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舍不得,舍得,是一生的功课。▍名师楼读书会第十八期7月29日《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回顾

2017-08-05 读书会 名师楼

 



一件简单的事,

做起来不难,

可以日复一日,

成为每一天例行的公事。

 

每天做,

却不觉得厌倦、烦琐;

每一天做,

都有新的领悟;

每—天都欢喜去做:

这会不会就是修行的本质?

文 蒋勋

 


2017年7月29日晚,双台风陆续登陆福州,难抵爱书者的热情,我们在名师楼读书会的微信群上用线上交流互动的方式一起阅读《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大家互相分享各自的阅读经历,分享从文字中获得的美与感悟。



1.  

我们在当下读蒋勋老师的《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可能我们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会不太一样的。《佛法要义》从佛教的角度说明人生从何处来,死后何处去,现实的人生又该怎样度过才能获得内心的安闲、安乐,才能登上光明的彼岸。那么我们在蒋勋老师的文字,是不是能有不一样的启发。

 

书的开篇作者就说:我有两方印,一方刻“舍得”,一方刻“舍不得”。

 

这两枚印章的来历,是蒋勋在大学任教时他的学生刻的,学生叫阿内,那时学校美术系大一开一门课教篆刻,学生们把明清民国名家印谱上的字摹拓下来,画在印石上,照样下刀刻出形来。这样的印没有个性,也没有想法,看的人自然也不会有太多感觉。而阿内虽然初学,却不按印谱窠臼临摹,用自己的体会排出字来,没有师承流派,却自有一种朴实稚拙,有自己的个性,很耐看。于是就有了两方印:舍得、舍不得。

 




2.  

书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多年来,习惯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先盘坐读一遍《金刚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是《金刚经》?我其实不十分清楚,只是觉得读了心安吧,就读下去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使自己心安的办法,方法不同,能心安就好。”

 

我们每一个人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好,常常在舍得与舍不得之间游移。可能是童年时舍不得一块糖,少年时舍不得一件新衣服,成人后舍不得自己爱的人……

 

像蒋勋在书中《母亲》篇所说,他舍不得母亲,舍不得在她临终时放手,即使是在母亲往生后,依然忍不住思念,盼望能在梦中相见。蒋勋认为,应该在舍不得的时候领悟舍得,母亲临终,他一直把她抱在怀中,在她的耳边念《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直到最后她很安静地走了,即使有千万般舍不得,但最终必然要舍得,那是每个人生命中都要做的功课。

 

我们原来什么都没有,两手空空而来,我们所有的“有”,最终都一样回到“没有”,两手空空而走。



 


3.  

在书中,蒋勋对去过的巴黎、清迈、京都等地方一提再提,旅行十方,读经、抄经,在心的寺院里一殿一殿地拜去,在洪荒自然里看见生命的不同修行,在文学艺术里照见生命的不同可能,与一切有情众生,领会人生中的舍得与难舍。

 

文学,或许有一种力量,使人可以向内对自己做更深的生命质问:我活着为了什么?我可以不再只是现在的我吗?我可以告别亲爱的人,告别俗世。独自一个人出走吗?

 

蒋勋觉得,世界上真正的作品并不是诗、不是画、不是音乐、不是雕塑,而是作品背后生命活出自己的美。真正的美是那个人的生命状态。

 

就像他眼里的苏东坡,即使经历了再多苦难和无妄之灾,依然用更大的格局去宽容生命的受苦。在“拣尽寒枝”之后,没有一味酸苦,还是回到了平实做人的本分,好好生活。

 

《金刚经》是苏东坡常读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光读没有用,还是要在生活里参悟。正如苏东坡在《定风波》中所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晴日当空,是喜悦;风雨,也可以是喜悦。解脱了爱憎喜怒,解脱了自己分别好坏的执着,生命自然处处都是喜悦欢欣。

 




4.  

实际上,我们要从《金刚经》做人生的大思考,仅从字面上理解是不够的。我们看一件事情,完整的,需要我们很长的时间。

 

一个道理,从物质、道德、审美、哲学等方面完整的思考,往往有的时候呈现给大家的只是那么一面或几面。我们有的时候常常会说拿起,或放下。其实我们的人生里面也就只有两个词是需要我们去做思考的,一个是选择,一个是放弃,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这两个词都会有不同的思考。

 

我们今天读蒋勋的书,是因为他带着金刚经,走了很多的地方,他甚至有时候旅行的时候,就直接带着笔墨纸砚,找到一个空间坐下来 金刚经的抄写成了行走中必修的功课。蒋勋时常翻看一部弘一大师手写的金刚经,书法沉静内敛,不沾一点火气。



 


5.  

《金刚经》的开头没有说任何道理,没有任何教训开示,只是简单朴素实实在在按部就班的生活穿衣,乞食,吃饭,洗碗,洗脚,敷座,像每一个人每一天做好自己的家务琐事。

 

一件简单的事,做起来不难,可以日复一日,成为每一天例行的公事每天做,却不觉得厌倦烦琐;每一天做,都有新的领悟;每一天都欢喜去做:这会不会就是修行的本质?

 

现代文明是不是恰好缺少了这样简单而又可以一再重复的信仰?只是蒋勋老师在清迈的时候问了一个问号。

 

舍不得,舍得,都是很艰难,是一生的功课。

 

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无论甘心,或不甘心,无论多么舍不得,我们最终都要学会舍得。

 




花絮


在读书会的分享中,我们还聊到了禅宗。

 

禅宗是中国思想与印度思想碰撞之后的产物之一,是公元1世纪时通过佛教教义这一媒介传入中国的。来到中国之后,其形式中一些佛教方面的思想并没有受到当时人们的热忱欢迎。例如,它提倡漂泊不定的生活,它的超验主义,以及出世和否认生命的倾向等。但同时,它的深奥哲学,它的奥妙的辩证法,它的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推测,激发了中国的思想家们,尤其是道教思想家的兴趣。

 

中国思想虽然深受印度式思想的激发,但它从未失去与大多数事物的接触,也从未忽视我们日常生活的实践性的一面。这种国家性的或民族性的精神习性,使得印度佛教转变为禅宗佛教。

 




初唐,即8世纪时,禅宗作为佛教形态之一得以在中国发展起来,但其真正的开端则是6世纪初由南印度来到中国的菩提达摩发起的。禅宗的教义与大乘佛教的一般教义并无二致。


当然,其宣教场所亦与普通佛教相同。但是,无论是印度、中亚还是中国,禅宗的目的都是要去除因发展而堆积在创建者教义周围的一切表面的见解,而宣扬佛陀自身的根本精神。这些“表面的见解”是礼仪性的、教典式的,甚至可以说是源于民族心理的特殊性的东西。而禅宗正是要直接看清佛陀的精神。

 

那么,这种精神是什么呢?佛教的真髓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般若”(智慧)与“大悲”。


般若可解释为“超越的智慧”,大悲可解释为“仁爱”或者是“怜悯之心”。通过般若,人可以超越事物表象而看清其实质。因此,获得般若,我们则可以洞彻生命与世界的根本性意义,而不会因个人私欲和苦痛而烦恼。


大悲在此时则自由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仁爱”可以不受个人私欲的羁绊而恩泽万物。佛教认为仁爱甚至可以沐浴无生命之物,相信一切存在皆为现在的生存状态,无论处于何种形态,仁爱一旦渗透他们,成佛终将为定数。



 


推荐一本书:《禅与日本文化》,铃木大拙最代表性的著作。书由铃木大拙在美、英各大学讲授“禅与日本文化”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主要是向西方人士阐释禅宗如何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内容涵盖了代表日本民族文化特点的艺术、儒教、武士道、剑道、俳句、茶道以及对自然之爱。


它开启了西方思想界了解东方文化的大门,促使西方世界开始对日本佛教产生兴趣,同时也刺激了日本人对佛教的再度关注。

 

 


铃木大拙(D. T. SUZUKI)(1870—1966)


1870年生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本多町,本名铃木贞太郎。

 

年轻时曾随今北洪川与释宗演两位禅师学禅,1897年留美,凡十二年,1909年回国。回国后历任学习院讲师、东京帝国大学讲师、大谷大学教授,并创立“东方佛教徒协会”。


1949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1964年获印度亚细亚协会颁发的首届泰戈尔诞生百年奖。1966年逝世于东京圣路加医院,戒名“也风流庵大拙居士”。

 

铃木大拙作为日本现代著名的禅学思想家,比之同时代的其他日本佛教学者更具有世界性,所以在日本被誉为“世界的禅者”。他一生著述宏丰,撰写了大量有关东方禅学和文化的英文著作,使得欧美人文学界首次真正认识到东方思想的精髓,对西方思想影响颇深。

 

 

主办单位

福建省全民阅读促进会

名师楼

 

特别感谢本期志愿者

嘉宾主持 @绰绰

文字整理 @EmonChen

 

绰绰

闽江学院客座教授

闽江学院创意创业教育园(名师楼)联合创始人

福建省全民阅读促进会 副会长

名师楼读书会发起人

 




想要加入名师楼读书会吗?


我们不仅每月定期举办读书会

还经常举办各种美育公开课

沙龙和派对哦

请打开朋友圈添加微信号

en784935220为好友进群

我们的招呼语是“四时读书”

期待你的加入







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查看:

1.与唐代诗人对话往来,别有一番潇洒。▍ 名师楼读书会第十六期5月14日《蒋勋说唐诗》

2. 一次800人在线的读书会,名师楼读书会第十五期4月23日《如何阅读一本书》回顾。

3.因为微笑,文明不会消失 ▍名师楼读书会第十四期3月26日蒋勋《吴哥之美》回顾

4.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十三期2月26日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5.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十二期12月25日《蒋勋说宋词》(有视频)。

6.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十期10月30日《蒋勋说唐诗》(有视频)。

7.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九期9月25日蒋勋《无关岁月》(有视频)。

8.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八期8月28日蒋勋《孤独六讲》(有视频)

9.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七期7月17日蒋勋《此时众生》(有视频)

10.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六期6月5日《蒋勋破解梵高之美》

11.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五期5月8日蒋勋《生活十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文化的本质。

12.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四期3月27日蒋勋《美的曙光》

13.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三期2月21日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14.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二期12月26日蒋勋《品味四讲》

15.回顾  名师楼读书会第一期11月21日蒋勋《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









整理:名师楼编辑部


名师楼是多元的文化艺术场域,集合了美好的希望与乐趣,我们通过传家课堂、创想课堂、少年人文研习、沙龙、读书会、国际游学等展现和诠释传统文化、应用艺术与生活美学。这里是一个提供由心灵至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心,一个汇集学术交流、设计创意的跨界交流平台。




合作 | 投稿 | 发布 请留言

欢迎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