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医疗生产关系,带来商业新机会——医联体商业价值报告
2018年6月9日,2018 基层医疗创新实践峰会:医联体创新与实践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华盛达雷迪森广场酒店召开,本报告将在该论坛上同步推送,欢迎大家关注此次会议。
产业生态重构必然会带来商业机会。
传统医疗机构以地缘划分机构,医联体是基于发达的信息技术,重新定义了传统医疗机构的边界。
医联体将某个区域内的多个医疗机构,依据其本身的能力与优势,通过职能划分与重新分工,构建为医联体内部的职能部门。而医联体则成为一个更大的医疗机构,地缘影响弱化,传统医疗机构的边界被重新定义。
与早期的医疗合作相比,医联体不仅仅是单纯技术合作、学术人才交流和对口支持,更是在管理和责任上的统一联合,各级医疗机构形成协作联盟或医疗集团,成为利益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
在传统的医疗服务体系当中,患者、保险是医疗产业链的最终支付方,而医疗产业链是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主体的生态体系,无论是生态上游的供给方还是生态下游的付费方,都是以医疗机构为核心。
因此医疗机构本身的大变革,尤其是其内部关系的大变革,势必会影响机构外围的供给方、付费方以及各方服务机构。
从形式上讲,医联体政策是医疗机构业务关系的重新定义;从商业上讲,医疗机构医联体改革,势必会造成传统医疗商业链条的瓦解。对市场参与者而言,其背后隐藏着大量的变动与风险,同时也蕴含着大量的商业机会。
医联体是如何重构医疗生态?它带来了什么样的商业价值?本报告从医疗资源流动的角度入手,挖掘医联体改革的本质,深度剖析医联体所带来的未来商业机会与全新医疗生态,助力企业战略升级。
本报告共65页,39张图表,共计25000字。报告目录如下:
第一章 医联体重构医疗生产关系,资源价值全面提升
1、医疗资源固化与失衡,阻碍我国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2、破解行业难题,建立资源流通机制,政策引导医联体全面推进
3、数量超过5000家,医联体运作带来实际效能
4、六个维度,分析各型医联体差异
5、管理问题成医联体落地最大阻碍,目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并不是影响医联体落地的主因
第二章 医联体改变医疗生态带来新商业入口
第三章 医疗信息化,搭建医联体的技术基础
1、医联体建设亟需信息化解决方案,带来重大行业利好
2、信息化构建独立服务平台,服务医联体
3、县级医院电子病历水平低,阻碍医联体业务联通
4、微医:以“微医云”为中心,构造互联网医疗生态圈,推动医联体落地
5、心医国际:技术+资源+运营”构建核心竞争力、赋能实体医疗
第四章 医联体推动药品流通改革落地,行业迎来大变化
1、安徽“16+1”医联体带量限价采购,映射医药渠道格局变革趋势
2、慢病下基层、统一用药目录推动基层用药增长
3、明医众禾:从基层信息化入手,构建医联体+医药服务平台
第五章 第三方医疗机构承载基层服务升级,推动基层分工深化
1、基层医疗迭代,生态重构为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带来商业机会
2、以第三方医疗机构为纽带,建立多元连接,赋能基层医疗
3、同心医联:线下影像中心+线上影像云平台的业务闭环
以下内容为《重构医疗生产关系,带来商业新机会——医联体商业价值报告》节选,如需阅读完整报告,请留意文末下载地址。
第一章 医联体构建医疗生产关系,资源价值全面提升
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主要是指将在同一个区域内的相对统一管理体制下的不同级别、不同性质或者不同管理体制、不同隶属关系的大中型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实施集团化模式,形成统一规范管理的服务模式,达到集预防保健、卫生服务、医疗救治全程服务一体化目的。
传统医疗机构以地缘划分机构,医联体是基于发达的信息技术,重新定义了传统医疗机构的边界。
医联体将某个区域内的多个医疗机构,依据其本身的能力与优势,通过职能划分与重新分工,构建为医联体内部的职能部门。而医联体则成为一个更大的医疗机构,地缘影响弱化,传统医疗机构的边界被重新定义。
与早期的医疗合作相比,医联体不仅仅是单纯技术合作、学术人才交流和对口支持,更是在管理和责任上的统一联合,各级医疗机构形成协作联盟或医疗集团,成为利益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
1、医疗资源固化与失衡,阻碍我国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医疗过程是一个生产过程,是将医疗资源转换为服务产出的过程。医疗资源是指提供医疗服务生产要素的总称,通常包括人员、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医疗床位、医疗设施和装备、知识技能和信息等。
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对一个系统生产效率的高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资源的流动性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关系明显。
一般来讲,资源的流动性越强,越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的流动性越低即越固化,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往往也会越低。因此资源的流动性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衡量一个经济机制优劣与否、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重要途径,市场化程度低意味着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缺乏自我调节机制,资源流动性低、利用率低,行业存在效率提升的巨大空间。
医疗行业,就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低的行业,这与医疗行业于国民经济中的定位有关。
公有制虽然有利于国家对行业的管控与基本医疗保障,但因为市场化程度低的原因,市场经济的资源自我调节机制不能运用于其中,我国医疗资源的分布出现结构性不均衡,影响了医疗服务效率。
我国医疗管理的发展可以定义为三个过程。我们从资源的角度,对我国不同阶段的医疗管理体系进行模型化评价。
其中,资源评价包含六大指标,即资源流动性、资源利用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资源管理成本、资源使用成本与资源聚集度。
90年代之后,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化、环境改变等社会因素带来了国内医疗需求的大幅增长。
而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以公有制为基础,医疗资源的低流动性使得资源使用率、配置合理性降低,资源管理成本、聚集度、使用成本则大幅提升,这样的资源使用现状大大阻碍了我国医疗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如果医疗资源固化的现状无法改善,那么在未来,老龄化、消费升级等因素带来的医疗需求快速增长,还将进一步降低医疗体系的服务效率。
而这一切的改变,必须依靠医疗管理体系的改变,必须盘活医疗资源,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提高我国医疗健康体系的服务能力。
未来医疗的管理模型是以产业联盟为管理主体,通过市场机制+联盟协议实现医疗体系的前端治理。政府职能则从最开始的前端治理转变为体系管控。
而对于医疗资源而言,资源流动性大幅提高。因为竞争关系改变的原因,流动边界从机构内部转变为产业内部,这意味着资源的配置合理性与利用率可以借此大幅提升。
而在宏观上,资源的打通使得原本单向集中的医疗资源即医疗供给资源开始具有流动性,患者自主性开始加强,逐渐实现了供需资源的双向整合及资源的自主化合理配置。
总体上讲,因为市场机制与联盟协议作用,政府管理成本大幅下降,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因为资源流动的原因得到大幅提升。
通过医疗生产关系的重新构建,产业内部呈现资源共享的分工协作局面。医生、患者、政府三方满意度都得到大幅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价值大幅提升。
2、破解行业难题,建立资源流通机制,政策引导医联体全面推进
分级诊疗的本质是整合医疗服务的需求入口,通过小病进基层、大病进医院的服务方式,使得各级医疗服务机构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提高医疗体系的整体服务效率。而“医联体”就是落实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方法。
“医联体”在建立机构连接的同时,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规范有序就医,构筑医疗服务体系的资源合理分布,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因资源分布的结构性不合理所带来的服务效率问题。
医联体是赋能基层医疗的制度方法:医联体建设的目的是纵向及横向打通各个机构之间的壁垒,建立医疗资源流通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而作为资源弱势方的基层医疗机构,其医疗服务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升。
医联体是对传统医疗服务体系的革新:通过建设和发展医联体,充分发挥区域内三级公立医院的牵头引领作用,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可以逐步解决现有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群众基层首诊、就近就医。
医联体的本质是优质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医联体的核心是连接,因此以医联体建设为突破口,可以逐步破除各级机构间在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形成资源共享、业务协作的合力。
医联体的核心是连接,本质是构建医疗资源在不同机构间的流通机制,使得医疗资源的横向、纵向流动被打通,进而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医疗机构建立全新的业务逻辑与生产关系,提升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
从这点看来,医联体对于未来医疗生态体系的价值不言而喻,政府也理所应当的成为医联体建设的核心推动方。
2016年8月,卫计委(后改名卫健委)在《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重点提到医联体“探索组建医疗联合体。各省级和试点地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通过组建医联体,逐步形成责、权、利清晰的区域协同服务模式,利用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手段,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和纵向流动,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鼓励区域内按照就近、自愿原则组建医联体,避免跨省组建形式,在医联体内部建立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成员单位积极性。”
从该通知可以看出,政府当时对医联体的推进非常谨慎,具体体现在“试点地市”“探索组建”,鼓励“就近、自愿原则组建”,“避免跨省组建”。根据自愿、就近的原则,在有限区域进行探索式组建医联体,是该政策对医联体的基本态度。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政策还明确了医联体是分级诊疗的重要组成,无论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还是“急慢分治”都须以医联体为载体。
2017年,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当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意见是医联体全面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不但规划了医联体发展地图,更明晰了医联体建设的关键要求。
相比于《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在试点地市探索式的组建医联体,该政策开启了医联体全面建设序幕,并设定了具体推进目标:“2017年6月底前,各省(区、市)都要明确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本地区医联体建设的目标及时间进度;10月底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
“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这其中包含的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事件:2017年末,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启动医联体工作;2020年,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除了推进目标以为,该政策还首次明确了我国将推进建设的医联体四种模式:
城市医疗集团模式,城市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以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X”医联体,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
县域医疗共同体模式,县域医疗共同体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与乡村一体化有效衔接,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专科医联体,医疗机构之间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的联合体,以一所医疗机构特色专科为主,联合其他医疗机构相同专科技术力量,形成区域内若干特色专科中心,提升解决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形成补位发展模式。
远程医疗协作网,由公立医院面向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地方政策紧随其后,目标制定殊途同归
蛋壳研究院以“医联体/医疗联合体”为关键词,在动脉网政策数据库进行检索。
我们发现,在2017年之前,尽管“医联体”出现在许多其他政策的内容之中,但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颁布的政策中,标题中包含“医联体”的政策非常少。到了2017年,这类政策从2016年的9个激增至51个。
随着《关于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医联体政策数量激增,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颁布了响应国务院政策的文件。实际上,地方政策文件的全面出台,是医联体政策总数激增的主要原因。
我们统计了部分地区“医联体”相关的最新政策,发现了三个特点:
1、在国务院医联体纲领性文件公布之后,各个地方政府为响应该文件,均发布了本地区的医联体建设指导意见,且这些政策的出现主要集中于2017年7月。意味着在2017年7月份后,医联体建设开始在各个地方开始全面推进。
2、各地的医联体建设指导意见与国家政策所设定的目标相匹配,主要体现在各个地方的医联体发展目标内容大同小异:例如“2017年所有三级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2020年,所有公立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这样的内容层出不穷。各级政府的医联体建设,已经实现了横向、纵向的方法、目标统一,政策环境大同小异。
3、大多数省份的医联体最新政策都是发布于七月份响应国家政策的医联体建设指导意见,而后至今没有再发布新政策以及出现明显政策内容改变。这意味着,政策未来出现方向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很明显,随着地方政策的响应,我国医联体建设的推动已经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展开。
从目前来看,地方政策更新较慢,医联体的地方建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没有太大的方向性变化。从这点来说,追随医联体建设的企业,因为政策环境稳定的原因,其政策方向变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并不高。
医联体建设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医疗机构改革的大方向,企业可以深度挖掘政策机会,而不用太多的考虑政策风险。
3、数量超过5000家,医联体运作带来实际效能
蛋壳研究院根据各地区政府网站的公开信息,整理了国内21个省份的医联体数量。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各个省份的医联体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在各省最新公布的医联体数量中,山东、四川的医联体数量最多,分别达到790家(2018.5)、747家(2018.1)。而天津、北京、青海、上海、宁夏五个直辖市、自治区,其医联体数量均不到50个。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医联体数量存在巨大差别的原因有两点:
首先,尽管国务院文件拉开了医联体全面建设的序幕,但各省开展医联体建设的时间不完全相同,以山东为例,山东作为分级诊疗试点省份,早在2017年7月,全省就已经组建了700多个医联体。
再者,各个地区的医疗机构数量尤其是三级医院数量,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医联体的数量。
在医联体的类型分布中,数量最多的是区域医联体(即城市医疗集团联合体),占总医联体数量的40%。
远程医疗协作网、专科医联体数量最少,这主要是因为远程医疗协作网与专科联盟属于松散型医联体,这类联合体对医疗机构的覆盖能力强,一个联合体即可覆盖众多医疗机构,因此数量较少。
医共体则属于紧密型医联体,落地建设存在不少难度,因此少于区域医联体。
从数量上看,我国医联体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而医联体是否给其中的机构带来了效益提升,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我们收集了众多医联体运行案例,这些案例表明:
对于上级医院而言,通过向下级医院转诊康复期、慢性病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资源占用。一方面有效缓解医院拥堵现状,提升就医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将医疗资源投入到价值更高的地方。
再者,下级医院积极转诊其不能承担的病人,可以减少上级医院在院病人诊疗环节的同时,提升患者资源质量,使其患者更好的匹配本院服务能力。
如北京儿童医院组建的专科医联体,因为其专业影响力的原因,就诊患者趋之若鹜。2014年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量为337万,门诊服务能力严重超载,而因为专科医联体的搭建,到2015年其门诊量下降约20万。
医院拥堵现状得到有效治理,资源利用率与就医体验大幅提升。
对下级医院而言,上级医院将患者转诊下来,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营收与机构运转率的提升。同时,上级医院的远程会诊与实地帮扶,可以明显提升机构对患者的承载能力,以前不能接诊的病人,现在也能在机构接受诊疗。
以德江县“医共体”为例,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523900人次,较去年同期417403人次同比增长25.51%,群众满意度达100%。基层卫生机构资源使用率明显提升,营收水平大幅提高。
4、六个维度,分析各型医联体差异
紧密型医联体主要建立在所有权和资产整合的基础上,实行人、财、物的统一管理,组织内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和责共同体,典型代表:安徽省天长市医疗共同体。一般来讲,医共体都是紧密型医联体。
混合型医联体是一种先相对松散后逐渐过渡到紧密联合的一种模式,即在资产等单方面进行整合,再逐渐过渡到紧密联合体。典型代表:江苏省启东市的医疗管理集团。一般来讲,城市医联体大多都是这样的模式。
松散型医联体建立在契约关系的基础之上,未打破原有的所有制关系和资产属性,在人、财、物等方面独立管理,由大医院向下级医院提供技术和专家支持,实现联盟内的信息互认、转诊等。
典型代表:山东省青州市的医联体。一般来讲,专科联盟与远程医疗协作网都属于松散型医联体。
在各种医联体的具体差异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管理模式、职责分工、人事管理、技术支持、资源共享、医保支付六个维度的拆解对各个医联体的特性进行发掘。
管理模式:从松散型、混合型到紧密型,管理模式逐渐趋向一体化。山东青州医联体(松散型)内各机构保持原隶属关系和法人地位不变,独立核算;江苏启东医疗管理集团(混合型)各成员单位在统一管理框架下进行独立运行、独立核算,集团内部实行“五统一”的一体化管理:规划、人事、财务、资源调配、绩效考核的统一;安徽天长医疗共同体(紧密型)内的人、财、物统一管理调配,让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成为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服务共同体。
职责分工:三类医联体均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诊疗服务模式,且均规定龙头医院对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对口帮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援。
其中,紧密型医联体更加注重提供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以安徽天长医疗共同体为例,龙头医院在帮助基层医院提升的同时,也依赖基层医院帮其完成患者治疗的后续部分,即患者出院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合理饮食,避免复发和二次入院,要真正负责“接住”龙头医院下转的病人。
人事管理:紧密型和混合型医联体实行统一管理调配,根据各机构的需求,在原有人事编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人事调动。而松散型医联体中各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各成体系,独立管理。
其中,紧密型和松散型医联体依靠多点执业来促进优质人才资源下沉。医疗管理集团(混合型)积极发挥企业管理的优势,实行人事扎口管理和柔性流动。
技术支持:医联体主要是通过机构对机构、科室对科室以及专人对专人等形式开展各类技术支持活动。如江苏启东医疗管理集团(混合型)明确规定龙头医院对下级医院、龙头医院一级科室对一级医院、一级医院对村卫生室建立长期稳定的结对帮扶、对口支援、技术共享、同质管理工作机制。
三类医联体均规定龙头医院定期派骨干医生或者各类特色团队(如:健康管理团队、公共卫生服务专家指导组、“3+2”全科医师服务团队等)下基层,开展教学查房、坐诊、会诊、义诊等活动,鼓励有资质的医师到基层开展多点执业。
其中,安徽天长医共体(紧密型)还规定龙头医院有资质的医务人员与基层医务人员建立师带徒关系,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资源共享:这三类医联体均以内部技术资源共享互助以及检查结果互认为切入点,着重建设各类资源共享平台。如安徽天长(紧密型)在医联体内部建立共享的检验、影像、病理等中心,统一管理大型设备,医联体内各机构共同使用。
江苏启东(混合型)医疗管理集团则更多地融入企业管理的特色,特别注重会计核算中心的建立;山东青州医联体(松散型)更为注重远程会诊的开展,并实行门急诊病历“一本通”,化验检查结果“一单通”。
医保支付:医保支付方式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经济杠杆,在促进医联体内部各成员利益趋同化以及患者有序就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针对需方,三者均采用调整起付线与共付比例,通过实行差别化支付政策来促进患者有序流动。
针对供方,安徽天长医疗共同体(紧密型)成立了天长市医保基金管理中心,把3个医保制度归到一个中心管理,按参保人头总额预算支付,医保结余资金按6∶3∶1的比例在龙头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之间分配,使得医共体内部各级机构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这种支付方式改革,直接将病人的治疗费用转变为医院的运行成本,能够有效抑制过度医疗的发生。
5、管理问题成医联体落地最大阻碍,目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并不是影响医联体落地的主因
基层医疗在接入医联体之后,双方采取互相帮扶的模式,在诊疗技术、医学设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合作发展的机制,落实大病进医院,首诊在基层的业务逻辑。
我们认为,双向转诊是医联体建设落地公立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特征,因此基于“双向转诊”的医生、患者的调研结果,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医联体的业务逻辑到底有没有在基层落地。
据《中国卫生质量》杂志最近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医联体政策已经开始影响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因为大多数医疗机构已经建立了双向转诊的具体程序。
在问及是否了解双向转诊的问题中,82%的医生表示了解该政策,而仅有24%患者表示了解该政策。
在“机构是够建立具体程序”的问题中,65%的医生表示已经建立了相关程序,选择“不了解”的医生仅占26%,而患者的选择结果则完全相反。这两个问题,医生与患者给出了完全倒置调研结果。
一方面,这意味着双向转诊的路径搭建已经在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展开;另一方面,对于患者而言,很多患者不了解这个情况甚至不清楚什么是双向转诊,这意味着医联体对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入口转变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认知不足的原因,还无法被完全发掘。
然而,从调研问卷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尽管患者对于分级诊疗的认知不足,五分之二的患者依旧愿意在基层首诊。毫无疑问,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些许问题,但对患者而言,依旧承担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患者看来,“居民知晓度低”是目前影响医联体落地基层医疗的最大原因,转诊流程优化与诊疗习惯养成也是促使医联体在基层跑通的重要举措。选择人数最少的是“医疗技术水平”选项,依旧有59%的患者选择,这意味着在患者教育、转诊流程得到优化之后,基层医疗的医疗水平才会成为患者考虑基层医疗首诊的主要原因。
在医生看来,医联体内部的管理问题是影响其落地基层的关键,例如69%的医生选择了“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的选项”,选择“激励机制不健全”的医生也有52%。
除此之外,基础设施也是影响医联体落地基层医疗的关键,例如信息平台及转诊相关的配套设施。
以上内容为《重构医疗生产关系,带来商业新机会——医联体商业价值报告》节选,如需获取完整报告,请关注动脉网公众号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头图由动脉网记者拍摄。
编辑|夏宇豪
微信|xero321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期推荐
以举国之力 “山寨”,为“侵权”开绿灯,印度如何将仿制药做成近500亿美元的大生意?
基层案例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