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了老大启蒙失败的教训, 我用三年, 把8岁老二带到高章!
花友 @可爱和小宝的妈妈 家有两娃,妹妹比哥哥小7岁,之前她分享过隔着七年养育两娃的故事,引发了很多二宝家庭的共鸣与热议(点击回顾:隔了7年养了二娃,来说说我为什么感觉这些年育儿压力越来越大 ...)
最近她反思了英语启蒙过程中,曾带老大走过的弯路,并分享了如何化教训为经验,顺利带老二在8岁实现英文高章(《纳尼亚传奇》)自主阅读的经验。
相信她的真诚分享,能帮中、大童启蒙家庭避开不少坑。
Lewis的文笔相当棒,语言简单,对后代的影响非常深,罗琳就是受了Lewis的影响,把《哈利·波特》定为7卷的。可以说,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之路上,《纳尼亚传奇》的里程碑意义完全不输《哈利波特》。
正如小花生书友@桃金娘 评论说:说到英语阅读能力,必须是拿出原版《纳尼亚传奇》来才上档次。
这套书是青少年魔幻小说的巨著,也是孩子英语学习路上的里程碑,如果都能读下来,说明孩子的英语水平基本过关了。
我家妹妹从5岁开始启蒙,不和牛娃和牛妈比, 英语还不错,还算成功,在北京读完小学二年级时,能读英文高章《纳尼亚传奇》了。但还有一个在小花生上一直不太提及的哥哥,已经17岁,就是大童英语启蒙失败的案例,所以不好意思说。
复盘带哥哥走过的 “启蒙弯路”
我总结出三个经验
话要说回到18年前,那时候的早期教育理念是‘‘给孩子一个辛福的童年’’。中了毒的我当时十分拥护这个概念,因此我家老大有一个十分开心,什么也没学的辛福童年。当然那时候我脑子里进的水,变成后来老大学习途中的泪水和汗水💦,妈妈觉得对不起他。
经验一:启蒙要趁早
我到哥哥读小学的时候,还是一直没有行动,就只是督促小朋友读课文,背课文。到了三年级正式开始学习英语了,才猛然发现已经漏下了同龄人一大截,才四处寻找教材,想帮小朋友把英语补上。更多的经验教训都是这个时候攒下的。
当时,三年级哥哥的英语学习情况:
1. 中文强势:因为中文阅读非常好,阅读量非常大,对英文就很不感兴趣。
2. 对低幼英文内容没兴趣:可是英文还是要从简单的学起,直接拿高阶的材料来用,一问三不知。看得懂的全是低幼教材。中文认知高,低幼的英文完全提不起他的兴趣。
3. 妈妈爱纠错:我开始教的时候,过分注重‘‘纠错’’,打击了积极性。纠正多了,我火气也上来了,声音越来越大。这是把自己的位置放错了,当成‘老师’,而不是陪孩子一起学习的妈妈。
4. 爸爸没经验:这个时候爸爸听我教,觉得我的教法有问题,把我换下来。当然这种没有教育经验,‘‘诈尸’’式的辅导能有什么好结局呢?结果是我没教成,他也放弃,最后不了了之了。
三年级时的英语教育没成功,我停了两年,后悔呀,为什么我要停两年,停两周不就好了吗?到了五年级,学校的英语老师也非常一般。我重整旗鼓,再度开始。
经验二:不能把动画片当成精读课文来学
总结了上一次的教训,还四处寻摸许多人的经验,我这次用 high interest 高兴趣度的动画片开始。每天摁着他看动画片。于是我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把每一部动画片都当成精读课文来学。
看过三五天后,在他要求看新动画片时,我没有商量余地的,无情拒绝了。10岁的小朋友来回重复地看一部动画片,再有意思也没意思了啊!
当时的我还把动画片自己听出所有台词,打印出来,让他来回对照着看。
所有这些都让他越来越躲避英语学习。而我也越来越生气,觉得他不领情。虽然他没有直接对抗,却采取了‘‘随你怎么教,我一个字也不懂’’的对策。最后我又放弃了。
经验三:要根据孩子的接受度调整启蒙做法
回忆这一段学习过程,觉得我的性格是导致这一段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性格太强势,一直要当主导者,没有研究小朋友的年龄段特点,只用了一种方法来引导学习。
如果当时同意他看新动画片,每个动画片看三五天,坚持一年下来,肯定会有收获!可惜我太强势,做错了,最后小朋友对抗,导致根本学不下去了。
哥哥小学毕业时,老师评价他,发音很好,只此一条优点。词汇量仅限于课内,语法一塌糊涂。
到初中时,运气不好,碰上一个教学方法陈旧(在给小朋友送东西去学校时,听了老师的半节课),最后去做了行政工作的英语老师,哥哥的英语只是课内不错,也没有补充课外。十分遗憾。
改进启蒙思路、做法
我用三年顺利带妹妹自主阅读到高章
老二开始启蒙英语时,我自己吸取教训,重新开始。
理论上找支持
当时读了世面上所有流行的早期英语启蒙的书。安妮鲜花,廖彩杏,吴敏兰,汪培珽等等。确定要早启蒙。
确定以 RAZ 做主教材,绘本为辅
然后研究书籍确定教材。上述启蒙妈妈们提到的各种书籍:《牛津树》《海尼曼》《外研社系列》,还有不得不提的 RAZ。研究下来发现,这是一套现成的,体系庞大的教材,从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步提高,螺旋型上升。
参考上面启蒙大神的书单,然后上淘宝疯狂搜集,记得买了100多本获奖绘本,作为故事绘本来用。那一段时间百度云盘极速膨胀,收集了很多电子材料,其实用上了的最多5%😅
具体实施过程中,且行且调整
当时妹妹5岁,先培养习惯。习惯就是每天要学习英语。就是每天学一个单词,也要学。每天听英语,就是听一句也要听。这种情况出现过,有时候是小朋友情绪不好,有时候是我时间没安排好,实在太晚要睡觉了。听一句,说一个单词也算数。
这样小朋友逐渐‘斯德哥尔摩’😂,心理上接受英语学习是每天要做的事,但是很容易,做起来很快,没有负担的一件事。
而那些疯狂搜集来的绘本(是和中文绘本混在一起读的,只有喜欢哪个故事,而没有这是中文,那是英文的区别),帮助小朋友培养和保持了对英语的兴趣。
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是每天小量坚持,绝不一曝十寒。最开始时每天听五分钟,读一篇课文,比如 RAZ aa 一篇课文,十几秒的事情,跟着读,最多一分钟就结束了。
不给压力,读课文时,教小朋友注意语音语调,不要求记忆,也不考察记忆结果,
克制地纠错,读的时候,发现小朋友的错误,一般提醒小朋友再听一遍;一个错误最多提醒两次,一篇课文最多提醒两个错。
RAZ 刷得慢而扎实:一篇课文读三天,读完五篇课文又复习一遍。一个级别读完,又全部复习一遍,多次重复。所以我们的 aa 级别花了很长时间,算下来有4个月。后面的课文全部照此办理。
我们一个字母(30~40篇课文)要差不多学4~5个月这样,算是最佛系的学习了。虽然慢,但是我们特别扎实,一路读下来,前面学过的单词,在后面的课文里绝不会读错,也全都记住了意思。
同时期,每天听英语,初期是听五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10分钟,15分钟。这个过程也是很漫长。
最初能听懂的内容少,主要是听已经读过的课文,让小朋友建立语音和语意的快速理解。还有就是mother goose,super simple songs,让小朋友熟悉这个语言的发音习惯和特点。然后一点一点地加内容。记得最初添加的是饼干狗,然后还有企鹅系列。
我们先看了一遍书,然后就开始听,之后不再看书,这样做的原因是让娃从容易的方式开始,压力不大。
听的时候,她只愿听一遍就只听一遍,爱来回听就不断来回听。由她自己做主。我的任务就是帮着找程度合适的听力材料,看差不多机会,及时介绍给她。
她有一段时间不愿意接受新内容,我就自己听,她在一旁跟着听了觉得有意思,就会主动要求听。或者假装听不懂,让她来听,帮我答疑解惑,她听了几分钟,觉得有意思就会变成她的听力材料了(动脑筋妈妈想办法)。
慢慢地学的内容多了,单词量上去了,基本句型都掌握了,就开始盲听和大量听了(根据小朋友的能力,调整学习方式)。盲听的时候也不考验她,从来不问她这个是什么意思,那个是什么意思。
如果她不肯听,就是听不懂。如果爱听,老要求听,就肯定是听懂了。即使有几个单词听不懂,也完全没关系,不用纠结。
这个期间,她偶尔来问我某个单词是什么意思,我去听了一下,一般是会影响理解某段话的关键单词。这种情况出现的也不多。我知道肯定有听不懂的,但不影响理解故事她就不会来问,我也不去管。
大概一年级下学期时,她一次听一个小时都没问题,因为听的全是有趣的故事。小朋友没觉得是学习,觉得这是和听《西游记》一样,都是听故事,是消遣。
到学到字母H/I/J/K时,记得那会儿听《Boxcar Children》,一百多本,刚好是二年级的寒假,几乎早上睁开👀一直听到睡觉,平均下来一天应该有8个小时。自从听完一百多本《Boxcar Children》,小朋友再往外输出的时候,词汇特别丰富,用的词语也非常精准和地道。
就这样和妹妹每天学习一点点,这个时候课内英文不需要去管了。
到了二年级结束的时候,虽然我们没有用《Harry Potter》做试金石来看她的英语水平,她那时候看的是英文高章《纳尼亚传奇》一套七本,据此也能判断到了可以开始大量自由阅读的时刻了。
我们也没有参加KET,PET这些考试,但我自己有把握她的英语到了某个还可以的水平。后面的英语学习就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而是用英语来学习,来提高能力了。
总结下来,我认为家庭英语启蒙能否顺利进行,这四点很重要:
帮娃选的教材、路线是重要因素;
更要小心把握的是咱们大人的耐心;
还要根据孩子的反馈,随时调整学习方法;
最后就是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相关阅读: