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日报 | 上外学者王会花 王玲宁:共同抗击疫情,推动中国—中东欧17+1卫生合作更上层楼

王会花 王玲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2-05-19

●●●●

自2012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正式启动“16+1”的合作机制以来,中国同中东欧各国不仅在经贸合作上成果丰硕,在卫生领域的合作也日益深化。

面对疫情正在向全球扩散的严峻局面,世卫组织强调,国际社会唯一的选择就是团结合作。

2月24日,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左)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发表讲话。古特雷斯表示,中国人民为尽量减轻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以牺牲正常生活的方式为全人类做出了贡献。(新华社发)

我国也根据中央最新部署,把扩大国际和地区合作作为当前加强疫情防控的七大重点工作之一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和中东欧如何共同面对疫情,深化在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从而推动17+1合作机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高地,对于双方来说,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015年,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在布拉格召开,在发布的宣言中强调,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在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监测、防控和应对等公共卫生问题方面的经验交流。
2016年,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召开,宣布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合作促进联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公共卫生合作机制3大合作机制。

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5岁的女孩达娜·苏亚雷斯用画作表达了心声:“我们团结起来抗击冠状病毒!”(新华社发,马里奥·达维拉摄)
论坛发布的联合公报指出,全球化时代,卫生被赋予更多“全球”特性,传染病疫情不断涌现,国际社会充分意识到“疾病无国界”这一严峻现实,面对全球和区域性的卫生问题,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各国亟须加强交流合作、采取协同行动,共同维护全球卫生安全。这标志着中国—中东欧国家公共卫生领域多边合作机制正式建立,充分凝聚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国际卫生合作方面的共识。 
2017年,中国和中东欧16国召开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会议再次强调了成果和经验的国际共享对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2019年,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举办,会议期间,中国与保加利亚、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等国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协议,并围绕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公立医院合作、公共卫生安全、卫生创新及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这意味着中国和中东欧的卫生合作机制发挥实效,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世卫组织,见证中方与世卫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把中国与世卫组织的合作扩展到三方、多方以及建立多个合作机制推进与有关国家的整体合作,实现了合作方式的创新。中国—中东欧近年来在卫生领域展开的合作正是这一创新的最佳注脚。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稳步推进卫生健康合作,共享各国在卫生发展领域的有益经验,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自中国发生疫情以来,中东欧多国政要纷纷表示对中国的支持。但是,由于各成员国的卫生保健体系架构、健康政策、经费运行各有不同,如何在携手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积累总结更多的经验,并以此为契机,深化双方的合作,以促进区域卫生的治理水平,提升全球卫生治理,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 拓展合作渠道,寻求共同议题,建立多层面的合作网络
中国—中东欧国家公共卫生合作机制合作层次高,但合作渠道多集中在官方交流的层面,这种定位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合作的领域,对于合作交流的深度和积极性也会有一定的制约。
后续应该拓展非官方层面的合作渠道,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总结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加强公共卫生安全预防和应急管理、公共卫生政策和法律框架构建等方面的交流,尤其可以在预防医学教育和科研以及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构建从官方到民间,涉及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民间交流等多层面的合作网络,真正推动民心相通。

2月24日阿富汗宣布赫拉特省出现了该国首个确诊病例。这是2月26日,在阿富汗赫拉特省,一名男子为当地民众分发口罩。(新华社发,埃拉哈·萨赫勒摄)

此外,可以依托中东欧现有平台比如维谢格拉德集团(由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四国组成,Visegrad Four,简称V4),寻求中国与中东欧医药卫生合作的共同议题,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2月29日,四国总理在布拉格峰会上就如何应对冠状病毒开展专题研讨,我们可以借此设立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专项科研、人文交流等议题,加强合作。V4合作平台在机制上比较松散,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已经与欧盟外的国家如韩国、日本等在多个领域建立起合作关系,这一模式可资借鉴。
● 利用抗击疫情的契机,深化中国—中东欧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机制
中国-中东欧国家公共卫生合作机制的一大工作成效就是推动了中医学在中东欧地区的传播。近年来,中东欧国家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兴趣逐渐增强,捷克正积极推动中医药纳入国家医保范围,匈牙利已通过立法明确中医药地位,波兰、罗马尼亚、爱沙尼亚也在深入普及中医药相关服务和产品。

2月27日,在韩国首尔,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紧急筹备的医用口罩准备运往大邱。箱子外包装上写着:“道不远人 人无异国”“守望相助 共克时艰”等支持的话语。(新华社发,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供图)

在此次疫情中,中国的中医药走上抗“疫”前线,在缓解患者症状,延缓或者减少轻症发展成为重症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成效有目共睹随着疫情的蔓延,中东欧多国也相继出现了首例确诊病例。

在和中东欧国家携手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可以加大宣传中医药抗击疫情的显著效果,把前期在中国积累的经验推向中东欧地区,发挥中医药技术和疗效优势,和这些国家联手对疫情进行防控和治疗,进一步提升中东欧各国政府和民众对中医的认可度,在合作中增强当地主流医学对中医药学的认知,从而把中国与中东欧的中医药合作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 加强沟通,为中国-中东欧的卫生合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此次中国发生疫情,中东欧各国纷纷捐献物资,各国主流媒体也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总体来说,报道多是公正客观的,舆论整体向好,尤其充分肯定了中国在抗击疫情中采取的有效措施和做出的巨大牺牲。
民心相通是中国-中东欧合作的基础,对此,中国需要同中东欧各国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沟通,通过参与合作机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学术团体和医疗机构等在当地积极发声,及时全面地公布信息
通过当地的主流媒体,分享中国的最新研究成果、防止疫情传播的实践和做法、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药品疗效和经验方案等,以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在卫生合作上的诚意。同时,也可以制作反歧视的公益短片,在国际社交媒体上进行传播,为中国中东欧的卫生合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离不开构筑人类卫生安全命运共同体。以此次共同抗击疫情为契机,推动中国和中东欧的卫生合作更上一层楼,不仅有利于应对全球性卫生挑战,也将推动 “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有力地促进中欧合作。

(王会花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王玲宁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来源 | 广州日报



 相关阅读 

光明日报》| 上外学者晋继勇:携手抗击疫情 进一步提升金砖国家公共卫生合作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首次大规模疫情,欧盟协调受考验

 上外学者章玉贵参加凤凰卫视“万众一心 抗疫阻击战”特别节目,分析疫情对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影响

 《文汇报》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前5起PHEIC始末,看中国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

 中新社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勿让全球防疫出现“双输”

 战疫@慕安会丨上外学者汤蓓: “上医医国”,经济链条畅通才能保障全球抗疫

 上外学者汤蓓@文汇讲堂:新冠肺炎的PHEIC警报4月底能否解除?中国带头支持世卫,全球抗疫会否减少弯路?

 新民晚报 | 上外学者陈越洋:阿拉伯国家智库为中国抗疫点赞

 上外学者俞祖成:疫情防控 需要健康“守门人”

 上外学者俞祖成:尽快构建城乡基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加强基层社区疫情防控能力建设

 上外学者金锋:病毒肆虐,全球化意外“躺枪”

 上观新闻 | 上外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赵婧:阿拉伯兄弟这样诠释“患难见真情”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