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这台“互联网汽车”的伪装【宁宇专栏-156】
【摘要】这不是“互联网汽车”,而是一台添加了互联网元素的普通汽车,是“汽车?互联网”的产物。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中国移动 业务支撑系统部规划处经理
在中国移动工作了二十余年,愿意和大家分享运营商的辉煌与没落,成功与失败。他在用他的故事和分析诉说:运营商和你们想的不一样。
本周在杭州云栖小镇,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发布了号称"全球首款量产"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名头虽然响亮,但仔细看下来,实在是名不副实。
作为上海MWC展会媒体团的成员,我有幸比普通观众更早更近地体验了荣威RX5,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车里那几块可以互动的屏幕。工作人员也自豪地讲:目前中控、仪表盘、后视镜,三块屏幕可以搭配工作,同步进行,作为一个IT男,这种配置让我颇感兴趣。此外,工作人员介绍了"互联网化车载系统软件"、"集成了地图精准导航等行车和用车产生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等等,听起来确实是一款闪耀着互联网光芒的汽车。
另一方面的介绍也让我喜欢:理工男普遍对汽车比较感兴趣,这款新车的各种性能指标足以吸引关注。两款缸内中置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百公里加速比同级SUV快,百公里刹车距离比同级短,油耗也比同级SUV低,这些指标和参数听起来也很好啊。
然而,当我离开展台冷静下来,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我心目中的"互联网汽车"么?
【什么是互联网汽车】
围绕汽车所做的互联网创新通常包括三个层面。
首先是能在行驶方面创新的"互联网汽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完全靠电力驱动的特斯拉,主攻无人驾驶技术的谷歌,是这方面的代表,因此当绝大多数人谈及"互联网汽车"时,都下意识地拿这两家企业做标杆。
要实现这样的创新突破,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保障,还要有颠覆性的设计理想,更要在安全方面有完善的准备,确实不是一般企业能做到的;而也因为如此,业界对阿里巴巴和上汽联合推出的互联网汽车才有期待。
第二个层面是"加入互联网元素的汽车",这里又可以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围绕汽车的业务,比如洗车修车的APP,引导车主停车导航的工具软件等;另一类是以汽车为使用环境的业务,比如视频娱乐、上网互动等软件。
这些业务往往基于某种特定的场景而开发,快速灵活,实用性强;但独立性意味着运营的分散化,即使再小的规模也保持足够的运营资源和技术方面的适配能力,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或者被模仿。
因此,有第三方提供平台,实现多业务的集成整合和服务,目前这一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技术实现方面,有单纯做集成整合运营的,也有将自身产品和其他业务进行整合的;在合作模式方面,又有"前装"和"后装"等差异。这类平台包括老牌的安吉星,与联通合作的JASPER,也包括新兴的一些车联网业务平台,运营商也在试图深度参与这一领域。
平台对兼容性和适配能力业务要求相对高,而且必须有能力有条件提供更好的运营服务,甚至需要有一定的硬件模组定制开发集成能力,才可能具备竞争力。而阿里与上汽打造的这款RX5,主要的亮点就是对传统汽车进行了互联网的改造、优化和集成,是在常规的汽车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互联网元素而已,虽然与以前的类似产品相比有些许差异,但并不是质变,"全球首款量产"的"互联网汽车"的说法着实夸张了些。
第三个层面是"互联网化运营管理的汽车",在实现车厂与车的信息互通的基础上,对车辆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与管理。比如车辆的磨损、胎压油料的现状、故障告警的触发与排除,都可以实现车辆与车厂的实时信息同步,及时通知车主进行正确操作和合理应对。这些事情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价值大,但客户并不一定能够感知到,所以宣传方面说的也不多。
这是车联网业务的核心需求,然而造汽车是专业的活儿,而提供信息服务也是专业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一方面车辆底层数据是车企的命根子,轻易不敢让外人看到;另一方面根据自身车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有很多个性化的管理要求。因此在实践方面,往往是车企与某一家平台企业合作,完成对新车型的互联网化升级。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各个车企或多或少都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只不过基础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合作单位不一样,于是有了各种花样和差异化。
这次阿里巴巴和上汽联合推出的RX5,就是在长期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质变。这个质变不仅是在技术方面基于YUN OS完成了一整套的技术开发与整合,也包括成立合资公司的商业模式。而拿到车辆底层的基础数据,后面的故事才能讲,才能做,我猜这也是让阿里巴巴如此兴奋的原因。
互联网不仅有颠覆一切的勇气,有时会有无知者无畏的傻气,有时也会有偷换概念的狡黠之气。科技会因资本的力量和客户的需求加速发展,但是这个速度也要符合客观规律,目前阿里巴巴声称打造的"互联网汽车",其实只是台加入了互联网元素的传统汽车,以及实现了车辆运营管理的自动化、互联网化,智能化。
【这么造车合理么】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思维模式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以颠覆传统产业和企业为目标,比如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新媒体改变传统传媒行业等。而传统产业则以"+互联网"与之对抗,对原有的产品、功能、商业模式进行互联网化的优化和改造,本质不变但形态上更加现代时尚。二者各有千秋、相辅相成。
前几天真正的互联网汽车--特斯拉出事了,事发之后很多分析认为,车主过分依赖自动巡航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按照官方的说法,辅助驾驶系统从设计上只是为了让驾驶的体验变得更加安全、容易,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协助驾驶者控制汽车,但我们不应将驾驶的重任完全交付给车载电脑。
出行安全远远比其他指标重要,车内空间非常有限,而路上的情况又十分复杂,老司机们坚持"注意力集中",更保守,更稳健,更安全。有些很炫的功能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但是老司机却完全不认同。在上海我给一个司机兴奋地介绍多屏互动,他第一个反应是:我看屏幕还是看路?于是我给他解释这些屏的功能和作用,他听了之后摇头说没用。类似的还有语音识别等,对于很多人和大多数场景来说,目前还只是可有可无的噱头。
对于车辆状态和维修等方面的信息化,各方的观点非常一致:车辆的故障、养护、升级等工作都可能因此改变,在将这些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传递、处理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加工开展大数据应用。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台车可集成多个连接点的信息,其价值远高于单个连接点,这也是阿里巴巴积极布局车联网的根本目的。
看似先进的高科技,其实走的是实用主义路线;说起来是改变生活,其实只是增加了些花絮,本质未变。这种方式打造的"互联网汽车"未必改变了我们,但渐进式地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不也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么!
科技杂谈已经开通文章评论
点击下方“评论”表达我的态度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 “科技杂谈菁英会”。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206年度T+自媒体睿见之星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一点资讯、互联网实验室,北京时间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WeMedia成员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