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导演徐磊:这是发生在我嫂子身上的真事儿!

妍如玉 电影杂志 MOVIE 2022-01-16



 



《平原上的夏洛克》预告片





《平原上的夏洛克》的故事是发生在导演徐磊的嫂子身上的真事儿。
 
生活在农村的嫂子被车撞了,司机肇事逃逸,当时正好在老家的徐磊跟随其他亲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张罗着赶紧报警抓凶手,但亲戚们却拦住了他。

因为,如果跟医院说是自己摔伤的,还可以通过农合报销一部分费用;如果报案而没抓到凶手,是需要自己承担全部费用的。顿时大家压力都很大。
 
最终,定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一边瞒着医院说是自己摔伤的;另一边也不报警,自己想办法破案。
 
这个既荒诞又真实的遭遇,让导演萌生了拍电影的想法。
 
最打动他的一个场景,就是看着几个农村老头围坐在一起认真分析案情,拿着树枝画着地图,讨论凶手会是哪个村儿的……这种身份的错位感,让他觉得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不想用道德层面去评判他们,我只是觉得那是符合当时处境的选择,有点荒诞又有点无奈”。

(以下内容根据采访整理)




《平原上的夏洛克》三位主演均来自素人



我个人一直对农村更感兴趣


 
小时候我也在北京,因为爷爷奶奶在北京。但农村更好玩,有很多小孩跟你一块儿玩儿,捉迷藏、偷红薯,去地里干活儿,都特别有意思,整个感觉很蓬勃向上。现在再回到农村就觉得特别萧条,街上也没小孩了。
 
你看我片子里头,男主角住的那个教室就是我上学的地儿,那时候小学有300个小孩,现在学校都没了,因为大家就都去城里上学了,所以农村特别萧条,留下来的人也感觉死气沉沉的,我觉得挺惨的。
 
现在的资源,都是往城市里流,农村的父母挣的那点钱,都给孩子在城里买房安家了。本来农村经济就不好,最后还是流向了城市,感觉城市像“吸血”一样。
 
中国发展那么快,但是在很多农村,现在和十年前、五年前没什么区别,和城市有非常大的距离,就会有种“不是一个世界”的感觉,这种感觉碰撞在一块儿,我觉得荒诞感挺强的,挺想把自己这种感受,用电影概括出来。



《平原上的夏洛克》剧照


 
这个片子原来的英文名叫《Rebuilding》,翻盖房子的意思,也是一种“乡土重建”的隐喻。我觉得应该有回流,反哺农村建设这么一种趋势。

我没觉得城市生活不好,它的便利我也喜欢,但是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了,也挺单调。
 
虽然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但是后来上学和工作都不在那个地方,对农村的生活方式也不能完全了解,更不了解那里“复杂”的人际关系。
 
比如结婚,我妈都发烧了,还得去帮别人家刷碗帮忙;或者比如她来北京看我,正住在北京呢,老家这时候来一个电话说有个人死了,可能都不是特别近的亲戚,她都要立马要买车票赶回去……
 
到底是什么约束他们、支撑他们把人情看得那么重要?
 
后来我开始看一些社会学的书,看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才了解他们背后的那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组织形态,跟在城市生活的人完全不同。
 
我特别想表现这个城乡差异,不光是经济上的差异,更多是人际关系的差异。

其实我觉得在这个片子里对人际关系的讨论并没有那么完整,只是带出来的一些点,我希望在下一个片子里特别完整系统地把这个事儿讨论清楚。



 《平原上的夏洛克》剧照

 


当时我也知道这个剧本没那么完美,但就是想赶紧拍
 

 
2016和2017年,我写了两年剧本,《素人特工》写完之后没有很快上映,也没人知道我已经是一个电影编剧,在此之前积累的那些广告客户因为我转行做编剧也不再找我了。

所以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要干点啥,就想着要不就拍个电影吧!
 
电影最早是叫《尘土飞扬》,因为这是两个人在华北平原上奔波追凶的故事,有种风尘仆仆、尘土飞扬的感觉,但后来觉得太抽象、太文艺。
 
我挺喜欢平原这个意象,我们河北是华北平原的腹地,有一句歌词:“夜幕降临华北平原忧伤浸透她的脸”,我觉得特别美,就想用“平原”这个词,又是两个老头破案的故事,所以当时叫过《平原侦探》,后来觉得不好听。也叫过《平原上的福尔摩斯》,又感觉有点儿直白。

其实我没看过《神探夏洛克》这个英剧,但是我知道夏洛克也是侦探的代名词,那个劲儿正好,我就用了《平原上的夏洛克》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还有调侃的感觉,就好像我们说某个会踢球的男孩是“朝阳公园梅西”的感觉,不是很“正经”的一个名字。
 
剧本是从2018年五一前开始写的, 20多天就写完了。当时我也知道这个剧本没有那么完美,但就是想赶紧拍。
 
整个拍摄过程都非常顺利,21天左右拍完。拍摄过程是给剧本加分的,很多现场灵感和演员的表现比剧本还要好,所以它更多的是一个在现场完成的创作。
 

 








我妈让我爸来演,我爸说“我没空”

 
后来我找演员(男主角)的过程不太顺利,我妈提议:“要不让你爸试一下?”
 
他哪演得了?他在生活中没有一点文艺气息。但是我妈提出来了,我觉得应该给他个机会,没想到我爸特别果断:“我没空”,就走了,我心想:我本来也不想用。
 
我又找了几个人始终不太合适。后来有一天我回家,看到他正在那里偷着看我的剧本,被我撞到,还挺不好意思。我说:“要不你试试吧”,鼓励他就试了一次,我觉得还不错!比其他演员要更自然,包括小细节的处理上,我觉得他更细致。
 
当时我可能确实找不着一个特别好的演员了,但是至少得找一个我愿意拍的演员,相比那些试镜的陌生人来说,我肯定更想拍我父亲,觉得他更亲切,所以就用了。
 
我跟我父亲平时交流不多,在现场也是。我们俩的状态是“相敬如宾”,谁也不得罪谁,尽量给对方留足面子,在生活中就是这样。
 
在工作中我俩那个感觉更融洽,有一个明确的主次关系。他知道他得听我的,就是你怎么说,他就怎么去执行。他也有 “这儿为什么这么说”的时候,然后我就说:“你就按照我这个来一条吧!”
 
我妈演的角色就是树河的妹妹,她特逗,特别在乎自己的表现,也特别在意自己的发型,演之前还试了好几套衣服,我说随便穿一件就行。但是她特别投入,前两条哭得特别真诚。

因为那个事儿对她来说就是个真事儿,她也有哥哥,就是我的舅舅,挺有代入感的,一说就哭,后来那场我拍了有三四条,结果她很着急地说:“我都没情绪了!”我说行,那就算了吧。

 

“一直挺看不起父亲的,现在特别佩服我爸。


张占义的儿子说:“一直挺看不起父亲的,现在特别佩服我爸。”
 
其实影片中全是非职业演员出演,几乎都是当地村民。
 
我觉得电影表演和舞台表演最大的不同,就是电影表演更多的是看这个人本身的气质和性格,我就看他们在生活中是什么样。
 
如果这个人在生活中是你想要的一个角色形态,那他十有八九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影片里其实有好多角色我甚至没有试镜,就直接让他来,因为我知道他的性格是什么,让他演自己就行了。
 
张占义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是在几次试镜的过程中朋友介绍给我的。一开始把他当配角,拍着拍着,觉得他特别有表现,就给他加了好多戏,加着加着就成了一个主角。
 
我觉得生活中他(张占义)可能没有什么成就感,个儿也不高,所以在戏里就挺愿意有这种表现,这可能是另外一个出口。我们路演去重庆,他儿子正好在重庆上学,就叫他到现场看这个电影,他儿子都看哭了。



 《平原上的夏洛克》剧照


 
他儿子跟我说,其实一直挺看不起自己父亲的,觉得他没什么本事,还特别爱咋呼。但是看完电影感受是:原来我父亲真的可以(演戏)!就特别佩服他爸,觉得他爸特别厉害。我当时觉得也挺好的,通过一个电影还加深了他们父子的感情。
 
我拍完这个电影之后,觉得所有人都能当演员,只要找到合适你的角色。
 
作为导演也别把他们弄蒙,就给他们讲特别具体的事儿、特别明确的指示,比如:再慢一点、快一点,走到这儿然后回下头,你这支烟抽三口别抽两口……对他们来说,越具体就越容易做到。
 
再就是拍摄方式也要有些回避,比如那种特写,你跟他说要像《一代宗师》中,章子怡(饰宫二)把多年来内心深处对叶问的情感用一个眼神来概括的方法演出来,对他们太难了。所以就是给一些明确的东西,更多靠形体、靠造型,还有一些动作节奏和调度的东西帮他们把这事儿办成。
 
 

饶晓志看完样片,说愿意做这个片子的监制

 
 
我当时想,拍完能卖给电影频道最好,至少把成本收回来,拍完才知道,电影频道现在已经不收方言电影了。后来就扔那儿了。谁知道后来在电影节发生了转机。
 
电影放了半年,参加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创投单元,其中有一个“制作中单元”,就是拍了一半儿或者拍完没有做后期的影片。饶晓志是这个单元的评委,他看到我的样片和剧本,很感兴趣,然后约我,说他愿意做这个片子的监制,还有意出资帮我进行后期制作。
 
同年7月份,电影就获了First的“最佳电影文本”奖,大家都觉得这个片子有一定的商业可能性,可能也坚定了我们现在出品方的信心吧。
 
我一开始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赌一把,赌这个没有明星的电影,我觉得他们胆子挺大的。但真正决心做这个事儿、拿真金白银出来的,还是北京文化(影片的出品方),所以我希望他们别赔钱,票房稍微好一点。
 
真的,别赔钱就行,这个片子带给我的名声也好、业内认可也好、包括手艺上的成长也好,都达到我自己的预期了,市场上的诉求就是希望北京文化别赔钱就行了。
 
 

男主角在屋子的挡雨棚布上养鱼这个事儿,

是我大哥的一个经历。


 
我也不觉得我这个案例能给其他人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都是自己审美决定的。
 
我拍这个片子的过程,没觉得它是一个很市场的项目,只不过符合我关于一个好电影的定义。一个导演很难去揣测别人喜欢看什么,就像你可能知道你父母想看什么,但你也很难拍出一个让他们真的喜欢看的片子。所以我觉得,一个电影导演能做到的,就是拍一个自己觉得好的、好看的电影。
 
可能我这个人就比较俗吧,但俗有俗的好处,某种程度上就契合了市场需求,我也没想过要拍一种什么类型,填补一种市场缺口,或者这片拍出来是给谁看,我觉得那个东西很莫测,我只是觉得这样拍有意思。
 
电影的缘起就是你表达的冲动,你看到有些事儿之后想讨论一下,然后就把这些事儿说了。

就像我觉得生活中有挺多人都挺浪漫的,比如说(影片片尾)男主角在屋子的挡雨棚布上养鱼这个事儿,就是从我大哥的一个经历那来的。
 
他特别想养鱼,有了钱就想弄一个鱼缸,但是他买不到那么大的鱼缸,就只好自己做,自己用铝合金打造了一个鱼缸。

第一次做的鱼缸放好水就崩了;第二次换了个玻璃的,但是没法清洗,还是不能养鱼;最后又弄了一个,觉得太大太碍事了,就开始拿着大锤去砸那个鱼缸,当时还拍了个小抖音,我觉得特别逗,挺荒诞的。



 《平原上的夏洛克》剧照



 
这些行为背后的支撑点是:我想活的更好一点。我觉得这就是打动我的地方。
 
可能单从审美上来说,会觉得有些土吧,但是我们能从这个土的审美里看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这个是宝贵的。
 
我不觉得一个人会有很多非要说不完的事儿,把这些事儿说完了之后再去做一些纯娱乐的类型片,对我来说也挺愿意,因为我本身也喜欢看类型片,也不排除以后做那些,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我还是想先把自己想聊的这点事儿聊完。




 《平原上的夏洛克》导演徐磊


点个 “在看” 呀~



Panatta Fitness

Fit Your Body



好 文 推 荐


《流浪地球》为什么口碑爆棚?因为导演做了这三件事!

香港监制许月珍30年行业经验:戏不好,做什么都难!

《寻龙诀》为什么好看?因为导演花了一年时间研究冒险类型,并写了一篇长论文。

曹保平:剧本不行,再天才的演员也没用

《绿皮书》像暖春,化的是雪,而且是积雪

《三块广告牌》编剧:“这部电影是我结构性最差的一部。”

她是贾樟柯导演的老婆,更是他的电影符号

《影》:千人万物,都不过是影一个

五百和他的电影工业联盟

粤语对话庄文强: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为了两个女儿,马伊琍每天晚上躲在卫生间读剧本

年少轻狂时,周润发不给他借钱,杜琪峰骂他是烂泥
是枝裕和本人对《小偷家族》的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