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 笑看人生——近年来喜剧类节目模式与发展困境探析
主编:许璐 责任编辑:张欣茹
本文共计4427字 | 阅读约需8分钟
转型期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每个人都背负着或多或少的工作及生活压力,以轻松搞笑为核心出发点的喜剧类节目纷至沓来。最近两三年间,各大卫视相继推出了《欢乐喜剧人》、《今夜百乐门》、《跨界喜剧王》、《开心剧乐部》、《喜剧总动员》等喜剧节目。本文将以CSM71城收视调查数据为基点,梳理观察近三年来卫视喜剧类节目的节目模式及收视变化。
近年来喜剧类节目发展及收视变化
近年来,荧屏已播的喜剧节目已多达几十档。从平台播出情况来看,喜剧节目主要集中于东方和浙江两大卫视,2016年北京卫视推出了“明星跨界喜剧竞技”的概念,自此也加入到卫视的喜剧大战中。另外如安徽卫视、江西卫视、湖南卫视早前也曾有过同类节目参与同期竞争。2017年,喜剧节目播出量有所下滑。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节目除了在卫视平台独播之外,竞争也衍生至了视频网站:《我为喜剧狂》由爱奇异独播,《欢乐喜剧人》由优酷独播。此外,视频网站也会利用独播契机,制作如《欢乐喜剧人Plus》的精选节目。
从播出周天来看,近一半的节目选择了在周六播出,旨在创造一个相对而言轻松愉悦和休闲的时光。从播出时间来看,绝大多数节目选择了“920”时段播出。广电总局曾在2016年的6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其中有规定:“做好节目编排,把‘920’时段作为推动节目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注意安排好‘920’时段节目,加大节目自主创新力度,在不同主题不同领域开发多样态、差异化的节目,力求电视荧屏丰富多彩。”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产品堪比百鸟朝凤,与其形式紧密相融的喜剧类节目作为原创节目的发动机,成为非常契合“920”时段播出的节目类型之一(表1)。
表1 上星频道部分独播喜剧类节目一览
1. 节目模式及收视变化
2013年以来,喜剧类节目的模式历经了从“素人竞技-喜剧人竞技-明星跨界合作-星素互动”等多个阶段。具体来看,早年以《超级笑星》《中国喜剧星》《我为喜剧狂》《谁能逗乐喜剧明星》《笑傲江湖》为代表的几档节目主要是“素人的喜剧选秀场”。其中,做的比较成功的是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节目定位“喜剧真人秀”,顾名思义即喜剧是外因,核心是真人秀。从CSM71城收视调查数据来看,《笑傲江湖》播出三季以来收视表现一直维稳在高位,并且在经过第一季的制作播出试水之后,后两季在制作和表现形式上也更加成熟,同时收视表现也更高。
除此以外,由《笑傲江湖》选拔出的民间笑匠们又集结在了另一档节目《笑傲帮》中,而这档在每周五晚22:00点播出的衍生节目共12期,在71城的平均收视为0.6%,虽表现平稳,但远不及前者的影响力(图1,表2)。
图1 东方卫视《笑傲江湖》1~3季与《笑傲帮》分期收视表现(71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表2 东方卫视《笑傲江湖》收视前十城市一览
第二类即是有舞台剧功底的专业喜剧人之间的竞技表演,代表作有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第一季邀请到贾玲、曹云金、宋小宝、沈腾等,当季即捧红了沈腾和开心麻花,其出品的电影《夏洛特烦恼》创造了14.41亿元的收视票房。同年另一部喜剧电影《煎饼侠》也突破了11.59亿元的票房,可以说一系列喜剧电影的热映也反哺了喜剧节目的热播。而在电影中露面的岳云鹏、艾伦等人也被邀请到第二季的舞台上。喜剧产业因电视节目再次焕发出生机,两者相辅相成,并渐渐养成喜剧综艺的观众群。从收视表现来看,节目播出三季以来,以第二季的收视效果最佳,全年12期平均收视高达2.6%,峰值突破3.2%。节目第一季的收视虽不及后两季,但是全年呈现向上攀升的趋势,71城市收视率以0.9%起步,自第9期开始维稳在1.5%,并以1.6%完美收官(图2,表3)。
图2 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1-3季收视走势(71城市)
表3 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收视前十城市一览
2016年同时期播出的还有北京卫视《跨界喜剧王》和浙江卫视《喜剧总动员》(《喜剧总动员》第二季正在播出中,所用数据为2017/10/28-2017/11/18),两档节目都选择周六播出,且都有“明星跨界”的元素,舞台风格上较多地偏向于“搞笑+煽情”。两档节目的竞争实力相当,观众群也较为重叠,都以女性偏多,年龄也较为集中在25~54岁的社会中坚力量,超过三分之一为大学及以上的高学历背景(图3~4,表4)。
图3 北京卫视《跨界喜剧王》与浙江卫视《喜剧总动员》分期收视表现(71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图4 北京卫视《跨界喜剧王》与浙江卫视《喜剧总动员》观众构成(%,71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表4 北京卫视《跨界喜剧王》收视前十城市一览
广电总局再次下发的《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指出,“要依据节目内容确定参与节目的嘉宾人选,提高普通群众参与真人秀节目的人数比例。要摒弃靠明星博收视的错误认识,纠正单纯依赖明星的倾向,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在此背景下,2017年的喜剧节目也迈向了“星素互动”的阶段。代表节目有东方卫视《笑傲江湖之笑声传奇》、浙江卫视《开心剧乐部》,前者偏向新锐笑匠与传奇笑匠的竞技,后者则由贾玲带领民间的喜剧新人与影视嘉宾展开现场即兴飙戏,完成即兴喜剧的挑战。
从71城收视数据来看(图5),今年新推的两档节目虽然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收视态势但并不出彩。纵观上述几档节目,近年来喜剧节目在节目模式上是动足脑筋且年年创新,从最初的“素人竞技”到“明星跨界”,再到后来结合广电政策推出的“星素互动”,但从收视表现来看喜剧节目热似乎已慢慢降温。
图5 东方卫视《笑傲江湖之笑声传奇》与浙江卫视《开心剧乐部》分期收视走势(71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 节目表现形式的变化
喜剧节目在荧屏上的表现形式仍是以舞台竞演为主的当下,东方卫视《今夜百乐门》在一片“喜剧舞台竞演”中开创先河,节目形式定位场景式喜剧综艺秀,回归轻松搞笑的“百乐门”剧院式喜剧秀。主持人金星携多位常驻卡司和客座嘉宾参与节目,他们有着千变万化的职业和身份,穿梭于不同的场景之中。节目中的喜剧作品短小精悍又笑点密集,保留海派喜剧的同时,又能结合时事热点且包袱不断。除金星本身的话题影响力得到提升之外,也捧红了张海宇和蒋易这对“宇易组合”,以及金靖和刘胜瑛的“金瑛组合”。而正是因为创作团队对于社会热点的反应更为灵敏,节目也与年轻观众走得更近。从节目的观众结构来看,25~54岁的中青年观众占比超过62%,大学及以上学历背景的观众超过35%,这类人群的集中度也更高(图6,表5)。
图6 东方卫视《今夜百乐门》观众构成(%)及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表5 东方卫视《今夜百乐门》收视前十城市一览
除了表现形式独具一格外,另一大亮点是,邀请到的客座嘉宾也非常善于在节目中自嘲自黑,为节目带来笑点和爆点。黄晓明、邓紫琪、天王黎明都曾在节目中调侃自己。正是这样一档摆脱了喜剧竞演带点毒舌有点吐槽的节目,在播出后获得了各方好评。的确,无论节目模式与形式如何千变万化,喜剧综艺能否成功最终仍要回归喜剧作品本身。
喜剧节目发展困境
喜剧节目发展至今,也面临不少困顿。首先就是用人荒,很明显,主持人及嘉宾选手的出场重复率过高。德云兄弟、开心麻花、大碗娱乐,基本都是节目的常驻嘉宾,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这样的高频次令人担忧喜剧资源是否会被集中开采而导致过度消耗?其实从收视数据来看,喜剧节目的表现非常稳定,如上文所述,不少节目也聚集了年轻高学历的观众群。可见,观众对喜剧节目的刚需并未衰减,但喜剧人的繁荣之景会不会是昙花一现?如何避免?值得深思。
其次,喜剧类节目愈来愈趋向于同质化,内容缺乏新意。喜剧的创作本源一定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映照社会问题,生活文化现象,让人产生“感同身受”之感是其高阶表达。当然,从电视人的角度而言,传统媒体作为喉舌之用又很难在创作上有所突破,电视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在信息采集和加工过程中起着“把关人”的作用,节目内容要体现新闻传播人的新闻价值和倾向;要符合社会文化规范,即传播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和受众的一般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而从最近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可以看出,近年来广电总局对于卫视频道的整体调控思路为轻娱乐,重文化。可见未来的电视平台将会越来越注重公共职能,这似乎也与喜剧本身充满矛盾。如何解决两者的矛盾,找到两全其美的好的方法呈现出来,这样的“握手言和”是棘手而又重要的问题。
第三,众所周知,各地文化差异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连菜品口味都不同,何况是笑点?但“本土化原创”“笑侃文化现象”“抓社会热点”却偏偏是喜剧节目的魂儿,从71城市分城收视表现来看,喜剧节目显然在北方地区的收视更高。《笑傲江湖》除在上海本地的收视较高以外,其在唐山、大连、沈阳等北方地区同样受到欢迎;《欢乐喜剧人》除在上海本地外,在沈阳、唐山、哈尔滨等北方地区也受到欢迎;《跨界喜剧王》播出两季以来,也在北京、沈阳和唐山等北方地区的收视表现更好(表2~4);反观保留了海派文化的《今夜百乐门》,除在上海本地外,在成都及武汉中西部地区的收视也超过2%,在南方地区更显优势(表5)。作为覆盖全国的上星频道,节目在创作最初也要考虑到北方气息和南方味道的不同,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喜剧节目近年来蓬勃发展,喜剧产业因电视节目而焕发生机。从节目模式来看,喜剧类节目经历了“素人竞技-喜剧人竞技-明星跨界合作-星素互动”四个阶段。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融合相声、歌舞、小品、曲艺、默剧、杂技、魔术、变脸及剧院式场景喜剧秀。参演嘉宾、评委覆盖音乐界、演艺界、影视界、文化界、体育界甚至是商界多领域。然而,随着喜剧综艺节目第N季的口碑滑坡,也面临“用人荒”难题,喜剧人的高频率曝光,喜剧资源的快速消耗,观众的审美疲劳等问题日益显现。好的喜剧节目需要研究社会变化,研究流行思潮,研究人本人性,研究人心相向,它映照的是社会问题,生活文化现象和普通人最“心有戚戚焉”的心声.让观众笑出声是所有人都期望的,我们需要喜剧创作者们在搞笑之路上继续认真下去。
MORE | 更多精彩
本文刊载于《数字营销》杂志2018年2月刊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购买方式一:长按二维码或者点击文章结尾的“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购买。
购买方式二:打开微博网页/客户端,搜索“数字营销杂志”官方微博,进入“微博橱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