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开除自己‘女权籍’”

爱与生命管理 爱与生命 2021-05-25

想问您一个问题,您是女权主义者吗?

如果不是,为什么呢?

如果是,您会在人前说出来吗?


最近,一位中国女性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的事儿在“女权圈子”炸开了锅,一时间众说纷纭——


“她利用女权项目搞投机,搞商业炒作……”

“她做了很多实事儿,是受认可的真女权领袖!”


在“选一边站队”背后,“真假”女权之争再次肆虐于中文网络,割裂让女权的样貌再次变得模糊。


而这位被对家称为“女权网红”、被追随者称为“女权领袖”的KOL,曾在一段时间多次表示:“我不是女权主义者。”


她曾发起向抗疫前线女性医护人员捐赠经期卫生用品的活动,她曾为高校“卫生巾互助盒”背书,她因“女权”为人所知……


梁钰曾在一些争议后表示,自己不是所谓“女权主义者”也不是所谓“平权主义者”(图源:微博用户@梁钰stacey)


另一位拒绝被称为“女权主义者”的女性,曾为改变做出努力。


她是梅根·凯利(Megyn Kelly),曾入选时代周刊2014年度“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对抗职场性骚扰、批评特朗普的厌女言论……她成为了一部分人的“女英雄”。


她不愿以“女性主义者”自称,但她也确实曾为自己、为女性发声——就像她在自传中说的那样,步履不停,从不将就(Settle for More)。


梅根·凯利

(图源:纽约时报)


了解她的故事,在一个不完美、充满冲突的世界里,看到女性力量,也看到局限和未知。


01

“爆炸新闻”中的梅根时刻:

向职场性骚扰说不


电影《爆炸新闻》(Bombshell)于2019年上映,描写了“MeToo”运动开始时美国新闻电视行业的暗流涌动,展现了崛起的女性力量。


它描述了2016年,美国福克斯电视台三名女主播联合20多位受害者,揭发福克斯电视台董事长罗杰·艾尔斯性骚扰罪行的故事。


梅根·凯利(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饰)是福克斯电视台的当家女主播。但她也成为了迫使台长艾尔斯下台的最重一击。作为电视台一姐,她在第一例性骚扰指控出现时,及时地支持律师调查艾尔斯。她鼓励女性员工站出来发声,并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拒绝出面支持艾尔斯,她的坚定主张促使福克斯的股东们做出决断。


最左是梅根凯利,由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饰演,塞隆也因为这个角色获得金球奖题名。

(图源:Google Image)


左为查理兹塞隆,右为梅根·凯利本人

(图源:Google Image)


我希望这些女性鼓起勇气向外求助,来找我这样身居高位的人,我会给你建议,我会始终如一地支持你。我有权利直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要求调查,没有后顾之忧。”在这场“爆炸新闻”中,凯利坚定地为遭受骚扰的同事们提供支持。


然而,当她本人曾处于弱势地位、受到性骚扰时,凯利上司的建议是,请她尽量回避并远离性侵者。


她指出:“这是一个烂到死的建议,必须寻求办法发声。”


电影中,遭受性侵害的女孩被要求卷起裙子

(图源:豆瓣电影)


“那些处于弱势、与骚扰者职位相差悬殊的女性,要相信现在容忍性侵犯的办公室文化正在改变——在当下,公司必须做出回应,罗杰·艾尔斯这样有权有势的男人也会被开除!


梅根始终认为,身居高位的女性需要帮助身处弱势的年轻同胞,这样,年轻女性才能一边捍卫自己的权利,一边一步步走向高位,打破性别的天花板。


02

与特朗普辩论:

登上高峰,仍面对阻力


凯利在2015年美国大选共和党辩论时与特朗普的对峙,让她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辩论之后,她的支持者盛赞她为“新闻界的良心”。之后,她遭到特朗普及其支持者长达9个月的攻击。


2015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辩论现场

(图源:Google Image)


在大选辩论上,作为主持人,梅根直言不讳地列举特朗普的厌女言论:


“你把你不喜欢的女人叫做肥猪、狗、懒虫,以及恶心的动物。”


“你曾在推特上发过一些贬低女性外貌的言论。你曾对真人秀《飞黄腾达》里某位女性选手说,你跪下会看起来很好看……这是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竞选人该说的话吗?”


辩论结束后,特朗普以及他的支持者开始在推特上,对凯利进行长达九个月的网络暴力,发送无休止的侮辱性评论。


凯利在接受Frontline采访时回忆那九个月间自己遭受的网暴。

(图源:截图自YouTube)


特朗普曾在推特上称呼凯利为“bimbo”(侮辱性俚语,有妓女、荡妇之意),之后的一天,她不谙世事的女儿问道,“‘bimbo’是什么意思?”


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凯利在那一刻感到非常绝望。


就在一年前,她曾带女儿出席财富杂志主办的杰出女性峰会。女儿在当时兴奋地认识到,母亲也是一位具有伟大力量,给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女性。


梅根·凯利在访谈中谈到福克斯新闻,特朗普,罗杰艾尔斯以及自己被性骚扰的过去

(图源:Google Image)


尽管同样受到社会厌女环境的挫折,凯利的一生仿佛领到了一份独属自己的“大女主”剧本。出身于纽约的白人中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


作为事业有成的女性,她勤奋工作,表现出色,天生具有超凡魅力和无限的自信,一路披荆斩棘、升级打怪。她鼓励年轻女性争取自由和正义,超越自己的身份界限,像她一样“打破职场的天花板”。


或许是囿于环境,凯利对女性权益的追求仍然不可避免带着白人中产保守派的色彩


梅根·凯利塑造了成功的女战士形象

(图源:盖蒂图片社)


03

“非典型英雄”:

反感女性主义的“大女主”


剥离掉电影中的光晕,凯利的形象出落得更加复杂和真实——反女权的女权主义者,攻击特朗普的保守派,疑似的种族主义者……


然,她多次为女性群体挺身而出,但她坚称自己不是“女权主义者”。她不喜欢这一表述,她认为“女性主义”一词具有排他性和疏远性,“该词与自由主义政治联系过度,总是将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作为女权追求的关键部分。


事实上,凯利并不能意识到制度化的性别歧视以及性别歧视与其他类型的压迫如何相交。


比如,她认为男女“同工同酬”的追求并不合理:“在某些情况下,妇女长时间退出工作岗位后重返职场,确实不应该得到同等的报酬吧?”


凯利不认为女性在职场遇到的困难是系统固有的问题,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克服的障碍。她暗示:“我弄碎了玻璃天花板,你为什么不呢?”


凯利在节目中质疑美国“政治正确”的标准

(图源:观察者网)


很多像梅根·凯利一样的白人中产女性,都申明自己的追求与“歇斯底里的”女权主义者不同。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菲利斯·斯拉夫利。她领导了20世纪70年代的反对《平等权利修正案》社会运动,2020年Hulu剧集《美国夫人》就聚焦了这一往事。


作为政治运动家的她提出:“性别歧视不过是那些不够努力的女性为自己失败找到的借口。”


难免会出现一些质疑,所谓不够“先进”的女性,是否是女权斗争中最大的敌人?


即使成功领导了反ERA运动,囿于当时的政治氛围,斯拉夫利仍没有赢得自己渴望的内阁职位。

(图源:《美国夫人》)


和斯拉夫利唱对台戏的女权活动者,在这一阶段也面临一些不团结。


《美国夫人》中提到,“第二次女权运动”被认为是一场独属于“中产阶级白人异性恋女性”的运动,而其核心人物之一贝蒂·弗里丹,认为女同性恋是女权运动中的不利之处,称其为“紫色威胁”。


黑人女性同样也遭受了相似待遇,而这两群体都最终分离出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组织。


每个人的体验和倾向注定不一,但以此作为对立和分离的依据,却会让太多的力量毁于内耗。在个体体验之上,有着能够成为共同体验和诉求的存在。


《美国夫人》的各位女主演,剧集展示了她们心目中不一样的女权诉求和实现途径,也不必非得将她们打造成完人。

(图源:FX,帕里·杜科维奇摄)


剧中,排斥女同性恋的贝蒂·弗里丹也曾在全球妇女大会上发表讲话:“我承认我不喜欢女同性恋,可能是因为我太爱男人,但我必须捍卫这些女性的宪法权利。”


每一个“梅根·凯利”、甚至每一个“菲利斯·斯特拉利”都曾受惠于女权主义先驱所留下的遗产。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家庭以外的工作机会,甚至穿裤装的权利……


未来的人们,也会受到“metoo”运动等等的遗荫。


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同样将以梅根·凯利的战斗为荣,尽管她从来不愿做一个“女权主义者”。


抛开英雄故事的滤镜,看到真实,不意味着苛刻和贬低,我们期待对女性主义更宽广的理解——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心出发,践行自己的“女性主义”道路。


只要这条道路通向的是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这就是一场光荣的战斗。



 今日互动 

你喜欢“女权主义者”这个词语吗?

你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吗?

不论你持怎样的观点,我们想在评论区听到你的故事。


*海边的列斯特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丨曾淇嘉 萨比娜

编辑丨姚佳 余涵萱 刘文利

排版丨张池

视觉丨Tenlossiby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 出品



 推荐文章 

(直接点击图片查看 后台回复“目录”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