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出于爱的匮乏 | 重制版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3-11-03

在很多家长心目中,理想的孩子,不是一个独立丰富的精神存在,而是机器人。在这方面,日本人有前途:希望他们早日造出机器人孩子。
—— 这样一来 —— 很多家长就大可不必生养一个真正的孩子,也就不必让双方都活在痛苦和压抑之中。


文 | 李雪  
01 
 严格正确的行为或者轻松流动的情感


孩子究竟是如何学习、成长的?除了行为主义,几乎各种心理学流派都研究出同一个结果:孩子通过“内化”与抚育者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
所谓的“人格”就是孩子与父母的各种情感关系模式,情感关系模式内化到心里,就成为了以后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若妈妈内心是有觉知的、轻松自在的,那无论把饭菜端给孩子,或是把饭菜倒掉,都很好。若妈妈压抑怨恨,那无论怎么做,孩子都会难受。
内化到孩子心里去的,不是父母的行为,而是和父母的情感关系。若妈妈真实自然,孩子也就学会灵活自在的爱。
将来,自己的爱人忙于工作或者打游戏正开心,可能会劝爱人放下工作休息一会,好好吃顿饭,也可以把饭菜端给爱人,甚至甜甜蜜蜜互相喂两口,不必执着于“必须按时专心吃饭”的“好习惯”而和爱人闹别扭。
大多数夫妻情感破裂,都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就是各自认为的“正确人生方式”互不相同。

02

真正的美德,都是人类的本心

“正确”之所以变得如此重要、不可置疑,是因为在童年的时候,只有在符合父母认为的“正确方式”时,父母才能接受我们,这背后,是深深的恐惧。
现在,我们成了父母,出于无意识的恐惧,也拼命把“正确”灌输给孩子,生怕因为自己管教不当而让孩子不够优秀。这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需要。
没有被父母训练过一定要按照“正确行为习惯”生活,并且得到爱和支持的孩子,面对大家觉得很难处理的矛盾,常会有各种出人意料的灵活解决方案。
这样的人,在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少见,我见过的,做生意都很成功,而且特别轻松,公司很少去管。智慧,是健康心灵自然的表达。
在训练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若没有爱的流动,若没有轻松愉快,必然带来反弹。
对此我自己深有体会。我和妈妈因为收拾房间的问题吵了十年,妈妈每天充满怨气地要求我收拾东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乱放东西。
后来,因为太痛苦,我开始学习心理学,学习包容自己,允许自己的所有行为习惯。
再后来,有了自己的房子,乱了半年后,开始喜欢收拾东西,最后收拾得井井有条,布置得温馨又方便,比妈妈整洁得多,并且就算去很乱的朋友家住,也不觉得有问题。
那为什么没有人要求我、训练我的时候,我却开始喜欢秩序了?
因为,秩序和所有真正的美德,都是人类的本心。只要内心不被外在的要求割裂,美好的品质自然要呈现,而且不会变成教条。

03

自然呈现的美德

若有充足的爱和流动,那孩子的好习惯会自然呈现,也无须训练。真正美好的品格,是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灵魂最自然的选择。

比如“独立”

每个生命都带着自己的使命而来,妈妈对婴儿经常积极回应,尽力满足,婴儿可以全然地依恋妈妈,那孩子长大后自然信心满满,昂首挺胸地去探索世界,完成他灵魂的使命。你若硬要帮忙,孩子还嫌你障碍自己呢。
相反,从小训练孩子独立,不可以依赖父母,孩子可能一辈子卡在无助和不安当中,总在寻找依恋满足,没有能量去自我实现。

附:《 为什么“温和坚定地讲道理”行不通 》

再说“宽容”

婴儿都有攻击性,在大人的观念看来就是“无理取闹”。如果妈妈能抱持婴儿的攻击,孩子就感受到,攻击是可以的,展现攻击性的我也值得爱,那孩子长大后自然对别人宽容友善,同时也会充满力量捍卫自己。

附:《 情侣格斗指南:孩子的攻击性,爱人的攻击性 》
附:《 被阉割的攻击性,被抹杀的生命力

再说说“合理要求”

若孩子常常被及时满足,心中对“得到”很有确定感,不会因为得不到的恐惧,也就不会歇斯底里地要求立刻兑现。那么越长大,就越能安然地等待合适的时机,提出合理要求。
父母经常担心自己的坏习惯会被孩子学去。
比如,父亲酗酒,夫妻感情又很差,妈妈忍不住教育儿子:你爸爸是个混蛋,你千万不能学他。
儿子小时候会很乖,烟酒不沾,但结婚后,却突然开始酗酒,甚至打老婆。这样的例子很多。
因为,每个孩子都天然地渴望在情感上接受父母。若意识上不被允许,潜意识就会补偿,而潜意识是支配行为的,所以变成了在行为上认同父亲。
奥巴马的父亲抛妻弃子,真可以说是“混蛋”。奥巴马妈妈靠救济金独自养活儿子,但妈妈没对儿子说“你爸不是个东西,抛弃我,你绝对不能爱他”。
相反,妈妈一直对儿子说“你的爸爸是非洲的王子,歌唱得特别好,非常有才华”等等。妈妈鼓励儿子认同爸爸,奥巴马果然成了很有男人味的“国王”,家庭稳定,没有抛妻弃子。

04

父母无须完美

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坏习惯”,而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都有自己的原因。如果彼此都愿意为此负责,那这些“坏习惯”并不影响彼此尊重和相爱。
如果酗酒的爸爸对孩子比较有爱,妈妈也鼓励孩子接纳这样的爸爸,孩子会获得这种感觉“缺点再大的人也会爱我,也值得我的尊重”。孩子就会获得广阔而灵活的人际关系。
行为有缺陷,看法有不同,这都没关系,关键是,给孩子这种底气:无论如何,爱都存在。

附:《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

05

坏习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家长经常担心孩子沉溺网游,家长觉得:今天不管他,将来他就会沉溺其中,一事无成。
我曾经在小学二年级时疯狂地爱上电子游戏。现在看来,我的父母真是奇葩:妈妈从来不制止,爸爸甚至主动拉我比赛。我这样沉溺了一年,我的成绩从班里第一名往后掉,父母居然也不担心,父亲还是兴致盎然地陪我玩。
后来,我们全家人都玩够了,我也充分体验过打游戏的快乐,感到很满足。再后来,从中学到大学,我对同学们痴迷的网游都不感冒,偶尔玩之,也拿得起放得下。
每一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
那些真正长期沉溺游戏,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的人,一定在现实中匮乏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到自在和快乐的能力。而游戏,却能带来掌控感和虚拟的社交。
真实的世界其实远比虚拟世界有趣,但为什么我们不敢进入真实世界呢?
作为婴儿,妈妈就是整个世界,如果妈妈能“看到”婴儿,婴儿就能拥抱整个世界,长大后敢于体验真实的生活。若孩子严重匮乏爱和关注,则其在现实世界中也会不断重复体验到挫折,越来越退缩,最后缩进安全的网络世界。
所以,网瘾背后最深处的声音是:我渴望被妈妈看到,但是我太绝望了。

附:《 游戏上瘾,沉迷电视,需要的不是矫正 
 06

心理学不是用来“讲道理”的

道理,本是为维护感受而生。但因为我们的真实感受被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包裹着,干枯地活在头脑中,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心理学。认识这些防御,最终的目是让感受自由流动。
心理学的道理,是用来进行自我认识的,若拿来要求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则本末倒置又成了防御。
比如夫妻吵架,妻子说:我今天很难受,所以脾气大了点。
丈夫学了心理学,说:自己的情绪自己负责,你不能跟我发脾气。
这个说法和“没看我养家赚钱忙着呢吗,别烦我”本质一样,只是套上了心理学的外衣,显得更“正确”。
但无论说法多“正确”,真正的问题却是爱的流动被切断了。而且这个说法本身又变成了一种防御,防御我们体验当下的真实情感,让我们又一次从感受中逃跑了。
所有学科和道理都只是个说法,我们需要学习正确的方法,同时也要学会放下,真实勇敢地投入生活,让爱流动。

附:《 心理学是用来“讲道理”的吗


原文大约刊于 2015 年


作者 | 李雪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threadless






欢  迎  到  新  浪  微  博@  李  雪  爱  与  自  由与  李  雪  评  论  互  动

  

  

  

  

/    延 伸 阅 读    /




《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



《 为什么“温和坚定地讲道理”行不通 》



《 被阉割的攻击性,被抹杀的生命力 》



《 为人父母,最核心的心理能力 》



《 放弃改造对方,就是放过自己 》



《 拒绝,也可以让爱流动 》



《 情侣格斗指南 》





大 目 录  2017



大 目 录  2019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