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欠了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点击↑↑↑哈哈儿童网↑↑↑
关注百万家长共同订阅的公众号
每天推送 教育头条|校园热点|育儿精选|语数外资料|音频视频资料
孩子问父母的所有问题中,有两个最难回答:一个是性,一个是死亡。
清明节之际,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死亡这个话题。
带孩子去扫墓时,孩子可能会问:“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死了之后到哪里去?”
在平时,孩子也会喋喋不休地追问爸爸妈妈:
“妈妈,奶奶去了哪里?”
“妈妈,狗狗为什么躺着一动不动了?”
……
当孩子带着哭腔,不安地向家长提此类问题时,很多家长会采用比较文艺的答案:“奶奶去远方了”、“狗狗睡着了,它要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还有不少家长对“死亡”这一话题敬而远之,因此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这类家长通常会板起脸苛责孩子:“小孩子懂什么?别乱说话!”来匆匆掩饰。
张淑美(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多年来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儿童在 4 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总体来讲,中国人忌讳谈死亡,对孩子的死亡教育相对其他国家更是明显不足,以至于我们的孩子对死亡没有起码的认知和敬畏。
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以结束生命或残害他人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新闻屡见报端。
8岁男孩因为作业问题被父母训斥,锁门自杀。
14岁男孩周末贪睡,被母亲掀被子,一气之下从12楼跳下。
15岁少年因为遭受同学凌辱留下血书自尽。
20岁女留学生不堪光鲜生活下的重重压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
从小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在学校死亡教育缺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理解死亡的。
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Nagy(1948年)所做的研究,他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提出了死亡概念年龄模式:
【0-4岁——无所谓死亡】: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是自我中心主义者,认为死亡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或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只是闭上眼睛不动,或仅仅是离开了“这个”地方,但仍会在“其它”地方活着 。虽然该阶段的儿童没有完全认识死亡,但是与自己亲近的人分离时也会很焦虑。
【5岁-9岁——死亡是个人的】: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接受死亡现象,有的孩子已经认识到了死亡的永久性,但还没有形成对死亡的真正理解。虽然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终止,但仍不明白死亡是普遍性的生理现象,相信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是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9岁以后——肉体生命的终止】:这个阶段儿童对死亡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能认识到死亡是个人的,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知程度不一,应该有差异地与孩子谈论死亡。
【0—4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少主动提出疑问。孩子无法区分死亡和分离的概念,因此这个阶段不应该主动和孩子聊起“死亡”的话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时候与孩子谈起死亡,反而会适得其反,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其安全感。
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父母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方式跟孩子解释死亡,比如像前面提到的:“奶奶去天堂啦”、“狗狗睡着了,要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5岁—9岁】:学龄前的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但经常会问及与死亡相关的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家长不应该恐慌,更不能吓唬孩子,应该坦然回答不躲闪,因为家长的坦然会让孩子认为死亡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家长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忌讳或禁止谈论时,就有可能把死亡这个概念和可怕的东西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恐惧。
【9岁以后】: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对死亡有了成熟的认识,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地,更是永久性的。这时家长不应该通过编造的童话故事去忽悠孩子,更多地是理性地告诉孩子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还可以与孩子共读一些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陨落的书籍、画册,借此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
美国
美国是死亡教育的发源地。
到1976年,已有 1500多所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的课程。在“死亡课”上,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会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 并且让他们通过表演的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等。
孩子们还会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微笑着目送患者告别人世。
英国
在英国,自1988年教育改革之后,“死亡和悲哀”、“死亡和丧失”就被列入了小学教育课程。 关于死亡教育的主要目的,英国教育部表示,希望让孩子们体会到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并学会在非常情况下能把控自己的情绪。
在瑞典,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老师就会让他们摸着孕妇的肚子,然后给他们讲人是怎么出生的,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生命。此外,瑞典小学生还被允许到太平间与遗体接触,同时被告知一个人死亡对自己、对亲人意味着什么。
德国
有人说教育孩子应该尽可能地展示一个真善美的世界,然而,德国的家长与老师们却另辟蹊径,让孩子们直面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小学会邀请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来课堂上讲述人死时会发生的事情。
此外,学校还经常组织青少年到法庭参观,并旁听审讯现场。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会与社会隔离,也会对社会产生深入了解,以防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后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
日本
在日本,死亡教育与人生教育联系在一起,课程从生命的起始、成长到结束,也包括教导儿童正确面对失亲的痛楚。在这样的课程里,日本的老师们主要是以积极的精神,教导学生要有健康和乐观的人生观,把握现在,不惧怕疾病和死亡,在人生道路的艰难时刻要避免自绝行为。
台湾学者张淑美提出了学校或家庭中实施生死教育的原则,包括处理儿童对死亡疑惑的“五诫”与协助儿童面对死亡的七项原则。
五诫
一诫:勿说死者只是睡着了。因为睡着了通常是会醒过来的,以死者只是安睡了来安慰儿童的说法,容易使他们不是一直在期待死者“醒”来,就是害怕自己会不会睡着了就“死”了。
二诫:勿说死者并没有真正死了。儿童不太能了解抽象的比喻或安慰之词,仍应以事实性的方式告诉儿童,死亡就是身体和心理机能完全停止、消失,生命完全终止了,不可能再复活,以免他们更愤恨或怀疑亲爱的家人没有真正地死,为何不回来看他(她),死者的精神不死,为何他(她)感受不到。
三诫:勿说死者是去旅行了。和前面两例一样,说去旅行是会回家的,这种安慰容易使儿童愤恨死者为什么不再爱他(她)了,怎么可以不告而别,一去不返!
四诫:勿说死者是被上帝(或神明)带走了。此说易使儿童视上帝(或神明)为敌人,愤恨上帝(或神明)为何“夺走”亲爱的家人!而伴随这种仇恨之后,可能又会自觉咀咒或愤恨上帝(或神明)是不应该的行为,而感到有罪恶感或担心受到惩罚。
五诫:勿以“上天堂或下地狱”来比喻死亡。此说易使儿童纳闷究竟挚爱的亲人是到天堂享乐或下地狱受苦了?自己若不是一个“乖孩子”,是否将来会下地狱呢?可能因而感到担心、恐惧。
七项原则
原则一:坦诚地表现出自己的悲伤,也允许儿童自然地表达出他们的任何情绪与想法。
原则二:配合儿童的认知与情绪发展阶段,以其能接受的方法,详和而坦诚地告诉儿童真相,也应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原则三:诚实以对,勿搪塞。亦即如前所述,不要以欺骗的安慰或神话来告诉儿童,不实的或半真半假的遁词只会让他们无法分辨事实;更不要搪塞说:“你长大以后就会知道了,现在不要问也不必问。”
原则四:让儿童一起接受或表达对过世亲人的哀悼或追思,使他们从中学习到真爱,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勇气,这也是他们将来能够成熟面对失落感或挫折的力量。
原则五:鼓励儿童和别人讨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感受,他们需要机会“说出来”,而不是“被告知”。
原则六:尊重儿童的人格,接纳他们的怀疑与质问,因为惟有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了解,他们才能自己去发现死亡问题的谜底。
原则七: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儿童对死亡的态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对死亡的情绪反应也不相同,不应以某些必然模式去处理或对待不同幼儿的情绪或反应。
死亡教育是一个大课题,如果你觉得这个清明节还没来得及想清楚怎么和孩子谈这个话题,没关系,你只要准备好在适当的时候为他开启就好。但要记住的是,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把它当作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内容来源 | 根据新浪网、腾讯网综合整理
热门阅读
2.玩20分钟手机最高可致近视100度!太多孩子因此视力告急,家长要引起注意啦!
3.易烊千玺、吴亦凡...明星字迹曝光,正确的写姿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4.透过"辱母案" ,如果这样教育孩子,将来他一定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5.【安全教育日】上海一10岁男童骑小黄车身亡!交通安全关乎孩子生命,家长你不能不知道!
8.上海松江一小学多名学生感染猩红热!春季传染病高发,防控措施早知道
长按二维码每天阅读育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