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是【不爱】的伪装
如果你看到孩子的真实需要,愿意满足,彼此开心,那就是幸福的流动,多多益善呀。
本篇原刊于 2018 年 11 月
文 | 李雪
01
这就好比一口枯井
我身边的朋友和个案,他们的童年极度凄惨,差点自杀死掉。无一例外的是,他们从小到听到大,父母最常说的的话是:我最大的错,就是太溺爱孩子了!
而那些给了孩子很多爱和满足,把孩子养得很好的父母,最常说的却是:养育孩子,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继续觉察成长。
动不动害怕自己“溺爱”孩子的父母,就好比一口枯井整天担心自己把村子淹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闹断奶闹得最凶的,是婆婆。)
恰恰也是,把自己孩子养得越糟糕、越不快乐的父母,越热衷于批评别人父母“溺爱”孩子,并且警告对方“你这样下去一定会把孩子教育坏”。
02
真爱 与 溺爱 的区别
①
溺爱的家长看不到孩子真实的需要,而把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投射给孩子,溺爱行为其实是在满足自己。
有很极端的案例,有个孩子一吃茄子就呕吐,每逢孩子回家,妈妈就特意做营养美味的茄子给孩子吃,并且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不领情啊,我特意为你做的,我做的茄子花了好长时间呢。
这种溺爱其实是父母自编自演自我感动的一场戏,孩子只是在其中扮演一个接受“爱”的道具。而真实的孩子,他真的需要什么,可能一直都是不被看见和不被满足的。
所以,这样的孩子他感受不到被爱,在他心中自然难以生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②
还有一种溺爱,是因为家长怕麻烦,怕失控,干脆控制包办一切,孩子无法通过独立探索和完成事情获得成长与成就感。
两个人格较完整的人之间会自然形成界限。如果妈妈的自我价值感特别低,就容易把孩子当成“自我”,很难拒绝孩子,常常过度地“牺牲”自己,甚至要包办孩子的所有决定。
然而,孩子有自我的需求,自然不会总是领情,妈妈就会有怨气积累起来,忍不住抱怨孩子没良心、不会体谅妈妈。这样会使得孩子将来也很难感受到他人的界限,得罪人而不自知。
③
再一种溺爱,是父母自己没得到过的爱。没得到过,就容易有两种心理:
一是,我都没得到过,凭什么给你?比如,自己在童年时渴求妈妈的怀抱而常被拒绝,现在就合理化成“经常抱孩子会惯坏的”。
二是,我没得到过,所以要加倍给孩子。可是,在冷漠中长大的人,往往会误以为控制就是爱,加倍补偿的经常是无界限的控制。
附《 为人父母,最核心的心理能力 》
附《 边界清晰,并不会割断爱 》
总的来说,所谓的溺爱,它和爱没有半点关系。它跟对方的需要毫无相干,只是父母内心痛苦的自编自导自演。
溺爱是家长自己的需求,而非孩子的需要。
03
父母气定神闲,
孩子歇斯底里,
怎么回事?
如果父母的假自我极度脆弱,无法承受冲击,会把各种内心冲突投射给孩子,把它说成是孩子的。(所谓的“边缘型人格障碍”,就是这样炼成的。)
比如母亲觉得自己受了某人冷落,转而对孩子说:某某其实讨厌你,但是碍于我的面子,他不说出来。
这样会使孩子的自我意识变得混乱。更严重的,妈妈在孩子精神崩溃甚至自残的时候嘴角无法抑制地露出微笑。
这样的家庭中,父母看上去情绪稳定宽容隐忍,孩子则经常无故暴怒崩溃,大家都说:都怪父母对孩子太宽容了,太溺爱了!才惯成这样的。
所有人联合起来攻击指责孩子。孩子的自我不断破碎无法聚合成形,终成边缘或者精神分裂。
附《 家族中【死本能】的传递 Ⅰ 》
附《 家族中【死本能】的传递 Ⅱ 》
04
真正的爱,给再多都没问题呀
如果你看到孩子的真实需要,愿意满足,彼此开心,那就是幸福的流动,多多益善呀。这种彼此滋养的事儿,只会让孩子成长,也让父母成长。
如果不愿意满足孩子,清楚觉知:是我不愿意满足孩子。
不必倒过来评判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内在诚实,也就是首先对自己诚实,爱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养孩子的幸福在哪里?
在孩子开心地玩着食物,手舞足蹈时,你看见了他,你被他的喜悦和临在感染,你们相视一笑,就是幸福链接的时刻。妈妈的生命,被这样扩展和滋养了。
孩子的幸福在哪里呀?
孩子的幸福在于,自己手舞足蹈享受食物时,恰巧被妈妈看见了!妈妈感受到他的开心,孩子的存在因此被确认。
养孩子的辛苦在哪里?
在于孩子专注玩食物时,妈妈对孩子当下的感受视而不见。妈妈睁着眼,却是全盲的。
焦虑地活在头脑想象的世界里,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他怎么没把勺子挖出食物放进嘴里,他今天才吃了一个蛋怎么就不吃了,他总是这么玩,不成规矩,会营养不良的,我该怎么训练纠正他的不良习惯…
这样养孩子,真是一场酷刑。对于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是。
一个孩子的感受,经常被父母看见,被父母珍视,这个孩子天然的就会懂得体贴他人的感受,同时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尊重规则同时温暖流动不僵硬,情商特别高。
而总是被说教管控的孩子,到公共场合却会控制不住地“发人来疯”侵扰别人。
当孩子确认爸妈愿意回应他、保护他,愿意呵护他的感受,孩子遭受侵害才会勇敢告诉爸妈。否则很容易就被施害者吓住了。
假如那些被针扎虐待的孩子哭闹着不想上幼儿园,父母却只是嫌他的哭闹烦人,那父母就没可能了解孩子经历了什么。
附《 为何“温和坚定地讲道理”行不通 》
附《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 》
真爱,永远不会过多呀。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摘自互联网
用淘宝App扫码逛一逛
店铺名: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设计的衣服和白茶
初 心 商 城
李 雪 直 播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