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学@SISU ┆ 校友马真骅:5000公里外,国际组织里的上外人
●●●●●
编者按
近日,《光明日报》发表专题文章《 上外创新培养区域国别人才:走出国门的“田野育人”》,报道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供给、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领域先行先试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国内首个将国别区域研究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高校,近年来,学校建立了研学一体的“专业化”“特色化”田野育人机制,致力于造就能够参与全球事务的“通才”和通晓国别区域与领域的“专才”。其中,每年前往各类国际组织就职及实习的人数就达百人。而《光明日报》中提到的上外首届欧亚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毕业生马真骅就是其中一位。
加入国际组织 “田野办公室”理想照进现实
在距离上海约5000公里之外的国际移民组织(下称IOM)乌兹别克斯坦办公室,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中国女孩,为了给当地人提供帮助而与同事们紧张忙碌着。
为了给边境城市的阿富汗移民和当地的苦难家庭提供医疗和法律支持,她和同事们选择打造一个“移动的移民中心”。他们为相关机构购置了小巴车,在车上设置专业团队提供法律、医疗援助、心理咨询及翻译服务。为了提升政府移民管理与治理能力,带领乌兹别克代表团前往土耳其与叙利亚的边境城市Gaziantep学习难民危机应急与移民管理经验。为了推动乌兹别克斯坦的女性经济赋权,她与同事们确定了15个家庭困难、亟需援助的女性,为她们提供创业资金、培训和跟踪指导,支持她们从事小本生意。
“进入联合国工作是我从小以来的梦想。但直到与上外相遇我才发现,自己之前的理想不是虚无的,它是真实存在的。”作为上外区域国别研究专业2021届硕士毕业生,马真骅在去年11月以项目助理的身份成为了国际移民组织乌兹别克斯坦办公室的一员。
她称呼自己所在的组织为“田野办公室”(Field office),在马真骅看来,是因为他们更倾向于真正的“田野调查”,深入基层落实项目。从寻求赞助到与当地政府沟通,从每一个项目的具体设计到风险评估、项目监控……人道援助、女性权益、气候变化等等这些宏大、抽象化的概念和想法,都在她与同事们的手中一步步成为具象化的现实。
“联合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帮助未必立竿见影,但却能从小处着手,通过可持续的影响,潜移默化地让某个地区产生变化。”在过去这一年里,这个上外姑娘在千里外的国家,推动着一个又一个项目落地生花。
马真骅(右四)所在的IOM团队与联合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协调员合影
欧亚班与田野调查,“让我的目标更细化”
从初中起,马真骅的潜意识里就有一个奋斗方向——加入国际组织,从事国际事务相关事业。高中和本科期间,她曾经作为志愿者到幼儿园看望自闭症儿童,在街头援助过流浪汉,在俄罗斯世界杯现场服务。即使社会实践经历丰富,从俄语系本科毕业时,她依然感觉心中的理想有些缥缈。
2018年,马真骅来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为了区域国别研究专业(欧亚文明研究 特色研究生班)的首届学生。在欧亚班,大量的阅读和高强度的学术训练帮助马真骅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田野调查等各类学术活动大大开阔了她的眼界,她说自己感觉到自己的人生“逐渐走到了离梦想更近的轨道上”。
马真骅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缘分始于在欧亚班时的两次学术活动。2019年,马真骅与同学们跟随欧亚班负责人杨成教授到哈萨克斯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一带一路”田野调查。“当时的行程很紧张,”她回忆道,“一整天都在和政府机构人员、业界学者或是民众们沟通对话,晚上需要迅速整理白天的见闻和谈话要点。”那是马真骅第一次进行现场的政治学田野调查,观摩杨成老师和各界专家的谈话让她初次真实了解到中亚国家的发展问题。此后,马真骅又获得机会到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一次田野调查,这让她对这个国家涌起一种亲切熟悉的感情。
怎么加入联合国?以什么样的身份在那里发展?要朝着哪个方向努力?这些过去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渐渐有了答案。回忆起那段岁月,马真骅坚定地说道:“加入欧亚班之后,我的目标细化了。我开始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在国际发展事业中能扮演的角色。既然欧亚班的研究重点在中亚,我就希望能用所学的知识为中亚地区的某个发展议题打开思路,通过做具体项目为这个地区带来改变。”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毕业之际,马真骅恰好赶上“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招聘联合国志愿者(UNV)。在上外支持的四个岗位(土耳其、约旦、乌兹别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中,她坚定地选择了乌兹别克斯坦。“我的研究方向是中亚,毕业论文是关于中亚移民问题,我在欧亚班修过一年的乌兹别克语并到当地做过田野调查。当我看到岗位信息时,我甚至认为它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就这样,马真骅完成了她与IOM乌兹别克斯坦的双向奔赴。
学以致用 期待为更多人创造美好生活
马真骅在上外参加UN志愿者行前培训
在以UNV志愿者的身份工作了五个月之后,马真骅作为实习生继续留在了IOM驻乌办公室。与此同时,马真骅也发现——联合国体系内、尤其是“田野办公室”的中国人并不多。一位90年代从上外毕业的前辈曾说:“在欠发达地区联合国办公室20多年,见过的中国人可能不超过10个。”即使进入这个体系,大部分人也选择去往纽约或日内瓦这样的繁华之都。好在随着年轻人对联合国工作的更全面了解和国家政策支持,更多的中国身影逐渐出现在一线的“田野办公室”。
与马真骅同样从上外派出的还有其他三位UNV,她们很自然地成为了非常亲密的朋友。虽然分散在不同国家,大家依然会跨着时区交流工作见闻和感悟。假期期间,大家还会去到对方的国家探望彼此。这样的沟通探访,也加深了她对不同联合国机构、不同领域工作的认识了解。
作为第二批从上外被选中的联合国志愿者,作为学姐和先行者,她希望更多有志于加入联合国的同学,能考虑加入田野办公室。“在那里你会了解到现实究竟是什么样子,发展中国家究竟在面临什么困境,有哪些发展需求?一个很小的项目也可以影响到很多人的生活。一个很细微的改变也可以非常有价值。”
马真骅在伊斯坦布尔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活动
而见证改变,正是马真骅和同事们的力量源泉。在Gaziantep难民融合中心和叙利亚孩子们在一起的经历让她记忆犹新,“孩子们对我们非常热情,他们的眼神和微笑不会撒谎,他们的记忆中没有战乱,如今能够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度过童年,这是叙利亚危机11年以来包括联合国在内多方努力的成果。当你亲眼见证这些改变,当你的细微努力成为促成某些改变的一部分,这就是每日工作结束之时感受到的意义。”
最近,马真骅正在关注移民和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是导致人类流离失所的常见原因。咸海干枯带来的环境危机致使人们被迫离开家乡。我们计划发展新项目向咸海地区受影响的移民家庭提供援助,并寻求解决气候移民问题的可持续发展之计”。
马真骅说自己很喜欢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上外是她出发的起点,她仍然清晰记得进入上外时开学典礼上那句师长的嘱托——“带着对全人类的关怀去思考去做事,将所学知识用以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关阅读】
光明日报┆ 上外创新培养区域国别人才:走出国门的“田野育人”
SISU有你 ┆ 爱弹吉他的保安小哥刘文豪:任何工作都不应该是将就
SISU有你 ┆ 师者王文臣:助学生画好底色,做思想的同路人
SISU有你 ┆ 博士生党员赵耀:用青春讲述语言与国家的故事
策划|SISU融媒体中心·西索通讯社
采写|庄雯怡 王鸿晟 吴佳眙
编辑|庄雯怡
责编|钱俊妮 顾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