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报 | 回顾与预告: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网上线、第七届国际口笔译大赛报名、纽约投票站急缺中文翻译、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17-12-15 译世界编辑部 译·世界


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

(2017第45期,总第64期)


编者按

每一周,语言服务行业都在发生什么事儿?又产生了哪些新观点?以及涌现出了哪些新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业内人士想及时关注的。对此,作为智库型资讯与研究平台,译世界(微信公众号"译•世界"ID:YEEWORLD)进行了信息跟踪观察,推出《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本期报告覆盖了12月9日-12月15日的资讯。欢迎关注!


C

ONTENTS

目录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事项预告

全球市场

一带一路

重要观点


Part 1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首期“CCTSS-ATLAS 中法译者工作坊-林雅翎班”在北京正式启动


为加强中国与法国间的文化互译,切实推动两国文化交流,首期“CCTSS-ATLAS中法译者工作坊-林雅翎班”日前在北京正式启动。


“CCTSS-ATLAS中法译者工作坊”项目由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法国文学翻译促进会(ATLAS)及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联合主办。在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文化译研网、法国文学翻译促进会及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三方达成合作共识,共同确立项目合作模式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首期中法译者工作坊以已故法国著名翻译家林雅翎的名字命名。林雅翎是第一位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翻译成外语的翻译家,她还翻译了阎连科、李洱、徐星、冯唐等人的作品。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副参赞高仁逸表示,林雅翎热爱法语和中文,致力于中法文学交流,她用其毕生精力和工作展示了她希望向人们传递翻译乐趣的愿望。工作坊以她的名字命名是为了向她致敬,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推动中法文化交流。


据了解,三方初步定于2018年3月至5月在法国和中国举办第一期中法译者工作坊。中法双方将遴选3名中国青年译者和3名法国青年译者,对双方拟从两国分别遴选的3部作品进行互译。工作坊通过专家授课、实践工坊等形式,解决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困难。工作坊成员将在法国阿尔勒研修4周、在中国研修3周,其中包括为期1周的公开朗诵训练。(国际在线)


第六届全国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12月9日,第六届全国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外语演讲与写作教学专家、高校外语教师及外语演讲与写作研究爱好者参加。


本届研讨会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外语演讲辩论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围绕“创新与融合——英语演讲及写作教学与研究的新探索”这一主题,设置主旨报告、专题发言、分论坛研讨及示范课讨论等环节,就演讲及写作课程的发展方向、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话题展开探讨。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常小玲回顾了过去10年英语演讲及写作研讨会在记录最新发展动向、整合教学研究成果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本届研讨会也必将为英语演讲及写作教学与研究开启创新之窗、搭建融合之桥。王俊菊指出新时期英语教学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并对研讨会做出了如是评价:“A right group of people are doing the right thing at a right place for the right time being”。万江波指出创新与融合已成为教学与研究的新趋势,在“一带一路”的新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师应承担起新的使命,着重提升学生演讲及写作能力,从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多中国声音。(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公众号)


北京语言大学第七届国际口笔译大赛开始报名


由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指导,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外国语学部高级翻译学院承办,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英国利兹大学翻译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和澳门大学人文学院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和国学双语研究会协办的北京语言大学第七届国际口笔译大赛于12月11日开始报名,12月23日截止报名。登录大赛官网http://sti.blcu.edu.cn/itic(复制到浏览器打开)可获取更多有关口笔译大赛的信息。

大赛组别分为:


【笔译部分】

一般性文本:英汉翻译、汉英翻译、法汉翻译、汉法翻译

文学翻译:英汉翻译、汉英翻译


【口译部分】

英汉汉英交替传译、法汉汉法交替传译、(英语)同声传译邀请赛

联系人:

王浩洁:15600990379

王可欣:15510005979

岳圣雅:13520127891

范红森:15101172866

(北语高翻STI)


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召开第23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12月9日-10日,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23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湖南师范大学校长、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蒋洪新作了题为《翻译的挑战与使命》主旨报告。他表示,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不仅要继承优良的翻译传统,还要勇担时代重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将个人职业与国家的事业、民族的追求和文明的进步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期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Mark Turner,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Lauri Ramey,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晓丹,中南大学讲师刘田丰等11位代表作了大会主题报告,来自省内29所高校的96名代表提交论文并在分组讨论中发言。


与会代表分别从翻译理论与实践、外国文学与文化、外国语言研究、外语教学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分享了研究成果与心得。


本次年会由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省内29所高校和相关单位近300名代表参加会议。(红网)


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网上线 将为语言研究提供海量资源


12月12日,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网上线。该网站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研制,将汇聚优质语言资源,最终建设成为我国语言资源领域重要的信息门户,并为世界了解中国语言生活打开一扇窗口。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自2005年落户华中师大以来,一直致力建设汉语网络媒体监测语料库。目前,该语料库包括网络新闻、博客、微博、论坛四类语料,各类语料文本已近1.48亿篇次,总字符数达1500亿,其中汉字总数为1300亿。这些语料每年以数百万篇次的速度增加,为网络媒体语言现象的研究和监测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基础。而今后,随着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网的分期建设,一大批这样的语料库将共建共享,为学术研究提供海量资源。


据该中心主任、华中师大计算机学院院长何婷婷教授介绍,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网目前已汇集了国家语委19家科研机构的48种语言资源,以及来自其他高校、研究所、社会机构的开放的各类语言资源,还将不断补充完善、逐步优化。(湖北日报)


河南组建高级翻译人才库18人首批入选


据媒体12月14日从河南省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获悉,河南省建立了“高级翻译人才库”,郑州大学王志伟教授等18人首批入选。首批入选“高级翻译人才库”的人员,分为口译和笔译两个方向,集聚了全省外事系统、主要高校和外向型企业等各个社会领域的翻译精英,将承担起河南重要涉外文件、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大型国际性活动对外信息发布译文的翻译和审定工作。除英语外,还将逐步“增容”扩展到阿、俄、法、德等语种。(东方今报)



事项预告


科研国际化研讨会将于12月15日-17日在福州举行


科研国际化研讨会将于12月15日-17日在福州举行,此次科研国际化会议内容包括SSCI、A&HCI、SCI各类文章的选题构思、文献思维与写作以及境外项目基金的申报、境外著作与译著的出版等;主讲内容囊括话语研究: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探索提问与讨论、走出“体”“用”对立的迷思:翻译研究方法概论、论文写作选题与国际规范等多个方向。


科研国际化主讲嘉宾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胡开宝、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杨枫、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刘亚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翻译学教授朱纯深、入选“千人计划”闽江学者陈祖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博导钟勇、澳门大学哲学博士戴光荣、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尤泽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岳峰等。(汉网)

全国首届外交话语及外事外交翻译研讨会暨首届外事外交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将于12月16日-17日在郑州举行


中国首届外交话语及外事外交翻译研讨会暨全国首届外事外交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将于12月16日-17日在郑州大学(主校区)召开。会议由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支持,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翻译》杂志社、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河南省翻译协会、郑州大学主办,郑州大学外语学院、中国外事外交翻译与生态翻译学会(筹)、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中心承办,亚太国际交流英语研究会协办。


会议主题为:

外交话语及外事外交翻译的科学研究与学科构建:定位·融合·创新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


1. 外交语言、外交话语研究现状、问题与前景

2. 外交语言的特征、范畴、类别和功能

3. “外交语言学/外交话语学”:立论与议题设置

4. 外交语言的跨界研究与学科建设

5. 外交语言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6. 外交修辞与外交语言艺术

7. 中国特色外交话语的构建、翻译与传播

8. “外交翻译学”:立论与议题设置

9. 外交翻译的跨界研究与学科建设

10. 外交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11. 中央外交文献翻译与融通中外话语体系建设

1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13. “一带一路”外交话语体系建设

14. “讲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故事”的话语模式与翻译路径

15. 外交话语的跨文化构建

16. 外事外交高端翻译人才培养

17. 外交翻译技术与信息化建设

18. 十九大报告中外交新话语的构建、翻译与传播


邀请的部分主旨发言与大会发言专家包括:华东师范大学翻译系主任窦卫霖、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翻译室副主任范大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副院郭宪纲、亚太国际交流英语研究会理事长胡庚申、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副院长李长栓、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副主任李铁军、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屈文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磊等。


联系人:刘永杰13298365310,杨明星15139795599,张庆彬15803818871,翟强13613861188,宋鹏13523080185

(译路同行公众号)

第四次商务翻译和外语教学研究国际论坛(SIBT)将于12月27日-28日举行


第四次商务翻译和外语教学研究国际论坛(SIBT)和吉林省商务外语学会(JCFA)成立大会将于12月27日-28日在长春举行。论坛主旨为商务翻译研究与商务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主要议题包括:商务翻译与商务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商务翻译的学科发展与建设;商务翻译实务探索;商务翻译和商务外语教学实践;商务论文写作技巧;商务翻译商业模式探索;其它方面商务翻译和商务外语教学研究。(语言文学教学国际论坛)

“翻译技术教学及课程设计”高级师资培训班开班暨《翻译技术教程》新书发布会将于12月31日举行


由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与商务印书馆联合打造的高校翻译教学精品教材《翻译技术教程》面世,将于12月31日上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行新书发布会。


本教程根据大数据时代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最新需求,以新时代译者的翻译技术能力为框架,以解决现代翻译实践中的技术问题为导向,以理引路,以例示范,系统阐释了翻译和本地化服务过程中的多种技术手段和应用工具,旨在助力培养具备“翻译+技术”综合素养的现代语言服务人才。教程分为上、下两册,适合外语、翻译专业的学生以及翻译技术应用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人员,以及职业译员、审校、项目经理和本地化、技术写作及技术支持等语言服务从业者。


本次新书发布仪式拟特别邀请我国翻译界著名学者黄友义、冯志伟、谢天振、柴明颎、赵军峰等,主编王华树、编者李梅、崔启亮、管新潮、徐彬等,以及翻译技术公司、学术期刊主编、翻译技术教学知名专家等各方代表出席,并向到会代表和学员现场赠书。仪式结束后将进行为期三天的第二期“翻译技术教学与课程设计高级师资培训班”课程培训。


为期3天的“翻译技术教学及课程设计”高级师资培训班将于2017年12月30日—2018年1月1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办。培训班由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与《外语电化教学》(CSSCI期刊)编辑部共同主办,旨在帮助技术小白或拟开设CAT课程的教师学习如何高效利用技术做翻译、掌握CAT课程设计方法以设计特色CAT课程,使更多学生掌握翻译技术。(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公众号)

第三届翻译技术高层论坛暨河南省高校翻译技术联盟协同创新研讨会将于2018年4月13日举行


“第三届翻译技术高层论坛暨河南省高校翻译技术联盟协同创新研讨会”将于2018年4月13日在开封举行。论坛议题包括:


翻译技术与语言服务

翻译技术与语言资产

翻译技术与人才培养

语料库技术与教学应用

翻译技术与本地化服务

河南省高校翻译技术联盟协同创新

(本条由业内人士分享)

首届WITTA翻译教师发展高端论坛暨翻译教育国际研讨会将于2018年4月27日-29日在西安举行


由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的首届WITTA翻译教师发展高端论坛暨翻译教育国际研讨会将于2018年4月27日-29日在西安举办。高端论坛时间拟定于2018年4月27日举行,主题为翻译教师教育与发展;研讨会拟定于2018年4月28日-29日上午举行。


翻译教育国际研讨会议题包括:翻译教师教育与发展、翻译课程与教材开发、翻译教学方法与创新、翻译教育质量评估、翻译教育与语言政策等。


联系人:杨老师

电话:029-85319545,18091864686

(世盟大数据中心公众号)

新时代创新背景下翻译传译认知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第三届大会将于2018年5月11日-13日举行


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将于2018年5月11日-13日在河南郑州举办“新时代创新背景下翻译传译认知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第三届大会”。研讨会由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主办,河南工业大学承办。


会议主题为“新时代创新背景下翻译传译认知”。主要议题包括:认知翻译学理论研究前沿与动态、翻译认知理论与实证、翻译传译认知研究方法论、翻译修辞学理论及应用、新时代背景下翻译传译认知创新、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外译、翻译人才培养与信息素养、翻译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翻译、传译、认知过程等其他相关议题。


主旨报告专家包括:欧洲翻译学会会长Arnt Jakobsen、原欧洲翻译协会会长Daniel Gile、新墨西哥大学教授Robert Wayne Elliott、日本东京电气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Shi Jie、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澳门大学翻译传译认知中心主任李德凤、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授王克非、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哲学中心主任王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教授黄忠廉、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康志峰、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旭等。(翻译学研究公众号)

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研讨会将于2018年5月26日-27日召开


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研讨会将于2018年5月26日-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承办、《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协办。时至今日,全国已经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建设点215个,另有253所学校开设了翻译本科专业(BTI)。我国的翻译学科已经走过30余载风雨历程,西方译论的引进与融合、中国翻译学学科发展、翻译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构筑等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又面临着新常态下的机遇、挑战和使命。该会议以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为主题,聚焦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创新中的问题现状、理念思路及对策出路。


会议议题包括:


1. MTI课程设置与办学特色

2. MTI过程管理与质量评估

3. MTI实习基地的定位与作用

4. 翻译本科专业的定位与课程设置


会务联系:

李鑫    13774362568

王嘉钰    15821915152

(当代外语研究)

Part 2

全球市场

纽约投票站急缺中文翻译 日薪有望达到350美元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市选举局华裔与韩裔顾问小组(Chinese and Korean Advisory Groups)当地时间12月13日举行例会,总结刚刚过去的2017年纽约市初选与普选工作。小组总顾问史蒂文·里奇曼(Steven Richman)表示,就2017年的选举反馈情况来看,中文翻译供不应求。


小组指出,投票站的中文翻译数量,仍无法满足全纽约市迅速增长的华裔选民的需求,将依靠社区组织等,动员更多讲中文者注册成为选举日投票站翻译,为2018年州和联邦选举提前储备翻译人员。而选举局为吸引更多人投入选举日服务,有意把目前200美元的日薪,提高到最多350美元。


里奇曼与选举局语言协助项目协调员瑞秋·奈佩(Rachel Knipel)总结了2017年初选与普选的语言协助项目工作情况。二人指出,在2017年的选举中,选举局在曼哈顿、布鲁克林和皇后区的投票站提供了中文与韩文翻译。


其中,皇后区需求最多,共有194个投票站提供中文翻译,96个投票站提供韩文翻译;布鲁克林紧随其后,189个投票站提供中文翻译;曼哈顿则有150个投票站有中文翻译人员。(中新网)


Part 3

一带一路

陕西省“一带一路”外语人才培养产学研示范基地揭牌


12月12日,陕西省“一带一路”外语人才培养产学研示范基地揭牌仪式举行,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张水平,政府督导专员、党委书记李虎成,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小惠等为该基地揭牌。双方就设立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陈仓区旅游规划、一带一路商旅翻译、特色旅游品牌打造、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多领域开展相关实习实训合作等方面达成意向,并签署了脱贫攻坚战略合作协议书。(华禹教育网)


Part 4

重要观点

周明伟: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是翻译界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主要努力方向


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周明伟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何用中国的故事,用国际的视野和国际的语言讲别人能听懂的故事,除了我们故事内容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用融通中外的话语来呈现、讲述中国故事。这是翻译界业务上、专业上、思想方法上、文化修养方面都要做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构建一个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故事,了解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翻译和翻译界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主要努力的方向。(中国网)


王刚毅:我国“一带一路”翻译人才缺口巨大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翻译人才的缺口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语种是非通用语种。“一带一路”的非通用语种,我们现在在数量上确实很缺,比如塞尔维亚、波斯、匈牙利的,这些都是比较缺的。即使我们现在去培养也得假以时日,它不是一两年内就可以,至少四年。有很多大专院校前几年已经开始了,比如说北外,它有一个很庞大的计划,在2020年之前要把我们所有建交国家涉及到的语种全覆盖。即使它全覆盖,和我们现在对人才的需求相比,缺口还是太大。


第二个方面,具备中翻外能力的翻译人才缺乏。很多翻译人员可以是外翻中,但是中翻外就比较麻烦,这一块也是将来要努力的。


有没有解决的方案?有,我们要几条腿走路:第一,自己培养。第二,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学习汉语,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些人到中国来学习。第三,高手都在民间,有很多民间的企业走出去,他就要产品本土化、服务本土化、人才智力本土化。在外边工作了很多年以后,他们企业当中的很多人可以说本地的语言,懂本地的文化,熟悉本地的风俗等等。他们是语言服务和翻译方面的重要力量。(中国网)


李洋:构建新型“政企产学研”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洋:翻译人才培养应进行改革,突破“产学研”内在关系孤立的局限,升级为“政企产学研”,以翻译产业为核心平台,上游依托政府和企业的需求驱动,下游推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识创新,以翻译人才的供给为导向建立协同育人创新机制。


第一,建立高校内部的协同互通机制。在建设“一流”学科和优势学科的进程中,高校研究机构势必需要专门用途的通用语口笔译人才服务学术交流,如文献的译介和外译、会议口译。高校在教学初级阶段应夯实学生的翻译基础知识,并与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化知识,开设跨学科的基础课或概论课,以求在专门领域中从事准确的应用型翻译服务。同时,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教师可联合担任审校和评估工作,通过笔译分析和口译点评不断提高学生在专门领域的翻译能力,充分保证翻译人才供给侧的培养基础与质量,创新翻译学科知识和专业百科知识的获取模式。


第二,建立高校与翻译产业的协同实践机制。这是实现翻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翻译技术和机器翻译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翻译的类型与数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人工翻译或机助翻译的处理能力。鉴此,高校在教学中级阶段应将具备较好翻译能力并掌握基本翻译技术的学生输送至翻译产业,在真实的翻译项目中实践翻译工具、本地化、翻译质量控制和语言资源管理等知识,培养学生熟知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翻译标准,全面提升应用型翻译的能力。


第三,建立高校、翻译产业与政府的协同实习机制。政府应加强翻译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增加与国外翻译高校的合作项目,选派更多优秀学生到英语国家接受口笔译、翻译项目管理、本地化等教育,确保能把英语作为通用语准确地在对外交流、经济贸易、文化传播等活动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促进翻译产业良性发展的意识,尽快将翻译服务或语言服务纳入国家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改变我国目前严重缺少语言文字立法、翻译行业标准、语言服务规范等的现状,为翻译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政策保障。


第四,建立高校、翻译产业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目前,除华为等少数大型企业因本地化等业务需求设有内部专职翻译部门之外,其他企业仍需要借助翻译产业解决文件量大、时间紧迫、质量要求高的笔译困难和会议、谈判等口译困难。因此,学生可借助企业的平台融合创新校内书本知识和产业实践经验,从企业面临的翻译项目源头介入,分析并定制“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或是运用翻译技术在企业内部整体实施,或是基于外包、众包模式与翻译产业联合管理,以践行翻译知识的创新,增强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光明网)


【资料来源:外交部、教育部、外文局、译协、各院校等机构官网、媒体公开报道、自媒体资讯、业内人士推荐及其他公开信息。】


出品:译世界编辑部

责编:张婷

声明:本文为译·世界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擅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注意啦,好消息!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号内搜”,获取链接,可以快捷搜索“译·世界”号内任意信息~

推荐阅读

简报 | 回顾与预告:2017译协年会、2017年翻译资格考试报名15万人、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完成……

简报 | 回顾与预告:“一带一路”翻译研究、射雕三部曲英译、翻译不应一味屈从西方习惯、LG智能音箱自动翻译…

简报 | 回顾与预告:日本眼镜翻译器、译协年会、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微软神经网络翻译升级…

简报 | 回顾与预告:“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射雕》首出英文版、340万美国人在家说汉语…

简报 | 回顾与预告:外籍专家翻译十九大报告、网文出海翻译短缺、学汉语外国人增至1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