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新一代数据中心,医院“智慧化”建设核心方向已定!
6月20日,西安,2019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如期举行。
会上,共有48个区域,101家医院通过了2018年度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一款名为“YiduEywa”的产品问世,被视为开启了智慧医疗平台新时代。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医院数据治理框架、技术与实现》一书,则被作为区域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治理参考“圣经”。
一场测评表彰会、一个数据中心、一本书籍,三者乍一看,似乎并没有太大关联。但事实上,它们共同构成了本次大会的主题——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
当前,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成熟度、电子病历等级测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医院建设也正经历从“信息化”到“智慧化”的变革期。“智慧化”的基础是数据,医院要想真正开启下一阶段的大门,势必要完成数据管理的全面升级工作。在此背景下,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新一代数据中心的五点必要性
对于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信息技术处副处长徐向东认为有五点必要性:
1、医院内部持续深化的需要。医院在完成了信息化或流程化的建设后,现在开始更多偏向于业务,或者是深入到业务管理。这些变化,让医院对数据管理的要求非常高。
2、医院外部的惠民管理。医院的信息平台不再是相对封闭的信息平台,而是需要有一些参与方,让更多的老百姓有获得感。
3、医联体和医共体以及医疗联盟的建设,把医院的围墙打开了。
4、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院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正在配合进行互联网+医疗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
5、在学科的深入发展方面,过去的信息化更多是做管理和流程,而现在的信息化建设开始做业务提升和数据治理方面的工作。这点,对医院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她表示,在未来,医院的质量管理和运营管理将汇成两条主线,分别从医疗和运营两条主线,对公立医院进行基础和流程化的管理。医院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前者是提高效率,后者更强调的是整个能力的建设。所以,在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设计上,包含“三横三纵”。
三纵,分别是服务链条、业务链条和数据链条。医院的业务要通过这三大链条贯通起来。
其中,服务链条是便民的集成链条,也就是便民服务。医院的门诊、医技、随访等环节,要通过互联网打通。业务链条则强调整合协同,因为在过去,医院的信息系统多是孤岛式建设。数据链条,意味着支持数据的共享和互联互通。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已经开始梳理新一代医院数据中心建设的思路。在讨论会中,部分专家认为数据中心就是临床数据中心,也就是常说的CDR。部分专家则认为数据中心就是机房。
据徐向东介绍,新一代数据中心在结构上,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的划分,有着三个层面:
1、基础层面,也就是云数据中心建设,这属于IaaS层。
2、支撑层面,包括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等概念。“我们希望数据中心能通过硬件和基础软件的集成,为医院的三个链条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撑。这也是我们设计整个数据中心的思路。”徐向东表示。
3、应用层,更多的是原有应用的整合,以及新应用的产生。医院对数据分析和数据临床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在这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提出了一些应用相关的要求。
所以,新一代数据中心在定位上又分为三点。首先,它是资源中心;其次,它是服务中心;再者,它是管理中心。它能支撑各类有效应用,让应用快速展开。在此定义下,新一代数据中心需要一个开放、稳健的基础架构。
徐向东表示:“一方面,我们强调医院核心系统的高可用、高标准和低风险。对于互联网+便民惠民、医联体医共体、互联网医院建设层面,我们强调高性能、高并发数,以及容量、性能方面的弹性。因为它的服务往往会因为某一个活动以及某一项政策,在短时间内存在较大的数据和计算资源的需求。对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我们强调的是安全性和大量接入性。”
除此之外,新一代医院数据中心在技术环节,还必须具备三点:
1、底层结构的稳健性。
2、基础设施的云化。过去医院做的是虚拟化,由此产生了数据资源池。数据资源池是把通过各个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通过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3、数据中台。即通过数据服务层等支撑层来提供数据和服务。
徐向东认为:“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或者技术中台的建设理念,应该被大型医院广泛吸收。在国家平台的建设实践里,同样也构建了类似数据中台的层面,用以实现数据治理和服务分工。”
“无论是依靠大数据进行行业管理决策分析,还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聚焦科研发展和临床实践,最关键的都来自于数据。”在徐向东看来,“今天提出数据治理和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建设,是恰逢其时”。
医院在如何建设数据中心?
西南医院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主任汪鹏表示:“近几年,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全面实施,卫生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指导性意见和政策不断出台,全国各类医疗信息化会议中也形成了研究和讨论大数据的热潮。从医院管理到临床科研,在应用需求迅猛增长的同时,对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数据管理部门,数据治理到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阶段。”
汪鹏认为,关于医院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数据的源头层面,通过加强数据标准的应用,以及软件开发层面的技术措施,让数据标准规范、不易出错、自动纠错,根本上提升数据质量。
第二,数据的过程层面,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给医护人员更多的智能化提醒,最大限度减少因为人为疏忽导致的数据质量问题。
第三,数据的后处理层面,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要把不标准的数据标准化、不规范的数据规范化,使这些数据能更好的被检索、分析和利用。
通过数据的源头、过程、后处理链条,产生高质量数据,为各项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汪主任还呼吁,医院应该在现阶段各种喧嚣的环境中,沉下心来,真正去提升数据质量,把数据治理提升到医院发展的战略高度。
和西南医院一样,山东省立医院,也正在进行新一代数据中心探索工作。2017年,山东省立医院与医渡云合作,开始建设医学数据智能平台。同年,医院顺利通过了国家卫建委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
关于新一代数据中心,山东省立医院信息网络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永杰认为,可以引用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的一段话来描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的医疗大数据建设正处在第二个阶段。
在数据应用方面,2018年,山东省立医院召开了第八次党代会,把科研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确立了2019年,医院的重中之重是科研。对此,王永杰与其团队开始了二期专病库的建设。
相较前两位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焦蕴更多强调了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建设。
据他介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行人工智能研究是在2013年。那时医院正好有一个国家级973项目,主要是针对脑卒中,通过影像、临床等各方面数据来预测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作用。
经过5年研究,医院研究出了相关的人工智能模型,项目也顺利结题。之后,医院将人工智能模型应用到影像、管理等场景。
以病历质控为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病历多是以病案首页为标准来做来评价。但医院质控人员少,效率也较低,每人日均高质量病历质控约为5-8份。要知道,医院一天会产生近千份病历,所以现有的质控人员很难完成任务。
对此,医院引入了人工智能方法建立知识图谱,做了一系列大数据分析,对过去的病历进行学习。学习完之后,现在模型的病历质控效率大大提高,能把医生写错的地方标注出来,方便质检人员查出。
目前医院单个质控人员的效率能达到每人每天100份病历,准确率达到85%。病历缺陷的覆盖率上,人工智能辅助质控人员能达到83%以上,但是纯人工只能达到71%。
焦主任认为,新一代数据中心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突破可能会先从两个场景开始。一是以影像为核心,辅以各种临床数据的疾病早筛,以及临床方案的制定,接下来会出现较大突破。二是在医院里的各个质控及管理环节,涉及的大量重复工作,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解决。
企业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同样是在2019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上,作为企业方代表的医渡云,发布了其新一代数据中心“YiduEywa”。据了解,“YiduEywa”是在医渡云多方研究国家和民众对大健康的需求后,利用六年行业深耕经验,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产品。
医渡云首席执行官孙喆在大会开幕式上发布新一代数据中心“YiduEywa”
医渡云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孙喆在开幕式上表示,“正如‘YiduEywa’名字的起源,电影《阿凡达》里面有棵孕育万物的生命之树叫‘Eywa’,可以和所有生物通过外部神经意识相连,汇集所有智慧和力量,促进众生和生态的平衡与繁荣。我们认为,‘YiduEywa’平台对于医院也是如此,将源源不断地助力医院优化处理每天产生的数据,挖掘数据价值,促进行业及生态融合发展,一同创造健康未来。”
“YiduEywa”以数据治理及服务为核心,能够对医院内大规模多源异构医疗数据完成高质量的数据治理,并能为医院构建技术能力服务开放平台,即:建立价值转化基础,灵活承载多场景应用,赋能临床、医疗管理及一站式科研等。该产品具备高扩展、高可用、高质量等特点,依赖于灵活的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帮助医院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与落地,全面赋能临床应用、科学研究、在线教学、医疗管理、患者管理、多应用的一站式开发等,从而形成具有“成长性”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加速智慧化医院建设。
“‘YiduEywa’对于每家医院而言,既是自身信息化建设的新型平台需求,也是未来区域相连、开展协作业务的基础。”孙喆说。
医渡云医疗事业部产品总监刘婷婷告诉记者,和过去的数据产品相比,“YiduEywa”通过患者时间轴、科研中心、探索发现等应用为临床治疗与科研工作提速,不仅能形成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医学信息,助力医院建立真实世界疾病领域模型,同时还能作为创新赋能中心,赋能医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与开发。
如今,国内医院在临床、科研、管理、教学等场景中,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并不少。而种类繁多的应用,却不免给医务人员一种“千头万绪”的感觉。
因此,医院亟需“弃粗存精”,在院内建立具备数据治理能力及灵活可扩展的服务能力的新一代数据中心,面向实际应用来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及服务能力,并不断循环以用促建,真正形成医院的信息化“马达”,助力智慧医院的建设。
综合各方专家的观点不难看出,无论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还是“信息化”到“智慧化”的变革,新一代数据中心,都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相信在不久后,这一重量级产品,或将成为每一家智慧医院的标配。
文 | 郝雪阳
微信 | hxy942416176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动脉网招聘 编辑/记者
招聘职位:编辑/记者
工作地点:重庆市渝北区
职位描述:
1、积极拥抱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与变革,对产业进行持续跟踪和研究;
2、用文字记录创新背后的企业和产业格局,采访报道创业公司、投资机构、政策制定者等;
3、要有具备全球视野的目标,需要了解并覆盖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与创投;
岗位要求:
1、有正向的价值观,积极乐观,对世界充满善意,偏激、负面情绪重的请绕行;
2、热爱文字工作,善于沟通;
3、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和编辑能力;
4、愿意深入了解企业商业运作的细节模式;
5、对医疗健康产业感兴趣,有医学背景者为佳;
6、有工作热情和自我驱动力,热爱生活,有团队合作意识。
简历发送:wang.f@vcbeat.net
近期推荐
★ 网售处方药怎么才能管得住?动脉网采访十数家企业获得八条方案
★ 每年单项治疗费超500亿美元,疼痛康复专科是民营康复医院弯道超车的法宝
动脉新医药
★ 高特异性泛癌种早筛,泰莱生物用多组学思维领航下一代液体活检
★ 扭转医用大麻供应和成本困境,Vinzan低成本市场种植是关键,获得老挝首张萃取CBD牌照
★ 哈佛大学如何转化创新?对话哈佛顶级科学家,我们得到5条线索
★ 复旦大学施奇惠教授:单细胞测序将带来液体活检领域的新机会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点击“阅读全文”,每天都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