 享受时光

* 以下,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作为本篇的辅助阅读。



在婴幼儿时期,没有得到充分回应,没有被互动满足的孩子,他的自我是散乱的。


他没能力把自己构架起来,没能力长时间地规划和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内心的黑洞必然趋势他只能向外抓取刺激,消磨时间。

孩子的状态,反应的是父母的人格水平。


所以,把盯着孩子的眼睛收回到自己身上,让你自己活在当下,凝神聚气,专注去做能够丰盈身心的事情,比如瑜伽舞蹈、绘画书法、读书写作、设计创作。


并且,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游戏互动。你的身心状态越来越饱满,孩子自然被你潜移默化。

你在任何人身上看到问题并且产生烦恼,都不去控制或改造对方,而是反躬自省,修缮自己。这是你能够给孩子的最伟大的教导。


另外,如果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并没有因此眼神涣散神情落寞,那就不是消磨时间,而是在享受他的人生。


记住,那是他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无论孩子是在消磨时间或是在享用时光,你过好自己的人生,就是孩子最大的福分。



06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

* 以下,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作为本篇的辅助阅读。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打游戏是在荒废人生。


而事实上,孩子在游戏中可以体验到成长。而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孩子的心智发育,很多都是在游戏中去完成的,比如成就感和满足感。


而成年人,则需要在现实中去自我实现。


如果,我们在童年中可以没有被干预地尽情地体验游戏,那么,长大之后我们就会对打游戏没有兴趣,因为我们觉得那个虚拟的成功是浪费时间。


但是,在小时候被严格限制打游戏的孩子,他就会在成年以后依然沉浸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去寻求虚拟世界的成就感,这才是真正的荒废人生。



07



再说说成年人的“瘾”

* 以下,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作为本篇的辅助阅读。





宅,是回避关系带来的损耗



现在有很多人都非常“宅”,人际交往特别少,宁愿只和物件或虚拟打交道。


因为:当宅男宅女和别人交往时,关注力都放在对方身上,不停地猜测对方喜欢什么,对方希望我是怎样,我有没有让对方满意,我有没有让对方烦我…


在这样的焦虑、猜测中,人就会觉得很累,甚至严重的会头昏脑胀。其中最严重的是,经常感觉到“无论我怎么做,对方都不会喜欢我”,这会引起脆弱的自我感崩塌,形同死亡。


当灵魂无法安驻在自己的身体里,关系就是损耗。


如果在关系中,我们拥有“关系有也好,没有也好”“对方喜欢我也好,不喜欢我也好”“一切都是可以的”这样的关系,才是滋养。





失眠,背后可能是孤独



长期严重的失眠,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致命的孤独感:好像一闭上眼,一切都结束了,只剩下自己,而自己的内在却是空洞而可怕的。


所以,不肯闭眼。脑子里总是要去想些事情,哪怕抓住一个很无聊的事情,也比碰触自己内在的空洞要强。


这就跟婴儿期的睡眠经历有很大关系。


如果婴儿时期,你经常是在冷漠无助黑暗中入睡,而没有父母太甜美的呼吸声和奶香味儿,没有父母的拥抱环绕,那这最初的冰冷孤寂就会写到生命的潜意识底色。


所以说,人能否安心入睡,就是婴儿对“妈妈是否一直存在”“妈妈是否会回应”的信心。





购物成瘾,不必着急



我有很长时间淘宝成瘾,当我的心“关闭”着的时候,成瘾最严重。当我被关注时,当我和别人有真实的链接时,我对购物的兴趣就会大减。


因为在购物的时候,我们的头脑是在想象,我们在满足自己的幻想:我穿着漂亮的衣服,可以得到别人的关注。


成瘾的时候,确实好像没办法自主自律,仅仅观察到这些就好,不必去苛求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觉察到的自己的成瘾,并且深深地允许自己,一切都会无常地过去。


成长,并不是我们努力改变自己而实现的,而是当我们允许自己,它自然而然地发生。


学心理学,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很多心理问题,通常第一反应就是“那怎么办”。这样问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防御:我们从当下的“有问题”的感觉中逃跑了。


那么,我们就和这种“有问题”的感觉待在一起,去觉察它,去经验它。觉察,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终点。


全然地觉察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被解决。你所谓的心理问题,当你得到足够的允许与足够的体验之后,它也会无常地过去。


然后,我们不再想要改变自己,带着觉知去做各种的选择,都很好。



作者 | 李雪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插图 | 电影《头号玩家》里的续命币






/    延 伸 阅 读    /




《 孩子近视不因手机,而因父母的焦虑 》



《 天才是保护出来的,不是教导出来的 》



当父母找不到自己热爱的事情



《 孩子如何跨越阶层,靠学区房吗 》



《 心理成长,并非追求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



《 被父母祝福的早恋,是爱与美好的种子 》







大 目 录  2017

大 目 录  2019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