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95家康复医院中民营占比达67%,数字化转型的商业模式需解决三大障碍

李艳瑜 动脉网 2018-07-20

2017年,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以一句“医疗健康已达到数字化拐点”的开场,点明了技术对影响医疗变革的重要性。

 

2000年-2017年,医疗科技实现了全面飞跃。医用X射线从2D模拟式变成3D数字式,血压计从人工变成了自动操作,心电图从纸张转移到可穿戴设备上,医院监控方式也从室内监控变为远程监控。


克里斯坦森的理论认为,未来医疗体系的核心将不再是医生,而是助理医师或护士,其核心在于技术对以专家为主导模式中关键角色的替代。

 

康复医学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一般认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带动了我国康复医疗事业提速。现代康复医疗与传统康复医疗明显的差别在于“技术”,传统康复医疗停留在以人工操作为主,缺乏标准与量化,缺乏整合的框架和流程的阶段。


而现代康复医疗更多通过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达到康复目的。


动脉网通过观察康复领域的数字化趋势,梳理身处其中的企业,并在数字化康复应用的过程中,试图发现颠覆性技术创新可能会面临的一系列障碍。


康复机构现状:市场化程度相对更高,限制更少


根据2017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康复医院495家,骨科专科医院603家。由于康复中较大的患者类别为骨科康复术后人群,因此将骨科医院数据同样列出,以作参考。


 康复机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2017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6年,康复医院入院人数为61.77万人,康复医院的平均住院时间长,平均住院天数为17.9日;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为3.7日,高于综合医院医师的2.6日。从人才方面来看,提供康复服务的人员,拥有康复医学资质的医师仅9514人,缺口较大。

 

一般来说,投资康复医院的成本在平均每张床位30-50万左右,而综合医院这一数据为100-150万,且据申万宏源的研究,康复医院盈利周期为3年,远低于综合医院和医疗行业平均回报。

 

不同于临床急性期,接受康复治疗的病人病情已经稳定,其治疗方案相对标准化、模块化。同时,又由于其专业人才培养周期短、门槛低,且不依赖大型设备带来的初始投资少的特点,康复专科医院在复制扩张性上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扩张速度也远远超过综合医院。

 

康复医疗市场只是处在起步阶段,市场化程度相对更高,限制更少,更加灵活。


民营医疗为主导的市场为数字化康复提供机会


蛋壳研究院的《康复产业数字化的五大升级机会》认为,康复领域目前最大的难点在于康复专业人员的供给不足,而且短期内不会有显著增加。而且,已经有诸多上市公司正在花重金布局线下康复医院和康复诊所,于是创业机会在于用轻资产的方式提升现有康复人员/康复机构的效率。

 

根据2017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在康复医院中,民营医院的占比达67%。相较于公立医疗机构渠道壁垒高且建设费用高,更加注重设备的功能性、可靠性、对价格不敏感的特点,民营医疗机构采购周期短且规模化,更看重性价比,用以提高运营效率的智能化康复设备将以其高性价且合作方式灵活将率先切入民营康复机构市场。

 

综合目前的市场环境,有三大因素助力市场增长:

 

1)国民收入的增长和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而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占比例仅1.7人/10万人,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康复效率是解决我国康复医疗行业现有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2)国内各知名高研院所及企业加大研究,康复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陆续有新产品上市,在中低端市场有一定保有量;

 

3)在医保覆盖范围及保险比例不断提高,医疗器械国产化趋势,以及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标准中明确要求三级康复医院配备等利好政策不断催化,康复机器人、智能康复系统等迎来发展机会。

 

目前,就各级康复医院或康复医学科而言,仍以依靠康复师对患者进行管理为主,随着互联网以及机器人等新技术、新形态的介入,未来数字化转型在康复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上的价值不可小觑。


数字化康复的具体形态


在康复医疗体系中,综合性医院重在提供急性期早期康复治疗,重在开展早期康复介入,以便缩短住院时间,为其他康复机构留出空间。

 

康复专科医院与基层康复机构需为稳定期患者提供专业、全面的康复治疗,承接综合性医院患者,并与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和社区康复机构等延续性医疗机构分工合作,及时转送患者,为疾病恢复期患者提供延续性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

 

在康复三级体系的构建中,面向用户的康复平台以及面向医院/康复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达到临床诊疗、健康管理、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完备服务功能,数字化使医院的康复服务辐射更大范围。


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周期长,线上康复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增量满足患者居家康复、远程指导等医疗服务。

 

智能化康复设备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康复治疗模式,代替了重复性的劳动,减轻了人力的投入,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同时增加了更多客观评价的方法,提高了康复治疗的科学性。


智能化康复设备的开发与使用还有巨大的空间,目前的康复设备,包括康复机器人并没有完全满足临床的需求。

面向医疗机构的智能康复系统


康复与其说是一个科室,更像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临床各学科、各专业都离不开康复治疗,康复同样内存于所有医疗行业。因而,作为一个医疗体系,在多学科开展康复治疗是建立康复一体化的关键。

 

各层级康复机构分工不同、各有侧重,分层级、分阶段地为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缺一不可,而各级康复机构间也存在着转介转诊、技术合作等共赢模式。

 

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并利用原有的康复资源,建立覆盖地区性的三级康复网络,完善临床康复数字诊疗一体化标准,就可能实现康复临床诊疗信息数字化和信息共享。


 部分涉及康复信息化的企业(数据来源:动脉网知识库、IT桔子)

 

康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RHIS),是基于CARF标准,以《康复医院基本标准》等为指导,并结合康复医院业务特色打造的一款覆盖康复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客观评价康复效果,支持多媒体记录患者康复数据,并针对性地解决了康复专科医院在评估及治疗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实现医、治、护、患、管理者5者之间的信息无缝对接,填补康复特色信息化系统的空白。

 

国内的医疗信息化产业已十分成熟,也涌现出如东软熙康、卫宁健康、创业软件等一众布局医疗信息化的上市公司。与传统的医疗信息化企业相比,专注康复领域的信息化企业并非不多。

 

根据克里斯坦森的理论,康复治疗属于典型的增值服务模式,其特点是诊断精确,治疗方案和治疗结果之间有明确的相关性,通过对诊疗流程的整合可以高效的提升治疗质量,同时,管理、服务等层面则可以通过标准化实现低成本的扩张完成管理能力的输出。

 

康复信息系统在康复机构中,承载的是优化康复流程的,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各医院共享康复患者信息,转院更快捷,对离院患者,以远程方式及时掌握各项康复指标,管理患者的康复训练。

 

在这类模式中,值得注意的是康复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涵盖的适应康复市场特色的功能性。

 

华唯科技:既覆盖HIS业务,又兼顾康复特色


以华唯科技为例,其打造的具有康复特色的HIS系统有以下6个特征:

 

1、建立以病人为核心的基础信息系统;

2、提升信息展现和交互能力;

3、建立康复特色的“一体化应用”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4、改善患者就诊效率,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5、加强医疗服务环节监管;

6、建立高效可靠的集团化医疗协同服务平台;

 

华唯科技平台特色(来源:华唯科技官网)


其中,除了康复信息系统普遍涵盖的支撑全院信息化应用的各主要业务子系统,如基础HIS、CIS、LIS、PACS、康复治疗、康复评定、康复文书、医保一体化管理外,最重要的是体现了“协同”的特点。

 

在信息共享方面,平台建设绝非停留在解决基础和各院内的电子病历共享的层面上,而是充分考虑面向集团共享的需要。


通过协同平台,工作区的所有者可以邀请部门内、单位内、外部相关机构人员、客户(病人)来共同交互、协同完成工作,扩大了信息系统的应用交互范围。


产品示意图(来源:华唯科技官网)


根据华唯科技官方网站的消息,在2017年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演示的“综合医院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模式的构建”主题,正是借助华唯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康复管理平台完成。

 

华唯科技的康复数字化平台在创建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模式中的作用包括提供了例如消息中心、团队会议、康复看板、患者病历夹等模块,搭建了信息交流的平台。

 

其康复数字化平台中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作为患者功能的评价工具。平台的评定工作站不仅能够提供评定所需的量表,实现系统自动计算评分,而且评定的所有数据都是结构化存储,有利于后期科研数据提取和分析,同时多次评定可以通过评定对比展示,可直观地评估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效果。


 

华唯家庭康复训练平台(来源:华唯科技官网)


此外,平台下子系统“家庭康复训练平台”,为各患者建立个性化的家庭训练方案,并使用提供给患者的PAD(便携式设备)实现患者在病房进行自我康复的目的,使闲暇时间充分利用,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效性。


面向医生/个人用户的康复平台


 部分线上康复平台企业(数据来源:动脉网知识库、IT桔子)

 

在数字化康复的形态中,基于互联网的康复平台是应用最广泛的,其服务内容涉及了儿童康复、养老康复、骨科康复、听力康复、自闭症康复等数个细分方向。


线上的康复平台主要基于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居家康复患者,以远程方式指导家庭康复训练,及时、灵活修改训练计划,随时查看训练执行情况。 

 

线上康复平台成立时间统计

 

从成立时间来看,线上康复平台集中在互联网医疗火热的2014年后。上述统计中,2014年以后成立的这类企业达22家,与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出现大批“死亡”的情况相同,“赶风口”的康复O2O、康复平台经历了行业“洗牌”的过程。


不同的是,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已经出台监管政策时,互联网康复平台仍处于野蛮发展时期,因此,规避服务中的风险,探索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是每个公司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实际上主要解决的是康复服务的可及性问题。除了自闭症这类特殊的平台,通过线上的服务完成的多是对儿童的评估与线上教育的模式,其余的康复平台仍然要与线下的医疗机构结合,作为康复机构诊疗服务后的延伸,在社区康复或居家康复方面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康复人才缺口巨大,一名康复师平均一天可服务10-20位患者,但是通过远程指导服务处于康复后期的患者,通过线下完成患者的阶段性评估,配合线上的远程康复指导,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康复医师的资源,一定程度上补足人才短缺的问题。

 

但是对于O2O康复服务而言,上门康复的需求多偏重护理方面,因此,服务的标准化问题以及如何在核心场景获客,如何获得患者的信任成为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方面,除了运动康复与自闭症康复在行业中的认可度较高外,如术康、帮你、青松康护等企业还是开始从轻资产的线上服务到线下建立康复中心或服务站点,形成线上与线下的协同。

 

院内用HIS,院后用“医医”

 

医医患者院后管理平台的模式是“软件+硬件+服务”体系,为医生、患者提供心脏康复系统解决方案。

 

软件方面,包括互联网医院平台、医生端APP、微信服务号。医生端APP提供医患沟通交流工具,方便医生管理患者;患者和家属用微信服务号,获得康复方案、用药提醒等。



硬件方面,医医通过自有研发和合作的方式开发硬件产品,包括智能腕表、血压计、血糖仪等,可搜集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运动等数据,作为康复方案的制定指标。

 

服务方面,医医引入国际标准的心脏康复“五大处方”,包括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限制处方,为心脏康复提供权威的方案匹配。

 

具体流程是,由患者扫描二维码或医生通过患者手机号添加患者,医生将患者信息录入系统之后,系统提供评估结果,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匹配方案。患者查看微信端获得用药、运动、饮食等提醒,并可通过微信平台随访、预约问诊等。

 

医医心脏康复院后平台于2017年8月份上线,现已在20多家医院铺开,包括国家心血管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北大人民医院心内科、北京宣武医院心脏科等。有2000+医生、5000+患者使用了医医平台。


医数:骨科康复智能化病程管理平台连接医生和患者


医数,是一款骨科垂直领域的移动医疗产品,通过结合线上与线下康复产业,打造骨科-康复科领域的“互联网+”闭环。


目前医数APP覆盖全国3800多家医院的骨科医生,内容中包含了约300套评分量表、2300个独家康复视频,定制了2000多个专业的骨科患者康复方案。


医数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研发充当患者管理助手的医数APP,这是一款为骨科和康复科医生提供的患者管理工具,使医生通过APP便捷连接患者,分配管理方案,并在APP上自动推送患教内容和评估量表,帮助患者自助康复,患者提交量表后,医生可评估患者康复状况。


同时,医生可通过平台参与团队和项目,并智能分析多项患者数据。产品设计出来之后,因为其实用性和创新性,在瑞金医院试点时很快被骨科医生所接受,并和辉瑞制药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2016年,医数也获得由专注骨科介入领域的微创手术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上市公司凯利泰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


第二个阶段是智能化的病程管理平台,为医生提供病患随访工具,同时也给患者提供康复计划与优质医疗内容。工具通过标准化的流程设计和病患管理时间安排,自动实现病人提醒,帮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


医数上提供了由国内知名三甲医院主任及医生团设计骨科及康复方案模板供医生使用,并可以由主治医生为病患提供定制化的随访及康复方案,帮助患者进行康复。


同时,医数在骨科方面的专业性,使其在平台上很快建立了业内最大的骨科康复方案库、量表库和素材库。2016年3月,医数获得由国金证券涌铧投资领投、淳元资本等跟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第三个阶段,在从医生端扩展到患者端之后,医数开始布局线下诊所,这才是孙晓怡一开始创业的初衷,通过社区康复诊所的缺失寻找在骨科康复行业的商业机会。在这个阶段,医数还将提供付费康复方案、辅助康复硬件等实现收入。(项目报道详情)


类似的为了服务而研发的数字化应用还包括瑞华心康的心脏康复解决方案。2017年4月,北京瑞华心康诊所、北京瑞华心脏康复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此前他们用近两年时间开发了国内首套个人心脏康复APP和心脏康复医院管理系统。

 

另一家做心血管康复的企业叫做海奥康,开发了一款“掌上血管医生”。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硬件设备可以监测血管弹性、血液粘稠度、脉压、心律数据,同时平台也结合了医生远程咨询服务。


应用数字技术的康复机器人


康复医学的治疗方式涉及到利用电、光、热、声等,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使病、伤、残患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几乎每种康复治疗方式都有相对应的康复设备。

 

康复机器人是医疗机器人的重要分支,其研发涉及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学及机器人学等诸多领域。目前,康复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

 

2017年至今国内康复机器人融资事件(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从近年康复机器人领域的融资情况来看,国产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性能在AI的帮助下正在快速追赶国外的步伐,比如说,我国的的产品由于研发时间短,价格预计仅为国外的一半。另外,康复机器人的研发周期相对于手术机器人来说相对要短一些,进入医院只需二类器械认证,所以门槛也相对较低。


在政策支持方面,2016年3月,国家卫计委联合5部门印发《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在原已纳入支付范围的9项医疗康复项目基础上,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新增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是与康复机器人有关的唯一政策,未来医保或将支持有康复综合评定的康复机器人的使用。


 国内主要康复机器人企业(不完全统计)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兴起的外骨骼式机器人,基于仿生学和人体工程学设计,在患者的后期康复和残疾人辅助方面治疗效果和用户体验更加卓越。根据华泰证券的研报内容,据测算,美国的外骨骼机器人就有约189 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外骨骼不仅适合康复中心等机构用户,而且在个人用户普及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

1)Rewalk与EKSO先后通过了FDA 的认证;

2)机械外骨骼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已经获得美国军方的权威认可,有望纳入退伍军人保险;

3)美国首家保险公司公布将外骨骼机械人纳入保险范围,外骨骼有望全面纳入医疗保险。

  

国际主流外骨骼机器人详细的技术对比(由EDN China综合整理)


普华永道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邢立萍在世界医疗机器人大会将康复机器人的应用分为三类:一类是Rewalk,通过传感器和监控器,使用户可以站立行走;二是通过生物电的感应器,强调与人体的结合度;第三类有三种模式,分别是FirstStep、ActiveStep、ProStep。


FirstStep指康复治疗师辅助进行的康复行为;ActiveSte指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自主控制康复机器人,帮助用户更好实现康复的联系;ProStep更多是自动感应,可以自动感应用户身体的移动,通过感应移动动作,去修正,去触发下一步的行为。


与国内普遍应用AI技术不同,外骨骼机器人实现人机实时交互的原因是:

 

感知人体行为:陀螺仪+加速度计+肌肉电信号等方式结合;

驱动方式:采用高级行为驱动;

激光 + 超声感知外界环境,可以防止撞墙。

 

与国外成熟的技术相比,国内的机器人仍处于基础的步态分析、动态捕捉的阶段,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人机实时交互的模式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实时交互功能模块较弱


且这一时期的康复机器人还处于提供给康复机构使用的场景,而国外的外骨骼机器人既可以供机构使用,又可以用于居家康复。


因此,相比国外市场,我国的康复机器人的付费方就少了个人用户这一部分。


全球民用外骨骼系统龙头:以色列ReWalk

 

ReWalk Robotics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该公司研制帮助瘫痪这行走的外骨骼装置,为丧失腿部行动能力的人“重新行走”带来可能。


该公司旗下共有两款产品:ReWalk Personal,主要针对个人用户,适合家庭、工作或社交环境中使用,通过传感器和监控器,使患者站立、行走和爬楼。


ReWalk Rehabilitation,针对机构用户,用于临床修复,为瘫痪患者提供物理治疗方式,包括减缓瘫痪导致的肢体疼痛、肌肉痉挛、帮助肠道消化系统、加速新陈代谢等。

 

ReWalk Roboticsd产品适用人群主要是:脊髓损伤、中风、大脑性麻痹、多发性硬化患者。


ReWalk能让使用者独立行走,并且控制自己的步伐,就像肢体正常的人一样。通过电脑和运动传感器,ReWalk能够通过检测中心位置的细微变化控制运动,模仿自然步伐,为用户提供合适的行走速度,使得四肢瘫痪者也能够独立行走。

 

此外,其产品已于2014年通过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这套系统已经在以色列、美国和欧洲进行了长期测试。


临床研究表明,除了能够为穿戴者提供独立站立和行走的能力外,使用者对机器的自我控制中能够获得更加积极的自我形象,对四肢不便的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好处。


根据过去的数据看,ReWalk 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个人用户,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109台和103台,销售额586.9万美元和775.3万美元。来自康复机构的收入占比相对较少,并且在销量在2017年略有下滑。


2016年与2017年ReWalk 销售数据(来源:ReWalk  2017年报)


也正是由于通过了核心部门的认证,认可了其辅助效果。2014年9月ReWalk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NASDAQ)公开上市,募到超过5000万美元,首日股价即从13.6美元飙升至25.6美元,涨幅达到113.33%,公司市值也一路攀升至2亿美元。


实际上,近年来ReWalk 的销量一直处于不间断的小幅下滑中,由于每年数千万美元的亏损,截止至记者撰文当天,ReWalk每股售价仅0.98美元,公司的市值也从顶峰时期的2亿美元迎来断崖式的下跌,目前市值仅2990万美元。


由此可见,在数字化康复领域,探索技术创新的企业仍然可能会遇到所谓的“创新者窘境”,由于康复领域的数字化多以器械、系统等辅助康复服务的方式呈现,因此可能会面临三个障碍:

 

一是技术成熟需要时间;

二是产品是否是消费者所需要的;

三是监管和医保支付的障碍。

 

以康复机器人为例,目前的康复机器人虽然被券商、上市公司所青睐,但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如何落地到商业化场景,需要“扫除”上述的三个障碍。归根结底,“谁来买单”是所有产品在商业化时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封面图来源unsplash.com。


文|李艳瑜

微信|halapotato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近期推荐

2018H1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报告

2018Q2数字健康并购盘点

从技术到案例,解构医院物联网

解读国内外医患一体化的发展

阿里巴巴的医疗版图


2018基层医疗创新实践峰会

利安科技 / 名医传世

于莺 / 爱耳时代 / 平安万家医疗

名医主刀 / 深圳智影 / 全景医学 

邵逸夫医院 / 杏仁医生 美和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明医众禾

上药云健康、国药在线、阿康健康

2018中国基层医疗创新实践最佳案例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