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5G需要新模式【宁宇专栏-288】
【摘要】作为5G发展的核心节点,单纯靠行政命令解决不了运营商的困难,那有没有可能以新方式试试呢?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原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经理,现华为业务软件部专家
愿意和大家分享运营商的辉煌与没落,成功与失败,他用他的故事和分析诉说:运营商和你们想的不一样。
1月10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今年我国将进行5G商业推广,一些地区将会发放5G临时牌照。5G概念再度"燃"了起来。
【不同角色看5G】
2018年围绕5G发生了很多事件,而众多自媒体把5G作为热点话题向大众传播,如今这个技术名词的影响力,已经远远大于通信行业的范畴,就连我同屋住院的80岁的退休数学老师,都在和我畅谈5G时代的人工智能话题。
有人这样精妙地评论5G"军备竞赛":
第一阶段,3GPP凭空想象出一个泛在连接的美好世界,还有点小激动,于是大力加速标准制定过程;
第二阶段,运营商、设备商和芯片商也激动了,各种争第一的姿势把资本市场也震懵了,以至于大家都忘了这项技术其实压根没有在任何潜在客户的生产领域验证过;
第三阶段,恰好赶上民粹主义大爆发,美国政府没搞清楚5G标准5G设备和5G应用是啥关系,先把华为中兴干死再说。
姑且把普通老百姓对5G的态度放在一边,我们来分析下从业者对5G的态度,就会体会到如今5G的尴尬和微妙了。
政府是积极推进5G的。升级基础信息产业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运行效率,有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影响力,还能借助5G的发展拉动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一举多得。
创新企业是期待5G的。4G爆发的最大受益者并不是建设运营通信网络的电信运营商,而是利用广覆盖、高速率的4G网络为个人客户提供各类应用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如今人口红利消耗殆尽,靠2C发展起来的OTT企业集体转身2B领域,如果5G起来了,也许就可以复制曾经的辉煌;那些长期围绕在行业客户周围的创新企业,更希望借助5G的力量一飞冲天。
对5G持欢迎态度的还包括实体行业/企业,甚至以前运营商的渠道商。通过对5G技术的学习,他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商机和成长空间,寄希望与运营商一起建设5G发展5G,用先进的技术武装自己,利用新一波机会再赚他一票。
电信设备以及终端的制造商呢?他们的内心其实是纠结的:一方面非常希望通过搞5G再卖一批产品带动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技术太新变化太快,边研发边生产边销售,大规模投入的时机不好掌握。投得早了,技术特性和产业配套不成熟,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竞争力而浪费掉;投得晚了,不仅失去赚第一桶金的好机会,更可能给后续的工作带来被动。5G的最终终端形态还是一块平板玻璃么?大家心里都在打鼓,所以既要做出"5G终端",又不太敢大规模量产;对外拍胸脯,实则战战兢兢,可难受了。
比制造商更难受的是电信运营商,尤其是中下层员工,对5G多持负面的态度。这些年电信运营商"提速降费",拼死拼活搞4G成就了OTT,自己却陷入了增量不增收、恶性价格战的泥潭,行业影响力、企业形象、个人收入等都在不断下滑。而现在3G、4G的投资还没收回来,又要搞5G,而且还看不到什么成功的机会,自然容易产生悲观和抵触的情绪。
【5G能否改变建设模式】
这是一张通信产业的示意图。运营商从设备制造商那里购买通信产品,通过建设和运营形成了通信网络和业务平台,由网络和平台提供通信业务;而业务提供商以及终端等企业提供了其他产品(如内容、终端等);同时运营商要完成产商品定义和定价,形成可对外销售的通信产品。对于这些通信产品,运营商可以直接销售给客户,也可以通过渠道代理销售给客户,而给客户的服务也类似,可以由运营商直接提供,也可能由第三方提供。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运营商的位置至关重要,如果运营商在向后的网络建设或者向前的运营方面不积极,或者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启动建设,那么整个产业是难以运转起来的。
在融资方面中国联通屡屡创新,2017年作为混改的标杆性企业,就曾获得了包括BAT在内的780亿投资。而今年1月10日,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核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核准其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亿元的公司债券。此次发债业界猜测就是要发力5G。
然而根据预测,国内三大运营商建设5G的投资规模是万亿级,靠这些常人看来的"巨资"建5G远远不够。
有的是不积极,有的是没钱,也可能是既没钱又不积极,作为5G发展的核心节点,单纯靠行政命令解决不了运营商的困难,那有没有可能以新方式试试呢?
(1)二十多年前联通的成立就是邮电部之外的各个部委联合之作,后来又有网通、吉通、铁通等一系列探索,电信几次重组之后打开了大门,民营企业尝试进行虚拟运营,如今传说广电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将在5G时代获得牌照。由于电信运营商具有较强的行业垄断特性和出色的现金流,社会各界一直对这个角色青睐有加。
(2)对于5G,产业链中不少角色是看好其发展的,也很有积极性推动,同时,在经济增长速度整体减缓的形势下,有海量的资金亟待找到出口。既然看好这一轮次的科技进步,又有投资的实力和意愿,还有机会成为时代发展的受益者,为什么不考虑让他们深入参与呢?
(3)产业链的受益者参与投资,成功之后参与分红,这种模式在其他产业已经有过探索,比如影视文化,产业链角色包括投资方、主创人员和院线等,涉及的环节包括立项、制作、宣发甚至衍生品等,原本的产业工作模式也是按照链条一环扣一环,后来在资本的推动下,产业模式发生了质变,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甚至第三方都可以通过资本注入的方式参与项目,拍一部电影先谈好投资方式和回馈计划,项目成功就可以从中获益。
(4)相对于电影产业,通信行业的情况更复杂,开创新产业模式的难度很大。但是通过我的观察,很多行业客户和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对5G的期望值非常高,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投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推动5G的商业场景落地。相对于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更有通过5G改变社会的意愿,无论是渠道商还是行业代理商,大都有将更先进的移动通信应用在自己所在领域的想法,而且也尊重通信技术的专业性。不是一直说5G缺乏真正的驱动力么?他们脑子里有啊!
我认识不少通信行业的"边缘人",他们通晓一些通信技术,甚至是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中的专业人士。在他们眼中,电信运营商手中握有非常好的资源,完全可以做的更加出色。如果有机会让他们更近距离地参与电信运营商的工作,也许传统思维模式下想不通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我只是在提一个创意。如果仿照电影行业,让对产业感兴趣的企业参与到5G的建设运营中,把产业对5G的热情转化为实实在在推动力,说不定5G真的会超常规发展起来呢。
比如像高晓松这样看好5G前景的人,就给他投资机会,让他说服阿里巴巴出钱支持运营商建5G呗。
近期热点文章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2016年度T+自媒体睿见之星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一点资讯、互联网实验室,北京时间等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WeMedia成员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