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说 | “人造小太阳”?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人造小太阳
Chinese artificial sun
从古至今,人类在探索太阳的路上从来没有停下过脚步,从夸父逐日到“人类造日”,太阳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经过漫漫探索长路,我国的“人造小太阳”计划终于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今天就让学小工带领大家一起感受一下我国的“造日史”吧!
“人造小太阳”是什么
“人造小太阳”可不是意味着真的造出一个太阳,而是指利用装置实现能够盛放核聚变反应堆所释放出的超高能量。该装置释放能量的原理和太阳发光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聚变反应发光发热给人类提供能量,所以又称“人造小太阳”。
因为核聚变就像氢弹爆炸或太阳内部反应,温度超高,一般容器没法盛放。被寄予最大希望的核聚变实验方案叫“托卡马克”——用超强的磁场约束高温的核燃料。而有着“人造小太阳”之称的EAST,是中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它的外形像一个甜甜圈,它使用超导体,以最小的能耗获取最强的磁场。
0(“人造小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的全景图)
看到这些新闻相信大家也了解了,目前我国的“人造小太阳”技术正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再让学小工跟大家细细道来“人造小太阳”的发展历程吧~
“人造小太阳”发展历程
2010/07
国家“十二五”大科学工程“人造小太阳”装置辅助加热系统正式立项,它是使EAST具有运行高参数等离子体的能力,从而可以开展与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密切相关的最前沿性研究的重要系统。
2012/04/19
我国新一代“人造小太阳”实验装置中性束注入系统(NBI)完成了氢离子束功率3兆瓦、脉冲宽度500毫秒的高能量离子束引出实验。本轮实验获得的束能量和功率创下国内纪录,并基本达到EAST项目设计目标。这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基本克服所有重大技术难关。
2013/01/05
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获悉,该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大科学工程“人造小太阳”实验装置又获重大实验成果,其辅助加热工程的中性束注入系统(NBI)在综合测试平台上成功实现100秒长脉冲氢中性束引出,初步验证了系统的长脉冲运行能力。
2017/07/03
“人造小太阳”装置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2018/11/12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发布消息,“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度。”这意味着“人造小太阳”装置在2018年实验中再破纪录。
“人造小太阳”引发热议
面对一项新的发展,总有人全心全意地支持,但也总有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自“人造小太阳”出现在国人眼球之后,就引发了一众吃瓜网友的频频热潮。
“人造小太阳”,这是什么玩意儿,太阳也能造出来吗?哪些搞科研的莫不是吃饱了撑着了?
我也不知道耶~
这东西造出来有用吗?
国家能不能做一些实际一点的东西,造这个又不能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
那么,学小工不得不跟大家科普一下“人造小太阳”的实际用途了~
“人造小太阳”的用途
核聚变研究是当今世界科技界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而开展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与不可再生能源和常规清洁能源不同,聚变能具有资源无限,不污染环境,不产生高放射性核废料等优点,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主导形式之一,也是目前认识到的可以最终解决人类社会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人造小太阳”实现之后就意味着中国从此以后不用面对能源问题,其造出的清洁能源能够解决我国大部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将会大幅度提升。这么一项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科研项目,应该受到大众的支持。
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支持,不能因为看不到短期的成果就忽视了长期的发展,没有基础科学的一步步进展,我们可能享受不到今天这么优渥的生活条件。
就像没有蛟龙号的潜航
我们怎能探索未知的深海领域
没有航天科技的支持
我们怎么吃到新鲜可口的“太空蔬菜”
没有“人造小太阳”的发展
我们未来会面临许多能源短缺的难题……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总有一些看似颇具争议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可能暂时不能带来效益,但从长远的角度去看,这些成果总是能为人类带来收益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关注时事,相信我们国家一定会越来越棒的!
往期精彩
学小工丨“晚安”后除了掉头发我还在做什么
南信大学工在线
文字 | 霍棋涔
编辑 | 李怡姣
图片 | 来自网络
审核 | 郭宏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