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报 | 译协高端翻译人才培训计划、高中新课程增小语种、俄中文翻译紧缺…

2018-01-19 译世界编辑部 译·世界



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

(2018第3期,总第69期)


编者按

每一周,语言服务行业都在发生什么事儿?又产生了哪些新观点?以及涌现出了哪些新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业内人士想及时关注的。对此,作为智库型资讯与研究平台,译世界(微信公众号"译•世界"ID:YEEWORLD)进行了信息跟踪观察,推出《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本期报告覆盖了1月13日-1月19日的资讯。欢迎关注!


C

ONTENTS

目录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事项预告

全球市场

一带一路

重要观点


Part 1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一带一路”多语翻译及国际传播研讨会召开


日前,“一带一路”多语翻译及国际传播研讨会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召开。研讨会由环球网和大连外国语大学校主办,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处和“一带一路”人文机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来自人民日报、环球网、辽宁省翻译协会以及北京、山东、辽宁等北方地区13所高校外语学院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就共同成立“一带一路”多语服务与国际传播联盟达成共识,并为“一带一路”多语种翻译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建言献策。


与会代表签署了“一带一路”多语服务与国际传播联盟合作意向备忘录。各方承诺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更好地组织和提供语言服务建立合作。同时围绕“外宣行业翻译标准制定、学术研究力量转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等主题打造共建范例。(大连外国语大学公众号)


第三十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启动


第三十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日前正式启动。从2018年起“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正式更名为“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2018年第三十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翻译》编辑部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联合承办。


本届竞赛分别设立汉语与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五个语种双向互译,共计十个比赛项目,参赛者可任选一项或同时参加多项竞赛,竞赛原文请参见《中国翻译》2018年第1期夹页、“中国翻译”微信公众号或中国翻译协会网站发布的内容。


发送参赛译文后,请勿重复发送。如需查询是否发送成功,可在2018年7月20日之后查询中国翻译协会网站(www.tac-online.org.cn)公布的所有有效参赛者的报名凭据。

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一、二、三等奖将获得证书、奖杯、奖金和纪念品,优秀奖将获得证书和纪念品。《中国翻译》杂志和微信公众号等将公布竞赛结果。竞赛颁奖典礼将于2018年底举行,竞赛获奖者将获邀参加颁奖典礼。


登录中国译协网(www.tac-online.org.cn)或关注“中国翻译”微信公众号,可了解本届竞赛最新动态。(中国翻译公众号)


2017年“国才考试”交流研讨会召开


1月13日,2017年“国才考试”交流研讨会在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召开,140余位高校外语院系负责人、教师和企业代表参与研讨。研讨会期间,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正式发布中国外语测评基金,并举行2017年“国才考试”颁奖仪式。


会议期间,中国外语测评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设立,作为中国外语教育基金下设的外语测评专项基金。


中国外语测评基金以“衔接测评与教学,促进外语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为宗旨,鼓励外语测试和教学的研究者及实践者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升外语教师的测评素养,推动研究的学术成果服务于测评和教学实践,指导教育重大决策。


会上发布了第一批课题招标启事,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考试研发机构及个人,公平竞争,择优立项。本批课题重点关注国际人才的培养与评价。(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


2018年全国翻译专业笔译高级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成都理工大学举行


1月15日,2018年全国翻译专业笔译高级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成都理工大学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副组长柴明颎,教育部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韩子满,四川省应用外语研究会会长李伟彬以及外国语学院院长段成出席了开班仪式。来自湖北、青海、重庆等省内外高校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工作的41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作为MTI翻译硕士的创始人之一,柴明熲教授强调:MTI院校从2008年开始招生十年以来,现已达到246所。MTI的快速发展,导致专业问题很多,而其中主要问题之一在于师资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翻译教师须定期接受培训,达到会做翻译、会教翻译;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就是立足于当前世情、国情和行情,旨在通过优质高端的短期强化培训,教授学员正确的翻译教学方法,让学员们在翻译实战和教师点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并掌握翻译训练的正确方法,以便满足西南地区对高端外事翻译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悉,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是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翻译行业受到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智能语言转写和识别技术的冲击下,在翻译对象、形式、流程、手段等均面临巨大挑战。为适应当前变化,满足翻译专业教师提升翻译教学水平,了解最前沿的语言服务行业技术与资讯的需求,由上海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上海MTI教指委”)、四川省应用外语研究会主办,该校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提供技术支持,专门面向全国高校翻译专业一线教师、翻译行业从业人员等推出全国翻译专业笔译高级培训班。该培训班将在该校持续一周,具体时间为:2018年1月14日-20日。(成都理工大学新闻文化网)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开题


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开宝教授领衔申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前正式立项。1月16日,来自外交部、外文局和国内高校的外交学、语言学、翻译学和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构建、翻译与传播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中国科学报)


译协发布中国翻译协会高端翻译人才培训计划


1月18日,中国翻译协会发布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暨中国翻译协会高端翻译人才培训计划。该培训由中国翻译协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共同举办。


中国翻译协会高端翻译人才培训计划分为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和专项培训两类,其中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包括:翻译教学培训(英汉翻译教学培训、非通用语种翻译教学培训、翻译教学管理专题论坛 )、英汉口笔译高级技能培训、翻译理论研修班暨《中国翻译》杂志论坛、翻译技术、项目管理培训等。专项培训包括:技能培训(英汉口笔译高级技能培训、非通用语种口笔译高级技能培训、法律翻译技能培训、汉译英高级技能培训);技术、项目管理培训(翻译技术培训、高级翻译技术、项目管理培训);翻译行业标准培训等。


上述培训计划自7月18日起陆续开班,有部分项目于2018中国翻译协会年会期间举行,有部分项目于全年不定期举行,详情可关注中国译协网站以及公众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中国翻译协会秘书处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9761 

传真:010-68995951 

电子信箱:tactraining@vip.163.com

(根据中国译协公众号发布信息整理而成)


首期“一带一路”国际职业汉语培训示范班结业在即


1月20日,为期6个月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职业汉语培训示范班”将在广州举行毕业典礼。56名学员分别来自32个国家的中资企业,这也是全国首次有针对性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资企业的外籍员工进行职业汉语培训。


据任课老师介绍,职业汉语培训不计划培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中国通”,而是就外籍员工即将回国服务的中资机构及其岗位,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定制的“职业汉语”专门训练。这种职业角色“沉浸式”培训方式能够为中资机构培养企业急需的懂汉语的员工。


首期示范班32国56名汉语“零基础”学员现在已经能够使用汉语与参会嘉宾进行交流了,成为能够用汉语工作的实用人才,他们回国以后多数能够胜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资企业和商务机构从事路桥、高铁、市政、产业园区建设等相关职业的管理工作。(人民日报)



事项预告


2018全国翻译专业口笔译高级培训班(北京)将于1月22日开班


1月22日-27日,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联合北京语言大学于2018年寒假面向全国高校翻译专业一线教师、翻译行业从业人员等推出全国翻译专业口笔译高级培训班。


培训教师包括: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施晓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延军、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口译系主任任海龙、西交利物浦大学英语系口笔译教师夏倩、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荣誉院长柴明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李长栓、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讲师韩林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崔启亮、河北工业大学MTI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楚向群等。(本消息为业内人士分享)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高端论坛将于1月21日-25日举办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高端论坛暨语料库运用与项目申报研修班即将于1月21日-25日在河南工业大学举办。论坛议题包括:语料库与语用学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技术应用、翻译教学选题论证、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学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口笔译研究、语料库与翻译话语研究、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研究、双语/多语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历时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翻译语料库的应用研究等。


发言以及授课嘉宾包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陈勇、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陈新仁、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社长胡加圣、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胡开宝、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克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政、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显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梁茂成、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刘鼎甲等。(本消息为业内人士分享)

德汉同声传译短期强化培训班3月21日开班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特邀德汉著名会议口译专家、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讲师、纽卡斯尔大学特聘讲师金凯琳女士于3月21日至4月6日进行28课时的德汉会议口译强化培训。


此次培训班级授课规模为20-25人,培训课程初步计划涵盖6课时德汉视译教学和22课时德汉同声传译教学。


讲课具体内容涉及:视译的用处和训练方式;Shadowing 和口译分项能力训练;中德同声口译问题及技巧;同声传译的准备工作;一般性话语的同声传译;专业类话语的同声传译;无准备的同声传译;模拟会议等。( 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新时代创新背景下翻译传译认知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第三届大会将于5月11日-13日举行


新时代创新背景下翻译传译认知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第三届大会将于5月11日-13日在河南郑州举办,该会由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主办,河南工业大学承办。


会议主题为“新时代创新背景下翻译传译认知”。主要议题包括:认知翻译学理论研究前沿与动态、翻译认知理论与实证、翻译传译认知研究方法论、翻译修辞学理论及应用、新时代背景下翻译传译认知创新、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外译、翻译人才培养与信息素养、翻译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翻译、传译、认知过程等其他相关议题。


主旨报告专家包括:欧洲翻译学会会长Arnt Jakobsen、原欧洲翻译协会会长Daniel Gile、新墨西哥大学教授Robert Wayne Elliott、日本东京电气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Shi Jie、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澳门大学翻译传译认知中心主任李德凤、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授王克非、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哲学中心主任王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教授黄忠廉、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康志峰、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旭等。(翻译学研究公众号)

2018语言、翻译与认知国际高端论坛将于6月22日-24日举行


“2018语言、翻译与认知国际高端论坛”将于6月22日-24日在山东举行,会议由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主办、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会议将邀请来自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学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做主旨发言,与业界同行一起探讨语言、翻译与认知的前沿问题。


论坛主题为:语言与翻译认知前沿问题研究。

主要议题包括:语言习得的语料库研究、语言习得的实证研究、翻译过程的行为实验研究、翻译过程的神经科学研究、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认知语言学与实验研究、认知语言学与语料库研究等。


联系电话:

仇老师  0532-86058135 

侯老师  0532-86057640

(语言学通讯公众号)

第十一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7月13日-15日召开


由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主办、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暨高校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7月13日-15日在吉林大学召开。


大会主题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语言学:机遇与挑战。

会议议题包括: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语言与教育、语言与技术、语言与新媒体、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其他重要问题研究。


会议发言人包括:Anna Mauranen(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副校长,Applied Linguistics 主编)、Li Wei(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应用语言学教授,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主编)、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黄行、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应用语言学教授Zhu Hua、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高一虹、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潘海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副教授张青等。(语言学通讯公众号)

语言、翻译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国际研讨会将于9月15日-17日举行


“立足本土 面向全球:语言、翻译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许渊冲翻译大赛颁奖仪式”将于9月15日-17日举行。会议由大同大学许渊冲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院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主办,辽宁省翻译学会、大连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语言文化研究辑刊》编辑部、河南大学《外文研究》编辑部协办。大会将邀请英国、美国、香港、澳门及内地知名学者和核心期刊主编做主旨发言,另设主编论坛。


会议议题包括:

1. 中外翻译史、语言学史、比较文学史、海外汉学史研究

2. 语言、翻译、比较文学理论与教学研究

3. 语言、翻译理论本土化与应用研究

4. 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翻译与海外汉学的反思性研究

5. 北方宗教的语言、翻译与比较文学研究

6. 中国传统语言学、翻译与比较文学思想研究

7. 翻译符号学的理论构建与应用研究

8. 许渊冲译本与译论研究


联系人:

武恩义15035249584

贾洪伟18600941401

(许渊冲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院网站)

第八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国际研讨会”将于10月19日-21日召开


第八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国际研讨会”将于10月19日-21日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文出版社等国内知名出版社协办。


本届研讨会旨在搭建法律英语学术交流平台,探讨法律英语教学、法律英语研究、法律英语翻译、法律英语测试和法律英语人才培养等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英语教学、研究与测试体系,推动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法律英语专家、学者与实务部门的专家做主旨或专题发言,并安排分组交流活动。会议语言为英语和中文。


会议主题为——法律英语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现状·挑战·机遇,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法律英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法律英语课程体系建构;法律英语测试:法律英语证书(LEC)考试十周年专题;法律英语翻译;法律与文学;英汉法律语言对比;法律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法律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倡议与涉外法律服务等。


联系人:

明轶美老师:023-67258506/15025432699             

王强老师:023-67258506/13678481092

(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公众号)

第十二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口译研讨会将于10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办


第十二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口译研讨会将于10月26日-27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翻译协会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由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联合承办。此外,永旺杯第十一届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等品牌活动也将与会议同期举行。


会议主题——新时代背景下的多语种口译:机遇与挑战。


主要议题包括:人工智能背景下多语种口译教学研究与实践发展趋势、语言服务业中的口译教学与实践、多语种口笔译融合教学与实践、国内外口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跨学科视角下的口译研究、新时代的口译职业化发展等。


联系人:

姜老师 010-65778339 (学术)
张老师 010-65778378 (会务)

(中国翻译协会公众号)

第八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研讨会将于11月2日-4日召开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将于11月2日- 4日举办“第八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研讨会”。会议将围绕“新时代中国二语习得研究趋势:跨学科与多语种”这一主题展开研讨,本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承办。


会议特邀剑桥大学袁博平教授、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Brent Wolter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等6位知名专家做主旨发言,并邀请10位国内知名学者特别组织并主持热点问题专题研讨。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

1. 二语习得理论探索与建构

2.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论

3. 认知心理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5. 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6.  跨语言影响研究(L1与L2,L2与L3等)

7. 基于课堂教学的二语习得研究

8. 计算机辅助二语习得研究

9. 汉语二语习得研究

10.  非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朝鲜语、西班牙语等)二语习得研究


联系咨询:

会议专用邮箱:sla2018@163.com

联系电话:0532-66787531

(二语习得研究通讯公众号)

第四届中国翻译史高层论坛将于11月9日-11日举办


“第四届中国翻译史高层论坛暨首届国际话语体系创新研究高层论坛”将于11月9日-11日举行。会议由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学科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和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院承办,会议地点为重庆圣荷酒店。


论坛主题——翻译史研究:方法论与当下话语。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翻译史研究的理论、策略及方法;翻译史研究的历史学转向;翻译史研究的国际话语体系构建;翻译史书写的原则、方法与话语体系创新;典籍翻译与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后现代话语对翻译史研究的影响;汉学家/传教士与中国典籍翻译;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海外接受与影响;文学期刊的译史研究等。


联系人: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  彭红艳

电话:18983920596

邮箱:angelina520peng@126.com

(翻译学研究公众号)

Part 2

全球市场

全球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海外社区、网站已超百家


“武侠世界”是创立于北美的网络文学翻译网站,在该网上,中国网络文学被不断翻译成英文,让众多海外网友陶醉其中。据不完全统计,该网站已拥有近400万日活跃用户,读者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北美读者约占1/3。


不仅是武侠世界,海外的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网站可谓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自发翻译并分享中国网络小说的海外社区、网站已超过百家,读者遍布东南亚、日韩、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翻译成10余种语言文字。(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葡萄牙AI翻译平台Unbabel获2300万美元B轮融资


总部位于葡萄牙的人工智能翻译公司Unbabel近日宣布获得 2300 万美元 B 轮融资,由 Scale Venture Partners 领投,微软、三星、Salesforce 、Notion Capital、Caixa Capital 和 Funders Club 参与了投资。


联合创始人兼 CEO Vasco Pedro 表示,新资金将用于加大在机器学习领域和市场销售方面的投入。


Unbabel 2014 年孵化于 Y Combinator,2016 年获得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采用“机器翻译+人工校正”的方式,Unbabel 能够有效提高翻译效率、降低成本。平台现在有 5.5 万人工翻译员。


Unbabel 将翻译能力集成到 API 中,再接入到 Salesforce,Zendesk,WordPress,MailChimp 等企业级软件中。顾客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订单或 API 将要翻译的内容发给 Unbabel。Unbabel一旦收到,就会进行自动翻译,然后由人工进行校对。这一技术与人工结合的系统,会根据翻译的内容和速度、精确度的要求,来权衡决定人工和机器在翻译过程中的比例。(36氪)


中国赴俄游客人数增加 俄罗斯加紧培训中文翻译兼导游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1月16日报道,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管理大学日前发布消息称,目前在中国游客赴俄旅游热的大背景下,中文翻译导游有所短缺,俄罗斯旅游署已为此培训了26名中文翻译兼导游。


该消息称,2017年2月,俄罗斯旅游署与莫斯科国立管理大学启动合作项目,培养翻译兼导游和讲解员,为中国游客服务。招收的学员主要是精通中文的俄罗斯民众,获得资格证的学员可于2018年2月参加工作。“招收学员期间,将进行严格筛选。76人申请,只有45人通过。培训结束后,26人成绩合格,顺利毕业”。


报道还称,俄罗斯旅游署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11月,俄罗斯总共接待了92万名中国游客。此前“世界无国界”旅游协会发布消息称,莫斯科有82名注册中文导游,而旅游季的中文翻译兼导游需求量超过250人。由于人才缺失,服务旅游团出现困难,而且在中国游客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困难将越来越大。(环球网)


Part 3

一带一路

南开大学推“通用+非通用”本科人才培养项目


南开大学2017年9月份推出的一项新的教学改革举措——非通用语专业与人文社科专业复合型国际化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又称通用+非通用”本科人才培养项目


据南开大学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段文斌介绍,该项目目前涉及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旅游与服务学院、经济学院四个学院,涵盖七个专业,即世界史、旅游管理、国际商务三个“通用”专业和德语、法语、日语、俄语四个“非通用语”专业。这七个专业的大一新生在入校后自愿报名参加该项目,通过选拔考试后,三个“通用”专业学生分别选择德语、法语、日语或俄语作为第二专业,四个“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则分别选择世界史、旅游管理或国际商务作为第二专业。


该项目学制为四年,成绩合格者毕业时将获得一个外语类专业学士学位、一个人文社科类专业学士学位。首批共有61名学生通过选拔,但在当初报名时却异常火爆,比如外国语学院,有77人报名,最终只录取了29人,录取比例为37%。


据段文斌介绍,该项目并非在某一人文社科专业基础上加上外语专业,而是将学生培养计划单列,以尊重学生意愿为主导,适度调节,形成12种“个人定制”的双学位培养计划。参与项目的学生并不在本科录取专业跟班学习,而是有独立的班级建制,一、二年级主要由外国语学院负责外语课程修学,三、四年级由相关人文社科学院负责专业课程培养。


据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介绍,“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讲,最大的不同点是打破了多年来的主辅修模式,将两个专业都变成了主修专业。”以前的主辅修制度往往是解决外语专业复合人文社科专业的问题,但该项目却要解决全校所有人文社科专业的国际化问题。(中国科学报)


高中新课程方案将于今秋执行 增设小语种课程


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历时四年修订,已经完成。课程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在英语、日语、俄语的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选考。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者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该课程方案将从今年秋季新学期执行。(搜狐教育)


澜湄合作机制深化六国合作 小语种就业形势良好


澜湄合作机制自2016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带动了六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迅速拓展,人员往来更加频繁,全方位合作态势初步形成,正在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


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赵姝岚说,“推进澜湄合作的关键是需要建立互信,并能相互理解。”东南亚语种专业人才通晓对方国家语言,了解中国与对象国思维方式,能够运用跨文化思维更好地促进相互理解与协商,减少误会,共促发展。“因此,东南亚语种人才的培养是更加有效推进澜湄合作的不可缺少的方式。”


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云南省高等学校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全省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截至2014年底,云南省高校已建成了11个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全力推进南亚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云南省高校中学习小语种的在校生已达5.5万人。目前,云南省高校开设的小语种专业已达十余个,包括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等,每年都培养出大批小语种人才,就业形势较好。


云南民族大学校长那金华介绍,今年3月,教育部审核批准学校新增菲律宾语、乌尔都语、尼泊尔语、僧伽罗语、泰米尔语、普什图语6个南亚东南亚语种专业。目前该校已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开齐开全南亚东南亚15个语种专业的学校。(新华社)


波兰西里西亚大学成立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位于波兰西南部城市卡托维兹的西里西亚大学1月12日成立中国语言文化中心,旨在推广中国文化,提高当地人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

卡托维兹市副市长博亚伦在成立仪式上说,他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中文是非常优美的语言。卡托维兹市政府乐见有更多波兰人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对西里西亚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的成立予以全力支持。


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蔡炼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波兰“可持续发展计划”有很多契合之处,两国未来合作前景广阔。西里西亚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将承担起推广中国文化的责任,培养更多全能型学生,为两国增进交流贡献力量。


西里西亚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坦博尔介绍,西里西亚大学和中国多所高校都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例如2011年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互派留学生,2013年在东北大学设立波兰语教学点,与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建立联系等。


坦博尔说,除了学术交流,西里西亚大学还注重在民间推广中国文化,如放映中国电影、举办画展等。“正是这种长期、稳定的交流促成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的成立。”(新华社)


中文成新西兰初中、小学最受欢迎外语


据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报道,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学习外语的小学和初中生较前几年有所增加。中文成了最受欢迎的语言。在年纪更大的学生群体中,对语言的热情正在逐渐减少。


在2013年人口普查中,65岁以上群体中,只有11%能够说超过1种语言,但5到14岁的孩子中,这个数字为16.8%。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非英语国家的移民逐渐增多。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除了英语和毛利语之外,13%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还在学习外语。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日语学习者(5%),其次是法语和西班牙语(都是3%)。


到了2016年,学习外语的小学和初中生比例增加了2倍(29%)。中文成了最受欢迎的语言(10%),其次是法语(5%)和西班牙语(4%),日语下滑至3.5%。


不过在年纪更大的学生群体中,对语言的热情正在逐渐减少。学习外语的高中生比例,已经从2000年的24%下降到19%。更多的高中生在学习西班牙语(从1%上升到4%)和中文(从1.5%到2%)。但学日语(8%下降到4%)、法语(从9%下降到6%)和德语(从3%下降到1%)的人数纷纷下降。


学习中文人数的增加,部分是因为孔子学院的支持。2009年该学院只有2名普通话语言助手,现在已经增加到147名,足迹遍布新西兰全国。


在高等教育层面,更是如此。本地全日制学生学习外语的占比,已经从2008年的0.92下跌至2016年的0.55%。新西兰孩子的语言多样性,正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逐步降低。


多年来,一直有人试图改变现状。人权委员会在2008年制定了一项语言政策,主张赋予所有新西兰人学习毛利语和新西兰手语的权利,并支持太平洋岛裔和其他移民都能学习自己的继承语言,并鼓励新西兰人学习全球化的语言。(环球网)


Part 4

重要观点

《语言文字报》主编:国家语言能力亟待提升


近日,德国媒体报道称,发达国家游客很少来中国旅游,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中国会讲英语的人不多,沟通不便。也许有人觉得德媒有些吹毛求疵,但我认为不尽然。


从旅游业角度来看,多年来,来中国投资经商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确实不见明显增长。其中虽有旅游业本身的问题,如市场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够高等,但其他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小觑。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外国人来我国旅游的确不是很方便。众所周知,中国早已是学英语大国,也是世界上学英语投入最大、耗时最多、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实际效果并不是那么好。据英孚教育发布的《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在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大陆地区英语熟练度排名倒数第二。这反映出一种现象,即我国是一个语言大国,也是英语学习大国,但却是一个语言能力小国。


当前我国语言能力的现状是:从个体层面来说,国民所掌握的语言主要是适用范围小、竞争力弱的方言,而通用语和外语能力相对较弱;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外语资源匮乏,结构也不够合理,掌握的语种数量极其有限。


伴随“一带一路”的推进,任何一种外语都有可能为我们所需,如果储备不足,会制约发展,影响安全。有鉴于此,我们急需在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发展国家语言能力。国家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综合国力、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地位,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当前发展国家语言能力更多还是停留在规划层面,多是高校和科研单位在关注、研究,还缺少专门的机构组织去具体实施,缺少资金支持,以致很多想法不能有效协调、真正落地。


第二,要从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高度统筹规划语言教育。研究显示,当前全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我国至多了解100种,能够较好使用的约20种,能开设课程的不到50种。因此,要调查并统筹相关的语言资源,在专业院校开设那些资源匮乏但又具战略重要性的语言专业,在师资引进、运行机制等方面给予政策和待遇上的倾斜,抓实语言专门人才的培养。


第三,要打造语言专门人才的培养输送联动机制。对于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可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与相关的科研单位、企业、组织机构联动,解决专门人才的后顾之忧。


国强则语兴,语兴国愈强。加强国民语言教育,丰富统一而多样的语言资源,建设语言强国,需要马上行动起来。(作者李世江,《语言文字报》主编,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资料来源:外交部、教育部、外文局、译协、各院校等机构官网、媒体公开报道、自媒体资讯、业内人士推荐及其他公开信息。】


出品:译世界编辑部

责编:张婷

声明:本文为译·世界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擅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注意啦,好消息!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号内搜”,获取链接,可以快捷搜索“译·世界”号内任意信息~

推荐阅读

简报 | 日本翻译导游缺口巨大、上外小语种就业率100%、中国成世界第三留学生青睐国…

简报 | 十九大报告多语查询平台、加拿大中文译员紧俏、智利人出国靠翻译APP…

简报 | 回顾与预告:2018CATTI考试时间表、“一带一路”掀来华留学热、外语院校积极布局小语种…

简报 | 回顾与预告:日本2秒翻译耳机、14校拟编小语种校本教材、“一带一路”官网增四语版本…

简报 | 回顾与预告: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网上线、第七届国际口笔译大赛报名、纽约投票站急缺中文翻译、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