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声简报 | 华人翻译家施华谨获菲律宾“语言捍卫者”奖、留学生翻译《贾平凹散文集》...

译世界编辑部 译·世界 2021-03-17

 

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

(2019第33期,总第149期)


编者按 

每一周,中国语言领域都在发生什么事儿?又产生了哪些新观点?以及涌现出了哪些新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业内人士想及时关注的。对此,作为智库型资讯与研究平台,译世界(微信公众号"译•世界"ID:YEEWORLD)进行了信息跟踪观察,推出《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本期报告覆盖了8月24日-8月30日的资讯。欢迎关注!



本栏目音频由译世界 & 译直播联合出品,本期主播:厦门精艺达文化传播公司 Eileen


C

ONTENTS

目录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事项预告

翻译出版

重要观点


Part 1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第二届中日跨文化传播翻译实践研讨会举行


由中国外文局人民中国杂志社与广州联普翻译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日跨文化传播翻译实践研讨会于8月24日、25两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原副部长刘德有,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日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徐一平,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修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节目主持人、资深翻译王小燕,资深翻译蔡院森等6位来自中日翻译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并进行演讲。来自全国的日语专业师生和中日翻译工作者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人民中国杂志社社长陈文戈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中日关系重回正轨,两国友好交流事业又将迎来大好机遇。如何解决在跨文化传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两国友好交往的大局做出贡献,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课题。


广州联普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定刚代表承办方致辞。他表示,此次研讨会旨在推动中日翻译实践的发展。未来,联普翻译公司希望同各方携手,继续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中日友好做出努力。


刘德有在基调演讲中回忆了自己在为毛主席、周总理做翻译时的种种有趣的经历,引得现场笑声不断。他通过自己的故事强调,跨文化的基础是懂历史。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了解历史。他还指出,翻译之道贵在神似。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文字的再现,更是再创作。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并将之升华为指导实践的理论。


本次研讨会紧密围绕“跨文化”、“翻译”和“实践”这三个关键词,与会嘉宾们基于自身的翻译实践经验,通过丰富详实的案例,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既有独到见解,也不乏共通之处。 (人民中国微信公众号) 


华人翻译家施华谨荣获菲律宾“语言捍卫者”奖


据菲律宾《世界日报》报道,为庆祝八月菲律宾语言月、提倡和加强使用菲语,菲律宾总统府属下机构菲律宾国语委员会( Komisyon Sa Wikang Filipino )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于8月27日假菲律宾文化中心举行颁奖仪式,表扬曾对发展菲语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华人翻译家施华谨荣幸受颁于最高奖项“语言捍卫者奖”(Kampeon Ng Wika)。


2018年11月7日至10日,菲律宾翻译家联盟(简称Patas)在远东大学举行全国翻译大会,施华谨应邀担任主讲人。参加大会的人员包括来自全国主要大学、各媒体组织和政府机构的翻译工作者。他再次受邀请于2019年10月5日至8日举行的翻译大会担任主持人之一。


施华谨先后出版十八本书籍—英语三本,汉语两本,菲语十三本,其中包括中国名作家—白刃先生的长篇小说《南洋漂流记》的菲译本 Lagalag Sa Nanyang ( 由菲律宾国立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翻译本荣获由马尼拉评书协会 ( Manila Critics Circle ) 颁发2008年最佳国家图书奖 ( National Book Award )。施华谨同时也翻译了当地许多菲华作家的大量精选作品,向菲律宾主流社会予以介绍和分享。他也为中国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翻译和审定大量教材,其中包括由菲律宾教育部和菲律宾孔子学院主编的《快乐汉语》( Kuaile Hanyu )—即菲律宾公立中学学生选择汉语为外语选修课使用的课本。他最新的译作为巴金精选短篇小说集菲译本(Ang Piping Balalaika At Iba Pang Mga Kuwento),由菲律宾国语委员会 (Komisyon Sa Wikang Filipino)出版。(中国新闻网)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与出版高端论坛暨外研社40周年国际合作颁奖仪式”举办


为顺应新时代外语教育趋势,促进国际出版交流,8月22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称“外研社”)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办了“中国外语教育发展与出版高端论坛暨外研社40周年国际合作颁奖仪式”。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交流合作处处长钱树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李朋义、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梅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柯平、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艳平、外研社总编辑徐建中、外研社党总支书记王芳等社领导以及近百名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和众多“一带一路”国家出版机构的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


论坛分为中国文化传播、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基础外语教育和大众外语出版四个专题。孙有中首先阐述了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高等外语教育的四大发展趋势,即跨文化教育、批判性思维、特殊用途英语和混合学习;梅德明在演讲中指出,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设计必须符合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且要基于主题,以活动为驱动,时刻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王柯平发表了题为“国际沟通中的中国主题”的演讲,他表示,中国内容“走出去”要注重文本的独创性、互动性、语言性和跨文化融合,以达到美学层面的东西方互通;蒋艳平介绍了中国大众外语出版现状和发展趋势,强调教育已成为中国家庭的重要支出,少儿英语、教辅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工具书等零售市场成长稳健。未来,中国大众外语出版在图书品种和市场规模上仍将继续增长,读者需求也会趋向个性化与多元化。


今年是外研社建社40周年。40年来,外研社通过国际合作,将一大批优质外语教育资源引入中国,并积极向世界推广中国图书,传播中国声音。本次论坛上,外研社还向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培生教育集团、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等国际合作伙伴颁发了奖项,感谢他们为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徐建中总编辑表示,外研社伴随着改革开放而生,坚持以国际化发展为特色,40年来深耕图书出版,致力于为全球读者带来更好的学习和阅读体验。今后,外研社将继续发挥语言优势,担当文化使者,为建设“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 


2019“孔子新汉学计划”青年领袖项目多语种翻译研修活动结班仪式举行


近日,由孔子学院总部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的2019年“孔子新汉学计划”青年领袖项目多语种翻译研修活动结班仪式在新国展中图活动区举办。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林丽颖、孔子学院总部汉学研究工作处负责人张科、中国青岛出版集团总编辑刘咏、人民出版社对外合作部主任李冰、中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海外业务中心副主任王宇燕、北京洋洋兔文化发展公司负责人刘小玉、土耳其哥白尼出版社代表吉来、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有限公司国际合作主任芙蓉、日本汉学家本田惠美子、韩国汉学家金胜一以及20余位汉学家、出版人、翻译家参加了结班仪式,活动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海外业务中心主编赵大新主持。


孔子学院总部汉学研究工作处负责人张科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各国出版翻译界代表和汉学家能携手并肩,深化与中国的翻译合作与交流,为中外交流提供更好的帮助,并加强在各国对外汉语教材的推广和对硕士、博士的培养,以及对青年译者们的帮助与支持。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林丽颖在致辞中表示本次BIBF成功地为世界各地的汉学家们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次BIBF有来自95个国家2600个展商前来参与,为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场文化的盛宴。语言是最重要的桥梁,书籍正是通过翻译将精彩分享给各国读者。翻译是语言的桥梁、思想的桥梁、友谊的桥梁。感谢汉学家分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给世界。本次“孔子新汉学计划”青年领袖项目多语种翻译研修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近20种图书达成了翻译出版合作。


在中图国际出版专家聘任仪式上,中图公司副总经理林丽颖分别为日本汉学家本田惠美子、韩国汉学家金胜一以及保加利亚汉学家思黛颁发了“中图国际出版专家”聘书。(国际图书微信公众号)


“一带一路”爱沙尼亚与中国语言学术论坛在塔林举行


“一带一路”爱沙尼亚与中国语言学术论坛26日在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爱沙尼亚语言研究所举行。论坛旨在探讨语言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语言学术交流。


爱沙尼亚语言研究所所长托努·滕德尔致辞说,爱沙尼亚语是一个小语种,与汉语在应用规模与范围方面有很大差距。但不管语种大小,语言承载的都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推进,相信各国与中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和成果将逐步增多。语言可以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在论坛上,爱沙尼亚语言研究所首席语言规划师彼得·帕尔和中国复旦大学教授李辉分别作学术讲座。论坛还发布了《爱沙尼亚语汉语基础词典》。


来自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馆、爱沙尼亚教育和科学研究部、爱沙尼亚外交部和爱沙尼亚语言研究所等各界人士近百人出席活动。(新华网)


地图学史前沿论坛暨“《地图学史》翻译工程”国际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8月25日,地图学史前沿论坛暨“《地图学史》翻译工程”国际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及省内外的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中外学者就会议提交的围绕“地图与文化交流”“地图、历史与文化”“研究评述”“地图学史”4个专题的30篇学术论文展开讨论。除了正式的学术交流之外,研讨会还举办了2场学术沙龙,为与会学者搭建了进行深入交流的学术平台。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在全球化视野下促进国内学界与世界学术研究的交流、对话和互鉴有着重大意义,将推进中国地图学史的研究融入世界地图学史的主流之中。


会议还举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室与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联合成立的“古地图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的授牌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加深。(云南网)



事项预告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高端论坛”将于9月13日-15日举行


为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我国语言服务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挑战与解决办法,推动新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产业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人工智能及语言认知实验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联合举办“人工智能时代我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高端论坛”。论坛将于9月13日-15日在北京丽景湾国际酒店举行。


会议拟邀请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王立非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北京大学俞劲松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政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瑞林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谭业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燕教授、大连外国语学院王少爽副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崔启亮副教授、商鹊网及汇众医疗联合创始人邹剑宇、全国高校联盟秘书长、北京全球语通教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谷菲、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剑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司显柱教授、董涛教授等业界专家学者做主旨发言。


联系人:

王  敬 15321375082

wangjing1204@foxmail.com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二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大论坛张炜作品专题研讨会将于9月14日-15日召开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前主席张炜从事文学创作四十年,为国内外读者奉献了《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十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荣获了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诸多奖项。张炜作品中充满诗意的文字,彰显出他对历史与现实的理性思考,表现了其独特的文学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引起了国内外学界和译界对其作品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中心携手“文汇讲堂”,于9月14日-15日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通大学论坛暨张炜作品专题研讨会。张炜先生将亲临论坛分享其文艺创作理念与历程,国内外学者及译者将济济一堂,交流其学术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心得与新知。


会议主题为“张炜作品翻译、研究与国际传播”,会议议题包括:张炜作品的阐释性研究、张炜作品中的民俗、乡村与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张炜作品中的中国民族性与世界性研究、张炜作品的跨文化研究、张炜作品的翻译与海外传播研究等。


参会嘉宾包括:复旦大学陈思和、北京大学陈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陈众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程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褚东伟、上海交通大学都岚岚、华东师范大学范劲、复旦大学郜元宝、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罗马尼亚Adrian Daniel、日本坂井洋史、韩国洪延善等。


联系人:

金云溪 021-34205664

陈钰如 18396535803

(当代外语研究)


翻译与比较文化跨学科研究研讨会 ——暨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颁奖仪式将于9月14日-15日举行


为了有效提升国际往来和信息传播的效率,为了推动中国国际地位与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为了有效地丰富翻译人才的培养途径,山西大同大学许渊冲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院与《外语学刊》编辑部、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联合主办了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借助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颁奖仪式这一契机,山西大同大学许渊冲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院与《外语学刊》拟定于9月14日-15日主办、辽宁省翻译学会、山西省翻译协会、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语言文化研究辑刊》编辑部、河南大学《外文研究》编辑部协办“翻译与比较文化跨学科研究研讨会”暨“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颁奖仪式”。


本次研讨会设立青年学术论文评奖(限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学者,近三年内在国内外期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限每位参赛者参报一类,且仅限一篇文章),语言学、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三个领域各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和优秀组织奖若干(按照参赛人数比例计算)。参赛者请将参赛论文期刊封面、目录和正文复印件,在2019年6月31日前发送到报名邮箱(邮件题目为:姓名+青年学术论文评奖+论文题目)。


  会议议题包括:

  (1)中外翻译史、语言学史、比较文学史、海外汉学史研究

  (2)语言、翻译、比较文学理论与教学研究

  (3)语言、翻译理论本土化与应用研究

  (4)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翻译与海外汉学的反思性研究

  (5)北方宗教的语言、翻译与比较文学研究

  (6)中国传统语言学、翻译与比较文学思想研究

  (7)翻译符号学的理论构建与应用研究

  (8)许渊冲译本与译论研究

  (9)其他相关研究


拟邀请嘉宾包括: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党争胜、辽宁省翻译学会会长董广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董洪川、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韩子满、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学者黄忠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贾洪伟、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杨俊峰、中国科学院教授李亚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建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建华、黑龙江大学教授孙颖、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法连、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于国栋等。


 联系人:

 武恩义 15035249584

 贾洪伟 18600941401

(语言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2019年“新时代国家形象展示与跨文化交流”高级研修班将于9月16日-20日在北京举行


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外文局培训中心”)承办的“新时代国家形象展示与跨文化交流”高级研修班将于9月16日-20日在北京举行。


此次高研班结合外文局70年来在领袖著作出版发行、高访外宣、新媒体国际传播、智库研究、媒体融合等方面理论与实践的深厚积累,充分发挥外文局培训中心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优势,以往届高研班系列专题培训精品课程体系为基础,紧扣新时代外宣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员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发挥新媒体新技术在国家形象展示与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此次高研班以“做好媒体融合,展示中国形象”为主题。以“媒体融合背景下展示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路径”“微传播手段在国家形象展示中的作用”“政务新媒体传播与地方外宣实务”“全媒体时代如何推广城市品牌”为主要内容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构建全媒体对外传播格局,展示中国形象”主题研讨,“对外传播经典案例学习分享”为主要内容的学员论坛。


研修学员学完全部课程并按规定提交结业报告后,即颁发由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统一编号管理的《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证书》,作为个人专业技术经历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证明,以及各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任(聘用)、职业注册的重要依据。


联系方式

国际传播培训部

电话:010-88417060、010-88422366

邮箱:cipgtraining@163.com

(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


首届东亚语用学研讨会将于9月19日-21日举行


为促进东亚语用学的发展,国际学术期刊《东亚语用学》将于2019年9月19日-21日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办首届东亚语用学研讨会,由大连外国语大学语言学研究基地和英语学院承办,《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外语研究》编辑部、南京大学《外国语文研究》编委会协办。研讨会旨在为世界各地致力于东亚语用学研究的学者搭建一个思想交流、成果展示、研究合作的良好平台。本次会议聚焦于语言、社会、文化交互作用下的语言变异现象研究。届时,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将围绕汉语、日语、朝鲜语等东亚语言的语用研究做大会主旨发言。


会议主题为“东亚语言变异语用学研究”,主要议题包括:

1. 东亚语言中礼貌、幽默等语用现象的跨文化比较

2. 汉语、日语等语言中方言的语用变异现象研究

3. 东亚文化中社会语用现象的历史发展比较

4. 东亚语言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会议面向国内外青年学者(年龄35岁以下的在读博士)评选最佳论文一篇(需为独立作者),授予“东亚语用学研究奖”,包括为期8年的国际期刊East Asian Pragmatics免费订阅。欢迎符合条件并有意参与评选的青年学者于2019年6月1日之前将论文全文(约8,500 词)与自我介绍(约500词)以邮件形式发送于Daniel Kádár处(dannier@dlufl.edu.cn)。


研讨会期间,会务组将邀请《东亚语用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及《外国语文研究》等期刊主编与参会学者面对面交流。


联系人:

石文瑞 18242022625

电子邮箱:shi_wenrui@126.com

(语言学通讯微信公众号)


2019年川鲁科技翻译学术交流会将于9月23日-25日召开


四川省翻译协会科翻译专业工作委员会与山东省翻译协会拟于9月23日-25日在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召开“2019年川鲁科技翻译学术交流会”。


会议主题包括:国际科技翻译最新理论研究、科技翻译传统理论研究与应用、科技翻译实践经验、科技翻译人员的翻译能力提升方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科技翻译的影响、科技翻译质量管理研究、科技翻译质量管理研究、科技翻译质量管理研究、科技翻译项目中术语管理、大学英语翻译教程与科技翻译的结合方法。


联系人:

孙晨迪 18668996782

江心波 18560031999

程功 18981196015

李琦 18190746120

(译世界)


第十五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CCMT2019)将于9月27日-29日举行


第十五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The 15th China Conference on Machine Translation, CCMT2019)将于9月27日至29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承办。CCMT 旨在为国内外机器翻译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召集专家学者针对机器翻译的理论方法、应用技术和评测活动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积极推动中国机器翻译事业的发展。


会议已连续成功召开了十四届(之前名为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CWMT)。其中,共组织过八次机器翻译评测,一次开源系统模块开发(2006)和两次战略研讨(2010、2012)。这些活动对于推动我国机器翻译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CCMT 已经成为我国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颇具影响的学术活动。


专题研讨包括:

Panel 1:机器翻译数据增强技术探讨

Panel 2:机器翻译技术应用探讨

Panel 3:机器翻译博士生培养


评测专题:

英汉、民汉、多语言机器翻译,语音翻译,翻译质量评估等

会议官网:http://ccmt2019.jxnu.edu.cn

会议注册:http://ccmt2019.jxnu.edu.cn/page/main1923/hyzc.htm


联系人:

李茂西  13687912036

钟茂生 13870051769

左家莉 13576950813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第四届语言学博士论坛将于9月28日举行


清华大学第四届语言学博士论坛报名将于9月28日举行。清华大学语言学博士论坛每年举办一次,论坛邀请著名语言学学者、资深语言学博士生导师和《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入选作者就博士阶段学习、博士论文的选题、方法与材料、论文写作等方面做主题发言,并与到会的博士生作现场交流。本论坛面向全国语言学博士生开放,旨在帮助广大博士同学更好地完成博士阶段学习,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今年将继续举办。


本次论坛已经邀请到专家有北京大学蒋绍愚、复旦大学陈忠敏、北京语言大学江新、清华大学李守奎、中国社会科学院张伯江、清华大学张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入选作者有沈丹萍、北京大学咸蔓雪、中国政法大学张文。


联系人:

刘汉珍 18792780195

(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

Part 2

翻译出版


普京权威传记中文版出版 俄欲为文学作品的中文翻译设奖金


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副署长格里高利耶夫表示,该部门2020年有意为俄罗斯文学作品的中文翻译推出奖金。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23日报道,格里高利耶夫表示:“明年我们将为俄罗斯文学作品的中文翻译推出奖金,此为‘阅读俄罗斯’项目的奖金。我们已经推出了法语、英语的奖金,现在也将为优秀的中国翻译推出奖金。”


他指出:“此为支持俄语翻译学校的重要奖项。”


格里高利耶夫8月22日参加了德国记者塞佩尔《普京:权力的逻辑》中文版的推荐会。该活动在北京的俄罗斯文化中心举办。


据悉,普京权威传记《普京:权力的逻辑》2019年8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普京此前曾破例出席了俄文版的首发式。(参考消息网) 


西大土耳其留学生执笔翻译《贾平凹散文选》


近日,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暨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吸引了9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图博会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与土耳其Kriter出版社举行《贾平凹散文选》(英汉对照版)土耳其语版权签约仪式,该书由西北大学土耳其留学生白振国兄妹执笔翻译,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出版发行。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土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被土耳其出版社广泛理解、认可与支持。据了解,Kriter出版社成立于2006年,位于伊斯坦布尔,主要出版英语和土耳其语图书,有上百位签约作家,每年出书百余种,图书入选世界著名大学图书馆。在签约现场,Kriter出版社社长阿里·埃尔古发来祝贺视频。他表示,贾平凹是一位在全球都很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家,《贾平凹散文选》被翻译为土耳其语并出版意义重大,希望以此为契机,会有更多的中国作家作品被翻译为土耳其语。《贾平凹散文选》土耳其语翻译者白振国也简要介绍了翻译情况。他在发言中说,这是继《道德经》、作家莫言著作之后又一部中国作品被翻译成土耳其语,是土耳其人认识、了解中国的新窗口。


据悉,《贾平凹散文选》(英汉对照版)从外国人了解中国的角度,精选了《残佛》《西大三年》《一棵小桃树》《敲门》《不能让狗说人话》《辞宴书》《西安这座城》等30余篇散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文化交流价值,对中土文化交流以及“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该书土耳其语版由西北大学土耳其留学生白振国和他的妹妹白鹿原共同翻译,预计在2019年底与读者见面。(西安日报)


Part 3

重要观点


圣经翻译者强调,针对非西方人士的译本要符合他们的口语认知


圣经翻译专家表示,口语认知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学习圣经的重要方式。


最近,美国全国福音派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举办了一个以圣经翻译未来为主题的播客栏目。在于8月15日发布的一期内容中,种子公司(Seed Company)主席姜武城(Samuel E. Chiang)·探讨了在非西方文化中学习圣经时口语的重要性。


姜武城向全国福音派协会主席莱斯·安德森(Leith Anderson)表示,他们有时在翻译圣经时,由于对应语言缺乏书面形式而不得不采用“口语形式”。他指出,通常在没有书面文字交流的环境中,“口语”或口头表达的质量甚至对那些学习圣经的文化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姜武城称:“现在约有57亿人是口语认知者,其中一些实际上还有着很高的文字化率,但他们更喜欢以口语方式进行认知。” “人们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是我们无法纯粹地通过文字触及到的。为了接触到他们,我们又要做些什么呢?”


姜武城对以口语传福音的好处进行了宣传,还解释说“在最近的500年里,我们一直都是受文字驱使的。” “我们已经忘记了人们是如何真实地学习和表达自我,尤其是在市场当中。大多数圣经翻译组织都是高度文字化的。” “即便是种子公司也需要时间来解决口语与口语圣经翻译的考量。”


在安德森的请求下,姜武城为当今时代提供了“圣经翻译现状”。他指出,全世界约有7100种语言,其中4000种语言还需要圣经译本。

姜武城称:“在需要进行翻译的4000种语言中,约有2000种语言还从未有人进行翻译…甚至连一条用他们可视化语言(heart language)写就的经文都没有。” “还有数百万人没有完整版圣经,缺乏旧约部分。因此,数字上的挑战是相当巨大的。”他解释说,在作翻译工作时,他们经常与特定地区的土著居民合作,因为他们与还没有翻译语言的群体非常接近。(《基督邮报》英文版) 


【资料来源:外交部、教育部、外文局、译协、各院校等机构官网、媒体公开报道、自媒体资讯、业内人士推荐及其他公开信息。】


出品:译世界编辑部

责编:张婷


本栏目视频直播每周五晚7:30在“译直播”平台同步上线,收看请扫码进入直播页面


声明:本文为译·世界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擅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注意啦,好消息!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号内搜”,获取链接,可以快捷搜索“译·世界”号内任意信息~

推荐阅读

有声简报 | 中外出版翻译访谈会举行、 第十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开始报名...

有声简报 |《中国政治话语对外翻译工作手册》发布、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召开...

有声简报 | 第二届翻译教学中的技术应用及学术探索研修班举行、第四届中国语言服务业协同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将开...

有声简报 | 贾平凹谈小说翻译、2019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在杭州闭幕...

有声简报 | 翻译家李光斌逝世、2019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