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弈论先驱:纳什的青少年时代(美国)|大阅读No.274

2016-03-12 西尔维娅·娜萨 优才成长

对于一个具备学术天才,却又缺乏社交才能或体育兴趣,没能和同在一个城镇的同龄人融为一体的少年来说,青少年时代并不轻松。




住在乡村俱乐部山上的男孩和女孩让纳什跟随他们在树林里徒步旅行、探索山洞、捕捉蝙蝠。但是他们发觉他的言谈、举止以及坚持要背上背包的行为实在令人莫名其妙。“他比一般人更容易被取笑,就是因为他太奇怪了。”住在纳什一家对面的雷诺兹说,“他觉得值得尝试的东西,我们认为非常疯狂。我们叫他‘大智囊’。”有一次,邻居的几个男孩引诱他参加一个拳击比赛,他挨了一下打。不过,因为他的个子非常高大结实,不惧怕打架,这个玩笑最后变成十足的以大欺小的场面。他可从来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显示他比别人更聪明、更强壮、更勇敢的机会。


无聊和慢慢发展的青少年特有的进攻性格,渐渐让纳什学会搞恶作剧,偶尔也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用古怪的小漫画描述他不喜欢的同学。他后来告诉麻省理工学院一个数学家同事说,在他年少之时,曾经一度“喜欢虐待动物”。有一次他用装配式玩具做了一张摇椅,通上电,想让马莎坐上去。他还对邻居一个小孩搞过同样的恶作剧。布卢菲尔德商会主席沃克给一名报社记者讲过下面的故事:


我比纳什小2岁。有一天我路过他在乡村俱乐部山上的房子,当时他正坐在门前的阶梯上。他叫我过去摸他的双手。我向他走过去,当我碰到他的手时,突然受到我生平经历过的最强烈的一次电击。原来他不知怎么早就把电池和电线藏在身后,所以他自己不会受到电击。可是当我碰到他的双手,就感到奔腾的火焰穿透全身,直把我惊得灵魂出窍。之后他只是微笑,我继续走自己的路。这些恶作剧偶尔也会让他陷入困境。他在高中化学实验室里曾经造成了一次小爆炸,结果被叫到校长办公室接受训斥。另外一次,他和其他几个男孩没有遵守宵禁的规定,被警察逮住了。


大约15岁时,纳什和街道对面的两个男孩雷诺兹和柯克纳开始鼓捣土制炸药。他们聚集在柯克纳家的地下室(他们把那里叫做“实验室”),在那里造出了钢管土炸弹和黑色火药。他们还利用钢管和弹丸制造火炮,一次,用它射穿了一块厚木板,击中后面的一枝蜡烛。一天,纳什拿着一个烧杯走进实验室。“我刚刚弄出了一点硝化甘油,”他非常激动地宣布。雷诺兹不相信他的话,叫他“走到下面水晶岩那儿,把杯子扔在峭壁上,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纳什照做了。“幸运的是,”雷诺兹说,“它没响。否则他就一定会把整个山坡炸飞了。”1944年1月,这种研制炸药的游戏以令人害怕的方式告终。柯克纳当时正好是一个人,打算制造一个新的钢管土炸弹,结果炸弹在他的膝盖上爆炸,导致动脉断裂。在闻讯而来的救护车里,他因为失血过多而死。雷诺兹的父母在当年秋天就打好包袱,把他送进了寄宿学校。至于纳什,他的父母也许知道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研制炸弹的游戏,也许不知道,不过这次事故确实提醒了他们,儿子的实验可能给家里带来危险。


他实际上已经长大了,却没有结识一个密友。在他懂得怎样通过自己的学术成就改变父母对他的举止的批评时,也学会换上冷漠的坚硬外壳,武装自己,抵御旁人的排斥,并且运用自己的过人智慧进行反击。鲁宾逊是美国数学学会首位女主席,在她的自传里,认为许多数学家在小时候都觉得自己是丑小鸭,没人疼爱,与他们的更加平常、更加顺从的同龄人在一起从来不能愉快相处。纳什明显的优越感、不友好的态度以及偶尔出现的冷酷无情,是他应付彷徨和孤独的方式。他和其他孩子缺乏发自内心的真诚交往,使他不能“明确了解自己在整个人群中的实际地位”,这种认识能帮助那些具有较多社会交往的孩子避免感到过分软弱或过分有力。如果他不信自己是值得疼爱的,那么感觉自己充满力量就是一种很好的补偿。只要他仍然有可能取得成功,就可以保全他的自尊心。纳什选择了传统的逃避小城镇生活局限的道路:他在学校里的成绩很好。在弗吉尼亚的鼓励下,他选修了布卢菲尔德学院的课程。他贪婪地读书,大部分是未来派的幻想小说、科普杂志和真正的科学著作。“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解题高手,”他的高中化学老师后来这样对《布卢菲尔德每日电讯报》说,“只要我在黑板上写出一道化学题目,所有学生就会纷纷拿出铅笔和一张白纸,而纳什一动不动,他会用双眼盯着黑板上的方程式,接着很有礼貌地站起来,给我们讲出答案。他可以在自己的头脑里解答这个问题,从来不用拿出铅笔或纸。”少年时代的这种思维实验有助于形成他后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他的同龄人越来越佩服他了,在战争不断从科学家中造就英雄人物的年代,纳什的同学们深信他已经成为下一个英雄的候选人。



选自《普林顿的幽灵——纳什传》,王尔山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读而思

duersi


1928年出生的数学天才约翰·福布斯·纳什早在30岁以前就已经成为了数学界的一颗明星,解决了一系列数学界公认的难题,然而命运紧接着给予他的却是精神上的漫漫长夜。



几乎大多数天才都有着异于常人的一面,这种特殊性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但有时候也打击到他们自身,实例不胜枚举。约翰·福布斯·纳什因此经受了几十年的精神分裂的困扰,但他成功地从疾病中走了出来,并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人类历史增添了又一次奇迹。从小就有“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显示他比别人更聪明、更强壮、更勇敢的机会”的个性,也许是纳什最终战胜疾病的精神支柱。纳什无疑是一名天才,天才的特殊性使得他的青少年时代并不轻松,同龄人在承认他是“大智囊”的同时,也取笑他莫名其妙的行为,和那些奇怪的想法。与同学间的不和谐,驱使小纳什用“恶作剧”来维护他的自尊心,并用自己突出的智慧来击败对方。纳什有着傲气十足的一面,他独特的优越感,促使他参与各类富于冒险的实验活动。当他在人际交往中处处碰壁的时候,纳什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学习方面,他“学会换上冷漠的坚硬外壳,武装自己,抵御旁人的排斥,并且运用自己的过人智慧进行反击”。他放弃了小镇生活的喧哗,贪婪地读书,阅读“未来派的幻想小说、科普杂志和真正的科学著作”,时刻充实着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感觉到“充满力量”。纳什逐渐地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解题高手”,用自己的天才与智慧获得众人的肯定。


这篇文章记录了天才纳什的一些成长片断,让我们了解到:天才也是人,只是比较特别。记得有人说过,天才往往是思想上的强者,生活上的弱者。纳什无疑是数学界的天才,然而他特立独行,不善于和别人交往的个性,也最终给他带来生活上的挫折,精神上的困扰。万幸的是,纳什的个性有着坚强的底色,“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显示他比别人更聪明、更强壮更勇敢的机会”,这使得他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强者。


(本文选自石恢主编《每周阅读计划》)






扩展阅读(点击下方链接可直接阅读)

让罗素来告诉有点烦躁的你如何变得快乐:厌烦与刺激|大阅读No.273

二月二,龙抬头|大阅读No.272

亚里士多德论友谊|大阅读No.271

《女人如花》:写给女人,更写给男人|大阅读No.270

居里夫人:世界妇女的杰出代表|大阅读No.269

钱钟书:一个偏见|大阅读No.268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大阅读No.267

听朱光潜老师闲谈|大阅读No.266

海涅:我们那时是小孩……(诗歌)|大阅读No.265

梦游人谣(西班牙 · 诗歌)|大阅读No.264

老虎(英国·诗歌)|大阅读No.263

徜徉林间(美国)|大阅读No.262


长按,识别二维码

自动获取每日资讯



魔绘亲子故事

0-8岁孩子家长的绘本故事

检索和延伸阅读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