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理成长 ≠ 达成“更优秀的自己”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0-10-21



文 | 李雪



欢迎到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与李雪评论互动



01



等到完美的人生,才配幸福吗



在心理成长之路上,我一直陷入在一个自恋幻想之中:我“应该”是人格完善的。

于是成长变成了纠错:我“本应该”没有错,于是我一个一个地方地纠错,以达成那个幻想中的完美自我。

这就好比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觉得自己应该考满分,于是每次考试结果下来,都很痛苦,因为有太多答错的题目,每一题都要纠正自己。然后下次考试,依然还有很多答错的,这太痛苦了。

如果承认自己目前就是个不及格的学生,会经常答错题,就承认这个现实呢?

承认现实,不是说就不再学习了。而是错了就错了,答错的题目,回头慢慢琢磨,能搞懂一个就搞懂一个。下次考试可能会明显进步,也可能没啥进步,都可以呢。

承认现实,搞懂了一个题目,也是成长。可能有时候会很懊恼,类似的题目换个壳子,又会答错。

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啊。我的童年遭遇,父母的人格水平,形成了我目前的真实水平。


我想要进步,这很好,但不是幻想如何修正自己变成满分人生,而是在目前的水平上,多一点走出自体自恋,多一点看见现实。而且在过程中还有反反复复,一个坑不知道跌多少遍才能彻底醒来。

关键是,人生也不需要等到完美才能幸福。当下的自己,就可以活。

自恋幻想世界里的法则是:完美 = 幸福,不完美 = 去死。


而真实世界里的法则是:怎样都能活,当下就可以幸福。



02



甩锅:我很好,是孩子有问题



抱有这种“完美”的自恋幻想,在有孩子后,很容易就变成时刻盯着孩子纠错。比如看到孩子在开心地打游戏,你就发愁他为何不写作业。盯着孩子,确实比攻击自己要好受,而且很容易进入有一个幻觉:我是好的,有问题的是孩子。


更严重的,是那些活在自我正确性中的父母,他们是孩子生命力的收割机。

孩子出了问题,父母并不关心孩子的感受,而是着重于捍卫“我是对的,我没有错”,一脸义正辞严。这样的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肯定矛盾重重。但无论什么矛盾,父母都是对的,是孩子有问题需要被纠正。

父母为什么总是对的呢?常见三种理由:

① 道德资本:我为你付出一切,所以我是对的。

② 我说的都是正确的无可反驳的话(比如“人应该早睡早起上进学习”)所以我是对的。

③ 捏造权威的话,证明自己是对的。比如,科学家早就证明了×××,世界上已经公认了×××,绝对不可能是×××。

凡是把“自我正确性”放在第一位的父母,眼里没有活生生的孩子,孩子通常体弱多病,神魂离散,容易被诊断为××症。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胡安 · 米罗 Joan Miró






/    延 伸 阅 读    /




《 从自恋的妄想,回到现实的边界 》



《 不优秀,也配放肆地活 》



《 当父母找不到自己热爱的事 》



《 父母,不要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



《 天才是保护出来的,不是教导出来的 》



《 被父母祝福的早恋,是爱与美好的种子 》






大 目 录  2017


大 目 录  2019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