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育 | 离婚的马景涛把自己活成了咆哮帝,家长,你还在实行吼叫教育吗?
点击↑↑↑哈哈儿童网↑↑↑
关注百万家长共同订阅的公众号
每天推送 教育头条|校园热点|育儿精选|语数外资料|音频视频资料
3月30日下午,曾经的琼瑶男主角、现在的咆哮表情包天王马景涛,忽然在微博发了长微博,被视为“宣布离婚”。
这篇标题为《十年一觉愚公梦》的微博文章,表明自己将和妻子吴佳尼离婚,因为要帮助刚出狱的弟弟马景珊东山再起。
马景涛的暴躁狗血新闻,想说家暴不会出现在众多家庭中,大家只会当成娱乐随意消遣。但是哈妹妹想到了一些别词语,“吼叫教育”,“超限效应”。让我们一起反思下,你那么重视教育,你天天吼叫管用了吗?
第一,自己有个弟弟,坐了19年牢,现在出狱了,有“诺贝尔之梦”,我要跟他一起东山再起!
第二,我要独自去跟弟弟圆梦了,我要离婚!亲爱的媳妇孩子再见了!
吃瓜群主纷纷懵圈,这恐怕是娱乐圈最离奇的离婚,有一位网友总结的非常精辟:咆哮的字体,纷乱的逻辑,传销般的激情,谜一样的离婚。
于是哈妹妹也随手八了下,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怀疑马景涛家暴的原因,原来马景涛在与吴佳尼结婚前还曾有过一段婚姻、一段知名的恋情。
(左边为吴佳尼,右边是与第一任妻子生的女儿马世媛,这对继母女年龄只差了7岁)
家庭演播室节目中田丽称:马景涛几次打到前妻进医院,前妻最后实在忍受不了才离婚。离婚后马景涛要到了女儿的抚养权,但是也没有好好照顾。孩子不仅被带得瘦小可怜,马景涛还经常对2岁的女儿说“是妈妈不要她”。当时和马景涛交往的田丽心疼小女孩,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前妻唐韵甚至单独找田丽感谢她照顾自己女儿。
田丽还形容马景涛的暴脾气真是一点就着,马景涛在一家餐厅和陌生人一个眼神不对,他觉得不爽就要撸袖子干架了,打到餐厅人都吓跑,玻璃门都碎掉。
报警后警察赶过来一看,说:马先生又是你啊。所以暴躁的马景涛完全是警察局的常客了?
田丽就没有被打过,因为她一发觉马景涛情绪不对,就马上带着孩子到房间。留马景涛一个人在客厅里丢东西,把情绪发泄完。
陈德容说第一次和他拍《水云间》,快被吓死了,吵架戏份,他把盘子玻璃都往她脸上丢。
之后和他拍《梅花烙》,他演激动戏,差点把陈德容的手掰断了……
林心如爆料过:刘雪华说和马景涛演戏,剪刀这样有杀伤性的道具都不能出现。
马景涛好像一演戏就容易很夸张,蔡康永让他跟林心如示范演吻戏,他很快就进入状态开始,借位,到后面好像有点控制不住要把吻戏演完似的
宁静爆料他喝醉酒就追着自己强吻。
和叶童周海媚相见,算是“张无忌”和“赵敏”“周芷若”重逢,他就直接冲上去吻了。
刘雪华上康熙就说过他演戏夸张,张晨光上康熙大家还一起调侃他咆哮,可见在台湾娱乐圈,“马景涛式表演”也是一个梗了。
而马景涛自己上康熙的时候呢,大家就一起清算他演咆哮戏的时候怎么没轻没重
马景涛的暴躁新闻真的很多啊,回归现实,他的人生其实很咆哮也很琼瑶,经历了两次婚姻,几段感情,妻离子散。哈妹妹看到这个狗血新闻,想说家暴不会出现在众多家庭中,大家只会当成个娱乐新闻随意消遣消遣。但是哈妹妹想说的是,另一个词语,吼叫,相信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这个词同样很有杀伤力,破坏着我们众多的美好家庭关系。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吃个饭磨磨唧唧!”
“把电视给我关了!我出去遛狗前就嘱咐你练琴,你干嘛了?”
“你还犟嘴?我说错了?说你多少遍了?听过一次吗?皮贼!”
“整天跟个皮贼似得,说800遍也不听。让你练个琴,跟害你一样!”
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吧!不用说,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上进、学好,关心孩子的出发点是不容置疑的,可有时候也确实是头疼:孩子就是油盐不进,好说歹说就是不听。
不少孩子都会让爸妈这么怨声载道:“这孩子怎么就喊不动呢?”“我都说了100遍了,你怎么就不听呢!”怎么样说孩子才愿意听,愿意改呢?我们天天吼,这种吼叫教育就是超限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现象,叫“超限效应”:当一个人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时间过长时,内心就会滋生不耐烦、逆反的情绪。用一句俗语概括一下,就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当我们第一次大声斥责孩子的时候,孩子确实很害怕,会表现得很老实、很听话。可是大声训斥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这些大强度的“刺激”,看似在听你吼,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吼什么。
时间一久,孩子发现你除了吼,并不能拿他怎么样,于是就大胆起来,敢跟你顶嘴对着干。
当一个人感到强烈的恐惧、感到受威胁时,大脑会启动紧急逃生机制,精神紧绷,时刻准备逃避灾难。这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当然也不例外。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大声责骂孩子时,往往会触发孩子大脑的这种逃生机制。虽然家长在大声教育孩子,但孩子满脑子想的都是:“别骂了,别骂了!什么时候结束?”
最后,家长责骂完问一句:“以后还这样吗?”
孩子立马表现得很老实,回答:“不这样了!”
其实,孩子并不知道以后怎么做,只知道家长狂风暴雨般的责骂终于结束了,可以松一口气了。
1)以自我为中心;
2)没有注意方式、方法;
3)没能注意“度”的把握;
4)没有换位思考。
爸爸妈妈们,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好好的沟通。
(1)对孩子的要求,简单干脆
为什么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服服帖帖?因为部队教官的指令干脆坚决,从不拖泥带水。越是冗长、繁琐的指令,越没有执行力。
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要求难道不是唠唠叨叨的吗?
同样是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一种要求方式是:
我跟你说过几遍了,自己的书别乱扔!
一个小姑娘,整天邋邋遢遢像什么样子,多丢人!
自己东西自己做不知道么?从小就得学会独立!
另一种要求方式是:一会吃饭了,给你5分钟收拾书包,我看着你做!
大家觉得那种方式效果好呢?
(2)对孩子的批评,就事论事
我们在大声斥责孩子的过程中,情绪会变得非常激动,于是常常借着孩子这次的错误长篇大论,甚至把孩子之前的旧账翻出来。
同样是批评孩子没做完作业就看电视,一种方式是:
你看你看,没记性!上次说的不是你是吧?
自己不知道自己这次成绩多差是吧?没点羞耻感是吧?
孩子,人要有点自制力,才能有出息!
另一种方式是:5分钟后,我要看到你坐到书桌前写作业!要不然这一周都没法看电视了。
对比一下,那种方式效果好呢?
(3)犯错时,给孩子一个指导性选择
斥责孩子时,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说,错在哪里了?……不对,重新想,到底错哪了?”
家长们的想法是好的,企图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可问题是,大多数孩子由于生活经验有限,根本不知道自己犯错了!孩子眼中一件无所谓的事,竟惹得家长那么生气,孩子也很蒙圈!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语气坚定地给孩子一个正确的选择。比如还是不做作业就看电视这件事,不妨跟孩子说:
作业不做完就看电视,是不对的,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5分钟后坐到书桌前好好写作业,以后每天还能看一小时电视;二是今天随便看电视,但是接下来一周都不准碰电视了。自己选!
(4)最关键的:父母要学会平复情绪、放下身段
当我们对孩子大吼大叫时,恰恰暴露出了我们自身的缺点:
一是对孩子犯的错,拿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仗着自己是大人去逼迫孩子承认错误;
二是我们情绪控制能力很差,一个孩子就能把我们惹得大发雷霆。
情绪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力,具有极强的感染性,父母常常大发其火的话,孩子也会慢慢变得没有耐心,既对父母充满抵触、逆反,对同龄人也不太友好。所以说,父母的情绪稳定,对孩子非常重要。
另外,父母只有在控制住自己情绪的状态下,才有耐心去倾听孩子犯错后的解释,才能有足够的理智去开导孩子。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放轻松了,态度简单坚决点,很多事情反而明朗起来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吼叫教育其实不只是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夫妻感情,婆媳关系,一个大家庭的和睦,好的家庭关系,需要我们用好的方式去呵护,哈妹妹今天又要啰嗦一下,看到一篇好文,来自于黄怀宁的一篇好文,推荐大家看看,应应今天的主题,不要用咆哮、吼叫去破坏家庭关系!
都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母亲的“母”到底包含什么样的生命意义呢?其实,好妈妈就是三个字。
第一个字是:静
很多妈妈眼尖,一眼能看出孩子三个问题,而且立马指出还反复强化,甚至当着更多人的面说我孩子就是什么什么不好。
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不要慌乱,为什么?因为孩子需要母亲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
母亲情绪不稳整个家庭就跟着翻腾,孩子是活在母亲这条船里的,一点点动静都会影响到孩子,破坏孩子的内稳态,孩子单单平息自己的内心紧张情绪就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还能留下多少心理能量用天学习用于自我成长呢?
第二个字是:弱
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
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
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就是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处处占孩子上风的母亲,孩子只有站下风,最后甘愿站下风,没有一点竞争性,也没有一点动力,极端的会追求叛逆性、破坏性来完成自我的畸形成长。
第三个字是:慈
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是她的慈祥、温柔、温馨、温和。
夫妻、叔伯、妯娌,一个大家庭都因为你而和睦而和谐,让人感到大海般的包容接纳,又壮观不可搅动。这就是孩子成长的宽阔的天地,这样的母亲形象就是规则,言出就是方向。
反之,在孩子面前指手划脚,不是扯着嗓门叫喊就是繃着脸唠叨的母亲,会让孩子慢慢感觉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舒适的,是有意思的,孩子会失去心中的方向,而母亲也将没有任何引导能力,变得更加抓狂。
司马光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
今天的母亲越来越做不到“慈”了。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情绪问题,学习不好都是因为负面情绪困扰,很少因为智力。
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只有孩子内心平静,才有可能吸收、沉淀、理性思考,才能远见、卓识、发现、创造,才能真正的优秀!
作为一名母亲,请记住,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就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内容整理自:新浪微博、新浪娱乐
热门阅读
1.玩20分钟手机最高可致近视100度!太多孩子因此视力告急,家长要引起注意啦!
2.易烊千玺、吴亦凡...明星字迹曝光,正确的写姿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3.透过"辱母案" ,如果这样教育孩子,将来他一定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4.【安全教育日】上海一10岁男童骑小黄车身亡!交通安全关乎孩子生命,家长你不能不知道!
7.上海松江一小学多名学生感染猩红热!春季传染病高发,防控措施早知道
长按二维码每天阅读育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