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Robuchon, 让我们赞美汉堡

2016-04-24 喜北肉豆蔻 觅食



恩,我订上了Robuchon

这是我的第77篇文章

本文原载于企鹅吃喝指南

✋🏼 手好疼。👏🏼


Joël Robuchon 在上海开店,终归是件大事。


行前,朋友圈已被刷屏多日,各路食客争先恐后去试菜,以致于外滩十八号这家新店生意好到工作日只能订上晚上9点多的翻台。周末午间稍微容易些,毕竟,大家还是更习惯在晚上奔赴隆重的宴席。


步入大门,首先撞入眼帘的,便是那幅Joël Robuchon先生的硕大肖像,定定有神地俯视着每一位来客。他身后的餐室里,30几席高脚吧台椅环绕簇拥之下,中央的开放式厨房舞台般制霸着整个空间,触目所及,皆是所谓 French Boudoir 法式香闺般的艳丽红黑,天色渐黑、灯光暧昧,餐室中一举一动,席间人一颦一笑,漾着夜上海与夜巴黎独有的优雅味道。


一间长得如此性感的餐厅,怎能不叫人垂涎欲滴?



在这里用餐,就该是一台戏。


只是,这戏来回看了几次,却总觉哪里不对。


我们不想大肆谈论当下的饮食潮流,也不想指手画脚法国菜到底该怎么烧。对于这个有着全世界最多米其林星星的大厨而言,不仅班门弄斧,更是不敬。就只从我们的观察与自身有限的经验里,就菜品、服务和整体体验,随意评上几句。


只剧透一点:在Robuchon先生的这家餐厅,我的最爱是一款汉堡。



   别点套餐,你会失望的    



西餐也好、Omakase也罢,一道道出菜,如戏,十分讲究起承转合。若是单点,看菜少肉多或是没点对,老练的侍者会酌情“建议搭配”;至于套餐,整顿饭的节奏就落在店家头上,张弛有度、口感变化、搭配适宜,分寸拿捏,都是台下功夫。


一张试吃菜单或时令菜单,相当于保留剧目,常演常新,通常是吃懂一间店的最佳方式;在很多高星米其林食肆,店方甚至不提供单点,就那么一张菜单,至多给你一个素食的选择,爱吃不吃!


别点套餐,却几乎是身边所有去过Robuchon的朋友的一致反馈。细细扫过菜单,有鱼子酱,有鹅肝,有和牛,有龙虾,还有应季的白芦笋,怎么就不好吃了?


很遗憾,Robuchon 精选套餐的7道菜,有超过一半菜式的口感,是软和糊。


“奶油布丁”白芦笋配杏仁碎和番茄泥


单点菜品的开胃菜,给了一个鹅肝慕斯,侍者没有解释,我还以为是套餐送的。事实上,套餐的开胃菜是分子料理风的白芦笋奶冻,紧随其后的是鱼子酱蟹肉龙虾冻,接着,给你一枚静静趴在帕马森芝士菠菜糊糊里的软流心蛋。


不算鹅肝慕斯……也是软塌塌和糊哒哒的三连击了


吃过奶冻,身体已经发出了“想吃个脆的或者硬的东西”的信号;然而,糊哒哒、温吞吞的主基调却被高举到了最后……连主菜和甜品之间,用以清口的pre dessert都未能幸免。


黑果果酱,可尔必思果冻、马斯卡彭奶酪和荔枝奶油泡芙 


看起来还蛮好吃的对不对?诡异的是,这个东西竟然是常温的。


酸酸的果酱用来解上一道鹅肝和牛的腻是没错,但我几乎吃不出荔枝的味道……全部被盖过去了啊!而且,这道pre dessert竟然比收尾的芒果冰淇淋更重,也是有点没道理。


至于它的口感,依然是糊糊的。好吧,我只是想吃个清清凉凉的雪芭而已。


对了,单点的牛肉鞑靼,料到了重口味,却没料到它是进了绞肉机的馄饨馅……忍无可忍之中,我们这到底是在吃Fine Dining呢,还是Baby Food?


比口感更直观的感受,是可怕的摆盘。


经典蟹肉鱼子酱塔,佐龙虾冻及椰菜泥


松露芝士溏心慢煮蛋


前一道是连外国人也难以招架的终极密物恐惧。蟹肉和鱼子酱同吃很美,但混合了龙虾冻,口感就莫名其妙不再愉悦。后面一个溏心蛋,食材一流,味道无可挑剔,但样子么,有说像“眼珠”,也有说像“受精卵”。


值得肯定的是,Robuchon刚开业就给出了一张素食套餐菜单,且它的整体表现,我个人认为要强过有肉的这一套。


法式苹果甜菜沙拉,青芥末雪芭


摆盘让人眼前一亮,虽然食用花卉这种东西没任何技术含量,但春天不就该多点花花草草嘛!乍一看很似“牛肉鞑靼”,苹果与甜菜比例绝佳,上面那一球酱更是有趣,菜单上中文写的是青芥末,英文则是Green Mustard,但吃口并不像所谓日本芥末(山葵),而更像是口感酸爽的黄芥末的亲戚。


香煎白芦笋,黑蒜汁配紫苏叶


相比那道形式大于内容、尝不出什么白芦笋味道的奶冻,我还是更欣赏这样的白芦笋。上面油煎,下面水煮,等于两吃。黑蒜汁酸甜开胃,量给得恰好,解了油腻又衬出芦笋清鲜,连单吃也有趣,甚妙!


如果能把这个换成常规套餐的开场就好了,不过也是有点油。


尽管主菜的朝鮮薊居然带有罐头的酸濠气,但如果一定要吃套餐,建议各位还是把两个套餐拼起来,效果绝对好于单吃任何一个套餐……亲验有效。


因为单点呢,还是挺贵的。



   一间为单点而生的餐厅   


但是,外滩十八号的这家Robuchon,绝对是为单点而生的。上面说到味道不错的菜品,都可以单独点到。这件事情有没有道理,我们再议,先来看看那两页密密麻麻的a la carte menu上,还有什么值得吃呗!


香煎鸡蛋,芦笋,羊肚菌,珍珠饼饭


相信我一件事,在这种餐厅,蛋和鸡不可能难吃。整体味道和搭配十分平衡,摆盘也美美哒!当时,我总感觉自己在吃Brunch。


特级鱼子酱脆炸温泉蛋


据说是伦敦店名菜,摆盘和做法都很讲究(把流心蛋塞到这个鸟巢里,应该很难)。鱼子酱比之前说过的那道“密物恐惧”高出一个档次,当然,价格也是辣手的。


焦糖烧鹌鹑包鸭肝,配特制薯蓉


整张菜单上唯一一道禽类。国内的鹌鹑基本和家禽无异,虽然比不了国外野鸟,但包了鸭肝,仍然所向披靡!旁边那勺土豆泥,就是传说中的土豆黄油1:1,卡路里与口感齐飞。


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道菜,却是一枚汉堡包。


除了蛋和鸡,在这种高级餐厅,如果发现了“明显不应该出现的低端菜式”,请一定点来吃!在汉堡包的大本营美帝待了几年,吃过最销魂的汉堡包却是在巴黎,在我心中种下了“法国人很会做汉堡”的执念。


迷你和牛鸭肝汉堡


鸭肝汉堡并不少见,但要做得面面俱到,其实不易。柔软有质感、完全不掉屑的面包,肥嫩欲滴、甜感充裕的鸭肝,肉汁充盈、烤得恰到好处的肉饼子(虽然连吃了两次都没问要几分熟…),以及,味道不输给焦糖洋葱的焦糖彩椒。汉堡酱也很有趣,有辛辣的姜味。


一口咬下去,脑中就浮现出了那只叫人魂牵梦萦的巴黎汉堡包。


绿查特酒舒芙蕾,配开心果冰淇淋


吃到它时,我都要激动地拍手了!


舒芙蕾是那种必须即做即吃的甜品,稍稍放一放,塌掉以后就会像发糕一样无法入口。上面是一只有如教科书般标致完美的舒芙蕾,质感柔软,蓬松而坚挺,并且全无蛋腥味。Green Chartreuse微苦的酒香遇上开心果的清甜,又恰是一冷一热,真是天生一对。


听说有食客不爱这个味道,觉得酒味怪怪的,我和小伙伴一致拍案:“请你们务必保留这个菜式!” 后来又点一次,就有点糟心了……手一抖酒放多了,不过舒芙蕾这么难做,也的确是要碰运气的。



   单点,也是拼人品的   


从上面这几道菜,相信你已多少看出些端倪:


在这里吃饭,节奏如下,面包黄油鹅肝鱼子酱芝士黄油龙虾鹅肝和牛黄油……


过去,有钱的国人宴客,偏爱贵价食材,传统中餐厅没有鲍参翅肚,就算不得上档次。来中国开店,Robuchon先生显然深谙此道。扫一眼菜单,只有寥寥几道蔬菜可选,鱼子酱、鹅(鸭)肝、松露、和牛、龙虾一类矜贵食材,占去半壁江山;除此以外,便是海鲜、红肉,禽类?只有鹌鹑。


好在,开放式厨房里瞄到一只壁挂转炉,兴许夏季菜单会出现美味的烤小鸡也不定呢!



吃饭这件事,是要讲节制的。再好吃的东西,多了也是会腻的;再者,好食材和好食材,1加1还真未必等于2。最好懂的例子是炖鸡汤,丢块瘦肉入锅能很好地提鲜,但若是放了火腿,两强相冲,反倒失了乐趣。


放进西餐,道理也是一样的。退一万步来说,失了摆盘、味道不对事小,那么多的鹅肝和牛鱼子酱松露一气儿塞进肚里,这再来几口黄油,我血都稠了。


不过无论如何,单点的时候,也要小心踩雷哟~


牛肉鞑靼,莴苣叶及传统薯条


这辈子吃过最可怕的牛肉鞑靼,没有之一。


进了绞肉机的馄饨馅儿Style鞑靼,肉感尽失。这么重口味的菜,顶上那厚厚一层松露味道一点吃不出,实在暴殄天物。另外,把金箔包到鹌鹑蛋黄外面,心思是花足了,但这摆盘,实在不能更暴发户。


周日去午餐,前菜吃了一半,热情招呼我们的侍者忽然发现我们点了炸鳌虾,便怂恿我们点另一道鳌虾意大利饺子。侍者推荐,何乐不为


然后我震惊了。


海鳌虾云吞,黑松露,香浓鸭肝汁


神之摆盘。


我实在很想知道创造出这道菜的人,到底在想什么。鳌虾本就鲜美,搭配少量松露还情有可原,以海量鸭肝酱相佐,实在画蛇添足。厚腻酱汁,只一口就饱得不行,根本没心思细细品鉴。


吃完这道,味蕾已经麻木,绝对影响我享受后续其他菜品。当日主菜,已经点有两个带鸭肝的菜式……很不幸,推荐这道菜的侍者和已经吃撑的我们一样,完全忘记了这件事情。


哦对了,这么一盆大菜,竟然被写进了“热前菜”,也是很醉。



    关于细节    


最后,来回忆一下我觉得最不愉快、最不愿意想起来也根本不应该发生的几件事。


一. 出品参差不齐


和牛煮双份鹅肝,波特酒汁


舒芙蕾手一抖做砸掉还情有可原。但两份主菜Rossini牛排差别这么大,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第一次肉都裂开了(我的内心是崩溃的),第二次则是完美品相的3分熟,桃红色切面完美得让人想犯罪;侍者在点单时,均未询问牛肉熟度。


连沙拉的分量和酱汁的形态都不一样呢,呵呵。


千万别告诉我,上面一盘是实习生弄的。


二. 硬件细节的疏忽


土豆泥,上海 vs 香港 

photo by Holy High


说几个比较明显的:配面包的黄油只给了咸的,给淡的不给咸的也好啊。鱼子酱单品不配贝壳勺,就算是千岛湖的鱼子酱,也是有尊严的!不过我作证,Robuchon不是唯一一家。最后,和香港相比,土豆泥太丑……


老实说,除了黄油,其他刺不是我挑的。


三. 服务,还有很多空间


坦白说,我真的很希望自己可以替侍者们说句好话。


但是很遗憾,我做不到。


我原本以为,没看我点了什么菜、推荐分量完全不对的鸭肝酱饺子这种事情只是运气不好,但仔细想来,似乎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侍者不会主动在点单时给你解释菜单,也不会问你喜欢几分熟的牛排(汉堡肉饼,等等)。但至少你上菜的时候,得介绍下我都吃了什么吧?上菜的侍者,有一半是盆子撂下就走了。更好玩的是,有侍者来问可否收走盘子,菜还剩一口,吃的人还没点头,盘子就以迅雷之势被收走了……


“扇贝面”


全场最神奇的瞬间,是当同行友人表示套餐中的“扇贝面”不论中英都文不对版、希望退菜时,侍者居然和朋友争了起来……我在旁边,只有扶额的份。


尽管没有在现场得到答案,我还是很想知道,这盘卖相可爱、实则难吃到我两次都直接吐了出来的通心粉,和扇贝面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们为什么吹毛求疵?  



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心情有点五味杂陈。


该如何客观评价上海的这间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你吃到的,并不仅仅是昂贵的食材,更有复杂、精湛的厨房技艺,那些啫喱、奶冻、肝汁,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虽然专业度和技巧方面要打个问号,但服务的亲切程度,还算对得起10%的服务费;餐厅的整体设计极具国际水准,餐盘也是赏心悦目的,面包盘还是跟法国著名设计师 Pierre-Yves Rochon的合作款。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对它“吹毛求疵”,如此不宽容呢?


诚然,一间新餐厅初揭幕时所面对的运营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这并不是随便哪家随随便便的路边小餐馆,而是一间米其林高星光环笼罩之下、剑指沪上西餐最高水准的顶级食肆。


因此,当我走进Robuchon上海店,我所期待的,远远高于我所体验的一切。


像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这样的餐厅,本就该随时准备好接受来自食客、媒体的检验和批评;前车之鉴有的是,譬如今年早些时候,《纽约时报》将Per Se的评分从四星调至两星;主厨Thomas Keller并未正面回应此事,但我非常确信,改变正在发生。


有趣的是,当我决定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人告诉我,批评Robuchon先生的餐厅,是政治不正确。


那么,就让我政治不正确一次吧。



你问我会不会回去吃饭?

为了那个汉堡和夏天可能出现的烤鸡,会啊。

前提是价钱合理,

我和我的朋友们没有上黑名单。


特 别 感 谢


万卡私房菜男神高超、擅长吃喝玩乐买买买的拖稿达人Holy High,还有另外几位知名不具的饭友,陪同用餐并为本文提供宝贵意见。


* 此文谨代表我及企鹅吃喝指南立场,与任何机构无利益关系。



图、文:喜北肉豆蔻

拍摄器材:索尼大法好



我还写过下面这些文章,点击可读


没有人喜欢写差评,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哗众取宠

Robuchon那么火,我却在JG吃粢饭糕


买醉香港,一个人浪


春天来了,我只想静静喝杯樱花马天尼


O-o-oyster! 一起涨点有用的吃蚝(冷)知识


👇 我好玩,快来和我做朋友!👏


我是喜北,可能是上海吃饭最作的吃姑娘

目前供职于企鹅吃喝指南

吃到好吃的,眼睛会放光


我心思活络,有撒事体,后台勾搭

Instagram: mightyminiboom

微博 & 豆瓣: @喜北肉豆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