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妈不吃,妈妈省给你吃,你要记得报答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1-01-22

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比惨”名场面



文 | 李雪

欢迎到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与李雪评论互动

01

有条件的“爱”

父母把好吃的东西给孩子,这是对孩子的爱。

如果加上一句“我都舍不得吃,省给你吃”,这是对孩子的恨,是在诅咒孩子。孩子吃了也难消化,长期下来得胃病。

02

额外的代价

一个人不可能爱孩子超过爱自己。

举个例子,你爱自己5分,爱孩子却高达9分。这是事实啊,给孩子吃的用的都比给自己的好出一大截,大部分时间注意力都给到孩子,相比于孩子的需求,自己的需求都是次要的。

那么,你给孩子多出来的4分爱,是有代价的。那4分会变成你对孩子无形中的恨,嫉妒和期待。

你嫉妒孩子拥有你自己都不敢拥有的物质条件,嫉妒孩子有这么好的父母。你恨他占用你的生命,同时,忍不住期待他成为你想象中的样子,才对得起你的付出。

这多出来的4分,既消耗你,又成为让孩子“消化不良”的精神负担。

有过几个学员问,孩子一直要买零食玩具难道我就一直给他买吗?

我会回答:先满足你自己,你满足自己够了,自然愿意去满足别人。对自己吝啬的同时给孩子花钱,你一定会嫉恨孩子,并且忍不住评判孩子欲求无度。

一个人不可能爱孩子胜过爱自己。
即便是极端情境下为了救孩子牺牲自己生命,这也是对自己的爱:愿意看着孩子活下去,这也是一种幸福。

当你充分满足自己,就会发现:满足别人,给别人带去丰盛感,也是对自己的滋养,很幸福的流动。
我经常对男友说,我们做产品,给就给我们力所能及最好的,哪怕是免费的赠品,也是高级品质。给出别人什么品质,就塑造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品质,永远不要糊弄自己。

* 附:《 当爱已成债务 》* 附:《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

03

微博互动

@Molly正在想:网上看到有个孩子把刚买的桔子扒开给妈妈吃,妈妈硬是不吃,孩子坚持了好久,想让妈妈尝尝最新鲜的桔子,妈妈倔强的就是不吃,不舍得吃,最后孩子吃下了这个桔子,满含屈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对孩子的爱会让孩子充满愧疚、压力和精神负担。



@李雪爱与自由:妈妈吃下新鲜桔子,就失去了道德高位,失去了情感绑架孩子的砝码,这亏本生意坚决不做。



如果我们在关系中觉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含义是:我不爱这个关系。


如果父母对孩子抱怨“我为你付出了一辈子”,翻译过来就是“我一辈子都没真心爱过你”。人对于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儿,是不会感觉到付出感、牺牲感的。就像女人逛街再累也不会抱怨说我“为逛街付出了好多”。


活在付出感、牺牲感中的人,他爱的不是对方,爱的是自己的道德感和权利感,他爱的是“我是一个很高尚的人”这种角色中的自我感动。


而对方真实需要什么,他其实既不关心也不了解,他给对方的只是他为了彰显道德感而自己要给的。



04

彩蛋


@escmoon:爸妈是朴实的农民,田里捉到一只小白兔抓回来送给我,捡到一只猫也送给我,还送过一只被遗弃的小鸭,赶集会带个饼回来偷偷让我发现,吃个席也会兜里带私货给我,时不时拿回一些“漂亮衣服”,直到上大学要靠贷款我才确认自己家里确实是穷困农村家庭。

@李雪爱与自由:这就是富养,父母真的很开心地满足孩子

* 附:《 富养还是穷养,决定孩子的一生 》* 附:《 富养,没你想得那么烧钱 》

作者 | 李雪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比惨”名场面。





编辑按:朋友们,单独一篇文章的能阐明的内容有限,所以我们通常都会在正文或文末提供辅助阅读链接。


如果在阅读本篇之后有疑惑,可以看看链接里的题目,选个有缘的点开,或许恰好可以回答您。李雪这个家伙的文章,如果联起来读,口味和效果更佳。




/    辅 助 阅 读    /




《 全能的父母 —— 全不能的孩子 》



《 为人父母,最核心的心理能力 》



《 妈妈帮你生活不会自理 》



《 别把孩子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 》



《 无需讨好父母的孩子,轻松适应社会 》






大 目 录  2017


大 目 录  2019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