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网郝炜:有品有料的大文化综艺IP

本刊编辑部 数字营销市场 2022-08-28

本文共计1373字 | 阅读约需3分钟

当下,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物质消费也逐渐开始向精神消费升级。随着时代变迁,文化也经历了从不自信到自发回归,再到自觉重构,最后到文化自信的转变。在这样的时代下,我们应该如何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去链接各个文化圈层,打造有品有料的大文化综艺IP? 


凤凰网全国营销中心总经理 郝炜


据数太奇方面的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新增播放量超过10亿的卫视综艺节目仅14档(总量131档),却包揽了全网总播放量的73.8%,头部节目优势明显。


但在这些节目当中,流量明星成为了关键。自带流量的娱乐明星,受到制作企业、广告主、资本的三重追逐,这一部分成本往往占到项目总成本60%甚至更多。在此背后,不少综艺节目的冠名费在短短三年间飙升了几倍乃至几十倍,多档现象级综艺冠名费都超过了5亿。


天价招商背后,品牌推广的实际效果却越来越难以评估。随着监管趋紧、政策风险加大,广告主本身会回归理性,整个行业的广告投入也或将趋紧。从2016年开始,过亿的总冠数量其实一直在减少,而且很少有广告主会持续两年支付如此高昂的总冠费用。


从2013年起,越来越多知名的导演以及制片人纷纷成立自己的制作公司,寻求转型,希望获取新领域的突破和成功。在2017年前50档省级卫视的综艺节目当中,由电视台和社会公司联合制作,或者由社会公司独立制作的项目占比已经达到了68%,未来多方合作将成为主流。


从用户层面来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四个维度:其一,深度。综艺节目用户中,高学历用户占比超过40%。这部分用户对综艺节目的内容深度要求更高;其二,密度。47%的新中产用户,更倾向就一个话题、现象获取全面的信息,他们需要更高的知识密度;其三,广度。超过50%用户在看综艺节目时,会关注节目本身之外的内容。其中节目拍摄的花絮、他人对节目的讨论或评价都受到了约三成左右用户的关注;其四,90后是观看综艺节目的主流用户,关注大众化内容、地点的“炒冷饭”式节目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现在的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综艺IP?这也主要集中在四个层面:第一,小大正。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第二,高知识密度。不泛泛而谈,不故弄玄虚,有内容价值才有节目价值;第三,创新模式。高而不冷,通过故事、场景、情绪、文化内涵的交互实现节目创新。融合内容载体、社交场景与服务介质于一体;第四,国际视野。用国际视野讲中国故事,以中华文化,实现价值输出。


基于此,凤凰网着力打造有品有料的大文化综艺IP。


大文化综艺IP是指以民族优秀文化、先进文化作为产品的精髓和核心,以综艺IP的方式进行运作,将“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等抽象的文化,物化为有形可见的内容,让消费者在观看、互动和体验中感受到文化价值。


有品代表“厚积”:20年来,凤凰网具备了引领话题潮流、创造话题热点、打造爆品内容的媒体基因,作为有公信力、责任感、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凤凰网以卓越的品牌力、价值人群定位及内容核心竞争力,创造价值。


有料就是“薄发”:依托多年积淀的品牌优势、内容生产优势、资源整合优势,文化领域的沉淀和影响力,凤凰网蓄力以IP化的运作手段,给一个节目注入灵魂,使其形成更长久的生命力。


凤凰网玩转多渠道融媒体跨屏交互的资源整合能力,加上强大的原生营销理念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能够给予品牌更深度的场景融入,从而实现文化价值+商业利益并举的高度平衡。

本文整理自郝炜先生

在第十二届虎啸国际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MORE | 更多精彩

购买方式:长按二维码或者点击文章结尾的“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