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遗憾不是创伤,谎言创造创伤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3-11-03



文 | 李雪



01



没有谎言,就没有创伤



养育好一个孩子,并不需要时时刻刻给到孩子爱。

孩子有时候会体验到跟父母失联,会体验到无回应,体验到父母的局限,父母的无力,甚至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恨。

这都没关系,这就是平凡的人类。

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的,不是那些生活中必然的遗憾,而是欺骗和谎言。

如果妈妈对渴望拥抱的孩子说,妈妈现在很痛苦,无力去拥抱你。孩子体验到一个遗憾,然后孩子会去其他地方寻找资源,比如自己看动画片娱乐自己。

如果妈妈借机把孩子数落一顿,发泄自己的痛苦,让孩子误以为“我得不到爱,是因为我太差了”“是我让妈妈如此痛苦”。


结尾,妈妈若再加一句:我说你,都是为了你好。

这个孩子的心灵就被碾压了,孩子不得不离开现实,进入妈妈编造的幻想世界,被妈妈的黑暗幻想世界囚禁,如困兽般痛苦挣扎不得解脱。

没有谎言,就没有创伤。



02



为何分不清侵犯与爱?



很多女孩,分不清什么是爱的表达,什么是对自己的侵犯。而且因为太匮乏爱,为了得到一点点温情,牺牲自己的边界,甚至都不知道那是被剥削被侵犯。

这样的女孩,容易被贴上不检点、Easy Girl的标签。被贴标签的女孩,后来明白过来,会觉得自己很羞耻。

这不是女孩的错,这是剥削她的父母和渣男的错。如果一个女孩从小被父母剥夺了爱和尊严,她怎么能够区分什么是正常的亲密关系,什么是被羞辱被剥削?

所以也请诸位看客,不要拿道德去评判别人Easy Girl,更不要拿道德放大镜去审视一个明显权利不对等关系里的受害者,比如被中年大叔玩弄的少女。


父母一边侵犯孩子的边界吸食孩子能量,一边洗脑“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孩子会在关系中“心甘情愿”被剥削被侵害,践踏自己求得幻想中的亲密和爱。


我们都要谨记:让自己放松的才是爱,让自己痛苦的是对方在吸食自己,无论对方打出多么伟大的旗号。



03



来做个家庭小调查吧



如果你有以下情况:觉得孩子过于黏人 / 难以分床分房 / 总是胆小挨在父母身边,难以跟其他小朋友痛快玩耍…

有这类类似问题,都可以向孩子真诚提问:你经常黏在我身边,你觉得,是你离不开妈妈,还是妈妈离不开你?或者,是你更需要妈妈,还是妈妈更需要你?

来说说孩子怎么回答的。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电影《弗兰克》剧照





辅    助    阅    读




🌟《 童年遗憾,不是童年创伤 》🌟



《 童年的创伤,昨日的子弹 》



🌟《 为人父母,最核心的心理能力 》🌟



《 为什么“温和坚定地讲道理”行不通 》



《 爱与自由,不是手段 》



《 女性自主,不是伎俩 》



《 自体自恋的哀嚎:没有我,你怎么办 》





大 目 录  2017


大 目 录  2019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