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思想者》特别节目——全球化的现在与未来
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美国不断加速对华“脱钩”……全球化面临多重不稳定因素。如何看待当前的全球化局势?全球化的未来将如何发展?就这一重要话题,《对话思想者》邀请多国政要、学者与商业精英“云上相聚”,深入探讨全球化的现在与未来。
全球化并未走向终局,只在经历改变
“全球化并未走到终局,甚至并非正走向终局,只是它正在面临改变,”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在谈到全球化是否正走向衰落时直截了当地说,“这种改变的速度会相当快。过去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区域性质的团体正在形成。”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与智利前驻华大使贺乔治亦认同如今全球化处于“暂缓期”,存在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引发的反全球化现象。朱宁强调人们在探讨全球化议题时,切不可忘记它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全球贸易与合作对各方都是有益的。全球化在过去一百年内极大推动了(国际)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
贺乔治指出,近几十年,世界各国对全球化的立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说:“20、30年前,美国、欧洲等位于地球北部的国家(全球北方)是全球化的最大拥趸,他们大张旗鼓推崇自由贸易。然而,现在这些国家却选择退出全球化浪潮,给全球化设立障碍。反倒是‘全球南方’国家支持自由贸易,而美欧等国则大谈公平贸易——这个以往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常用概念。”
谈到为何不同国家对全球化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时,香港英商会主席彼得·伯内特首先指出新冠疫情给全球化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说:“任何的贸易投资都需要以信任为基石。尽管人们可以尽可能多地利用法律、合同(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然而交易双方仍需要以信任对方作为合作基础。面对面会谈是建立互信的最佳方式,但新冠疫情却让跨境人际交往变得极其困难。”同时,彼得认为必须正视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他说:“尽管全球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然而对部分群体来说,全球化的确给他们造成了损失,例如美国的钢铁工人、欧洲一些地区的矿工等。如果我们不解决这部分群体所遭受的损失,在就业与(平等)机会方面向他们施以援手,那么民粹主义将继续上升,并且为政客所用,成为反全球化的工具。”
以“安全”为名阻碍全球化,只将危害无穷
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则认为,不同国家对全球化的理解不同。他说:“自由贸易是全球化的重要方面,但全球化不止于贸易。环境合作、技术交流、(国家)安全都属于全球化的范畴。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他们对全球化的诉求是自由贸易;对于另外一些国家来说,他们对全球化的诉求是(确保国家)安全;还有一些国家对全球化存在其他理解。重要的是大家需要通过对话来解决分歧。我们不能只谈贸易,却忽视安全诉求。”
对此,吉尔吉斯共和国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指出,必须警惕某些国家滥用“安全”概念,阻止全球化进程。他说如果一个国家一心要保护自身的技术与发明,甚至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不允许本国科学家与他国科学家进行技术探讨,那么世界会陷入分裂,各国会彼此为敌,全球化也会不复存在。他说:“要明白安全与挑战到底是指什么,以美欧国家对华为的‘围剿’为例,这到底是(西方国家发起的)不公平竞争,还是安全考量下制定的决策?西方国家把中国公司逼到墙角,感到自己受到威胁的中国势必会采取反制措施。跨国技术往来无法进行,世界也无法进步。”
香港英商会主席彼得·伯内特则表示历史已证明保守主义是一条死路。他说,英国曾经推出过的《谷物法》就带有浓烈的保护主义色彩,一度招致饥荒、贫困、甚至叛乱。《谷物法》最终被废除,英国才得以发展工业革命。以史为鉴,保护主义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智利前驻华大使贺乔治认为各国不应把安全局限于“国家安全”,而更应考虑人类安全与地球安全。他说,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的确给全球带来极大冲击,然而如果与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相比,这些冲击只能称为前戏。“脱钩”行动的危害之一是或导致人们无法齐心解决气候变化这类关乎人类存亡的问题。解决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各自为政毫无效果。
全球化仍乃时代潮流与历史大势
尽管目前存在唱衰全球化的论调,但埃斯科·阿霍认为人们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全球化的趋势仍然存在”,他说,“欧洲国家与中国仍相互依赖、中国与美国仍相互依赖。事实上,疫情加深了各国在环境问题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化可能会经历一些调整,但调整不等于改变。” 埃斯科·阿霍认为,中美“脱钩”也是一样,可能在某一些领域会发生“脱钩”,但在其他领域中美还会继续相互依赖,“我们不要被一些局部问题蒙蔽,失去全局视野。”
贺乔治则坚信当今席卷全球的技术革命,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会推动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他鼓励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继续捍卫自由贸易。他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过去九年里,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批评和谴责‘一带一路’倡议,说这是‘债务外交’,说(中国)想方设法让发展中国家背上债务,借他们不需要的钱,建造各种华而不实的项目。然而突然间,他们也改变了论调。七国集团提出了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他们意识到发展中国家其实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因此,现在发达国家也开始行动了。在我看来,这恰恰证明了中国应该坚持捍卫自由贸易,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推进‘一带一路’这样的倡议,因为这就是未来所在。”
CGTN对话思想者 | 叙利亚驻华大使:西方只给叙利亚留下残垣断壁
CGTN对话思想者 | “美国隐士”比尔·波特的“月亮哲学”
对话思想者 | “中国主义”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